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盼望《刀背藏身》早早公映,“刀背藏身”蕴含了怎样的武功武影追踪 2020-05-23 22:41:32
刀背藏身的秘密 文/戚海军 “刀背藏身”是传统武术的术语,因其蕴涵了练功的诀窍,被新派武侠导演徐浩峰拍成了电影《刀背藏身》。 《刀背藏身》虽然一直迟迟未公映,但大家还是激情期盼,因为众者都想了解徐浩峰是如何解读“刀背藏身”之秘密的。 影片《刀背藏身》既然是解读传统刀术的,那么一般的功夫演员肯定难以胜任;于是,徐浩峰请来了老一辈香港功夫演员、已是76岁高龄的大圣劈挂门的高手陈观泰先生主演。 之所以请陈观泰老先生,那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刀背藏身》的原型人物其实就是陈观泰的师爷、大圣劈挂门的一代宗师耿德海。 大圣劈挂门一代宗师耿德海就是曾经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大刀队”总教练,后被中央国术馆聘为刀、剑总教练。 陈观泰先生与我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拍完《刀背藏身》后,我们在广州中山相聚聊起了“刀背藏身”的武术话题。 同时,笔者结合自身对传统刀术的了解,这里给大家解读一二。 刀有长短之分,轻重之分。在太极门中,刀属于短兵器;但在一拳道中,刀却属于长兵器。不过长短之谓仅属于不同拳术、门派间的区分形式罢了;但共同的法则却是:“剑走轻灵刀走势”。
刀背藏身:人在刀后 人在哪里?在刀的后面。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藏了传统刀法之诀要。 在不少刀术中都有“藏刀式”,但却少有“藏身式”;如何理解藏刀与藏身的区别,我请教陈观泰老师时,他说:“藏刀”是法,“藏身”是势。 这句话可谓解释的精辟独到,人在刀后,是气势所致;刀术练就成气吞山河的雄壮气魄,人只需跟随其后,犹如你在坦克车里横冲直撞一样,这就是“刀背藏身”。 刀如不能与人浑然一体,人总会冒在前,刀不护人,人被敌伤。 有些人练刀,刀在身后乱舞可谓大忌;只有刀是身体的延伸,而不单是手背,才是刀在前,也就是人被刀护。 所以,一代太极拳名家李雅轩说:“如果拳架基础功夫不够,最好不要急于练习刀剑等器械”。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如果你的内力不能支撑刀背,就只是拿个棒棒儿在手里舞动而已。 刀背藏身,需要刀如猛虎之势。 刀身合一,才能铸就刀背藏身。
刀背藏身:掩盖步法 俗云:“短兵器贵在速进”。刀法、剑法之快都需要借助步法之灵。 身不乱动,刀背便于藏身。身不乱动是以腰胯带动刀法的演变与运化。 在大圣劈挂门中,有春秋大刀、形意刀、刀枪对练;都强调以身运刀。在太极门中,要求必须遵循太极拳的练法原则去训练。 步法被敌手所窥视,自然受制;所以,刀背藏身,还有掩盖步法的寓意。 在传统武术实战中,也有:“刀剑虚晃、步法先至”的说法。 刀背藏身,是刀身相随。
刀背藏身,刀中有拳 中国传统武术不乏很多从器械中汲取精华而来,比如形意拳。 “刀中有拳”是我最早听二爷说起。 “不明拳理,可悟刀法”。二爷常说这么一句话,戚家拳的刀较短,不以格挡为特点,讲究顺势。 何谓顺势,不是刀随人势;而是人随刀势。后来见到陈观泰老师再次肯定了这一点。 刀太重你鼓捣舞动是错的,随刀走你身子就活了。 这些年我放下刀剑不练,因为我觉得自己内力不够,怕影响了松柔;前几天重温刀法,如见故友,这是拳能行刀了。 刀中有拳,不是取刀法之形;而是采刀法之势。 想刀法如何运成,便能成拳势;反之,就是要我们用刀法之逻辑改变拳架思维。 其实,剑法、枪法中皆有拳意。 刀中藏拳,是刀乃虚拳为实。 刀中藏拳,是拳如刀也。
(本文作者:戚家一拳道传人 戚海军, 转载请注明源自头条号“武影追踪”)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