-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314 篇 原 创 主 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蕴意深远的《悯农》妇孺皆知,意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粮食。
稻米,人类最主要的食物之一,从古至今,起源于亚洲的文化、艺术和宗教都随稻米种子传播去到远方,造就了精彩纷呈的世界文化。
粒粒皆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图bydajiaoxian
而稻米种子的传播,有时候要翻越崇山峻岭,在汪洋里随波飘零,在温暖的角落里肆意生长,有时候则会被严酷的环境扼杀。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透过一粒大米踏上稻米之路,看平凡的食物背后未知的人类故事。
一、中国人驯化稻米1993年,考古学家到达湖南永州道县海拔仅有几十米高的玉蟾岩后,这座小山一跃成为人类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高峰,更是将中国水稻栽种史向前推进了5000年。
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的发掘工作中采用了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定位方法,图by湖南日报
在这座小山的山洞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两粒距今12000年的稻米化石,这是人类目前发现的最早稻米颗粒。
而在中国的另一个地方江西万年县仙人洞,专家还发掘出距今12000年的稻米植硅石。
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发掘现场,图by《方志江西》
这两处遗址的发现佐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最早将稻米作为食物的人类就出现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然而,这些稻米遗存与其他早期人类活动缺少了必要的关联证据,所以今天仍不能确定当时的人们将稻米作为食物是有意还是偶然。
长江流域及附近的遗址,图by《中国自驾地理》
稻米出现在这颗美丽星球上的时间大概要追溯到150万年前,在当时,它跟杂草差不多,是身材干瘪、可有可无的野生稻。
随风飘荡的稻穗上零星挂着细小的种子,食草类动物路过时啃上几口,顺便把种子带向更远的地方。
因此,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都有野生稻生存过的足迹。
稻米,人类餐桌上的主食之一,图by雨起云端
只不过在人类历史上,谁才是第一个发现并食用野生稻的人,我们都无从得知。
直到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考掘发现,距今7000年前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先民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用简易镰刀、犁头等工具种植野生稻的人。
河姆渡历史遗迹图
人类的驯化、耕种与改良赋予了稻米新生,同时,它也反过来回馈给了人类惊人的价值。
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的水稻一路向外传播,流经朝鲜半岛、日本,渗透到东南亚、西亚乃至整个亚欧大陆,而这条传播路线成了中国联结世界的“稻米之路”。
现如今稻米和小麦、玉米一同并称为人类三大主食,它用自己那饱满的身躯养活了全球60%的人口。
稻米,遍及世界每个角落,图bydajiaoxian
野生稻是自然的产物,而不断驯化、改良的水稻却是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水稻,世界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二、稻米的地位如果说古人只是简单采集、食用野生稻,那这种行为并不能构成稻作农业的起源。
因为今天我们食用的颗粒饱满的稻谷是人类不断驯化改良野生稻的结果。
田间稻谷黄,秋收正当时!图bydajiaoxian
人类驯化了稻米,稻米也反过来影响着人类,它既是粮食也是财富,只是后来便慢慢超脱了食物的范畴,并被赋予更加深远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让喜温润潮湿的稻米难以大面积生长。
因此,令稻米在北方变得极为珍贵,市面上更是难见,只能是皇家和上层贵族专供,就连孔子都说过“食夫稻,衣夫锦”的话(吃上稻米和穿上锦锻做的衣服,都是奢侈又享受的事情)。
20世纪以前,粟米由于耐旱,因此才成为我国北方的主食,在北方能见到用驴拉磨碾粟米,图by田草
不仅中国,深受唐朝文化影响的日本也是如此,当地原住民阿伊努人在出海打鱼时都会将米酒撒入海里供奉给神灵,他们坚信
“因为最好的东西才能用来供奉给神灵,而100条晒干鲑鱼才能换来的10斤大米,正是我们最好最珍贵的东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稻米一直是一种彰显实力、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日本阿伊努人
譬如,日本地位崇高的武士会按照占有稻米多少来划分等级,而中国古代的掌权者也在极力增加稻米的产量和供养。
武则天年间,“天下第一粮仓”洛阳含嘉仓据说曾储存中国一半粮食,而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人潮涌动的汴河两岸与河面,满载江南稻米的船只源源不断来到首都东京(今开封)。
含嘉仓遗址,图by洛阳文旅局
“苏湖熟,天下足”,随着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从中原向富饶的南方转移,稻米的地位得到了不断巩固和明确。
三、稻谷与人类历史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而位于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文化更是被誉为“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
在贾湖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炭化稻米和稻壳印痕,这些9000年前的化石是淮河流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稻米遗存。
贾湖遗址,图by《河南考古》
将其与浙江上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稻米遗存相比较后,就会发现河南贾湖遗址的稻米颗粒更大、更具食用性。
这个比江南更低温、更不适合稻米生长的区域怎么会出现大颗粒稻米?
(上山文化,还为河姆渡、马家浜、良渚等文化找到了源头,它也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之一,图为复陶胎中的谷壳,by浙江浦江县文旅局)
专家们推断在9000年前,贾湖地区的气候和今天完全不同,当时这里的气候温和湿润,平均高于5摄氏度的气候,完全可以满足普通的野生稻的生长条件。
贾湖的先民很有可能对野生稻进行了驯化,有意识地保存颗粒大的种子等到来年重新播种。
金灿灿的稻米,图by雨起云端
年复一年,颗粒越来越大的稻米就这样被人类选育出来,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贾湖就将成为中国最早大规模栽培稻谷的地区。
然而这一切却突然戛然而止,除了这些稻米化石遗存,那个近万年前在我国中原地区栽培稻米的辉煌时代如同被风吹走了一般,只留下些零星的痕迹。
幸运的是当地曾出土一支被时间保留了下来能吹奏完整七个音阶的七孔骨笛,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吹奏乐器。
贾湖七孔骨笛,图by中国青年报
人类历史的艺术成就往往建立在高度物质文明之上,可以推测9000年前的贾湖地区,人们应该过着富足与安定的生活。
四、与稻米有关的风俗稻米可不仅仅只与人类历史有关,跟它产生紧密关联的还有文化习俗。
在中国,来源于农耕社会的风俗是用斗牛比赛来表达,四川凉山州的彝族人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火把节,他们祈祷来年丰收,长出的谷穗能像火把一样粗壮。
大凉山彝族火把节斗牛,图by老顽童03
不同于中国,在日本有一种非常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叫作“一人相扑”,一名相扑选手在场上与想象中的稻子精灵较量,而且必须输两回赢一回。
那画面看起来像是在单人舞蹈,日本人正是借此期望自己的认输与屈服能够取悦稻灵,换来风调雨顺、稻米丰收。
歌川国芳绘制的《赤泽山大相扑》,不过在“一人相扑”里,相扑选手的对手却是想象中的稻子精灵。
无论是斗牛、相扑或者是其他由此演化而来的民间习俗,其本质都是以对稻作生产方式的模仿来赞叹顽强的、原始的生命力,祈祷谷物丰收、天下太平。
五、稻米不止用来吃稻米之路是一条悄然延伸的路,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历史、文化和饮食,更悄无声息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中国古代没有水泥,于是,人们在建房子时就往泥土中加入稻壳和米浆,便形成坚固的建筑材料,位于福建的客家土楼就是用这种古老技艺建成的。
福建土楼,图by金兔
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在古代,福建当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就考虑到居所的安全性。
因此就在建房子时,用稻谷和米浆混在重要的部位,才造就我们今天看到的历经战火依然保存完好,如钢筋水泥般坚固的土楼。
土楼内部,图by金兔
令人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人知道这种材料的严格比例是多少,于是就有了许多猜想和传说,而这些故事都指向一个事实,那就是稻壳、米浆混合其它材料后会产生一个令人惊叹的结果。
六、稻米,中国与世界的纽带稻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华夏民族的长久安定,更推动了文明发生与滋长,并将中国和整个亚洲紧密连接在一起。
但是文明与对外贸易一直以来都不是单向输出的,起源于中国,流传至东南亚的稻作文化也会反哺回来,这就是文明流转交融的魅力。
(袁隆平及其团队曾根据各国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研发出了适合东南亚国家种植的不同品种杂交水稻,而今在东南亚国家都能看见大面积种植的中国杂交水稻,图为菲律宾旱季东达沃项目点杂交稻种子生产培训班学员合影,by人民日报)
数千年前,随着百越人不断南迁,水稻传播到了今天的越南,并经过当地的培育与进化出现了早熟、耐旱等特点后,这些稻种又以越南占城稻的名字传回了中国。
占城稻于宋朝年间被发掘推广,这种旱稻的到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代农民对雨水的极度依赖。
稻米,曾经也是一种珍贵的作物,图by雨起云端
还有如今泰国乌汶府的农民在耕种时节,将种子随意抛洒在田地间,这种任其自生自灭的种植方式在中国山区也能找到出处。
而且这种原始的种植方式竟然意外提高了稻米的品质,再加上当地肥沃的土地和充沛的降水,令稻米沉淀出了自然的香气。
种子育化粮食,粮食滋养生命,图bydajiaoxian
中国作为一个稻米消费大国,在国际大米贸易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如今,大米贸易更是成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间的重要贸易内容。
都说民以食为天,稻米对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而稻米之路,没有丝绸之路连接大漠天际的壮阔,没有瓷器之路在海天澎湃间的悲壮,其终点也不是皇宫和城堡,却毫无痕迹地通过手手相传的方式在民间悄然延展。
就像纪录片《稻米之路》总导演董浩珉所说的:“稻米之路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一部文化简史。”
参考资料:
董浩珉.纪录片《稻米之路》;
赵志军.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庞乾林、林海、阮刘青、李西明.中国稻米文化和现代成就.《中国稻米》2004年第3期;
林华东.联结中朝日的稻米之路.《古今农业》1993年第4期;
庞乾林、林海、阮刘青.传承稻米之路、弘扬稻米文化的思考.《中国稻米》2004年第6期;
贺圣达.稻米之路:中国与东南亚稻作业的起源和发展.《东方论坛》2013年第5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