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是一条河,悄然流逝;回忆,是一场雨,淋湿心情。 时间的渡口,我们都是过客,有些风景,不必在意,有些誓言,不必认真。默默守着自己的一片天,用心微笑,用心行走,总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阳光和温暖。那是1979年夏天,经过中考,我顺利地考入了我们当地的最高学府-关山中学高中班,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高中生活,进入又一个大家庭,度过一段快乐时光,结识了我的新同学和老师们,成为难忘的青春记忆。而令我终生难以忘怀的,就是那段背馍上学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我们上学的关山中学始建于1940年,其前身为“私立四维中学”。“四维”寓管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既张,国乃复兴”之意,又因关山中学地处蒲、富、临、渭四县交界,素有“鸡鸣一声叫四县”之称,故名“四维中学”,兼取“四县维持”之意。解放后改为关山中学,我当时上的属于临潼县关山中学,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划归西安市阎良区管辖。
那时候上学,每星期天下午,辛劳的母亲都会把中午蒸好的馍装进专门缝制的土布包,够三天吃就好,也就是五顿饭的量,周三周六下午赶回家吃,母亲有时烙一两个锅盔,有时蒸点花卷轱辘馍,总是改变花样,虽然是玉米面夹麦面,吃起来可香了。由于刚刚分田到户,属于责任田,除过交公粮剩余都是自家的,也没多少余粮,都是杂粮夹细粮够吃就行,能给我上学吃的自然是全家挤出的那份,所以偶尔也带点粮食换票领饭吃,剩余部份零花钱都上书店买书看,因为爱好文学,那时买了好多文学书,这是后话,先说说我们是咋去学校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间道路基本上是沙石路,先用推土机一推,再垫上一层沙石,就成一条公路了,这条路直通镇街,晴天路面经太阳晒,一有汽车经过尘土飞扬,往往到校后一身灰,一脚土,遇上下雨天更难走,得穿上大人的雨靴在泥泞的道路上走,身背一布袋干粮,又要打伞,艰难程度无法想象,幸亏村旁有一条铁路,有时下雨路不好走就顺着铁路走,多绕几里路,心里高兴,就这到了学校还是一身汗,那个狼狈样子,谁见谁笑。我那时还好点,父亲担任过几年生产队长,从供销社分得一张自行车票,才有了一辆很不错的“二八”飞鸽自行车,得空就骑到学校,没地方放,就撑放在宿舍过道,一个班也没几辆自行车,能过人就行,大部分时间还是和同伴背馍上学。往往到了学校,布袋在肩膀上勒一条红印,一出汗就疼,冬天还好受些,有棉祆垫着,夏天就不好受,两个肩膀换着背。还是羡慕那些生长在街道的同学,不用背馍上学,顿顿有母亲做的热饭,觉得那才是最幸福的事了,有一年冬天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就驻在学校附近同学家,一冬有热炕睡,还要感谢那位婶婶,她每天晚上给我们烧炕,才使我们一下晚自习就想起家的温暖,急着赶着往他家赶,有热被窝睡。
到了宿舍,一般都把馍挂在靠自己铺位的墙上,二层同学就直接挂在屋梁上,那时也没装修,能看见粗壮的檀木,就在上边揳个钉子,把馍袋挂上去,有时站起来能碰到头,为的取馍方便,也不敢挂得过高。一般情况下宿舍门都不锁,只有到了星期天才锁,所以想吃馍随时可到宿舍取,特别是早上下了朗读课,同学们都到各自宿舍取馍充饥,正是青春期,长个子长身体,吃得都很多,虽说粗粮淡饭,还是挺养人的,两年高中生活,都养得白白胖胖,这从毕业照上能看出来。挂在宿舍的馍,冬天冻成了瓷疙瘩,夏天捂出了毛,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只要有热水热饭,冻了泡馍,有毛一擦泡在碗里照样吃,解饿就行。有时也出现同学拿错馍和丢馍的现象,还好有些同学不够吃,互相帮衬着混到周三和周六,下周又还回人家馍。八十年代已经包产到户,除过交公粮,温饱不成问题,所以我们背的馍也上了档次,不象那些学长们只吃玉米饼,我们拿到学校的基本上都是小麦面馍,有时夹一点玉米面,有些村子收成好,条件好的同学就用粮食换成饭票,在学生灶上领馍吃,都是炊事员现蒸的,当然没有现在的馍好吃,那时的面是粗加工,不分精细,灶上领出来的馍一律有点黑。
我们村一块考上高中的同学有十几个,男女同学在初中时还能说上几句话,到了高中基本上都不联系了,更别说和班上其他女同学讲话,我当时担任团支书,宣教委员是女同学,每次收上来的团费直接往我课桌上一放,一句话不说就走了,弄得我莫明其妙,一点钱够数就行。还有本村一位女同学,上高中后一直没说过话,毕业后几十年没见,乍一见还以为她只上过初中,直到有一次高中同学聚会,发现她也来参加了,才想起她和我是一个班,怪不好意思的。那个年代由于学习紧张,文体活动少之又少,男女同学没有接触的机会,所以很少说话,几十年后,大家说起这些都感触很深,是那个封闭的年代的特殊情况。
当时的关山中学,走的是东边的老校'门,两扇大铁门,进了校门,中间是一排会议室,两头住着校长和团委书记,中间会议室边上住着教导主任和副校长,会议室前边是一个大广场,周围栽着高大的梧桐树和挺拔的白杨树,树底下摆了几台乒乓球桌子,都是石板做的,不怕风吹雨淋,周围有两排报刊阅览亭,每天有门卫老师专门更换新报纸,中间是一个小广场,学校开大会时,同学们带上长板凳参加会议。广场两边是三排教室,高一在东边校区,高二在西边校区,我们的宿舍女生在学校西边生活区,靠近食堂,男生在东边学区,在教室后边,上下两层通铺,晚上拉开床铺睡觉,白天就卷起铺盖,趷蹴在床板上吃饭,也没啥讲究,三五成群,在一块吃饭,拿出各自从家里带来的咸菜,酱菜,将就着吃饭。一般情况下,大家先到灶上接一大缸开水,回到宿舍再泡上一两个馍,放点盐就是一顿饭,条件好的到灶上买饭吃,饭票是用粮食换来的,每星期天下午把粮食交到后勤处,再交点钱就换成一沓饭票,在学生灶上领饭吃,秋冬早上有包谷糁,所谓包谷糁,就是用磨面机压上两三遍,不去皮那种,不象现在,专门吹出皮很精制的,那时早上能有一碗包谷糁,泡一两个馍就很知足了,中午能吃到的是面食和玉米面饸饹,有时领饭早吃快点还能免费吃第二碗,当然这种机会是很少的,还要和做饭师傅搞好关系,多给他们笑脸看。
两年高中生活一眨眼就过去了,经过预考,高考,我名落孙山,真对不起父母的疼爱,对不起背到学校那些馍!经过一个假期调整,1982年秋我又到附近北边富平县刘集中学补习,考的文科班,当时文科两个班,我在文科二班,继续背馍上学。这所学校离家较远,道路基本是炭渣路,往往到了学校,衣服都沾到后背了,还好,这年冬天,学校专门针对背馍学生免费热馍,一人一个网兜,放到灶上蒸笼,放学后就有热馍吃了。由于那时就热爱文学,在刘集中学省吃俭用,到新华书店购买了好多文学书籍,写诗写小说,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作家,向报刊开始投稿,把心思都用在文学上,课程没跟上,当然收到的退稿信就多点,有些石沉大海,等到想用心的时候,已经迟了。那时有预考一说,经过预考,全班覆没,两个文科班没考上几个,也灰心了,只好回乡务农。不过,我们同学有几个条件好的学习差不多的,经过坚持复考,也考上了中专大学,跳出了农门,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我们羡慕的娇娇者,成为国家的栋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做出了贡献。当然,回乡务农的同学们也摆脱了贫困,经过这几十年努力,走上了小康道路,儿女也有了工作,在城里有房有车,有的就在城里看孙子,接送孙子上学,成了一名生活在城里的农村人。
现在的孩子自然不用背着干粮上学了,学校有学生灶,吃喝用都不用从家里拿,早上有政府供应的牛奶鸡蛋面包吃,中午吃饱不用想下顿,想吃啥买啥,他们永远不可能回到父辈那个年代,再也不用背着馍上学了。看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无不感慨万千,孩子们只有好好学习,才对得起这个时代,不辜负美好时光,做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材。
在暗夜里,睡梦中,我所有的记忆都在奔腾,这些年,时代在变,生活悄然发生变化,我时常忆起过去的时光,美好的回忆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留恋那短暂快乐的两年高中生活,想起亲爱的同学和老师们,沉浸在青春的记忆里。
简介:张琼,60后,陕西西安人,家电经销商,西安市阎良区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