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位于山西太原郊区的悬瓮山下,奉祀的是西周初期晋国第一位诸侯唐叔虞。始建年代不详,但根据史料记载,在1500多年之前就已经很有规模了。
距离门口最近的是一座精巧的建筑,重檐歇山式,牌匾上书“三晋名泉”。泉水是晋祠的三绝之一,水母楼供奉有水母娘娘,端坐在瓮形座上,有水自地下涌出,千年不竭,民间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对越牌坊十分绮丽,层层斗拱罗列。对越,取自《诗经 周颂》,在这里的意思是报答、宣扬圣母的功德。
两侧钟鼓楼的建筑很有特色,斗拱飞檐挑出,是一个个飞舞的龙头,不多见。
晋祠三大国宝级建筑之一的献殿正在维修,看不成了。
鱼沼飞梁,是一个方形荷叶鱼沼古桥建筑,初建于北宋,构思精巧为国内孤例,国宝级建筑。当年梁思成看了说到:这种形制只在古书中见过,没想到这里竟有实例。
圣母殿,晋祠主殿,也叫无梁殿。建于984年,是我国北宋建筑的代表作。光前廊就进深两间,极为宽阔,廊柱上八条木雕蟠龙,这么大的建筑,是我国现存古建筑的孤例,圣母殿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圣母殿内有宋代彩色泥塑,真实反映了宋代宫廷的生活状态。尤其是33尊侍女,体态丰腴秀美,表情各异,或老或少,或喜或忧,思想性和个性彰显无余,极具魅力,是古代中国现实主义的杰作,晋祠三绝之一。
旁边有一座公输子祠,供奉的是鲁班,春秋时期著名的能工巧匠,小小巧巧,居高临下,甚是幽静。
圣母殿前面有三颗周柏,距今三千多年,其中二颗卧倒,形似蟠龙。欧阳修曾有诗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乃晋祠三绝之一。
南边稍远,有一座院落,中间有舍利生生塔。创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宋、清代有重修,高38米,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院外倚墙一颗玉兰树,白色的花朵怒放着。
隔壁是奉圣寺,几个建筑也倒罢了,难得院子里面两侧的廊下,有许多石刻,是武则天在699年亲令镌刻的,唐译八十卷《华严经》石刻祖本,十分珍贵。抗战时期,日本鬼子企图将它们掳走,太原的老百姓运用智慧,巧妙地藏在风峪口山沟里,得以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