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一榫一卯,木头间的天荒地老原创 一颗红豆的胡言乱语 2020-04-14 13:26:37
文/红豆豆包
在《鬓边不是海棠红》里,程凤台重金从国外请来了一个洋人设计师辛博士,想要为他加固留仙洞。没想到辛博士却亲自来道歉,原来经过他勘测计算后,他发现自己做不来。
因为他无法解决留仙洞的承重问题,除非用当时德国制造飞机部件的一些特殊合金,而这些材料属于军方管控,市面是无法流通的。
买卖不成情谊在,虽然辛博士无法帮自己修留仙洞,可是程凤台还是乐意带他参观一下自己的房屋的,毕竟这房屋可是当年的王府。
走到一个凉亭处时,辛博士似乎发现了什么,向程凤台借了把梯子就爬了上去。
看完后,辛博士像找到来宝藏一样地和程凤台说:“只要结构足够巧妙,留仙洞材料承重力不足的问题就可以引刃而解了。”
这屋顶究竟是什么神奇的结构呢?没错,就是榫卯(sǔn mǎo)结构。
榫卯结构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木工技术,榫,剡木入窍;卯,以虚入盈。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也叫榫眼、榫槽。
我们祖先的智慧就在这小小的木头上体现,利用木材性质上凹凸,完成拼接。再利用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就这样,无论是在建筑还是家具上,都无需用到绳子、钉子、胶水等外物了。
更厉害的是,不同方式的拼接,在不计其数中国木作前辈的手中,可以演变出上百种变化。
从亭台庙宇到家具门窗,从“百工圣祖”鲁班到宫廷御用设计师“样式雷”家族,古往今来,榫卯勾出“广厦千万间”;千变万化,榫卯支撑起千百年来屹立不倒的历史印记。
榫卯,只是一凸一凹的简单扣合,却可以复杂到世界万物的应运而生。
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榫卯里的智慧。
一.榫卯的智慧1.起源
现代考古学对于榫卯的起源,一致都认为是在距今7000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里。
当时在人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结合完好的榫卯结构的建筑木构件,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结构,标志着当时木作技术的突出成就。
据学家们都猜测,也许当时的河姆渡人是受了动物骨骼凸起凹陷、骨骼想接的启发,制作了榫卯结构。
2.传承
关于榫卯,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物了,没错,就是中国土木工匠的鼻祖——鲁班。
根据木工工具 《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由鲁班创造的。
我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个出现在课本中的故事。有一次鲁班进深山砍树木时不小心滑倒了,手被野草刮破了皮,好奇的他就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发现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手又被刮破了。于是他得到了启发,发明了锯子。
相传鲁班就是从古代的一些建筑中榫卯结构得到了启发,潜心研究,掌握了榫卯技巧。不仅如此,他还也发明完善了规划榫卯的墨斗、曲尺,还有更好地制作榫卯木钻、凿子等木工工具。
有一天,鲁班想要测试儿子是否聪明,就利用榫卯结构把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递给孩子,心想,如果儿子能在一天内解开,就将工艺传授给他。孩子没有辜负鲁班的希望,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
这就是鲁班锁,经典鲁班锁一共六根,只能按固定顺序安装,前五根依靠榫卯结构相继锁定,但第六根和第一根根本没有锁定,只要找出第六根,轻轻一抽,整个鲁班锁全部散开。
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鲁班锁的解开其实并不会太难。可是鲁班锁仅仅只是玩具吗?当然不了,一旦你彻底掌握了鲁班锁,你也就了解了榫卯。一旦掌握了榫卯,你将不被它束缚,而是从心所欲。
在鲁班的潜心研究下,鲁班锁更是完全靠自身结构连接支撑的土木结构固定器,而榫卯结构,在古建筑上应用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那个年代,铁器和铜器都是相当重要的战争资源。类似钉子这样的工具,需要铁匠逐一制作,成本极高,而且因为工艺问题,制作出来的铁钉强大十分差,也容易生锈。钉子也不是钉入木材的,而是用另外的工具钻一个孔,然后用烧红的 铁棒,将孔内壁碳化,然后再用铁钉连接。
这样繁杂的工序,导致当时的木匠人更倾向与使用榫卯结构,从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这项手艺不停地在实践中被反复地完善和精进,这项工艺也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时至当今,虽有科学的操作工序,可是某些操作还需参考榫卯,可见榫卯的重要性!
二.榫卯结构的分类不同的样式、不同高低,不同长短的木件之间,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榫卯结构会有不同的变化,从而也就有了不同的作用。
根据这些,榫卯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作面与面的接合,两条边的拼合,面与边的交接构合:有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2.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有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方材丁字结合
3.还有更为复杂和特殊一种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类型,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高束腰抱肩榫
传统粽角榫
榫卯也分明榫和暗榫,在古典家具中应用广泛。
明榫也称出榫、过榫、透榫,即榫头从卯眼中穿出,但榫头顶端与被连接部件的外表相平。
暗榫也称半榫,榫头较短,卯眼不打穿,从外表看不出打孔的痕迹。
两者其实在耗材、形式上差别不大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外观和做工要求上。
榫卯工艺,在动图上看似简单,确实我们的祖先在万千繁杂中凝练出来极其简单的工艺技巧。
单个方向的榫卯组合,在长时间在大自然作用力,天灾人祸的影响下,十多年间会自动的脱落。
可以 多个方向的榫卯组合,木和木之间的张紧和松脱的作用力就会相互扶持,相互中和。就会出现极其复杂微妙的平衡,历经千年而不脱落。
有人说,榫卯结构如此完美,完美到“天衣无缝”。
可是,榫卯结构的玄机,其实就在这若有似无的缝隙间,连接处。榫卯的使命,不是消灭缝隙,而是在缝隙中寻找灵活,创造新的生命力。
榫卯,在木构的内部实现了圆融。
这与哲学中“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道理不谋而合,既是中华智慧的结晶,亦是中华文脉的延续。
三.榫卯发展的最高峰1.斗拱
如果将不同形状的木件比喻成积木中最简单的基本单位,那么通过靠榫卯结构将一组小木构件相互叠压组合而成的构件,就是斗拱。
由众多榫卯构件组成的斗拱,仿佛是自然生长出的一般,层层叠叠向上攀岩,就好像一棵苍大树一样,开枝散叶,生机盎然。
所谓“远看擎天柱,近看百尺莲”,形容的就是这颇具中国风的古建筑构件斗拱。它是中国古代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象征, 用于柱顶、额枋、屋檐及构架间,扮演着顶天立地的角色。
斗拱出现于战国时期,在《鲁班经》里就有鲁班发明榫卯斗拱结构的记载。随后,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来成为皇家建筑的专业构造。至到了清代的《四库全书》里面,更详细地介绍了榫卯斗拱结构的各种原理、制造方法。
在建筑物上,斗拱有三种不同的位置:根据清代《工程做法则例》,一是在柱之上,叫柱头科;二是在柱间额枋之上,叫柱头科;三是在屋角,叫角科。
斗拱的样式,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却比较复杂,可以无论其造型是简单还是复杂,都离不开斗、拱、昂、枋四部分共同构成。
俗话说“榫卯万年牢”,斗拱独一无二的榫卯结构,繁复杂乱的拼接,左右对称的样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
斗拱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从大到小、由简而繁、从雄壮到纤巧、从受力构件而渐次甚至于变成装饰构件的过程,成为了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等级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从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历代斗拱演变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斗拱作用与艺术风格的逐代变化。
“拱在中国建筑上的地位,犹柱饰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之变化,亦未尝不可,犹柱饰之影响欧洲建筑,至为重大 ” 。
2.抗震性
在纪录片《解密紫禁城》中,节目组为了解开为什么紫禁城可以忍得了风雨,抗得住自然灾害,经历了200多次地震,依然能保持完整,屹立不倒的奥秘。他们请来了故宫专家和专业木匠,特意按照中国古建筑榫卯和斗栱的建筑结构,按1:5的比例复制出了一栋缩小的紫禁城建筑模型并对它进行了地震模拟测试。
当震级达到4.5级,模型开始受到拉扯,整个模型轻微地晃动但依然挺立。
当震级达到7.5级,模型的墙壁崩塌了,但是木构架依然耸立,这表明当时古代的建筑,墙壁是不起结构作用的,是木框架在支撑着整个建筑。
当震级达到10.1级,摇晃得越来越剧烈,但依旧屹立不倒,要知道这样的震级相当于200万吨TNT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力啊!
最后专家们在检查模型后发现,最关键的原因就在斗栱。斗拱,就像是汽车中的减震器,组成斗拱的每根木材之间都有空隙,在外力的作用下,斗拱使用的越多,对外力分散的作用就越大。
斗栱灵活而又坚固,在斗拱的起承转合下,建筑体松而不散,能如太极般以柔克刚,巧妙化解地震冲击。
中国自古就有一个说法叫做“墙倒屋不塌”,奥秘就在于这里了。
地震来临时,梁柱式木结构富有弹性的框架,它可以使巨大的震动能量消失在弹性很强的结点上。榫卯充当了建筑的关节,在遭遇震波时通过变形吸收了一部分能量,大大提升了建筑的抗震能力。使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远远超过砌体结构。这对于多地震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古人的智慧,不得不让人心服口服。当木构拥有了坚实的生命,榫卯就成了对生命的表达。
除了紫禁城,还有一个建筑不得不提,它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佛宫寺释迦塔,民间俗称: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采用全木结构搭建,没有用一颗铁钉,采用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木塔每层檐下,以及暗层平坐围栏之下,都是一组挨一组的斗拱。转角处,更是三组斗拱组合在一起。
据学者们统计,全塔共运用了59种斗拱,240组不同结构的斗拱,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应县木塔,经历过40余次地震,200余次枪击炮轰,无数次电闪雷击中依然屹立不倒,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斗拱最多的塔,堪称“斗栱博物馆”。
三.结束语榫卯结构是木制工艺最原始的连接方式,尊重木质的纯粹,不用胶、钉、金属丝等外物加固或穿和,可是一旦产生了连接,这种紧密的契合状态也随之而来。
匠人们同时也遵照特定木材的性质,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木材的自然性特征也被优化放大了。
匠人与木材之间,你一来我一往,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和自然探讨的过程。化生万物,生生不息,呈现了中国文化与顺乎自然的思想。
随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很多的建筑或许已经多多少少失去了当时的意义,可是古代的这些精神和思想,却早已藏在了建筑的某一个角落里,通过当初的一砖一瓦一屋檐,创造了永恒的价值。
我相信,百年后,亦或又一个千年,只要这些建筑还在,那么属于那个时代的独属的印记,就永远不会淡去。
古建筑的美,在我看来,不在于惊艳世界,而在于让人有机会和历史对话,给人内心的那一份久久都无法散去的触动。
我是[url=]@一颗红豆的胡言乱语[/url],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评价加关注,想想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