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673|回复: 2
收起左侧

人眼有5亿多像素?别扯了,其实还不如第一代iphone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66 名

发帖:NO. 72 名

在线:NO. 38 名

音乐之家1 发表于 2020-4-12 18: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人眼有5亿多像素?别扯了,其实还不如第一代iphone人马座A 2020-04-09 18:52:45
本文参加[url=]#科普新星培训营#[/url],内容为作者原创。
网上有一种说法:人眼有5.76亿像素,秒杀一众手机和单反,是最强大的相机。人马君初闻此说法时,着实骄傲了一把,不由得双手合十,感谢造物主赐予我如此强大的能力!然而经过一番考证才发现,5.76亿像素的眼睛,简直是“钛合金写轮眼”,大概只能长在外星人身上吧。那么人眼真实的像素数到底有多少呢?且听人马君细细道来。

我们的眼睛


5.76亿像素的由来
5.76亿像素据说是这么来的:根据资料,人眼平均的角分辨率是0.59角分,也就是能看清0.59角分范围内的线对,相当于同一方向上的两个像素,因此认为人眼的一个像素宽度为0.3角分。而单只眼的横向视角是120°,除以0.3角分,得到横向上有24000个像素。假设人眼的感光区域是正方形,那么总像素数就是24000×24000=576000000,各位看官是不是觉得很简单?

”写轮眼“


但这其中埋着一个大雷:0.59角分其实是人眼的最高角分辨率,具备这种分辨能力的区域只占视网膜的很少一部分,而其它大部分区域都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离5.76亿像素不知差了多少光年。要想了解人眼真实的能力,还得从这台生物相机的CMOS元件——视网膜说起。
人眼的CMOS元件
如果将人眼比作一台相机的话,瞳孔就是光圈,晶状体就是镜头,视网膜就是CMOS(或CCD)感光元件,当然,它们背后还有个强大的CPU——大脑。

视觉的形成


而决定人眼“像素”数量的首先就是这块“CMOS”——视网膜。视网膜位于玻璃体的后方,脉络膜的外侧,由视神经、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和感光细胞构成。其中的感光细胞层包括大约650万视锥细胞,以及1.2亿个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对强光和颜色敏感,但对弱光和明暗不如视杆细胞敏感,视锥细胞是人眼能“看清”物体的关键;而视杆细胞则对弱光和移动物体敏感,对颜色不敏感。
关于视网膜,有件很奇葩的事情,它是被“装反”的:视神经和血管盖在感光细胞的外侧,光线先要穿过视神经才能被感光细胞接收。而这些视神经总得找个洞穿过视网膜去到大脑,这个洞就是“盲点”。据说所有脊椎动物都是如此,因为最早的祖先——某种鱼的眼是这种结构,你说气人不气人?

装反的视网膜


如果按照感光细胞的总数量,是不是可以说人眼有1.265亿像素呢?没那么简单。人眼只有在黄斑区的中央凹,才能达到0.59角分的分辨率(如果按实际分辨率300DPI的话,只有大约1角分),这里的视网膜最薄,仅有0.1毫米,只有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并且与神经节细胞单线联系,是视觉最为敏锐的区域。这个区域换算到视野范围,只能占到10°。而视网膜上其它更广阔的范围,绝大多数是视杆细胞,许多个感光细胞才能分到一个神经节细胞。视杆细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虚化”的背景,实际上却看不了那么清楚。

黄班区与中央凹


这并不是说视杆细胞就没有用处,我们在夜里或较暗的地方的视觉主要还得靠它,另外视杆细胞大大拓展了视野范围,并且能迅速发觉运动物体,就像诸葛亮一样“独观其大略”,这对人类也是相当重要的。不过既然要数像素,只好把视杆细胞排除在外,只算这650万视锥细胞。那么可以说人眼有650万像素吗?抱歉,不能!因为单个视锥细胞只能感受一种颜色,每三个视锥细胞(红、蓝、绿)才能算一个能分辨出颜色的像素,所以,650万除以3,只剩下200多万了……
然而这还没完,感光细胞感受了光信号后,还得转化为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才能形成视觉图像。所以,仅考虑这些感光细胞是不行的,还得算一算“数据总线”——视神经的数量。
人眼的数据总线
感光细胞感受的光信号,在神经节细胞中被转化为电信号,通过节细胞的轴突——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因此视神经就是人眼的“数据总线”。要计算像素数量,还得看这个总线能传输多少像素。

视网膜上的神经节细胞与视神经


很不幸的是,每只眼的视神经数量,只有大约120万!这还是刚出生时的数量,随着年龄增长,还会缓慢的退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感光细胞有多少,单论传输总线,每只眼,只有120万像素!而苹果的第一代iphone手机摄像头都有200万像素,人眼比第一代水果机还差得远!

第一代水果机


120万像素的人眼,为什么能这么强?
人眼只有120万像素,这与大家平时的感受可能不那么相符,因为人的眼睛实在是太重要了!大千世界,都需要眼睛去感知,人类所接收的信息中,80%来自视觉。为什么眼睛在仅有一百多万像素的情况下,具有如此强大的能力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双眼视觉:人类有两只眼,都在前方,相互配合可以实现180°的视野,相当宽广。并且双眼的视觉有视差,可以计算出距离,并形成三维的图像。猫科动物成为捕猎冠军的秘诀之一就是双眼视觉。
可以转动:虽然高分辨率的区域和像素都比较少,但是眼球可以转动,快速的扫描感兴趣的区域,大大拓展了可视范围。而且从这个角度讲,人眼不是照相机,而是一台“摄像机”,产生的信息大大增加。
强大的后期处理:大脑这个CPU,能力实在太强。眼睛感受到的海量信息都由它处理,我们看到的图像其实是经过大脑深度PS的,甚至眼睛没看到的景物都能给你“脑补”出来。任何一台相机或摄像机的CPU都比不上大脑,这是人类相对AI为数不多的法宝之一了。
在这些强大功能的加持之下,100多万像素的人眼,依然能成为我们倚重的“慧眼”。实际上,眼睛的像素太高是不划算的,其消耗的能量会相当大,需要传输的信号也过于巨量,人可能会变成下图这个样子:

三星堆的“巨眼”


因此,目前的像素数量是一个考虑了成本和效益的最佳平衡状态,各位觉得有没有道理呢?

收藏
举报





12 条评论


评论





  • 吊丝开路虎 2天前

    怎么没有评论

    回复 ⋅ 1条回复1


  • 你的九馆对我打了烊 2天前

    我一直就觉得人眼没有太高像素。但人眼不是一台相机,而是一台摄像机。你想200万的摄像相机像素还是挺高的。然后有人说人大脑的存储容量有多少t。我觉得人大脑容量也就至多1个g。数据都快压缩成文本格式了,所以不需要太大存储空间。毕竟是生物,得考虑各方面均衡

    回复 ⋅ 4条回复1


  • ERIC王748 1天前

    還有cmos大,底大一級壓死人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2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3 名

发帖:NO. 3 名

在线:NO. 29 名

常务管理员 发表于 2023-4-19 15: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我默默的回帖,从不声张!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来自- 中国北京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63 名

发帖:NO. 169 名

在线:NO. 184 名

爱你一根柴 发表于 2023-8-27 14: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来自- 中国北京
楼主说的我也略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北京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北京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北京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0:55 , Processed in 0.396337 second(s), 5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