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查看: 348|回复: 1
收起左侧

王维《哭孟浩然》: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洲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64 名

发帖:NO. 62 名

在线:NO. 47 名

楚一帆 发表于 2020-6-1 21: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王维《哭孟浩然》: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洲原创 赵先生讲历史 2019-12-04 14:16:24
王维与孟浩然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两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们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辽阔,沉醉于闲适田园的幽静时光,而二人迥然不同的性格也给予了他们别样的人生。他们一个年少成名,金榜高中,从此官场沉浮起起落落,一个志存山水遨游四方,不惑之年进士落地,一介布衣却乐得快活。他们一个温润如玉,一个潇洒义气。两个个性不同的人,因诗相识,也因诗相知。文人之间诗文唱和实属平常,而彼此间要成为知己,却需要一份知我懂我的默契,难怪孟浩然会在诗歌中写道“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这世上能够像王维这么懂我的人又有几个呢?那么,王维与孟浩然之间都发生了哪些有趣又动人的故事呢?二人的相互理解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王维与孟浩然
唐诗是中国文明的瑰宝,如果你问我你最喜欢哪个时候的唐诗,我的答案很简单,盛唐的诗歌。盛唐有一个叫山水田园诗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谁呢?“王孟”,就是指的王维与孟浩然。

王维是山西人,他的字叫摩诘,名和字合起来叫什么?维摩诘,所以王维这个人喜欢佛教,通过他的名和字的关系我们就知道。王维这个人不仅仅诗歌写得好,也是一个音乐家,也是一个画家,当然我们今天只讲他的诗歌。王维广为大家所知道的诗歌很多,比如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的知名度,我相信相当的广。
孟浩然他的名气比王维要略微小一点,但也只是小一点点而已。“浩然”这两个其实是他的字,他是哪里人呢?他是湖北襄阳人。讲到孟浩然,我们一定熟悉他的这一首诗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春晓》,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所以这么两个大诗人之间,他们处于同一个时代,写的相似的风格的诗,又构成了同一个诗歌的流派,所以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讲。
其实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讲,刚才说的几点原因还不是最重要的,还有一点王维和孟浩然他们两个就是非常相知相得的一对好朋友。朋友关系好不好,什么时候最能够看出这种好的程度呢?就是面对死亡的时候。
开元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的740年,这一年王维40岁,他被升任为殿中侍御史。在同一年的冬天,他被任为知南选。从唐朝的情况来看,知南选并不都在岭南,但是以岭南为主,所以此行王维的目的地应该是岭南,为什么说应该是呢?因为他从长安到的第一站就是襄阳,然后从襄阳当然就南下了。其实从长安到岭南,还有别的路可以走,也就是说他不一定要经过襄阳,但是王维他一定要经过襄阳,原因在哪里呢?因为襄阳有他的老朋友孟浩然在,他要利用这一次公务出行的机会来见见自己好多年没见的老朋友。
大概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就到了襄阳。因为王维公务在身,所以当地的官员当然就出来接待他了。王维看到其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在王维的诗歌里面他用了三个字来形容这位长者叫“襄阳老”。他对这位襄阳老说我有个好朋友叫孟浩然,他是写诗的,他就是你们襄阳本地人,我很想去见见他,但是我又不知道他家住在哪里,等一会儿希望你派个人带带路,我们一起过去。这位襄阳老一听,王维要去见孟浩然,表情“唰”地一下颜色就变掉了,大概停了两三秒的时间,他对王维说,您来晚了,刚刚几个月之前,孟浩然就因病去世了。

王维一听就非常惊讶,他说这怎么可能?孟浩然从长安离开的时候,我们约好的我总有一天回去襄阳看他,现在我来了,他居然不在了。再说孟浩然这个人年纪也才五十出头,身体不大好我也知道,但也不至于说没就没了啊。这个襄阳老就对他说这个说来话长,其实就是孟浩然他得了一场急病,没几天就去世了,走得我们都想到,太突然了。襄阳老的这一番话说得王维的心拔凉拔凉的,他没想到自己一心想要来见的好朋友居然没有见上。
王维想到这里以往跟孟浩然相处的情景,就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脑中飘过。然后他就走到了桌边,拿起笔,挥笔就写下了这首《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洲。
这里面说到了“汉水”,汉水其实是长江的一个支流。蔡洲其实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叫蔡瑁,如果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这个人一定很有印象,因为他是一代名士,又是一个军事家,又是一个战略家,曾经被曹操所重用。蔡洲这个地方因为蔡瑁而得名,现在蔡瑁去世了,蔡洲也就徒有其名了。这首诗写得其实是情深意长,他说我来到了襄阳,只能看到汉水每天在往东奔流,但是我看不到我想见的人啊。这个汉水旁边如果没有孟浩然的话,那襄阳就失去了灵魂。这就好像蔡洲这个地方假如说没有蔡瑁的话,那蔡洲这个地方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这两句话其实把孟浩然的地位一下子说清楚了,也就是说把孟浩然作为襄阳这地方的文化的代表,就好像蔡瑁是蔡洲的文化代表一样。
其实王维对孟浩然的怀念并不仅仅在于这首《哭孟浩然》。王维离开襄阳,走到襄阳的南边的郢州的时候在一个刺史亭里面,他又想起了孟浩然,想起了孟浩然怎么办呢?刚才我们介绍王维的时候,我们说他还是一位画家,所以他就在这个刺史亭里面凭着记忆把孟浩然的形象画了一幅画,然后这个刺史亭后来就被改为浩然亭了。所以从王维给孟浩然来写诗,又来画像,我们就知道孟浩然在王维心中就一直是挥之不去的一个感觉,或者说王维根本就没有想把孟浩然挥之而去。

刚才我们说到王维获悉孟浩然去世之后,曾经问这个襄阳老,他到底是怎么去世的呢?孟浩然的去世与另外一个人有关,谁呢?王昌龄。
孟浩然作诗惊四座
本是满心欢喜地来探望故人,却惊闻斯人已逝。王维在震惊之余却又无奈伤感,当然访古探幽,饮酒论诗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洲”,一个“空”字既感叹世间失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又道出了内心的落寞有惆怅。时间倒转,王维与孟浩然是如何结识的呢?诗人才子们的聚会总少不了吟诗作对,孟浩然又是说了什么让王维拍案叫绝赞叹不已呢?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就是王昌龄最著名的《出塞》诗,王昌龄跟孟浩然也是好朋友。但是他从岭南北归,经过襄阳。孟浩然见到老朋友来了,当然高兴,但是孟浩然当时其实正在生病,生的病术语叫做“背疽”,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背上长了一个毒疮。长了这个背疽或者这个毒疮,就对饮食方面有许多的限制,比如说不能喝酒,不能吃河鲜,海鲜等等。那么现在老朋友来了他高兴,其实不能吃什么孟浩然此前知道,但是老朋友一来,他一高兴,他可能就忘了医嘱了。然后就摆开了酒宴,与王昌龄两个人就痛快地饮酒,然后吃起了河鲜。没有想到这一次把即将要好的这么一个背疽又复发了,而且这一次又喝酒,又吃河鲜,终于这次复发以后再也没有治好,没过几天之后就去世了,所以真的是非常可惜。
如果对照了孟浩然跟王昌龄的关系来看,我觉得王维与孟浩然的关系一点也不再孟浩然与王昌龄的关系之下。那么,王维与孟浩然两个人到底是怎么认识的呢?其实科举考试是他们结识的一个机缘。这个孟浩然很有意思,别人科举考试,越年轻考上就越好,孟浩然在他的襄阳老家好像是睡着了似的,一直到了40岁的时候,才想起来去进京赶考,结果没考上。那么别的考生没考上,可能会在长安暂时住下来,认真地复习,准备下一次考试。孟浩然不同,他40岁来考科举考试应该是可有可无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来说,孟浩然进京赶考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全国闻名的大诗人了。所以就是孟浩然想静心地准备下次的考试,他恐怕也安心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有“粉丝”啊,有人写诗要向他求教,有的人坑你要找他来喝酒聊天。所以当时对于孟浩然的诗歌有这么一个评价,特别是五言诗,说他的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就是天下很多人称赞他写得是尽善尽美。从五言诗的角度来说,孟浩然那是第一名,这么一个大诗人来到长安,也是写山水田园诗的。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他一定引起了另外一个写山水田园诗的人注意,没错,王维注意到了。

王维与孟浩然一见倾心,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从此以后就是铁兄弟了。当时王维经常召集一些文人,一些诗人在一起雅聚,当然是写诗。孟浩然当然是被邀请的贵宾了,这一次他们不是来一人写一首玩,而是要来进行联句。所谓“联句”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不是我写一首完整的,你写两句,他写两句,当然有的时候不止两句,写四句,五句,六句的都有。但是以写两句这个情况最常见。轮到孟浩然出场了,他出了哪两句呢?他写的两句是: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孟浩然把这两句刚刚说完,王维就在一旁鼓掌,他说这两句写得真好,好句,好句。古人对这个诗歌觉得好,也就说一个“好”,不会像我们现在这样来把它分析。但是如果我们分析一下,王维说孟浩然这两句好,是不是确实好呢?我觉得确实好,你看“微云”“河汉”,“疏雨”“梧桐”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意象,但是诗歌,特别是优秀的诗歌,它不在于写你没见过的,就是要把你经常见过的意象铜官窑一种思想和情感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意境,这就是诗人当中的一个高手。
孟浩然当然是这个高手啊,你看“微云淡河汉”,云不多,所以在天上在银河的映衬之下显得很淡,“疏雨滴梧桐”,雨开始下了,但是不大,所以有一滴两滴滴在梧桐上。就把一个秋夜的景象写得非常的传神。所以孟浩然非常讲究通过意象的组合来表达,特定的这么一个情景。两个这么优秀的诗人诗人了,此后当然就在一起访古探幽,饮酒赋诗了,也就是两个人就越走越近,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孟浩然见皇帝表现如何
王维与孟浩然两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在饮酒赋诗中相互欣赏,也彼此越来越了解妄为指导孟浩然进士落第,内心苦闷,于是也不断为他创造机会,希望能有人赏识他的才华。这一次孟浩然得到了一个面见皇帝的机会,已经年逾不惑的他,能否好好把握呢?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传说,说王维在待诏金銮殿的时候,有一次请孟浩然到家里来聊诗。他聊着聊着突然有人敲起了门。打开门一看,来者是谁呢?原来是当朝皇上唐玄宗,那可不得了。孟浩然一听说唐玄宗来了,其实他朝思暮想都想见这个人啊,因为他在40岁的时候,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来闯世界,又没考上,这时候如果有这么一个皇帝来赏识自己,来提拔自己,那说不定他的人生就开辟了另外一个新天地。但是孟浩然好像是没见过世面,他一听他就着急,一着急就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举动,就钻到了王维家的床底下。

刚刚钻进去以后,唐玄宗就进来了。王维跟唐玄宗简单地说了几句话以后,他也不敢隐瞒啊,皇帝到了你家里,你家里藏了一个人,你居然不报的话,那这问题就严重了。王维就如实地对唐玄宗说,我家里其实还有一个人,但是他知道你来了以后很慌张,躲在床底下去了,这个人就是孟浩然。唐玄宗一听,孟浩然这个名字我听过,好多人向我举荐多他,我也正想见见他呢。唐玄宗一发话,躲在床底下的孟浩然当然都听到了,所以他也没办法了,从床底下钻出来,拍拍身上的灰,满脸通红地来叩见皇上。
唐玄宗倒也见怪不怪,虽然觉得比较可笑,但是也表示理解,所以也没把这个事当回事。就对孟浩然说很多人都说你诗写得好,你最近有没有写过什么新诗呢?能不能拿来让我看看呢?孟浩然跪拜了一下,然后退在一边就说很抱歉,最近我没有写诗。唐玄宗说你最近没有写诗,你把以前写的诗来念两首给我听听也好啊,唐玄宗这么一说那也没有办法了。然后就把自己自认为的一首比较好的诗念了出来,这首诗是这样的: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这个诗歌说什么呢?简单说就是发牢骚的。“北阙”就是宫廷的北门,百官要觐见皇上,要给朝廷上书,要现在那个地方等着。现在说“北阙休上书”我也不用给朝廷来上书了,我也放弃了我的努力了,这就表示了对当朝的这么一个失望。然后说我不如回到我的老家去过一种像隐士一样的生活,你看他表达了对当朝的这种不满意是清清楚楚。“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不才就是说我的才华太弱了,所以圣明的皇上也就不理我了,抛弃了我。因为我身体有病,老朋友们与我的往来也越来越少了。
所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孟浩然其实是耍了一点小聪明,表面上看上去皇帝抛弃我不怪皇帝,是因为我才华不够,老朋友们跟我来往越来越少了,不怪老朋友,因为我有病。但是这是小聪明啊,这两句诗备货的对于皇帝的,对于朋友的抱怨那是清清楚楚在的。唐玄宗一听这诗,他就不高兴了,他对孟浩然说你40岁才出来考进士,你根本就没有努力啊,你怎么反过来污蔑我说我抛弃了你呢?皇帝不高兴了。
孟浩然的这一生的最接近权力的这么一个场合就这样被他浪费掉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孟浩然因为在乡下待的时间太久了,他太不懂得“推销”自己。比如你面对唐玄宗,你如果真的想有所作为的话,你应该把你的理想,抱负,你的家国情怀来给皇帝来诉说,然后来获得皇帝的赞赏,当然就有你为国为民服务的这么一个机会。结果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皇帝来面试了,面试成这样,一首不该念的诗念了,所以整个面试的过程,孟浩然我觉得可以用四个字形容他,叫“惨不忍睹”。
什么人能够成功呢?能够把握机会的人就能成功。我刚才说王维跟孟浩然是好朋友,如果说把握机会的能力的话,王维远在孟浩然之上。据说王维在考进士之前,他很知道当时要考中进士除了要有出众的才华,还需要贵人推荐,所以他就找到了岐王,就是唐睿宗的第四个儿子李范。这岐王平时跟王维就在一起玩,对于王维的诗歌,音乐,绘画的才华十分钦佩。现在王维来找到他,希望在考进士的时候岐王能够施以援手,岐王就说你的事我直接帮不了,但是我可以间接地帮你,你如果真想考中的话,你能不能按照我的吩咐来一步一步地来做一件事情呢?王维说那当然全听你的。

之后王维就去见这个岐王了,岐王就说您是一个诗人,我今天就给你推荐的是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你知道的,玉真公主在唐玄宗面前说话,那是绝对有分量的,你如果得到了玉真公主的认同,那么你的进士基本上没有问题,或者说有可能就是状元了。王维当然满口应承下来说,那既如此,你有什么吩咐我完全照办。岐王说着就拿出了一套高贵华丽而且又奇异色彩的衣服让他穿上,然后让王维说你再带上一把琵琶,他们就一起来到了玉真公主的府上。
王维当时年轻,然后本身长得就很帅,现在穿了一身奇装异服过来,玉真公主一见,眼前一亮,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可能就一道闪电飞过。然后就问岐王,这是谁啊?岐王先不说这人是谁,先听他为你弹奏一曲琵琶吧,王维就拿起琵琶就弹起了,而且弹得悲音满弦啊。他弹的是悲曲, 玉真公主听得十分感动,而且对于他弹奏琵琶的艺术也非常赞赏。岐王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他就对玉真公主说,他说这个年轻人不仅仅弹得好,而且还写得一手好诗呢。王维事先是有准备的,把诗歌已经抄成了一个卷轴,然后从怀里拿出来,双手呈现给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打开试卷一看,粗粗地浏览下去,她就很惊讶地说你这里面很多的诗歌我都看到过,我一直以为是古人写的,没想到是您写的啊。这个时候岐王又出现了,他就对玉真公主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维啊,如果像这样的人能够录取为状元的话,那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一个荣幸,也是本朝的光荣啊。玉真公主说他要考进士,考状元,他得首先要报名才行啊。岐王又说才华高的人脾气也大,如果不答应他状元,他是不会报名的。但是我记得你已经答应了推荐别的人是明年的状元啊。玉真公主说那没关系,那不过是受人之托而已,如果你王维准备报考的话,我一定大力推荐你。
话说到这里,大概也就可以了。后来王维就参加了科举考试,如愿以偿地中了状元。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的记叙是有一些出入的,但大体的事实应该在。通过这个事情,我们来做一点反思,反思在哪里呢?你科举制度要考真正的才华,但是你现在却要加上权贵人物的推荐,那么说明在官员录取方面,很有随意性,要看交情,这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好在王维确实是有水平的,再有人推荐录取为状元,应该还是名副其实的。这当然是唐朝的情况了,后来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权贵推荐的制度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临别诉衷肠
也许是性格的原因,也许是命运的左右,王维与孟浩然就这样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而无论是考取功名的王维,还是仕途受挫的孟浩然,二人对于山水田园都有着一致的向往。进士落第让孟浩然决定离开京城,在临别之际,他向好友王维吐露了心声。朋友,是在你需要的时候鼎力相助,是在你无助的时候不离不弃,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不及一个懂你的眼神来的肯定与纯粹。王维是理解孟浩然的,他没有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劝告友人,而是遵从了友人自己的内心。“知音世所稀”王维的理解也让孟浩然在京城留下了难以割舍的情谊。那么孟浩然赠与王维的临别诗是如何写的?王维又是如何回赠的呢?

我们刚才讲了王维与孟浩然的两个故事,就可以发现两个人虽然是好朋友,但是性格上是有差异的。王维心思细密,处事不惊,能够尽量展现自己的优长之处,孟浩然呢,心思较粗,处事慌乱,反而容易遮蔽了自己的长处。但是又因为诗歌这两个有性格差异的人,最后成为了好的朋友。
孟浩然落第以后,在长安待了一年的时间,又不想再考了,所以只能选择回去了。我理解为什么40岁的时候孟浩然愿意出来考试,我想无非是他觉得人生要换一种活法,结果换了之后是这样一个结果,他可能对当初的这么一个选择感到很后悔了。所以他就下定决心还是回到襄阳老家去,那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
孟浩然准备启程回家,临行之前,他跟王维两人的这场告别酒大家一定能够想到。两个人找了一个小酒馆,开喝起来。虽然是冬天,喝得头上直冒热气。王维倒是一个比较实诚的人,因为他了解孟浩然的个性,就对孟浩然说,你在乡间生活不了解外面世界的复杂,所以像你这样的人如果进入到官场,进入到仕途的话是很难协调的。你如果在乡间自由地读书,写诗,喝酒,那样的孟浩然那才是真正的孟浩然啊。孟浩然听到王维说的这么一番话,句句都说在了自己的心里,然后他就拿笔说我写一首诗送给你。这首诗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离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我前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还出去,希望能够看看能不能认识一些权贵,希望能不能有所机会,但是一次也没有遇到这样的机会。每次都是带着希望出去,带着失望回来,所以“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我想去当个隐士,但是我又舍不得与老朋友的告别,朋友之情就说出来了。“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这是对于第一第二句的回应,当朝的权贵谁愿意来帮我呢?当朝的这些人士除了你王维之外,又有几个能懂我的呢?我还是回到我的故园,把故园的房门关着,安静地读书,安静地体会属于自己的一个人生。所以孟浩然的这首诗一方面对经历有反思,对当朝的政治有批评,另外一方面也对于老朋友的一番深情舍不得,最后对于自己的人生地位我觉得他找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王维也就写了一首诗来回赠孟浩然《送孟六归襄阳》:
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读了这样的诗歌,你就知道什么叫知己了,因为懂得朋友之心,所以说的话没有一句是假的。对于孟浩然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决定回去以后这个决定,王维觉得是英明的。既然是英明的,当然要支持,所以他就对孟浩然说你考进士没考上的时候你曾经也想像司马相如来给汉武帝献赋一样地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赢得自己的未来,那也不合适,你不是司马相如,而且唐朝也不是汉朝啊。所以我说王维真的是很懂孟浩然,你看上次唐玄宗来,孟浩然紧张成那样,他说如果有机会你献赋,你也不知道献个什么赋。你要是再献一个“不才明主弃”,你的赋写的再好也没用。
这场酒会不久,孟浩然就启程回家了。孟浩然回到襄阳纵情在家乡的山水田园当中,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也就是说他的诗歌创作因为回到了家乡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失去了政治的舞台,但是迎来了创作的高峰,人生的得与失有的时候真的需要换一个角度去衡量。

孟浩然回到襄阳以后,王维一直觉得总有一天他会在襄阳再次见到这位老朋友,所以面对着孟浩然的突然去世,不仅仅襄阳这个地方空了,他自己的内心也空了。所以王维与孟浩然一个是志得意满的状元,一个是郁郁寡欢的布衣,看似身份上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因为他们在诗歌和心性方面的和谐,这种差异居然完全在他们的关系中消失了。这样一份真挚的诗人之谊,我觉得也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那应该就是“感天动地”吧。
收藏
举报





52 条评论


评论





  • xrychhq74 5月前

    惺惺相惜的唐朝诗人,不论贵贱,值得学习,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元稹和白居易,友情至深,让人难忘!

    回复 ⋅ 2条回复15


  • 张宁雄 3月前

    诗人哭诗人,一人在天阙,一人掘地门。

    回复2


  • 罗亮同学 26天前

    殊不知孟襄阳是个富二代才能让他如此悠然惬意的在家待了三四十年才想起来去考功名[机智]

    回复1


  • 手机用户5534444811 3月前

    不要一说古人诗,就很了不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9 20:30 , Processed in 0.249314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