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增广贤文》
古代的人看不见今天的月亮,而今天的月亮却曾经照耀过古代的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从字面上很好理解,意思就是今天的人看不到古时候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候的人。月亮永世不变,人却世代更替,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是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慨叹。
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
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同样,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然照今人。古往今来之人如逝水流淌,何止万千亿数,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一个。明月长久,而人生短暂。今月与古月,作为自然现象,其实就是同一个景物,而今人与古人却同流水一般地更迭不已。所以,诗人面对明月,既有明月长在,人生短促的慨叹,也生发出了对人世沧桑的巨大变化及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哲理思考。
白兔在月中年复一年地捣着药杵,是诗人的第二次问月:这亘古如斯的明月,回肠荡气。二句语序倒装;今月曾经照古人意味着古月依然照今人。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仙女深怀同情、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曹操诗云。悠悠万世。古人今人若流水,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随兴挥洒,人格化手法的运用维妙维肖。
现今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今的月亮(却)曾经照射过古。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今月曾经照古人。唯愿当歌对酒时,月行却与人相随,嫦娥孤栖与谁邻?皎如飞镜临丹阙,共看明月皆如此,绿烟灭尽清辉发,宁知晓向云间没?
永和九年的暮春,在那场偶然被记录下来的聚会上,宾主40余人雅集修褉,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聚会的主角,自然是时任右将军的王羲之,刚过知天命之年,在朋友子侄面前放松自然,不禁多喝了几杯,大家看他兴致颇高,也就嚷着让他给这次聚会的诗集写篇序文。王羲之乘着醉意,走笔如飞,无意间写下他一生之中最伟大的书法作品。
也是在这场聚会上,有几个人因为没有写出诗来而被罚酒三斗,其中一个就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
那一年,王献之只有10岁,这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似乎对作诗没有太大兴趣,喝完了罚酒,在众人嘻嘻哈哈聊天的时候,他只是安静而细致地看着父亲,观察父亲写字时的每一个细微动作甚至表情,以及纸上的一撇一捺、一点一画。
王献之练习书法已经5年。
起初,在父亲的7个儿子里,年纪最小的他并未得到垂青,相比而言,才华横溢的二哥凝之、潇洒不羁的五哥徽之,在书法和性格上更肖“书圣”,王羲之在心里早已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他们。
直到有一次,年幼的王献之正在练字,人到中年的父亲聊发少年之狂,突然从背后抓住他的笔,这可能是很多父亲并不好笑的恶作剧,常常会吓孩子一跳,可是当王羲之抓住儿子的笔的那一刻,自己却吓了一跳。他竟然拔不动这支笔。从此,他一改往日对这个小名“官奴”的幼子的忽视,开始重点培养他练习书法。(宋人欧阳修在辑录这段故事的时候,也许会想起自己清苦的童年,幼年丧父的他只能拿芦苇秆在沙地上练字。)
王献之果然不负所望,他的字越写越好,以致连大司马桓温都要请他去题写扇面,他的淡定也让世人刮目相看,就在这次给名震天下的桓温写扇面的时候,笔墨误落扇上,围观众人均大惊失色,王献之却不慌不忙地将墨迹改画成黑马母牛,画得十分美妙。即使家中失火,也是镇静地呼唤左右,而不是像五哥徽之一样跑掉了鞋子。夜晚睡在书房里,一群偷儿潜入房中,将室内东西偷得精光。王献之慢慢地说:“偷儿,青毡是我家祖辈的遗物,只请你们留下这毡子。”群偷儿惊慌而逃。侍中谢安在比较羲之诸子之后,也赞叹献之“小者佳”。
在兰亭集会上,在亲眼目睹父亲写下最好的书法之后,他意识到父亲的书体已达巅峰,自己难以超越,于是决定不仅要继承家学,更要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独创一体。
王献之开始学习东汉草书大师张芝等人的传世之作,广泛拜访当时健在的书法大家,揣摩于一心。
很多年之后,一贯欣赏他的谢安认真问他:“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比如何?”王献之回答:“当然不同,各有所长。”谢安道:“旁人评价不是这样。”王献之道:“旁人哪里知道?”
从形式上看,他的草书既有父亲的风骨章法,也有自己的独创技法,比如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的“一笔书”,与其父的草书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他似乎放下了父亲写字时的拘谨情绪,更有充满自信的张力和忘乎外物的逸气,正如唐人的评价:“逸气过父,如丹穴凤舞,清泉龙跃,倏忽变化,莫知所成,或蹴海移山,或翻波簸岳。”正是这种飞龙在天的变化,让王献之得以与其父并称“二王”,在书法史上留下自己的独特印记。
然而,为人淡定、写字飘逸的王献之,在一个中秋之夜,竟然也会黯然神伤,他给朋友写了一封信,满纸伤感。
这封流传下来的书信,已不知是寄给何人,仅存3行22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中秋帖》。
从字面上已经很难还原书者的本意,大概意思是中秋佳节,却不能见到你,不知道要如何度过,也无心欢庆,只好等待大军归来之日再一起庆祝吧。
月圆之夜,他思念远在前线的亲友,以致夜不能寐,起床索笔狂书。在战乱频仍的南朝岁月,书法家王献之无比思念远方。他不知道自己亲友在军中是否平安,在月亮清辉之下是否也在思念江南的故乡?
王献之的《中秋帖》,一笔而成,恣意挥洒,气势如龙,连绵飞舞,是东晋草书的巅峰之作,历来为世所重。梁武帝萧衍称之为“绝众超群,无人可拟”,唐太宗李世民赞叹“自晋唐以来从大令问津以迄于成者,代不乏人”。卷前有宋高宗赵构签题“晋王献之中秋帖”,卷后有明代董其昌跋称:“大令此帖米老以为天下第一。”董其昌借米芾之口,盛赞《中秋帖》为天下书帖之首。他还兴致勃勃地考证,《中秋帖》与宋太宗淳化年间的《淳化阁帖》中王献之《庆至帖》原为一帖,后被割裂。董将《中秋》《庆至》二帖合为一帖,刻入《戏鸿堂帖》,自称是“千古快事”。
后来,有的学者考证,这很可能是米芾给董其昌开了一个跨越几百年的大玩笑。《中秋帖》的纸张是竹料纸,这种纸东晋时还未出现,属于北宋才有的纸张。从行笔的姿态可以推测,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东晋王羲之、王献之所用的笔还是有心硬笔。因此此帖并非献之原物,而临写者便是米芾。其中一个证据,便是米芾自己在著作《书史》里承认的,米芾说自己曾经临摹过王献之的字帖一卷,后来在常州一个士大夫家里做客,客人们都争相拿出自己收藏的书画,请米芾把关,轮到沈括——就是那个写《梦溪笔谈》的科学家,沈小心翼翼拿出自己的宝物——王献之的字帖,米芾一看就说是赝品,沈括吃惊地说,这是我收藏多年的了,怎么可能是假的,米芾笑着说这是我自己写的。当然,米芾并没有明确说自己临摹的便是《中秋帖》,这个证据是否充分,有待研究。
乾隆皇帝将《中秋帖》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并称“三希”,还于引首题“至宝”两个大字。清朝灭亡之后,此帖流落民间,从此开始了它颠沛流离的岁月,屡屡有流失海外的风险,直到1950年才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从香港辗转回到北京。
即使《中秋帖》可能并非献之原貌,也是最接近晋代风物的国之重宝,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可以感受到王献之的风度与深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月光之下临摹《中秋帖》,酣畅淋漓,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