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查看: 648|回复: 1
收起左侧

[部编综合] 「中考」议论文阅读——归纳论点,分析论据,理清思路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82 名

发帖:NO. 77 名

在线:NO. 43 名

六月清晨搅 发表于 2020-5-27 19: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中考」议论文阅读——归纳论点,分析论据,理清思路老谢语文堂 2020-05-16 05:12:00


●答题指导
考点一:寻找与归纳论点
题型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题技巧:
(1)明确论点的表述形式。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2)要弄清论点的位置。论点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处。有些文章,标题可能就是中心论点。
(3)分析论题找论点。论题就是作者议论的话题,是论点针对的对象。阅读议论文,弄清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持什么见解和主张,其实就找到了文章的论点。
(4)抓语言标志。有些论点是在层层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小来的,这时通常有一些提示性的词语,如“我认为”“由此可见”“所以”等。
题型2: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答题技巧:掌握常见的几种提出论点的方式。
(1)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2)引用名言,从而引出中心论点;(2)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纳出中心论点;(4)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
题型3:给议论文加上恰当的标题。
答题技巧:
从两个方面思考作答:(1)看本文议论的话题是什么,可用论述的话题作标题; (2)看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即中心论点是什么,可用揭示中心论点的短语作标题。
考点二:分析补充论据
题型1:概括事实论据。
答题技巧:(1)注意把握选段的中心句,特别是首括句或总结句;(2)把握人物、事件等记叙的要素,然后按照“人十事件”的格式提炼。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题型2:指出文中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1)明确其论据类型;(2)联系论点具体分析其作用;(3)掌握答题模式: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的作用。
题型3:为文中某个论点补写或选择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答题技巧: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事实论据的表述格式一般为:什么人十什么事十结果怎么样。加上分析:正因为……所以……正体现了……如有字数限制,务必遵照要求。
(3)补写名言、格言、警句等道理论据,要注意其准确性。
考点三:理清议论文的思路
题型1:给文章划分层次。
答题技巧:
(1)把握议论文思路的整体特征。一般议论文的思路是“提出问题(引论)—一分析问题(本论)一—解决问题(结沦)”。在这个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横式”。在论证中,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展开的。“横式”结构有三种基本类型:“总论——分论——总论”式;“总论——分论”式;“分论—一总论”式。
②“纵式”。在论述中。文章的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次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纵式”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而后步步深入,逐层阐发;还有—种是“起承转合”式。
(2)要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等关键性的文字。
(3)抓语言标志。如有“还有”“另外”这些词语为并列式;如有“不但”“而且”“首先”“其次”等词语为层进式。
题型2: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技巧:
(1)要点出文段的论点是什么。
(2)要答出论据是什么。
(3)使用诸如“首先”“然后”“接着”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来组织答题语言。
答题模式: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论证方法),从而证明了……观点。
题型3:前后两段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答题技巧:
(1)先看这两段与前面的段落之间有没有关系。
(2)再看这两段之间有没有先后关系,比如时间上、逻辑上等。
答题模式:①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段的××句是一一对应关系;②不能,因为这几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题型4:指出议论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答题技巧:
(])议论文开头的作用有:
①直接提出中中心论点;
②以某种事例或名言引出中心论点。回答开头的作用时,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方式。
(2)议论文结尾的作用有:
①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结论。
②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
③补充论证,使论证严密。
(3)利用表顺序的词来组织答题语言。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时,可以在对段落层次梳理的基础上使用诸如“首先”“然后”“接着”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来组织答题语言。


例1 (河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中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劝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翻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潜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自始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的多、观察的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能工巧匠也不敢在技艺熟练的人门前经过。)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⑥“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志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议论文论点的归纳。 归纳论点,可以去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段和结尾段,这几个位置常常是论点所在。
答案: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2.选文第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论证思路。解答此题,先看②③两段与前面的段落之间有没有对应的关系,再看②③两段之间有没有先后关系,比如时间上的、逻辑上的关系等。
答案:不能。 因为第②段写项羽,第③段写刘邦,第④段引用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②③段的顺序相对应,体观了议论文的结构的严谨。
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论证的思路。答题时,应该指出论证的观点是什么,再指出作者用哪些论据进行论证,论证的角度是什么。在组织语言时,使用诸如“首先”“然后”“接着”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以示条理。
答案: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述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古谚作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4.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考生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要做到两个明确:一要明确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二要明确要补的论据的类型。如果是事实论据,表述格式一般为:人物+事件。如果是道理论据,则要力求准确,最好能有出处。
答案:示例一: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
示例二:失败是成功之母。
例2 遵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的决定大的
①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一个是经国大计,却为任何一个当政者所不能忽视。一场疯牛病,几乎颠覆了英伦三岛。
②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以大开大合的情节见长,但感人肺腑,让人记下的却是“石卵化猴”“桃园结义”,以及“玉在匣中”“钗在奁内”这些生动的细节。
③几乎所有动植物繁衍的种子,都是核儿,很小很小的。风可以刮着走,鸟儿可以用嘴衔,不经心就可以被人忽略甚至丢弃的,却负载着生物自然的最伟大传承。
④任何庞然大物,都不能忽略小,只有小,才是最具繁衍力的。
⑤近代尽人皆知的重大发明、发现,从苹果落地发现地心引力到开水冒气引发的蒸汽机的利用,无不是由偶发思端的小事影响整个世界的。
⑥一位生活在硅谷世界的人告诉我,微电子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是从最初集成电路只包含几个几十个元器件,发展到一个小小硅片上可以制作出几十万个上百万个元件,形成微型电子电路的。正是这个微型电子电路,带来当今世界飓风般的各种生产方式大规模乃至超大规模变化。
⑦可见,未来最终改变我们这个世界、影响人们生活的,不在宇宙,乃在毫微。
⑧张艺谋初入社会,在生活的最底层当弹棉花的辅助工。那时候仅仅为了调节生活,他买了台照相机,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台小小的照相机,后来竟在他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时派上用场。从此,陕西少了一个苦力,中国多了一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电影导演。
⑨美国的麦当劳,就是从吸引小孩,改变幼年的饮食入手,从小让你喜欢我这种快餐方式,然后到你上学长大,多少年,仍然光顾我。这是真正做不起眼的大买卖!
⑩由此观之,小事还能致走向。
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中国至圣老子说的话,值得我铭记一生。
⑿想行千里吗?想成大树吗?那么,从脚下开始,从毫末做起。
(选自《经典阅读集萃》,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论点的归纳。关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段,一般都能迅速找到论点。
答案:小的决定大的(或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议论文的层次。理清议论文的层次,最好的方法是找文中的过渡段或过渡句,它显示了文章的脉络。
答案:只有小,才是最具繁衍力的;未来最终改变世界,影响人们生活的,不在宇宙,乃在毫微;小事致走向。(或:本文是从“小最具繁衍力”“小能改变世界”“小事致走向”三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3.文章第⑥段引用的老子的话属于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论据及其作用。第一问的答案显而易见。解答第二问,可以联系该论据所论证的论点来回答。
答案:道理论据。有力地论证了“小的决定大的”这一中心论点,具有权威性,富有说服力。
例3 阅读《只追前一名》,回答问题。(对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
只追前一名
①有一个女孩儿,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儿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
②小女孩儿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地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跑到”中游水平,而且她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接下来,小女孩儿的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延伸到她的学习中。妈妈告诉她:“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就这样,女孩儿的妈妈始终以“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导和教育女孩儿。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这个女孩儿200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同年4月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唯一一位中国本科应届毕业生一—她就是朱成。2002年6月,朱成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同年9月她被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聘为全职教师。2003年9月,她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4月,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③“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够一够,摘桃子”。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好高骛远,便高不可攀;期望太大,不着边际,便望而生畏。这样,最后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孩子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④希华·莱德是英国知名作家兼战地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谋到了一个写广告剧本的差事。出于信任,广告商并没有跟他签订什么合同,也没有明确地规定他一共需要写多少个剧本。平心静气的莱德一直不停地写,竟然一口气完成了2000个广告剧本,这个成绩令世人震惊,甚至连他自己都感到十分意外。而如果当初广告商要与他签订合同的话,别说是2000个剧本,就是1000个,他也会退避三舍。世界著名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 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记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成功地跃过6. 15米、第35次刷新世界记录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1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⑤把目标降低到“一厘米”,把期望缩小到“一个剧本”,分时限、分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如此让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好今天,做好当前,才能“稳扎稳打”,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走向未来。“只追前一名”是一种人生跨越,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胆识。
1.从全文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解析] 本题是对文章总论点的考查。解答本题—方面要分析标题,从标题中得到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从全文进行分析,看看全文表明了怎样的观点。文章的标题“只追前—名”表明了应把人生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逐步实现,全文无论是说理,还是列举事例,都证明了把人生的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一步—步去实现的观点。
答案: 只追前一名,分时限、分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
2.第④段的论据证明了什么观点?
[解析] 从这段中列举的希华·莱德和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两个事例所揭示的道理,以得出作者的观点。
答案: 把目标降低到“一厘米”,把期望缩小到“一个剧本”,逐步实现人生的目标。
3.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本文题目的深刻内涵。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须认真细读第②段中小女孩儿“只追前一名”最后获得成功的事例,可分析出“只追前一名”指的是人生中应明确一个—个的小目标,只要不断地实现一个—个的小目标,就能实现人生的大目标。
答案: “只追前一名”是指要有明确可行的目标和真实适度的期望,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分时限、分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意思对即可)
例4 阅读周国平《精神栖身于茅屋》,回答问题。(对论据的认识、分析、添加)
①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就说说那位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梵·高吧,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回,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终致精神失常,在三十七岁时开枪自杀了。要论家境,他的家族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完全可以像那些平庸的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牟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可不能把他唯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卖好价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确实,梵·高用他的作品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万物在阳光中按照同一节奏舞蹈的世界。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②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的唯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③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或者用孔子的话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啊!”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
1.文章开头引用的事例起了什么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论据的作用。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此论据在全文中所处的位置,它位于文章之首,可知此事例是为了引出论点;其次分析出事例本身就有事实论据的作用。
答案:一是为了引出作者的观点:一是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二是对文章观点起了证明作用,是事实论据。
2.第①段中的梵·高和斯宾诺莎都为了“保持思想上的自由”而过着贫困、简单的生活,但他们又分别为什么而“保持思想上的自由”?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论据的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但每个论据证明论点的角度又是多种多样的。这两个论据都是为了说明一个人应该“保持思想上的自由”,两个论据的侧重点又有所差异,只要细心分析两个事例的内涵,就能显现出差异。
答案: 梵·高为了追求真正的艺术;斯宾诺莎因为在乎科学的良心。
3.第③段小画线的部分引用的是什么论据?请你补充—个相同类型的论据。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论据的辨识。解答本题应明确:论据分两大类,—类是事实论据,一类是道理论据。道理论据是指名人名言或者人类普遍承认的社会公理或真理。明确了道理论据的特点,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 道理论据。补充论据示例: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空翱翔了。(要求:必须是道理论据)
4.目前,不少人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精神世界一片空虚。读完本文后,请结合你的阅读感悟谈谈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拓展迁移的能力。解答本题同学们可根据本文所说明的道理,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从而在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寻求一个平衡点,这样你的观点就比较合理了,答案也就具有一定的深度。
答案:示例:追求更好的生活本无可厚非,但不能被无尽的物欲遮住了双眼,过于追求奢华,从而沦为物质的奴隶、精神的乞丐。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过一种更有价值的生活。
例5 阅读《和谐明善》,回答问题。(对论证方法的辨识及分析其作用)
①和谐,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而且认同度也最大的一个词儿。为什么?恐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和谐传达的是善意,表现的是友好,追求的是美好。一句话,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②道理是自明的。恶言恶语,难有和谐;刀枪相见,难觅和谐;你死我活,难见和谐。唯有善字当头,善优天下,才能赢得和谐,享受和谐。
③和谐明善,要义在扬善。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从古到今,人们对善都是倍加推崇、竭尽赞美、奋力追随、屡加发扬的。孟子就认为“好善优于天下”,班固就认为“治远自近始,习善在左右”,欧阳修就认为“为善最乐”,景颐就认为“与人为善乃公也”。及至现当代,人们更是把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否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作为判断善恶的客观标准。
④和谐明善,关键在为善。为善无大小,无远近,无厚薄,无你我。只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够善气迎人、善意待物、善对社会,就会使善明和谐见,花含春意无限艳。
⑤人无贵贱,人格平等。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善意,关系紧张,和谐就会成为天边云、地边凤。讲和谐,就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谢言信为了一句誓言,几十年如一日照顾亡妻的父母和弟弟,这种善义之举令人称道。
⑥遇到忧人勿乐,碰到哭人勿笑,面对失意人勿矜。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一要丰,处人不去任己意;二要厚,处事不去任己见。贵了不骄,富了不奢,谦以对人,虚以接物,主动拆墙透绿,善于以心换心,生活求和气,工作求和气。和气生和睦,和气“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⑦与环境为善。环境不是小事,它既可影响心态,亦可成就心态。讲和谐,就不能不重视环境,不得不善待环境。如果不把环境当回事儿,以至见天落土,见水发臭,哪还有和谐可言!与环境为善,不仅要龙吟芳泽、虎啸山丘,而且要使“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使天更蓝,水更绿,花更红,草更青。毕竟,环境有生命,不可随意损毁;环境有感情,不可肆意践踏。有言道:“天意怜幽草”,“草木有本心”。只要善待它们,它们就不仅会与你和睦相处,而且会给予你更多:养眼、增氧、提神、添寿。
⑧人的生活都脱离不了社会。讲和谐,就需要与之为善:多看发展少求疵,多想恩泽少责难,并要担当起社会责任,遵守社会公德,多为贫困者献爱心,多向落难者伸援手,多给失利者加把劲儿。要多用感恩之心去感谢社会,而对于一时难尽如人意的地方,却要在不足中求满足,在弱点中找亮点,从而使心态平衡,甘芳溢颊,乐观豁达向明天。
⑨和谐明善,贵在实践。只有施舍不倦,求善不厌,修身践言,和谐之风就会以“其声和以柔”的浓浓爱意洒满人间。
1.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各种论证方法的特点:用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即事实论证;用名人名言或社会公理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即道理论证:用比喻来进行说理,即比喻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即正反对比论证。了解了这些知识再分析第③段的特点,答案就容易得出。
答案:道理论证。大量引用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从古到今,人们对善都是倍加推崇、竭尽赞美、奋力追随、屡加发扬的”。或有力地证明了“和谐明善,要义在扬善”。
2.第⑤段是怎样论证讲和谐的?
[解析] 本题是对论证方法的一种变式考查。解答本题须认真读第⑤段的内容,分析出第⑤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与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然后再结合该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答案就容易得出。
答案: 首先从反面说理,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善意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带来的是不和谐。然后举谢言信的事例进一步证明明善对营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例6 阅读周远斌《小议传统读书教育》,回答问题。(对论证结构的理清和划分)
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办学堂。倡早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
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章学诚深知记诵之重要,把记诵比做“学问之舟车”。
⑤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
⑥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诵诗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⑦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
1.全文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试简要叙述本文的行文思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把握文章总体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要认真地通读全文,看看文章是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最后怎样解决问题的。本文第①段就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第②段举出了事例进行证明,第③一⑦段层层深入地论证作者的观点,经过这样的分析,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 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①段),第二部分(第②段),第三部分(第③一⑦段)。文章首先亮出作者的观点: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接着举出事例证明传统读书教育为什么是成功的;最后具体论述采用怎样的读书方式,养成怎样的读书习惯,达到怎样的读书目的才能获得成功。
2.文章④⑤⑥三段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论述古人读书的?从语意上说,三段是什么关系?
[解析] 本题是从局部考查文章的结构。只要认真分析就不难看出,第④⑤段讲古人读书的方法,第⑥段讲古人读书的目的。分析到这里,三段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
答案: ④⑤⑥三段分别是从古人读书的方法和目的两个角度论证的。三段之间是递进关系。
3.第③段可划分为三层,试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各层的意思。
[解析] 本题考查段落内部的层次结构。只要细读第③段,了解其内容,此段的三个层次以及各个层次表达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答案: 第一层提出“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的观点;第二层指出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第三层举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因童年受到良好的传统读书教育而一生勤奋读书的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4.阅读本文,你对读书教育有何新的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个性的感悟。解答本题应从自己阅读本文的感悟出发,加入个性的认识与体验,再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即可。
答案: 示例:(1)读书需要积累;(2)读书需要诵读;(3)应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8 名

发帖:NO. 8 名

在线:NO. 43 名

狂人逸文 发表于 2023-4-8 02: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刚分手,心情不好!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 02:18 , Processed in 0.226860 second(s), 5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