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一模作文题及范文10篇
【原题呈现】
三 写作(70分)
25.作文。
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到细细地咀嚼它、品味它。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优分作文】
1、空虚的充实(62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充实了很多。我们仿佛已经远离了那个整天泡在图书馆的年代,一切需要的资料、知识在不同渠道上源源不断的运输而来。或许今晚我拍脑袋想读一本书,第二天,他就光线而有崭新的躺在手里了——但可惜,也许永远都会“光线而又崭新”着。
不可否认的是,当心里的需要立刻得到了满足,每个人都充实快乐着。但当精神需求的根本目的被心理的满足带来的充实快感所覆盖住的时候,我将它称为“空虚的充实”。一本好书的“好”在于文字魅力,而非惊艳的一眼。可如今为什么我们将它们占有、收藏,却未将它们吸收,储存在内心呢?
苏格拉底曾感慨过:“这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在现代,人们恰恰将最重要的东西抛之脑后,而仅仅为了满足一时的占有欲。这并非是个例,而是普遍现状。我们一味地占有资源,却并未加以利用,我们痴迷于树立远大的目标与抱负,却未曾迈出一步;我们渴望精神的提升,却止步于小小的心理的需求,我们误以为占有就是吸收,而忽略了其真正的价值。
在物质浪潮席卷而下的今天,我们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这不仅仅囊括人类随意砍伐树木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文明的亵渎。它可能表现在一本全新落灰的书,一张从未打开过的CD,一首永远躺在收藏夹里的诗。它们都被人们宣称了表面上的主权,却从未发挥过精神的价值。人们似乎遗忘了一切文字、音乐、艺术被创造的初衷是为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并非禁锢于小小的载体之中,变成单纯的交易品、心理满足的附属品。
也难怪古时候会有“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说法了,这也是一种对于自己的鞭策和文字的尊敬。倘若得到了,便束之高阁,白白将美丽的文字落满尘灰,是资源的浪费。倘若没有占有,自然也不会被“虚假的充实”所迷惑,反而止步于精神世界外的围城了。古人将文化内容奉为核心,自然不会被载体所束缚,而浪费文化的价值。行为的外表只是载体,其精神内容才为核心。如此说来,“占有”并非是充实的表现,将知识汲取从而丰富身心才能达到最有价值的“充足”。
故不要让“虚假的充足”支配生活,也应当让事物本应有的价值充分体现。不拘泥于开端,不拘泥于一时满足,在精神的世界里更进一步。
2、学会“拥有”(63分)
工业时代机器的轰鸣已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的信息爆炸与一扇扇通向广阔世界的窗口较先辈而言,现代的一辈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拥有了更多选择,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见识了大千世界的丰富与多样,人性中无法抛却的贪婪本性在不断地索求着更多,可许多人好像从未想过,我所占有的,便真的属于我了吗?
扪心自问,在过往的生活中,是否在买下一本好书后便将其抛诸脑后,是否在读到一首好诗后便不再用心品读。书架上按照“年度书单”购置的书籍好似在彰显着主人的品味与博学,信手取下,书背的薄灰才真正暴露了“书迷”空无一物的大脑中贫瘠的荒原,电子书阅读器的书签里满是简而义精的诗词佳句,浮躁的阅读者却从未再一次点进“我的收藏”,仿佛完成了长按—收藏的操作便已耗费了全部的精力。长此以往,人的心灵将只是一片荒芜的沙漠,日日耗费着无用之功将宝贵的水流注入干涸龟裂的大地缝隙,一无所获却为无效的努力而沾沾自喜,在一瞬即逝的空欢喜中耽溺于自我安慰的精神狂欢,享受着占有的过程,却再不触碰撷来的果实外壳内更为丰富而有价值的内涵。他们甘愿做一根表皮青绿,内里空虚的芦苇,可是意识到占有并不代表拥有的你我,应当警醒起来,不为无效的付出迷惑,真正充盈我们的内心,滋养出盛开的繁花和甘甜的果实。
荀子言,蟹六跪而二螯,却只有寄居的结局,归因于其用心之躁;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可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归因于其用心一也。人之高贵所在,是其肉身虽仍存兽性,却能用人性之理性对其压制。无人能够否认内心深处的贪求与躁动,可古今中外的无数成就都证明,人,能做到“用心一也”。抛却收集的诱惑与占有的欲望,从现在起,拿起一本好书我,或是挑选一部经典的电影,亦或是一句诗,一片词,读懂它,钻研它,吃透它,与作者的灵魂碎片产生共鸣与交流,将其作品的精髓拆解、吸收、纳为己有,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心灵才能被切实地浇灌、充实,形成一个不被他人同化的无二灵魂,找寻到真正的自我,不至于落得在芸芸中迷失的结局。
切勿将占有视为拥有。投入专一而实际的努力,才能形成独立的人格与一颗丰满的心。
3、唯有思想不可买(63分)
在这个物质条件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拥有满橱满柜的书籍已然成为常态。然而我不禁欲发问:这些充盈着知识的宝贵财富真的是你的吗?
当下似乎有一种现象: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随后抛诸脑后;一首好诗,我们急于收藏却并不细细咀嚼、品味它。我们似手占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却从未真正起到好的书籍、好诗歌原本的作用,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
愚以为,此类现象的背后是残酷的、须得警醒的事实:我们对于自我实现的思考层次太低了。
从主观的角度看,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便是人们已有了珍藏好物的意识。这是成为自我实现者的基石之一,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给予我们物质丰满的产物。然而,我们一心迈步登上通往山顶的路,却遗忘了自我实现的本质:对自我的清醒认识。人们往往“买”却不“看”,只是一味地盲目地追随大众口中的“好的东西”。他们用满橱满柜的书籍、诗集来“装文艺”,甚至装富装懂,可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们空有自我实现的想法,即“我要成为更好的完善的自己”,但又把这些念头高高挂起,成了噱头。归根结底,人们缺乏的是对自我实现的具体规划,即“我能用我买的、收藏的好物做些什么”。
同时,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时代对人们的思想进步有推进作用,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也将人们裹挟在其洪流中令其迷失了追寻自我的方向。我国古代儒家的积极入世情怀感染了万千儒生“修身治国平天下”,从而为万世开太平而读书,这种“读”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的。并且由于当时的物质条件的普及程度并不如当下,有许多“君子不为外物所累”的学说,诸如《随园记》所提的“圣人不凝滞于物”。反观当下,因物欲横流,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奔波谋生,又何来时间静下心来手捧诗书,实现“气自华”呢?
是以此类现象无疑是可怖的,看似兴盛的由古人、现人智慧凝聚而成的文学乃至文明正逐渐走向“伪兴盛”而式微。如何方能破除主观、客观上带来的枷锁,真正拥有自我规划、加深对自我实现的思考层次呢?我想唯有陈寅恪先生的那句“独立之思想”。在时代浪潮、自我迷茫中,唯有保持清醒的意识,不因身处群体便成了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及的“陷入群体而失去特征的个体”时方能做到有自我规划,而绝非人云亦云,买书而不品味之,使它堆在书架上积灰、纳垢。
《默读》中说,美好的瓷器最害怕的并非是乱跑的猫,而是未意识到自己易碎。我想人们如若未意识到自己目前的态度是错误的,那么他们终究无法实现自我,更别提弗洛伊德“三我”理论中的最后一重利他主义的“超越”了。弗里德曼曾说:“人唯有思想是不能用钱买到的”,我们须得谨记。
4、精神明亮的人(64分)
一本好书,一首好诗,人们在将其买下或短暂咀嚼过后就抛诸脑后。是的,它们匆匆进了眼,却迟迟入不了心。
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生活中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可存在不意味着合理,当下我们应当探究其原因并寻找出路。
在我看来,这种令人费解的现象首先源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经济水平的上升必然带来了更强的购买力与购买欲,这也导致了人们家中藏书三千无一阅览的局面。当一本好书入眼,占据它是人类的本能,可他们却不曾领悟到占据与结实地拥有的区别,这是其一。其二是传媒手段的丰富多样为人们带来了不尽的阅读内容。人们在媒介的驱动下沉迷于即时性内容,也就是说,刚看到一首好诗,收藏完后,下一首就扑面而来。而人类对此却无法拒绝,因为在科技的引导下,他们都想紧贴这个时代。
其次,以社会角度来看,是集体沉迷狂欢与前行导致了我们对以书、诗为代表的文化的漠视。当今社会的潮流,旨在一切从简从快,使人们一味前进。然而,它的弊端则在于我们对文化的表层重视实则敷衍,我们缺乏了灵魂的重量。甚至,我们不难发现,物欲横流的时代缺乏艺术家与生活家,因为它以一种蛮横的姿态教唆压迫人们只向前看。当时代、社会都趋向于工具理性而缺乏人文主义精神时,我们又如何使书、诗等优秀文化典范熏陶我们的心灵?有时候阅读都成为了一种奢侈。
但是,现在的我们是时候耐下性子去真正地体察文化、体察不只文化的一切能丰富我们心灵的美好的事物了。时代的弄潮儿绝不是只知向前的前行者,而是注重生命质量的漫步者。荷尔德林一直向我们互换古典的回归,我们应当颤栗了,应当觉醒了,去寻找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辉与被淹没已久的价值理性。占有绝不是终点,只有通过耐下心,沉下性子才能让我们真正意义上地结实地拥有它们。
一本好书、一首好诗对我们意义非凡,从占有到拥有,从看过到看懂的过程能一步一步地唤醒我们的美学感知力,能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克尔凯郭尔所谓的当代人的“精神失助”。戴望舒曾言:“好东西只曾向寒冰一样凝结,终有一天会像花儿一样绽放。”而我们要做的,或许正是加速这块冰的溶解,让花儿早点盛放。
或许时代的风气是一个不能左右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时代集体合唱的边缘寻找一块独吟的空地,慢慢咀嚼如书、诗那般美好事物带来的心灵滋养,并逐渐成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5、拥有而不占有(65)
袁枚曾言:“书非借不能读也。”借以告诫黄生子弟读书要勤,要精,而非跑马场似地匆匆一瞥而贮之高阁。
袁先生所言之道是当下读书人的困境,也是现代人的困境。
在功利主义时代,现代人更关注物质上的占有,以为一切事物署上姓名便是己物。殊不知,在占有之外,仍有一层更高尚的处理方式——即“拥有”而不占有。
拥有是什么呢?于一本好书来看,拥有是读尽千万遍后对书中内涵的高度升华,精神启迪和心灵共振。而书,因其各异姿态与灵感的碰撞能让人产生不同层次而姿态丰富的情感体验。读三毛之书,读到的是流浪文学中潇洒不羁的文学文性与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读到列夫·托尔斯泰,读到的是超越世井道德判断的人性的力量,一幅卷叠浩繁的俄罗斯史诗淋漓尽致地展示。这些非“彼我”之情感内涵,仍会在异时空与饱有同样爱国之怀,热情待生命的读者交融,实现一坎跨时空的心灵共振,从而达到拔高思维层次,丰化内心的目的。
正如罗素曾言,学习不是一个功利化的过程,他是拥抱自然,谋求一处的永恒。好的诗书,绝非只为人们倾情地占有,而是能够汲取其中永恒的思维力量。
而在资本主义永不停歇的运转浪潮下,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超脱物对我们的禁锢,而达到“拥有”生命的高尚之境呢?
首先,我们应该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现代人并非不可思维的芦苇,而占有欲也绝非当代人的特性。是世界的娱乐化浪潮太喧嚣,是诗意的灵性太匮乏,是心灵四处流浪而无处栖息。在面临这些现代化工业进程的社会折射图景,人们易于在形色匆忙之中忘却人本身的特性,而功利化的内心,不易于让他们将“收藏”“购买”等作为自己“拥有”的明证。实则不然,在一次次的肆意占有中,人沦为不反思,无处思考的动物,而失去了万物灵长本应由的高贵的反省内心,丰富心灵的天性。
蒋勋先生曾经呼吁现代人每天留15分钟给诗,给远方。想必是让我们在这浮躁而占有欲激增的世界谋求一处心灵的永恒。正如诗歌所言:“我愿变得蔚蓝,变得无边无际,眼睛和指尖上,栖息着无数星辰。”
诗歌、书本所唱响的精神立是现当代人于水生火热的功利时代最急需的。
其次,我们应该去追求超我的精神境界,而非肤浅拘泥于物质社会。
有如丰子恺所描绘的人生三目,一为肉身,二为物质,三为灵魂。
灵魂所唱响的思想内涵是任何物质化的占有都无法比拟的。
苏轼夜游赤壁,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由是发出生命变与不变之理。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江山风月,自然星辰,从来都是自然界的共享,而我们人类所谓的占有,只是浅浅地一以之言,真正的拥有,是跨时空与异它灵魂的拥抱,精神的丰化,反省再观。
愿这天下的人类,能摆脱功利主义的戾气,而拥抱永恒的万物,真正感受生命的高超力量与思维的丰化。
由是,我们成了真正拥有生命的主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也会因为心灵上的共振而息息相生!
6、天堂的样子是图书馆 61
马克思·微博曾断言:“世界会趋于工具理性的统治。人们也不再多关注事物的价值。”诚然,现今社会,人们会买下一本好书,记下一首好诗,但随之而来的便是“高束焉”的结局,不再品味了。
现代人的占有是无目的的惯性所致。很难说当今社会不是一个扁平而单向度的社会,而每个人也都是变成甲虫后仍想着工作是否迟到的格里高尔。在高速驱动的社会下,我们习惯于获取一切可以获得的东西,就像溺水者竭尽全力地抓住一块木板。在工具理性的背景下,每个人都收到了这种功利主义的恶意围困,并且难以跳出这惯性的怪圈。正如康德于其《纯粹理性的批判》中所写:“人类理性在思辨中的通常命运,便是构建起一座思辨的大厦。然后再检验其根基是否牢固,或是加以华美的装饰,以掩盖其漏洞,然后便草草完工。”此段所言人类理性缺乏自省的能力,便使人具有遵从惯性的倾向。因此,人们不再关注“诗酒趁年华”的诗与远方,不再关注月光,而只关注六便士。
不重视价值理性的人们无法丰富心灵。自工业革命带来世界的祛魅,人类便在多元化的洪流中迷失了自我,不知道什么是精神的目标。正如《娱乐至死》中所描述一般,人类在泛娱乐化中迷失了。这样的人们怎么能丰富自己的心灵呢?或许他们可以知道什么是明珠,但他们精神世界深受“爽文”与宫斗剧之流的影响,早已忘记了如何欣赏一本好书、一首好诗吧。我们早已变成了“不可语于冰”的夏虫,变成了只是生存着,而非生活着的都柏林人。在这个数据时代的网络共和国中,我们似乎已经被同质化,被工具理性“洗脑”而迷失了价值理性的我们。面对着万卷书、千百首诗,也只能是加缪笔下那个“不可战胜的夏天”那般光景了。
我们应该寻找内心的诉求,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我看来,荣格所希望得向内寻找出路正是现代精神生活的厄比乌斯环的解药。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知道自己能读什么,才能在面对好书与好诗的时候,不再困惑,勇敢地读它、品味它。只有心中有了答案,生活才能有答案。
拥抱太阳的伊卡洛斯最终在太阳旁灼烧殆尽,但她的心灵动如少年,她的美名也流传百世。或许伊卡洛斯没有好诗与好书,但她无疑找到了自己心中的诗与远方,并为之奋斗。
有时候,心中先有诗,眼中才能有诗。有了对诗的渴求,我们才能真正地谈诗,读懂诗。
在《鲁拜集》中,诗人写到“天堂是精神的满足,地狱是夙愿仍在渴求。我身在地狱,心向天堂。”身处信息的洪流之中,我们只有心中怀有希望与远方,才可能达到精神的诗的天堂。只有像你才“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一样的信仰,我们的眼中才能有诗与书的起舞。
博尔赫斯有言:“如果天堂有形状,我希望它是一座图书馆。”
心中有书,身即事天堂。
7、冲破占有的迷雾 67
占有在这个时代似乎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在苏轼笔下的散文中,仁宗初年的他为了一本史书挑灯抄写;在更为古老的时代,对一首好诗的品味则须依托无数人的口耳相传。而在今天,只需付出少量的金钱,甚至只需轻点收藏,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便翩然到手。只是,与之相伴相生的,却是我们前所未有地清晰感到:这种占有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繁华和丰足的迷雾下掩藏着至深的荒凉。
如果让我来归因,首先我要将这种悖论式的困境对于信息与知识的过度繁冗。袁枚在数百年前便以“书非借不能读也”解释了我们不情愿承认的事实:信息与知识的有限带来珍视,过度的丰裕则造成迷乱和浪费。于是好书和好诗在我们的书架或收藏夹中承受着“素蟫灰丝”的落寞苍凉,与此同时,信息与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也造成泥沙俱下的乱局,我们被充盈着娱乐性的话题,对人类心灵发展无关紧要的琐屑知识和毫无意义的问题和争论充斥工业化时代里本就有限的时间,抬高了快乐的阈值,好书和好诗这类要求细致咀嚼和品味的事物便被我们习惯性地“敬而远之”——满足于拥有而不去思考、领略、整合与内化,这使得我们难以经由这一过程形成完善的价值体系,造成没有自主性的自我,心灵的丰富和理性的实现便也无从企及。
专业化对生活的全面入侵,以及工业文明福祸相依的本质造成了价值观偏移,也应当为这困境负起责任。在专业化尚未全面开始的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可以与弟子们逍遥跋涉于贝克昂学园学园开满野雏菊的小径,他们对一切的只是都充满冒险精神与诚挚的热爱,专业化还未渗透到学术之外生活的领域中,将本应完整、整全的生活切割得支离破碎,使人们像康德所说的“独眼龙”那样思考。如今,好书和好诗对于一名学习理科的学生往往成了浪费时间的事物,他们不再将对文化和历史的咀嚼品味视作必须,正如一名学习文科的学生可能对科学的奥秘兴致缺缺,我们用“占有”安慰自己,却满足于“专业”的一亩三分地,从未真正认识到丰富心灵与拓展思维的必须。工业文明的铺展则使局面雪上加霜——缪斯女神从神坛跌落,艺术与文化让位于金钱,个人充实的标准从心灵变成口袋。于是所谓的“占有”也变得苍白而庸俗。梭罗曾经感慨:“一个热爱树林的人在期中悠闲漫步一天,将被斥为懒汉;而一个看法森林、践踏土地的投机商则被呼为勤劳的成功者。”我们就这样于通往驻留精神的桥梁——物质流连忘返,忘了我们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目的地。
最后,我们应给趁觉“行迷之未远”,将占有变成爱。尼采批评唐·璜占有一切知识唯独不热爱知识,于是知识对他变得有弊无利。这点明了知识与文化的真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途径——去热爱、去感知、去咀嚼、去品味、去内化,最终使它成为你我心灵原野中万朵艳彩照人的鲜花,在繁冗的信息汪洋、知识沙漠中把握自己真正的需求与热爱,超越专业的限制,如伏尔泰所言“了解一切的知识,思考所有的思想”。从而在工业时代里摆脱碎片与齿轮的梦魇,冲泡“占有”的迷雾而获得一颗真正丰盈的心灵,这是这个时代普世的奥德赛。唯有驾驶航船,冲破那名为占有而实质是空虚、异化与孤独的迷雾,我们才能见到迷雾之下——鲜花一如往常盛开,而人与人前所未有地鲜活、完满、快乐。
8、精神囤积64
囤积癖是一种看似无害的心理症状。事实上,严重的囤积癖患者最终竟会在自己囤积的物件中无法动弹,活活饿死。这种遥远的案例固然不大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患有一种囤积癖——精神囤积。
看见一本好书,我们急于将它买下来,然后抛之脑后,再也不将它翻开;看到一首好诗,我们急于将它收藏起来,然后将它忘得一干二净,再也不会“有空去读它”。古有富贵人家之书“汗牛充栋,素谭灰丝”,今有“绝妙好文”后数次转发评论“码了就是读了”。我们总觉得占有了文字,知识的载体形式,就等同于占有了它的实质内容。我们自我安慰道:“我总有一天会看的!”实际上从未走出过舒适区,安然卧于“知识的海洋”之中自我满足,倒头来还不如拿书当饭吃的蛀虫。
这样的现象,究其内因,是源于我们自身的惰性。收藏、购买本身是没错的。证明我们内心还是有对文化知识的渴望——但也仅限于渴望了。这件事上我们做得还不如牛马。牛马尚且在抢食完草料后重新反刍、咀爵,以充分吸收营养。我们却懒得连嚼也不愿嚼,还欺骗自己“我已经吃过了,吃饱了。”诫如老葛朗台,他不把金子用于消费来换取价值,仅是守着本身毫无意义的金币就觉得满足,我们对于自己已经是懒惰到吝啬的地步了。
而探求外因,则是由于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浮躁。家长们看见网上疯传的“清华学霸书单”,就赶紧照单全买,塞给孩子读。当他们发现孩子好像没什么长进,就怪学霸书单无用。其实是孩子根本不想读,这些书籍也未必适合孩子读。不过,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无论是三教九流任何出生任何职业的人,一定都非常喜欢在买来新书时拍张照发朋友圈,以展现自己高雅的文学品味和业余爱好。拍完照,书就被扔一边儿去了。因为人们不会深究彼此占有了多少实质。所以炫耀占有的量就已经能提供无限优越感。如果知识文化也是可以用来攀比的,那它与金银财宝这些身外之物有何区别?
精神囤积的害处是对自己、对文化双方的。于自己,我们饱受精神匮乏之害,却如水中的青蛙那样意识不到自己的处境;于文化,囤积、自满、攀比的恶性循环,无疑是对它的玷污与拖累。可是惰性里那么难以克服、爱面子之心的人皆有之。我们该如何把精神囤积之害降到最低?
首先,我认为《黄生借书说》推出的方法十分有效。“书非借不能读”,我们不妨改购书为借阅,这样才能体悟“书本身不属于自己,只有其中内容才真正可以属于自己”的道理。,形式可以无限化,内容却是隽永的;第二,便是要停止以读书滋生优越感的行为,当你不觉得知识文化是可以放在台面上炫耀的,你便不会再急于扩张、占有。这也是整个社会都应反思的问题:文化固然高尚,可它的高尚在于无价,而不是提高你本人的身价。如果文化也沦为衡量价值的资本,这样的文化,不要也罢。
希望我们的精神不至于在囤积成堆的文字里,挨饿至死。
9、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64
一本好书在被购买后便被束之高阁,一首好诗一键收藏后从未细读,人们常常以快速的识别来确认实物的价值,却少有能对外物进行充分利用的。
当然,人们购买好书和收藏好诗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那是人们心中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探索,然而,仅仅认识到事物的诗意和美好价值还远远不够,阳光洒地,你却撑伞而入,本就丧失了享受阳光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于是乎,消费和占有带来的满足感占了上风,人们沉醉于这种“伪占有”所带来的精神泡沫,逐渐忘记他们所应真正占有的,应该是一本好书的内容,一首好诗所带来的精神洗礼,而绝非“占有快感”。
这种非理性的“物我捆绑”在时代之潮中似乎并不少见,快节奏的生活削减了人们沉淀自我的有限时间,但从主观上,人们更应反思这种现象产生的缘由。其实不难看出,人们在购买占有后的行为,体现的是囫囵吞枣般的主体惰性,这也是需做出改变的地方。主体惰性使人们渴望避免内化理解那些有意义的作品的思维过程,因而选择了表面上有效的消化方式,这是我们丰富心灵的大忌。
诚然,认识并消化外物的积极价值远比购买和占有来得有意义,也能够从内核上来丰富心灵,使贫瘠的心灵之土吸收外物精华的养分,从一本好书中品味生活的真谛,从一首好诗中领悟诗意的栖息,这个过程,才是有价值的作品和外物所值得被人们为之所用的。
风风火火的购买和占有后,我们迎来了心灵成长的结冰期,其本质上是对生活的不负责任,对自我内心的疏忽,因此,想要打破“你占有”的僵化局面,并在时代的风浪之中汲取养分,我们更应注重质的内化飞跃,而非形式上的欢庆独乐,只有真正地使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物转化为我们自身的价值、品行、精神的一部分,才能使心灵真正地丰富起来,充实我们的灵魂,脱下索然无味的皮壳,褪去不必要的自我催眠,真正地令自我复苏、心灵成长。
木心曾言:“生活的本质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生活应是理性作基础下的精神内心锤炼,而非本末倒置的,如冰心所言落花残红般的“生活一览”。如何认识事物价值决定人的高度,然而如何行动并认真经营生活和自己内心的土地才决定人的思想和脚步停在哪里。愿你我皆能挣脱虚浮的“风风火火”,做冷静的内心丰腴者。
10、精致的幻梦65
在如今的时代,许多年轻人开始关注自我的精神世界。他们买书,他们读诗,他们追求“远方”。然而,当我们买下一本所谓“好书”的时候了,我们往往没翻几页就将之抛诸脑后;当我们遇到一首久负盛名的好诗,我们把它收藏起来,却再没细细品读。我们费劲心思地维持着一种“表面功夫”,我们有了一书柜的书和诗集,而它们却从未丰富过我们的心灵。
“占有”许多东西只是表面,这些表面并无法丰富我们的精神,却使我们越来越“贫瘠”。因此,我们要抛却浮华的“表面”,用心品味并追求事物的内质,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丰富。
如今人们的精神世界看似正逐渐丰富起来。在朋友圈里,人们逐渐由晒“有钱”,晒“奢侈品”,逐渐转变为晒“读诗”,晒“买书”。看似人们的觉悟逐渐变高,追求的东西变得逐渐深刻。然而,这仅仅是由一种浅薄的价值观逐渐转变为另一种浅薄的价值观。人们只是想营造一种“我很文艺”或是“我很有知识”这一种浮华精致的表象。而知识,书本、诗歌只是充当了一件漂亮外衣,并没有起到丰富心灵的作用。人们并不理解,他们甚至都没有读过,而他们却以“占有”了一柜子的书本来蒙蔽自己,显示他们莫须有的“知识”。不难发现,我们的朋友中都有几个“热爱”梵高的人,都有喜欢转发杨绛语录的人,而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梵高热情满溢的绝望,能够读懂杨绛一世的隐忍与知识分子的风度。他们以为这就是“文艺”,这就是“知识”,他们从未从书本中汲取一点丰富心灵的精华,他们仅仅在自己营造的假象中受蒙蔽。
培根说:“读书的目的并不是告诉你什么是什么,而是教会你辨别与权衡。”而如今许许多多的人吹捧的“读书”,“读诗”构建出的一种浮华的表象,正在消解书对自我心灵的作用。人们不仅没有丰富自己的心灵,他们正在失去自己的心灵。所谓的好书好诗都是旁人所定义的。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的“好”更有旁人吹嘘夸耀的成分。如同前几年火爆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如霍金去世时被“疯抢”的《时间简史》,人们将他们捧上神坛,并非因为他们读过、判断过、权衡过,而仅仅是因为旁人吹嘘的“好”。然而书的好坏是要个人判断的,书的作用并非仅仅是填满书柜,它是用来丰富心灵的。如今的人们没有在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滋养,却在“读书”,“买书”的浪潮中渐渐书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判断权衡的能力。“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并没有教会我们自由,《时间简史》并没有让我们懂得更多的科学,我们也没有从梵高身上懂得热爱,没有因杨绛语录变得更有风度。相反的,我们沉浸在“文艺”、“知识”的精致表象下而不自知,我们占有着书本却失去了自我的心灵。我们是这个体系的“受害者”,也正是这个体系的构建者。
佩索阿说:“占有即被占有,然后是失去自我。”我们看似占有的书本,占有了诗,占有了一种精致的表象,而我们并未从中得到心灵的丰富,我们正被所谓对“文艺”,“知识”的追求所侵占。我们正在失去自我,我们只是沉浸在一种精致的幻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