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琅琊榜》,叙述观剧感受,少不了对剧中人物演技的分析与看法。
对胡歌、王凯、刘涛和靳东的演技不予评说,似乎我的看法与主流观点有些不一样。在这里只说说老戏骨丁勇岱。
在我看来,整部剧作中演技最好的就是丁勇岱,相当完美地展现出大梁皇帝萧选的形象。看完剧作回头细品,只有他的表演让人回味无穷。以前看过陈道明、张国立、唐国强扮演的皇帝,虽然口碑都非常好,但我看到的只是皇帝,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而丁勇岱演绎的梁帝,让我既看到了皇帝,也看到了丈夫、看到了父亲,还看到了儿子、看到了舅舅。这是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信的角色,人物的立体感很强。
54集看完,丁勇岱的表演始终萦绕在脑海里。网上许多人说某某影星“演技炸裂”,我一直无法理解,能炸到哪里去?能裂成什么样子?直到看了丁勇岱的梁帝,我才相信确实有“演技炸裂”一说。
最重要的场景当然是52、53集里的寿宴鸣冤。随着上场鸣冤和附议人物一个个出现,丁勇岱的表情从自得自负到出乎意料,再到震惊、发飙、狂怒、惊恐、失意、绝望、失态,画风不停地转换,想骂人去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想杀人却被太子阻止下不了刀剑,寻找敌人却发现场上全都是敌人,狂怒之中不失理性,威权之下尚存人性,那种矛盾重重、纠结异常的心理,完全可以感同身受,实在是教科书式的经典桥段。
梁帝萧选的失望,不仅仅是皇权受到了挑战,更是父权受到了挑战。挑战皇权已经在梁帝的意料之中,光是这一项并不能打倒意志坚定的梁帝。而太子萧景琰冷血无情的挑战,才是击垮梁帝的稻草。放下宝剑,走出大殿时重复13句“乱臣贼子”,更多的是对萧景琰的失望,对父权受到重创的伤感。相比较而言,皇权看似很重,其分量不言自明;但是,父权是更深层次的权威,受到打击后伤害更重。皇帝不当可以当父亲,为人之父的威严依然留存心中。一旦父权受到无情的挑战,带给萧选的失落才是致命的。
外人看似非常重要的标签,对于当事人来说其实没那么重要。我不做皇帝,做个普通人也可以。而那些人们不经意的标签被别人强行摘去,才是直击内心的沉重打击。“乱臣”砍下的第一刀,梁帝可以承受;而“贼子”砍下的第二刀,梁帝已被彻底击垮。
这一段表演节奏把握甚佳,道具也演得到位。梁帝拔剑欲杀林殊,走下台阶时跌倒在地,体现威权的皇冠不失时机地掉落一旁(不是有条带子捆住的吗?这顶皇冠演技炸裂啊),露出满头杂乱的白发。于是,皇帝走下了神坛,回归一个普通人物的角色。两个画面相互对比,可以以“试论帽子的重要性”为标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了。
还有一个令人动容的场景,就是强令林殊自尽,林殊坦然允诺。面对转身而去的亲外甥,身为舅舅不可能没有亲情,但为了自己的脸面得到维护、为了儿子的皇权得以稳固,只能如此。我们不去讨论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只分析梁帝萧选的情感世界。他想解释自己过分的要求,说“朕是受了小人的蒙骗”,哭求外甥能够理解舅舅。话语的解释力度不够,依然存在那种难以排解的无奈之情,最终只能以下跪的方式来表达。影视剧中从来没见过皇帝下跪的镜头,如果有,也是战场失败之后的结局。唯有丁勇岱的下跪,出乎意料,情理之中。“朕抱过你,带你骑过马,陪着你放过风筝,你记得吗?”说完之后潸然泪下。伤感的话语,加上真挚的表情,再加上突然出现的肢体语言,让我看到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让我感觉到皇帝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吃五谷杂粮,也有七情六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