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第一位百花影帝,晚年丧子,67岁肝癌去世,没有坟只有骨灰原创 十点八卦君 2020-05-24 17:04:54
崔嵬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影帝,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杰出电影大师,与赵丹并称“北崔南赵”。
他在建国初期主演的《宋景诗》《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中塑造了一个个铁骨铮铮正气凛然的硬汉形象,黄宗江说:这汉子从肉体到精神都是浑身的硝烟。
虽然崔嵬的名字现在很少被人提起了,但他导演的《青春之歌》和《小兵张嘎》永远不会从观众的记忆中抹去,至今熠熠生辉。
1912年10月4日,崔嵬出生于山东诸城县一个贫农家庭,原名崔景文。1931年,他将名字改为崔嵬,意思是雄伟的高山。
1922年,家乡遭遇旱灾,父亲携全家逃荒至青岛叔父家。崔嵬进了烟厂当童工,小小年纪遍尝人间疾苦,后来在亲友的支持下进入青岛四方小学读书。
崔嵬在中学读书时,因张贴革命传单,写文章揭露地主勾结土匪的罪行,被学校开除,逐出县城。
崔嵬来到济南,考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编剧班,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海鸥剧社,展露出艺术才华。
1933年夏,崔嵬化名崔浚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此后辗转北平、上海、河南、陕西等地参加抗日宣传演出活动,其中以他和张瑞芳主演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最为著名,激发起群众的抗日激情。
1938年,崔嵬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
山东大汉崔嵬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是垦荒能手,使用的锄头比普通人的大一号,除了他没有人挥得动。一般人上山背碳只能背30斤,崔嵬可以背80斤。
崔嵬十分重视体验生活,和老百姓拉近感情,和老乡聊天时,老乡将烟袋锅子递给他,他擦都不擦,放在嘴里就抽。
崔嵬排戏时,周围的老百姓都来看热闹,有老乡说“这话我们庄稼人不这么说”,崔嵬马上按着老乡的意见改台词。
解放战争期间,崔嵬随军南下,1953年担任中南文化局局长。
1954年,崔嵬在上影厂的电影《宋景诗》中饰演山东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
崔嵬42岁才演上电影男主角,此前他只在《十字街头》中跑过龙套,可以说是大器晚成。
按照崔嵬的干部待遇,有关部门给他安排了一辆吉普车、一个单人间,两个勤务员,都被他拒绝了,与老乡同吃同住体验生活。
崔嵬对戏里的母亲吴茵十分孝顺,总是把吴茵的饭菜放在桌子上,然后恭恭敬敬地说:“娘吃饭了。”日常生活里还时不时给吴茵端茶倒水,村里人以为他们是一家人,吴茵也被感染到了,演起母子对手戏十分真实。
《宋景诗》吴茵 崔嵬
崔嵬成功塑造了宋大帅的形象,他得到了“崔大帅”的外号。崔嵬确实有大帅之风,身为山东人的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性格粗犷,有一种豪迈之气,不仅在电影里演英雄,在戏外也像大哥一样照顾大家。
山东人崔嵬性格耿直豪爽不做作,有一次他去苏联访问,电影《战争与和平》的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对崔嵬说:“听人说你是中国的邦达尔丘克”,崔嵬回敬道:“我也听说你是苏联的崔嵬”。
1956年,崔嵬辞去官职,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开始专门从事电影工作。赵丹私下说,演员里他最服崔嵬,放着官儿不做,全力演戏导戏。
崔嵬成为北影厂的台柱子,从1955年到1964年,几乎每年都有作品上映,每一部影片都引起轰动,创下票房纪录。
崔嵬和赵丹被认为是当时电影界的领军人物,人们称他们为“南赵北崔”。1957年,他们在《海魂》中合作,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海魂》
赵丹对崔嵬激情充沛的表演给出了极高评价:“得天独厚、可遇而不可求、中国气魄”。
老舍曾经说过自己最喜爱的三大演员是赵丹、金山和崔嵬。他这样评价赵丹和崔嵬的表演:“赵丹路子宽,装龙像龙,装虎像虎,但有时微露作戏痕迹;崔嵬爽朗大方,演英雄人物,让人觉得英雄就是他那个样子。”
崔嵬主演《老兵新传》时,有一场戏是大热天穿着棉衣,他热得发晕,台词老卡壳,拍了8条才过关。当时彩色胶片很贵,是国家用粮食换的进口胶片,崔嵬心疼得吃不下饭。
1959年,崔嵬导演了建国十周年献礼片《青春之歌》,女明星们纷纷争演林道静,《青春之歌》作者杨沫的妹妹白杨对这个角色志在必得。
崔嵬认为白杨已经39岁了,不适合演林道静,他请白杨来家里吃饺子,幽默地说:
“不光是你想上这个戏,我也真想演啊!你上林道静,就得让谢添演戴愉,我倒可以上卢嘉川了,镜头一拉近,半大老头子一个!那可就不是《青春之歌》喽!”
白杨
白杨黯然回到上海,崔嵬相中了24岁的谢芳扮演林道静。谢芳的父亲是右派,有人觉得她的家庭出身不合适,崔嵬坚持要用谢芳:
“我就是要用右派的女儿!我这次就要冒个风险,找一个特别的演员演林道静。这个人要有革命劲头,也要有小资产阶级情调。我就不同意那种做法,对小资产阶级走一步打一个耳刮子。”
谢芳的林道静
1959年10月1日,《青春之歌》在北京上映,北京各大影院爆满,很多影院24小时循环上映。当时正是困难时期,很多人吃不饱,却饿着肚子排长队买票。
《青春之歌》不仅在中国反映强烈,在日本也引起了轰动,日本青年纷纷将林道静视作人生榜样。
1961年春,谢芳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去日本访问时,看见东京的大街上,林道静的照片足有三层楼高。无论她走到哪里,都有人喊她:“林道静!林道静!”
《青春之歌》还在做后期的时候,导演凌子风相中崔嵬出演《红旗谱》的男主角。
崔嵬多年来的战斗生活经历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使他成功塑造了《红旗谱》中的朱老巩、朱老忠父子俩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他热情奔放、壮怀激烈的表演风格,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美感。
1962年5月22日,崔嵬凭《红旗谱》获得了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由于当时经济困难,没有奖杯,也没有奖金,以名人题字的奖状作为奖品。崔嵬获得的是老舍的题词:“贞如翠竹明于雪,静似苍松矫若龙。”
在之后的“新中国22大明星”评选中,崔嵬名列官方排序第一位,在业内众望所归。
1963年,崔嵬导演了至今魅力不减的儿童片《小兵张嘎》,在挑选扮演嘎子的小演员时,看了一百多个孩子也没找到合适的,有人建议崔嵬用自己的儿子“小牛”,崔嵬为了避嫌坚决不用。
于蓝向崔嵬推荐了好朋友的儿子安吉斯,崔嵬一眼相中了这个虎头虎脑、蒜头鼻、豁牙子的小男孩。
在电影拍摄前,剧组给小演员们排戏,崔嵬非常恼火:“谁让你们给小孩排戏的,从明天开始,让演员全部穿着小裤衩,脱光屁股都没关系,跟白洋淀的小孩玩,去游泳”。”
崔嵬指导小演员
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十几天后,他们晒得黑黝黝的,看不出和白洋淀小孩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崔嵬指导孩子们演戏的方法:不演戏。
以往的儿童电影中,小孩像个小大人,失去了童趣,看上去不真实。而“嘎子”浑身缺点,摔跤耍赖、堵烟囱、拔自行车气门芯儿,“嘎小子”的形象深入人心,让几代中国人难以忘怀。
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他与陈凯歌父亲陈怀皑连续合作执导了《杨门女将》《野猪林》和《穆桂英大战洪州》三部戏曲艺术片,为国家挣来了数目不菲的外汇。
1960年的《杨门女将》场面宏大壮观,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欢迎,获得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杨门女将》在香港连映几个月,票房突破100万港币,引起了巨大轰动,连台湾老兵都偷偷跑到香港去看。
《杨门女将》
《野猪林》和《穆桂英大战洪州》在香港也很受欢迎,后来香港的电影公司也受到影响,拍了大量戏曲片,可以说崔嵬为文化输出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4年全国学大寨,崔嵬接到拍摄纪录片的任务,到大寨与陈永贵同吃同住,一起劳动,纪录片《大寨》拍完后并没有公映,作为资料片进入仓库。
1964年,崔嵬拍完电影《天山的红花》,拍着胸脯说:“就我这身子骨儿,至少能再干二十年,再拍二十部电影。”
然而1966年运动到来后,崔嵬成了“北霸天”,赵丹成了“南霸天”,受到批斗,事业停滞。
1969年,崔嵬被下放到干校劳动。
崔嵬的夫人何延是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他们有一儿一女。女儿崔敏受父亲牵连,到北大荒建设兵团做农工,儿子崔智遭遇不幸,给崔嵬一家带来沉重的精神打击。
1973年元旦,崔智要到长城去爬山,崔嵬认为冬天风太大,不建议他去爬山。可是崔智已经跟几个老帅的儿子约好了,还是出门了。
一家人
没想到下午崔嵬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说崔智病了。崔嵬赶到医院,才知道儿子从长城上摔下来了,身高1米91的大小伙子当场就没命了。
崔嵬一下子懵了,儿子才26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
晚年丧子的打击使崔嵬几乎变成了一块石头,他常常对老伴和女儿说:“我为什么放他出去啊,外面风那么大……”
儿子去世后不久,1973年3月,谢铁骊和钱江推荐崔嵬拍京剧样板戏影片《平原作战》,崔嵬再次复出影坛。
崔嵬强忍悲伤,又执导了《红雨》《山花》和《风雨里程》三部影片。
1977年,张艺谋的恩师吴天明和几位同学到北影厂见习,吴天明给崔嵬当副导演,从前辈身上学会了很多受益一生的东西。
崔嵬经常对吴天明说:“电影这些推拉摇移,远、全、中、近镜头之类的所谓技巧,一天就能学会,但生活积累和艺术修养必须得自己历练,去读书,看报,观察生活,多多锻炼和积累才行。”
崔嵬对待电影的态度仍如刚入行一样认真,有一天拍完戏,吴天明和同学们在宿舍里下棋,崔嵬突然走进来,“砰”一声把他们的棋盘给踹了,说:“我最恨不用功的人!”
从此以后,吴天明在剧组不再下棋、打扑克。他成为导演后,也要求自己的工作人员不许在摄制组里赌博。有一次吴天明看见几个演员和摄像在宾馆里打麻将,他也像当年的崔嵬一样,进去把他们的麻将桌踹了。
吴天明与张艺谋 巩俐
运动结束后,崔嵬洗清了十年的冤屈,发誓要把失去的时光补回来。
他积极投入工作,开始构思拍摄史诗大片《李自成》,然而病魔已经缠上了他。
当时西安电影制片厂请崔嵬拍摄《西安事变》,但崔嵬已经被检查出肝癌晚期,住进了北京医院的高干病房。
1979年2月7日,崔嵬离开了人世,享年67岁。他精心筹拍的《西安事变》《李自成》等影片都未能亲自完成,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他的遗嘱是把遗体交给医院做病理解剖,把病灶制成标本供医学研究。
崔嵬去世时,正逢全国第三届文代会在北京召开,文艺界的知名人士几乎全都参加了他的追悼会。赵丹、白杨等电影界的代表们一直等着参加完骨灰安放仪式才离开。
一位中年人含着泪水,哽咽着说:“我们没有崔嵬了!”表达了人们对于失去这位艺术大师的痛惜心情。
崔嵬的女儿崔敏擦着眼泪说:“我爸爸生前的为人,在这一天得到了证明,他在天之灵也会笑的。”
崔嵬与女儿
崔嵬曾经在1961年去日本访问,与日本著名导演山本萨夫结下深厚友谊。1982年,山本萨夫率日本电影代表团访华,向北影厂厂长汪洋提出,要给崔嵬上坟。
汪洋告诉他,崔嵬没有坟,只有骨灰。山本萨夫说,那我要去看看老朋友的骨灰。
汪洋觉得有些难办,就请崔嵬的夫人和女儿与山本萨夫见面。山本萨夫询问了崔嵬去世前的情景,得知崔嵬晚年丧子,又在壮志未酬之时离去,流下了热泪叹道:“崔嵬能活到现在就好了。”
1995年,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活动中,崔嵬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
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崔嵬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大影星。
著名无产阶级艺术家、电影演员和导演崔嵬离开人世已经40多年了,但他留下的电影作品至今影响并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光辉不灭。
欢迎阅读:
你喜欢崔嵬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你的转发评论点赞是对我的鼓励!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十点八卦君
本文参考了许多文字资料,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