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人都学过的背影,朱自清先后在清华工作20余年(含西南联大时期)
“自清”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他的诗作清新明快,为开拓新诗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表作为《春》《背影》等。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逝世,享年50岁。
黄侃 民国疯子教授不仅治学有方,孝道更是美谈。曾在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
黄侃的脾气之大、性格之怪是学界闻名的。为生计所迫,黄侃经常四处奔波教学,随行都会带着一口棺材,一时成为时人谈资,黄侃却依然我行我素。这口棺材是黄父当年在四川做官时自制的,后因棺材太小留给了田夫人。田夫人系黄父正室,黄侃对其视若生母。
黄侃在传统的音韵学、训诂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治学严谨,生前从未公开出版任何著作,却成为海内外公认的国学大师。代表著作:《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集韵声类表》、《说文笺识四种》等。
梁启超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倡导者治学/治家均有大成
梁启超的一生波澜壮阔,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杠杆式人物,中国现代社会的开山巨匠,他在清末民初的几十年里,勇做弄潮儿,积极探求古老中国的政治出路和文化前景,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开辟鸿蒙,启智建德,引领学术,一生著作等身。担任清华国学院导师时培养了很多未来的国学大家,他还撮成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伟大爱情,间接为中国近代建筑事业奠定了根基。
冯友兰 中国哲学界泰斗毕业于北大,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教于清华
中国哲学家、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他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性,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等对中国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冯友兰曾从美国带回一台冰箱,当时是整个清华唯一的一台,当时全北京城也不多见。后冯得知清华校医院需要,当即就捐了出来。冯友兰的子女无一人从事哲学研究,他常在家中讲一个笑话:有人问他,家中子女为何无一人“子承父业”,他很幽默地一笑置之:“那是我深知哲学之无用。”
胡适 谦谦君子胡适之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后在北京大学任教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对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都颇有研究。他曾写信:“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先生坚持使用白话文和白话诗,无论遭多少人骂,他照样去做。他用理性的、温和的方式开出一条天地相通的大道。
陈寅恪 被称为“教授的教授”清华大学百年历史四大哲人,先后任教于清华/西南联大等大学
陈先生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等诸多名号于一身,可谓“学贯古今、纵横中外”。这位大师上课很有风格,对比大学台上滔滔不绝,台下失去知觉的教授,陈寅恪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对陈寅恪的学识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作出:“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这样顶尖级的评价。
王国维 “近代国学之祖”允认北大教师但不接受酬金,认清华教职婉拒清华院长职务
早年王国维先生将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国学内涵在他的升华下脱胎换骨,将中华古典文化推向了一座新的高峰。梁启超因此这样评价道:“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1927年王国维雇了一辆人力车,前往颐和园。王国维吸完一根烟,跃身头朝下扎入水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梁启超由天津赶回料理其后事)。事后人们在其内衣口袋内发现遗书,遗书中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短短数言,却给了后人无数的猜测。
钱穆 一代儒宗历任北大,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多所大学教授
他毕生以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高举“新儒家”的旗帜,将中国文化展示给全世界,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又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代表著作:《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诸子纪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
刘文典 敢于顶撞蒋介石的狂傲才子西南联大时期的刘文典(右),还曾分别任教于北大清华
刘文典学识渊博,学贯中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校勘学大师,同时也是著名的庄子研究大师。其代表作《庄子补正》被陈寅恪称为是能够“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的庄子研究开山之作。刘文典恃才傲物,狷介无比,继承了民国以来的狂生个性,曾自矜道:“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还不晓得!”
章太炎 民国时期国学第一人杰出弟子代表:鲁迅,黄侃,刘文典等,其弟子们撑起了上世纪初的大学中文系
虽未曾任职或任教于北大清华,但看看先生的弟子名单,将先生放在最后就当之无愧。章太炎沟通清代学术和近代学术,连接传统与现代,在朴学、经学、史学、佛学等多方面堪称一流。胡适称他为“五十年来古文学第一作家”,薛慧山称其为“权威性的国学大师”。章太炎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国学第一人、国学大师之首。章太炎的一生多是为国事奔走,弥留之际的章太炎仅断断续续地留下两句遗言:“设有异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孙勿食其官禄” 。
这些先生们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的民主科学感同身受;他们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为国传承与担当; 对学生后辈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毫不吝啬提供经世学问之坐标以及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他们的影响早已超出学术,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和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符号了。我辈当铭记于心!
大师们自然不止这十位,那是一份长长的名单,而国人还能记得清多少?欢迎大家补充~~~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高等教育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