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诗的“起承转合”
——2015年2月1日在某诗词讲习班上的讲话
文 | 雷炳钧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诗友:
今天使我想起了五十多年前,那场使我浑身冒汗的毕业论文答辩。然而那场考试,我面对的只有三位老师,而今天,在我面前的,却是那么多的专家级老师和诗友,我真的有点怯场了。我一直把诗坛看作象牙塔,诗人们都在塔里面轻拨琴弦、吟唱雅乐;也看作是百花园,诗人们在园里,或坐在柳荫下瞑思,吸吮着兰花幽香。时而仰天长啸“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时而对月低吟“葡萄美酒夜光杯”。我就像一头牛,本该耕地犂田或许拉车。然而这头牛今天忽然被主人拉进了象牙塔,推进了百花园。于是做了一首诗来描述今天的感受:
自嘲 七律 新韵
愚牛误入百花园,杏下呆听鼓瑟弦。
越艳吴娃吟碎雪,玫瑰玉树恋红胭。
春江月夜灯舟静,落雁平沙水岸喧。
竖耳偷歌蹄踏舞,舑舑哞叫被荆鞭。
人是群居的“动物”。所谓群居,是因为人在动物中,个体的力量是很薄弱的,他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才可以与自然抗争以求得生存。试想,那位我们儿时的偶像鲁宾逊,没有得到“星期五”的帮助,他能获救吗?群居就需要交流,而诗歌正是交流的最好工具。它最容易得到群体的共鸣、群体的响应。所以诗歌从人类学会发出第一声,可能是“啊”吧,也可能是“呜”或许是其它,就随着人类的进化而不断地完善丰富,也可以用进化这个词来形容吧。
既然诗歌是为了得到群体的关注,那你就必须先引起群体的共鸣和响应,要得到群体的共鸣和响应,那么你就要把你的所见所闻,把你的遭遇,你的或喜或悲说出来。让群体理解你需要什么帮助和为什么要帮助你、怎样帮助你。所以,诗的开始层次,总是把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来,这就是诗词的所谓“起”。
有了起句,为了増强它的感染力,烘托气氛,第二层次就是极力地渲染,这就是诗的“承”。
但你总不能一味地渲染下去,要不就使人莫明了。渲染到气氛足了,你应该把你的总结说出来了。这就是诗的“结”,也叫“合”。但从“承”到“合”之间要有个过渡,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一路飚飞,到目的地了,你总得转个弯开进去呀,所以,在“合”之前要有个“转”。
这就有了诗的架构四要素和层次順序——起、承、转、合。
起句作为领句引领全篇,要为主题铺垫、创造符合主题的背景。也就是常说的构思。决不可是单纯的写景或抒情。愚牛的那首自嘲诗“愚牛误入百花园,杏下呆听鼓瑟弦。”就是那首诗的“起”,有了这个起,大家才能明白愚牛在结句说的“被荆鞭”。是他“误入百花园”,偷听从家的诗歌,或许还踩了人家的兰花。这起与合,有着内在的关联。写起句之前要做通盘的考虑。否则会导致后面出现无法处理的局面:
起句可以用赋、兴、比的手法来写,借景(或境)抒情或单刀直入咏情。起的调子一般比较平稳,调子略低。否则如果写得气势宏大,那么,下面的就难写了。而且在比如唱歌,一开口定的调子太高,下面就唱不下去了;在写诗方面,难作展开渲染,只好硬凑句子,结果词不达意;或文不对题,或者跑题,或者失题。
所谓失题是常见的毛病。这里有一位诗友的诗作:
佳人开牖慢,美女启窗迟。
闭户斜阳际,关门落日时。
作为五绝,它的格律倒是严谨,用词也是美的。但我读了好几遍,就只知道“大约是中午了有美女启窗”,然后“落日时关门”。那么关你什么事?你要表达什么感情?我把这诗叫做“失题”,也就是失去了主题。
那么,怎样做到起承转合呢?我们先从绝句开始吧。
中国人都知道的古绝《悯农》,“锄禾日当午”,写农夫畊作的辛苦,是“起”;“汗滴禾下土”,是对起句的展开,是“承”。第三句“谁知盘中餐”则从畊作“转”向了吃饭;结句“粒粒皆辛苦”,是诗的主题,是作者要大声疾呼的总结。也就是“合”。试想:如果在“锄禾日当午”之后,仍然一味描写辛苦,劳累啊、口喝啊、晒到脱皮啦.......恐怕这诗留不到现今了。
绝句句式因为字少,往往将四句按句序,排为起承转合。当然也有些高手,嫌展开未尽意,第三句仍然是承,尾句来个即转即合。
现在说说律。律诗有四联八句(排律则更多),通常把“转”放在颈联,“合”放在尾联。但也可以“转”与“合”都放在最后的尾联上。给“承”留下了更大的渲染空间。所以律诗,颌联、頚联多用对仗句,以便在情景展开时,起到一山叠一山,一浪推一浪,有如钱塘江观潮的效果。同时第三联要比第二联气势更宏伟。那情形大家想像一下,大潮时钱塘江潮浪就很形象了。
作为“承”的对仗联通常的问题有三:
第一:未起到承上接下的作用,与主题无关;
第二:上下句意思重复,例如:“佳人开牖慢”与“美女启窗迟”之间;“闭户斜阳际”与“关门落日时”之间,可以划上个大大的等号。这在楹联学上叫“合掌”,乃一大忌。我们都知道,楹联其实就是从律诗的对仗句发展而来的。所以,首先是律诗忌合掌。只不过在诗词中不叫“合掌”而是叫“犯复”。未能在有限空间里,尽量容纳最大化的内涵。
第三:颈联的气势比颌联小。这已经在上面说了,有如钱塘江慢慢地退潮去,失了气势。
順便提一下一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对仗句“四平头”。(两平头为律诗格律要求,无争议。)
什么是“四平头”?我还未找到权威的定义呢,我的理解是:
两联四句诗句的开头,一般在句首作主语;在节奏点上,词的结构相同。如都是名词,或者偏正式短语,或者省略主语的主谓结构短语。
然而“四平头”是“诗病”吗?清朝以后的很多诗家说是病;然而清以前,没这个概念。即使是大师如李、杜、高适们,也常写出四平头的对仗句。
例诗:高适《送王李二少府贬潭峡》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沈德潜指出:(该诗对仗句)“连用四地名,究非律诗所宜。”(《唐诗别裁集》)。纪昀也评论说:“平列四地名,究为碍格,”(《瀛奎律髓汇编》)。
又例:陆游《雪中二首之一》
春昼雪如簁,清羸病起时。
迹深惊虎过,烟绝悯僧饥。
地冻萱芽短,林深鸟哢迟。
西窗斜日晚,呵手歛残棋。
纪昀评曰:“中四句平头。”
“四平头”确实显得少了些变化,清代诗评家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没有任何人为之下权威性的定义。高适、陆游写诗时,那些清代的评家如纪大烟袋的爷爷的爷爷尚未出世呢。我的态度是:多些变化,尽量避免四平头,但不为此而伤意。
转,转者折也。诗用“承”的层次作充分的渲染,诗意背景充分展现在读者面前了,它就要用“转”来承担向“合”引渡的任务了。否则一味地渲染下去,何时点到主题?这我在上面分析《悯农》的时候说到了。
“转”一定要选择不脱离主题而又要服务于主题的内容来转,不可与上联脱节,律诗一般在颈联转,但这也不是固定的,根据思想内容表述的需要,既可以在颔联转、颈联转、边转边承,也可以在尾联转、即转即合。对长律,还可一转,两转,三转,四转……迂回曲折,转转停停,吊足读者胃口。人是好奇的动物,你愈藏着掖着,他就愈想探究,甚至于不惜偷窥。那些建筑大师尤其是园林大师,深黯此道。宽大的殿堂大院,大门一定要搞个照壁挡着;那公园的桥,本来两点距离以直线为最短,却搞成个九曲桥;路以直为近,但要通幽,你却要走曲径。现在的明星出场,都是挥着手蹦蹦跳跳,还要大声问“你爱我吗?”“掌声在哪里?”而我们那位多情的江洲司马笔下的“商人妇”,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脸”。所以这“转”要非凡的功力,既要使诗意从渲染中曲径通幽地转引向“合”,又不可越俎代庖将“合”的功能抢了去。还要注意不可转弯太急,转于无形是上乘。
杜老夫子的名诗七律《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转”在哪里?乍看,似其“承”是一气渲染到尾。其实,是“转”在颈联,转于无形,不留痕迹。手法实在高妙!乘老夫子开的车,你不会晕车。
也有转的明显,甚至急转弯的,但因为前后句连接得紧密,天衣无缝,手法高明,乘他开的车急转弯同样不晕车。例如潄玉的词:“知否?知否?”明显的是转,但前面用两人的对话作了铺垫,“却道海棠依旧”一个“却”字告诉读者,她认为海棠不应依旧,那么读者肯定要追问,海棠应该怎样呢?读者心里有了她的180度转弯的思想准备。等于开车转弯前提早打开了转弯信号灯,所以转时一定都不突兀。谁能不点赞她的技巧呢?
“合”是整合总结、突出主题。都用于尾联,或尾联的下句。手法有概括结论式:如鲁迅的《题三义塔》“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抒情式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理喻式如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诘问式如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好了,明白了诗的起承转合要领,词的起承转合也照此遵循就是。其区别点是:词的起承转合不以句分。如果是双调,往往是上片为起承,下片为转合;如果是小令,单调,它没有上下片,但依然要有这四个层次。
我拿愚牛的小令作分析:
《十六字令》五首 余姚行遇台风“菲特”、全城水淹感言。
(之一):
风,百里姚州海逆汹。呼声迫,人在险楼中。
(之二):
风,住、被、衣、粮可有供?心焦挂,不久是寒冬。
(之三):
风,越地名城尽掠空。应深信,舜、禹善擒龙。
(之四):
风,砍树移山掠海宫。天倾复,半是怪人疯?
(之五):
风,蝶羽轻扇效应重。天灾事,事事惹心忡。
这是一组词。每一阕都有独立的起承转合层次。
比如第一阕:
“风”,是“起”,它只一个字;“百里姚州海逆汹”,是“承”。“呼声迫”是“转”,“人在险楼中”是“合”。
而作为一组词,它又由每一个单阕順着起承转合的层次依次展开组合而成。
第一首以描述了“百里姚州海逆汹。呼声迫,人在险楼中。”的情景。是组词的“起”。
第二、第三首是对如此严重灾情的牵挂作为“承”。
“住、被、衣、粮可有供?心焦挂,不久是寒冬。”
“越地名城尽掠空。应深信,舜、禹善擒龙。”
第四首则是“转”,转入了对天灾是缘何而来的思考。
“砍树移山掠海宫。天倾复,半是怪人疯?”它是一个诘问式的边承边转。
第五首是“合”,也就是总结。
“蝶羽轻扇效应重。天灾事,事事惹心忡。”联想到了“蝴蝶效应”,说出了局部地区的灾难终归是全球性的。所谓天灾,其中有一半是因为人祸。
这就是组词的起承转合。
组诗也同样地以每一首诗按起承转合来组织。
大师之作自然大师才有资格来评说。我是无名氏,那就找无名氏的一诗一词来综合简析“起承转合”吧。
《万首唐人绝诗》卷末收入“无名氏”的杂诗。
其一:
(起)不洗残妆并绣床,
(承)却嫌鹦鹉绣鸳鸯。
(转)回针刺到双飞处,
(合)忆着征人泪数行。
其二:《醉公子词》 门外猧儿吠
(起)门外猧儿吠,知是萧朗至。
(承)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
(转)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
(合)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
现代诗也要起承转合。连洋人的诗也不可免,请诗友们品品裴多菲的:
树上有樱桃千万颗
我却只有一个老婆
就这一个也已经太多
她早晚要气死我
打她
我完全能够
她已经老了
可是她太坏了
我一见到她
就吓得浑身哆嗦
......
注意它的起承转合不是以句而是以段落来分,而且是连续几转摆成了个九曲桥的阵势。看来洋人也熟黯了曲径通幽之妙。
谢谢老师们给了我三十分钟的汇报学习心得的时间。谢谢!
往期回顾:
雷炳钧 | 为怎样的诗“点赞”(深度好文)
邕江颂(霞客有知,当作新赋;邕江子民,宁不颂乎?)
叶嘉莹 | 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
岑路 | 昆仑碧血自千秋——杨振宁博士凭吊昆仑关随访记
丹心化作枝头绿,点缀神州万里春。
刘发荣 | 对联自对的探究(选赏)
本期编辑:那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