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天晴朗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查看: 635|回复: 0
收起左侧

[课内学习资料] 牢记这138个词义,高考没有看不懂的文言文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53 名

发帖:NO. 55 名

在线:NO. 18 名

琴挑文君 发表于 2020-6-9 20: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牢记这138个词义,高考没有看不懂的文言文8橙云课 2020-06-04 14:48:32
高考文言文虽然出处多样,很难押题,但其考点一直颇为固定。
本文整理了高考要求必须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
高考的选篇再变,题设问题总是会向这138个词靠拢,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备考文言文,不妨从掌握它们开始。


常见文言实词(120个)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喜爱,宠爱) (《师说》)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3)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齐桓晋文之事》)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
(5)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啬,舍不得) (《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抚慰,安抚) (《孔雀东南飞》)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然) (《六国论》)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赤壁之战》)
(5)沛公安在(哪里,什么地方) (《鸿门宴》)
3.被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屈原列传》)
(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陈涉世家》)
(3)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屈原列传》)
(4)被箠楚受辱(遭受) (《报任安书》)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鸿门宴》)
(2)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
(1)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齐桓晋文之事》)
(2)自言本是京城女(本来) (《琵琶行》)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原来的) (《鱼我所欲也》)
6.鄙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用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烛之武退秦师》)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 (《廉颇蔺相如列传》)
(3)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平庸) (《报任安书》)
(4)人贱物亦鄙(轻贱) (《孔雀东南飞》)
7.兵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兵器,军械) (《六国论》)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军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战争,战事) (《扬州慢》)
8.病
(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有疾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捕蛇者说》)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石钟山记》)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赤壁之战》)
(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陈情表》)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洁净的样子) (《屈原列传》)
10.朝
cháo
(1)坐南朝北(对,向)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过秦论》)
(4)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朝廷) (《齐桓晋文之事》)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蜀相》)
(6)欲辟土地,朝秦楚(使……朝拜) (《齐桓晋文之事》)
zhāo
朝服衣冠(早晨) (《邹忌讽齐王纳谏》)
11.曾
cénɡ
(1)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 (《琵琶行》)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zēnɡ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 (《赤壁赋》)
12.乘
chénɡ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过秦论》)
(2)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驾,坐) (《石钟山记》)
shènɡ
车六七百乘(一车四马) (《陈涉世家》)
13.诚
(1)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愚公移山》)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六国论》)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赤壁之战》)
(4)诚有百姓者(的确,确实) (《齐桓晋文之事》)
14.除
(1)扶辇下除,触柱折辕(殿阶) (《苏武传》)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赤壁之战》)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逝去) (《元日》)
(4)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拜官,任职) (《陈情表》)
15.辞
(1)未尝稍降辞色(言辞,言语) (《送东阳马生序》)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辞,文学) (《屈原列传》)
(3)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告别,离开) (《阿房宫赋》)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鸿门宴》)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琵琶行》)
(6)《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鸿门宴》)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应酬的言辞) (《屈原列传》)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婉言道歉)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赤壁之战》)
16.从
用作动词:
(1)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跟随) (《狼》)
(2)臣从其计(依顺,听从)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弟走从军阿姨死(参加) (《琵琶行》)
用作名词:
(1)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堂房亲属。读zònɡ) (《活板》)
(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通“纵”,合纵。读zònɡ) (《过秦论》)
17.殆
用作形容词: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危险) (《谋攻》)
(2)车殆马烦(疲乏) (《洛神赋》)
用作动词:
(1)思而不学则殆(疑惑不解) (《论语》)
(2)农者殆则土地荒(通“怠”,懈怠) (《商君书》)
18.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木兰诗》)
(2)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相抵)(《屈原列传》)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石钟山记》)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任,充当) (《陈情表》)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窦娥冤》)
(6)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应当,应该) (《赤壁之战》)
(7)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 (《鸿门宴》)
(8)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遮挡,遮蔽) (《项脊轩志》)
(9)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将会) (《孔雀东南飞》)
(1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据,把守) (《蜀道难》)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 (《过秦论》)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孔雀东南飞》)
19.道
用作名词: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陈涉世家》)
(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马说》)
(3)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陈涉世家》)
(4)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庖丁解牛》)
(5)道不同,不相为谋(志趣) (《论语》)
用作动词:
(1)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游褒禅山记》)
(2)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南海旅次》)
20.得
用作动词:
(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取得,获得) (《六国论》)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劝学》)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鱼我所欲也》)
用作名词: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收获) (《促织》)
21.度
(1)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张衡传》)
(3)秋月春风等闲度(过) (《琵琶行》)
duó
(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鸿门宴》)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过秦论》)
(3)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创作) (《扬州慢》)
22.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劝学》)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师说》)
(3)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赤壁之战》)
(4)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归去来兮辞》)
23.复
(1)有复于王者曰(禀报) (《齐桓晋文之事》)
(2)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师说》)
(3)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双层) (《阿房宫赋》)
(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游山西村》)
(5)勿复重纷纭(又,再) (《孔雀东南飞》)
(6)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答复) (《孔雀东南飞》)
(7)复前行,欲穷其林(继续) (《桃花源记》)
24.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寡人之于国也》)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廉颇蔺相如列传》)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背弃) (《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对不起,辜负) (《孔雀东南飞》)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失败) (《六国论》)
(8)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蒙受,遭受) (《窦娥冤》)
25.盖
(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遮盖,掩盖) (《孔雀东南飞》)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盖住) (《张衡传》)
(3)覆盖周密无际(遮盖) (《张衡传》)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压倒,胜过) (《赤壁之战》)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发语词,也有“大概”的意思) (《游褒禅山记》)
(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大概因为) (《屈原列传》)
(7)盖音谬也(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游褒禅山记》)
(8)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六国论》)
26.故
(1)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 (《六国论》)
(2)温故而知新(旧,与“新”相对) (《论语》)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琵琶行》)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赤壁之战》)
(5)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鸿门宴》)
(6)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原因,缘故) (《廉颇蔺相如列传》)
(7)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故意,特意) (《鸿门宴》)
27.固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 (《赤壁之战》)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过秦论》)
(3)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廉颇蔺相如列传》)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阿房宫赋》)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六国论》)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师说》)
(7)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 (《廉颇蔺相如列传》)
28.顾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瞻顾遗迹,如在昨日(回顾) (《项脊轩志》)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出师表》)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赤壁之战》)
(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只是,不过) (《廉颇蔺相如列传》)
(6)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鸿门宴》)
29.归
(1)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趋向,归向) (《赤壁之战》)
(2)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项脊轩志》)
(3)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返回,回来) (《木兰诗》)
(4)臣请完璧归赵(归还) (《廉颇蔺相如列传》)
30.国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国家的) (《春望》)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六国论》)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京城) (《岳阳楼记》)
31.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经过,通过) (《阿房宫赋》)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 (《赤壁之战》)
(3)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胜过,超过) (《廉颇蔺相如列传》)
(4)日过午已昏(时间过去) (《项脊轩志》)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 (《劝学》)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鸿门宴》)
(7)一日,大母过余曰(探望) (《项脊轩志》)
32.何
(1)豫州今欲何至(哪里) (《赤壁之战》)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什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怎么,为什么) (《报任安书》)
(4)今日之事何如(怎样,怎么样) (《鸿门宴》)
(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怎么办) (《廉颇蔺相如列传》)
(6)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愚公移山》)
(7)开国何茫然(多么) (《蜀道难》)
(8)大王来何操(什么) (《鸿门宴》)
33.恨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不满意) (《出师表》)
(2)恨私心有所不尽(遗憾) (《报任安书》)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仇恨) (《泊秦淮》)
(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愤恨到极点) (《孔雀东南飞》)
34.胡
(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 (《归去来兮辞》)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过秦论》)
35.患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忧虑,担心) (《六国论》)
(3)为操后患(祸患) (《赤壁之战》)
(4)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讳忌) (《赤壁之战》)
36.或
(1)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有的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 (《陈涉世家》)
(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倘若,如果) (《蜀道难》)
(4)云霞明灭或可睹(也许,或许) (《梦游天姥吟留别》)
37.疾
(1)臣少多疾病(疾病) (《陈情表》)
(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疾苦,痛苦) (《屈原列传》)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 (《屈原列传》)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劝学》)
(5)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观猎》)
38.及
(1)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追上) (《屈原列传》)
(2)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到) (《赤壁之战》)
(3)及其所之既倦(等到) (《兰亭集序》)
(4)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 (《师说》)
(5)及说备使抚表众(和,并) (《赤壁之战》)
(6)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和) (《廉颇蔺相如列传》)
39.即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则,就) (《廉颇蔺相如列传》)
(2)项伯即入见沛公(立即,马上) (《鸿门宴》)
(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当,当时) (《鸿门宴》)
(4)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登上) (《苏武传》)
40.既
(1)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是) (《隆中对》)
(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过了) (《赤壁赋》)
(3)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 (《赤壁赋》)
41.假
(1)因求假暂归(假期) (《孔雀东南飞》)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劝学》)
(3)假令仆伏法受诛(假使) (《报任安书》)
42.间
jiān
(1)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期间) (《出师表》)
(2)间关莺语花底滑(形容鸟声婉转) (《琵琶行》)
(3)安得广厦千万间(指房屋的间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jiàn
(1)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 (《屈原列传》)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曹刿论战》)
(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 (《扁鹊见蔡桓公》)
(4)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断断续续地) (《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鸿门宴》)
43.见
jiàn
(1)事不目见耳闻(看见) (《石钟山记》)
(2)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会见) (《鸿门宴》)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接见)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孔雀东南飞》)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屈原列传》)
(6)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被) (《屈原列传》)
(7)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见的东西) (《游褒禅山记》)
xiàn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通“现”,出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4.解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释,解答) (《师说》)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懂得) (《师说》)
45.就
(1)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劝学》)
(2)连辟公府不就(赴任,就职) (《张衡传》)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接近,趋向) (《隆中对》)
(4)臣请就汤镬(受、接受) (《廉颇蔺相如列传》)
(5)若无罪而就死地(走向,走上) (《齐桓晋文之事》)
46.举
(1)戍卒叫,函谷举(攻占,占领) (《阿房宫赋》)
(2)举类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 (《屈原列传》)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行) (《陈涉世家》)
(4)永元中,举孝廉不行(推荐,推举) (《张衡传》)
(5)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荐,推举) (《出师表》)
(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总合,聚合,拿) (《赤壁之战》)
(7)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挂起,升起) (《赤壁之战》)
(8)杀人如不能举(尽) (《鸿门宴》)
(9)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开口讲话) (《孔雀东南飞》)
(10)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全) (《屈原列传》)
(11)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 (《过秦论》)
(12)莫令事不举(办不起来) (《孔雀东南飞》)
47.绝
(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断绝) (《屈原列传》)
(2)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 (《石钟山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的) (《桃花源记》)
(4)不如早与之绝(绝交) (《赤壁之战》)
(5)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直上穿过) (《逍遥游》)
(6)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劝学》)
(7)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的) (《石钟山记》)
(8)冰泉冷涩弦凝绝(停,止) (《琵琶行》)
(9)我命绝今日(死亡) (《孔雀东南飞》)
48.堪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经得起,忍受) (《雨霖铃》)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能够,可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 (《书愤》)
(4)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不能做) (《孔雀东南飞》)
49.克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 (《赤壁之战》)
(2)然操遂能克绍(战胜,攻破) (《隆中对》)
50.类
(1)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 (《屈原列传》)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类推) (《公输》)
51.怜
(1)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可爱) (《孔雀东南飞》)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 (《阿房宫赋》)
52.弥
(1)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满,遍) (《扬州慢》)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越,更加) (《六国论》)
53.莫
(1)至莫夜月明(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读mù) (《石钟山记》)
(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没有谁,没有什么) (《赤壁之战》)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不能) (《蜀道难》)
(4)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没有谁) (《赤壁之战》)
(5)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通“漠”,广大) (《逍遥游》)
(6)莫辞更坐弹一曲(不要) (《琵琶行》)
54.乃
(1)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 (《示儿》)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竟然) (《石钟山记》)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却,竟然) (《师说》)
(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是,就是) (《赤壁之战》)
55.内
(1)内外多置小门墙(里面,跟“外”相对) (《项脊轩志》)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内部,常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 (《出师表》)
56.期
(1)失期,法皆斩(日期,期限) (《陈涉世家》)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及,至) (《兰亭集序》)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周年) (《邹忌讽齐王纳谏》)
57.奇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 (《六国论》)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以……为奇,惊异) (《张衡传》)
(3)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适宜,适合) (《孔雀东南飞》)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核舟记》)
58.迁
(1)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放逐) (《琵琶行》)
(2)终继五国迁灭,何哉(改变) (《六国论》)
(3)再迁为太史令(迁升) (《张衡传》)
59.请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件事)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璧有瑕,请指示王(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 (《廉颇蔺相如列传》)
(3)俯身倾耳以请(请教,请示) (《送东阳马生序》)
(4)请献十金(请允许我) (《公输》)
60.穷
(1)人穷则反本(困窘,处境困难) (《屈原列传》)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孟子·尽心上》)
(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游褒禅山记》)
(4)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隆冬) (《送东阳马生序》)
61.去
(1)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 (《鸿门宴》)
(2)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过去的) (《琵琶行》)
(3)公然抱茅入竹去(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持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距,距离) (《鸿门宴》)
(5)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 (《雨霖铃》)
62.劝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勉励,鼓励) (《逍遥游》)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赤壁之战》)
63.却
(1)相如因持璧却立(退,这里指后退几步)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六国论》)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还,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再) (《夜雨寄北》)
64.如
(1)纵一苇之所如(到……去,往) (《赤壁赋》)
(2)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像) (《六国论》)
(3)弟子不必不如师(比得上) (《师说》)
(4)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表示转折,而) (《赤壁之战》)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像是) (《鸿门宴》)
(6)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如果,假使) (《赤壁之战》)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若入前为寿(第二人称代词,你;也表示复数,你们) (《鸿门宴》)
(3)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用在一段话的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像那……”的意思) (《岳阳楼记》)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愚公移山》)
66.善
(1)禹闻善言,则拜(美好) (《孟子·公孙丑上》)
(2)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友好) (《左忠毅公逸事》)
(3)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口技》)
(4)善刀而藏之(擦拭) (《庖丁解牛》)
67.少
(1)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通“小”) (《陈涉世家》)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口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 (《师说》)
68.涉
(1)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经历,经过) (《报任安书》)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赤壁之战》)
69.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鸿门宴》)
(2)何可胜道也哉(尽,完全) (《游褒禅山记》)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六国论》)
(4)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胜过,占上风) (《廉颇蔺相如列传》)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岳阳楼记》)
70.识
(1)相逢何必曾相识(shí)(认识) (《琵琶行》)
(2)因笑谓迈曰:“汝识(zhì)之乎?”(记得) (《石钟山记》)
71.使
(1)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命令,让)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让) (《归园田居》)
(3)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出使)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六国论》)
(5)会使辙交驰(使者) (《<指南录>后序》)
72.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归去来兮辞》)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六国论》)
(3)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琵琶行》)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 (《师说》)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因此) (《石钟山记》)
73.适
(1)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到……去) (《诗经·魏风·硕鼠》)
(2)前年适清河张氏(女子出嫁) (《柳毅传》)
(3)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顺从,适合)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74.书
(1)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写,记下)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春望》)
(3)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书信) (《廉颇蔺相如列传》)
75.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师说》)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比,哪一个更……) (《邹忌讽齐王纳谏》)
76.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缀) (《张衡传》)
(2)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通“嘱”,嘱托) (《冯谖客孟尝君》)
(3)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隶属) (《项羽本纪》)
(4)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类) (《过秦论》)
77.数
shù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赤壁之战》)
(2)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六国论》)
shuò
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鸿门宴》)
shǔ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 (《赤壁之战》)
78.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过秦论》)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六国论》)
79.说
(1)请说之(解说) (《公输》)
(2)是说也,人常疑之(言论,说法,主张) (《石钟山记》)
(3)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公输》)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鸿门宴》)
80.私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偏私) (《邹忌讽齐王纳谏》)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私密) (《鸿门宴》)
81.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绢) (《孔雀东南飞》)
(2)吴广素爱人(向来,一向) (《陈涉世家》)
(3)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空,白白地) (《诗经·魏风·伐檀》)
82.汤
(1)媵人持汤沃灌(热水,开水) (《送东阳马生序》)
(2)汤其酒百樽(通“烫”,温之使热) (《山海经·西山经》)
(3)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水大急流的样子) (《岳阳楼记》)
83.涕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流泪) (《出师表》)
84.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类,一类的人) (《师说》)
(2)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廉颇蔺相如列传》)
(3)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只、不过) (《廉颇蔺相如列传》)
85.亡
(1)从径道亡,归璧于赵(逃亡,逃跑)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失去,丢失) (《六国论》)
(3)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死亡) (《赤壁之战》)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灭亡) (《天论》)
86.王
wánɡ
(1)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一国的君主)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君主的儿子,也指贵族子弟,这里指六国王侯的女儿) (《阿房宫赋》)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封建时代政府的军队) (《示儿》)
wànɡ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统治天下) (《鸿门宴》)
87.望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远看,观察) (《曹刿论战》)
(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鸿门宴》)
(3)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希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88.恶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厌恶) (《郑伯克段于鄢》)
è
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丑,劣,不好的) (《左传》)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 (《齐桓晋文之事》)
89.微
(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暗暗地) (《信陵君窃符救赵》)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含蓄,深奥) (《屈原列传》)
(3)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稍微,略微) (《核舟记》)
(4)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岳阳楼记》)
90.悉
(1)赵王悉召群臣议(都,全)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详尽地叙述) (《报任安书》)
91.相
xiànɡ
(1)儿已薄禄相(容貌,貌相) (《孔雀东南飞》)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 (《游褒禅山记》)
(3)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丞相,相国) (《赤壁之战》)
xiānɡ
(1)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互相)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杂然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愚公移山》)
(3)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一起,共同)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合适) (《孔雀东南飞》)
92.谢
(1)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欲立之,重耳谢(推辞) (《晋世家》)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认错) (《鸿门宴》)
(3)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孔雀东南飞》)
(4)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鸿门宴》)
(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告诫) (《孔雀东南飞》)
93.信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实情) (《曹刿论战》)
(2)余固笑而不信也(相信,信任) (《石钟山记》)
(3)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送信的人) (《孔雀东南飞》)
(4)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隆中对》)
(5)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讲信用) (《张巡传》)
(6)半封京信半题诗(信息) (《书乐天纸》)
(7)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诚信) (《屈原列传》)
94.兴
xīnɡ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起) (《劝学》)
(2)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兴盛,复兴) (《隆中对》)
(3)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兴起,措办) (《原君》)
xìnɡ
乘兴而行,兴尽而反(兴致) (《王徽之传》)
95.行
xínɡ
(1)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传布) (《原毁》)
(2)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路) (《诗经·豳风·七月》)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品行) (《劝学》)
(4)别来行复四年(将,将要) (《与吴质书》)
hánɡ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 (《苏武传》)
96.幸
(1)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希望) (《孔雀东南飞》)
(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侥幸,幸而,幸亏) (《鸿门宴》)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宠幸) (《鸿门宴》)
97.修
(1)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修理,整治) (《隆中对》)
(2)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美好) (《离骚》)
(3)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改) (《答司马谏议书》)
(4)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研究) (《原毁》)
98.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赤壁赋》)
99.许
(1)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答应,允许)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示处所) (《五柳先生传》)
(3)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示大约的数量) (《小石潭记》)
100.阳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游褒禅山记》)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阳光,太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1.要
yào
(1)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重要) (《过秦论》)
(2)张良出,要项伯(通“邀”,邀请) (《鸿门宴》)
(3)要留清白在人间(希望) (《石灰吟》)
yāo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相约,誓约) (《孔雀东南飞》)
102.宜
(1)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适宜,合适) (《赤壁之战》)
(2)诚宜开张圣听(应当,应该) (《出师表》)
(3)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应该) (《廉颇蔺相如列传》)
(4)淡妆浓抹总相宜(合适) (《饮湖上初晴后雨》)
103.遗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 (《过秦论》)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 (《师说》)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遗留,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出师表》)
(4)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排泄) (《廉颇蔺相如列传》)
wèi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给予) (《出师表》)
104.贻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师说》)
105.易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换,换取)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6.阴
(1)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登泰山记》)
(2)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影) (《察今》)
(3)秋不得避阴雨(天阴) (《论贵粟疏》)
(4)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暗中,暗地里) (《张衡传》)
107.右
(1)居右者椎髻仰面(右边,与“左”相对) (《核舟记》)
(2)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上。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通“佑”,支持,帮助) (《左传》)
108.再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再次) (《项脊轩志》)
(2)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六国论》)
109.造
(1)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作,行) (《窦娥冤》)
(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 (《屈原列传》)
(3)复造候风地动仪(制造) (《张衡传》)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指天地、大自然) (《望岳》)
110.知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道,懂得) (《师说》)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了解) (《谋攻》)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劝学》)
(4)绝宾客之知(交情) (《报任安书》)
(5)君何以知燕王(了解) (《廉颇蔺相如列传》)
111.致
(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屈原列传》)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纳,招引) (《过秦论》)
(3)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招致,招来) (《孔雀东南飞》)
(4)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用心思) (《张衡传》)
(5)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情趣) (《芙蕖》)
112.质
(1)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 (《屈原列传》)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廉颇蔺相如列传》)
(3)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本质,实质) (《离骚》)
113.治
(1)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安定,有秩序,与“乱”相对) (《天论》)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部署) (《赤壁之战》)
(3)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治) (《扁鹊见蔡桓公》)
(4)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抵御) (《赤壁之战》)
114.诸
(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各,众多)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投诸渤海之尾(相当于“之于”) (《愚公移山》)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相当于“之乎”) (《庄暴见孟子》)
115.贼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害人的人) (《论语·宪问》)
116.族
用作名词:
(1)士大夫之族(类) (《师说》)
(2)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筋骨交错聚结之处) (《庖丁解牛》)
(3)宫之奇以其族行(家族,指同姓的亲属) (《宫之奇谏假道》)
用作动词: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阿房宫赋》)
(2)云气不待族而雨(聚,集) (《庄子》)
用作形容词:
族庖月更刀(众多,一般的) (《庖丁解牛》)
117.卒
用作名词:
(1)禁卒居中央(差役) (《狱中杂记》)
(2)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步兵) (《赤壁之战》)
用作动词:
(1)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死亡) (《张衡传》)
(2)周公卒业(完毕) (《荀子》)
用作副词:
(1)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仓促) (《赤壁之战》)
118.走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古代指疾行,即跑)(《守株待兔》)
(2)老翁逾墙走(逃跑) (《石壕吏》)
(3)可烧而走也(使之逃跑) (《赤壁之战》)
(4)窃计欲亡走燕(奔向,趋附) (《廉颇蔺相如列传》)
(5)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阿房宫赋》)
119.左
(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左边) (《游褒禅山记》)
(2)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东面) 
(《扬州慢》)
120.坐
(1)项王、项伯东向坐(坐着,坐下) (《鸿门宴》)
(2)因击沛公于坐(通“座”,座位) (《鸿门宴》)
(3)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由于) (《山行》)
清单二 常见文言虚词(18个)
1.而ér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2.何 hé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疑问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何等。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4)通“呵”,呵斥,谴责。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缉查盘问) (《过秦论》)
(5)“何”的词组释义。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凭什么”“怎样”“为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hū
(1)语气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②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③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④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介词。相当于“于”。
①在。
出,跳梁乎井干之上。(《秋水》)
②对,对于。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③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3)用于形容词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nǎi
(1)副词。
①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
④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2)代词。
①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②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乃”的词组释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就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qí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师说》)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等或省去。
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师说》)
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游褒禅山记》)
汝其勿悲!(表婉商)(《与妻书》)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伶官传序》)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表假设)(《送东阳马生序》)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6.且qiě
(1)连词。
①表示递进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②表并列关系。
河水清且涟猗。(《伐檀》)
③表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7.若 ruò
(1)动词,像,好像。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2)代词。
①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②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桓晋文之事》)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3)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③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4)“若”的词组释义。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失萧曹。(《咏怀古迹·其五》)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车后若干递送夫。(《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8.所suǒ
(1)助词。
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示原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②表示手段或凭借。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9.为wéi
(1)动词。
①做。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②成为。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③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④是,算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⑤认为。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介词,表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3)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何辞为?(《鸿门宴》)
为wèi
介词。
①给,替。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之具言所闻”即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 (《桃花源记》)
②向,对。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因为、由于。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10.焉yān
(1)语气助词。
①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②有时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③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词尾的作用,相当于“然”。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兼词。于之,于此。
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3)代词。
①表示第三人称。他、他们、它、它们。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表疑问。哪里、什么、怎么。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1.也yě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①表示判断语气。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②表示肯定语气。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③表示疑问语气。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表示感叹语气。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2.以yǐ
(1)介词。
①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史记·西南夷列传》)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副词。通“已”,已经。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13.因yīn
(1)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2)连词。
①表示承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因果。相当于“因为”“由于”。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14.于yú
(1)“于”作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①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
②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③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④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捕蛇者说》)
15.与
(1)介词,读yǔ。
①相当于“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②有时可译作“被”。
(夫差)遂与勾践禽。(《战国策·秦策五》)
(2)连词,表并列关系,读yǔ。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3)助词,读yú。
①通“欤”,可表反诘。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表疑问。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桓晋文之事》)
(4)动词,读yǔ。
①可译为“给”。
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可译为“结交”“亲附”。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16.则zé
(1)连词。
①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②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③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个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真正的意思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 》)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17.者zhě
助词。
①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②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③“者”有时放在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④“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⑤……者……也,构成判断句式。
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⑥前面有“若”“似”“如”等词,译为“像……的样子”“……似的”。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18.之zhī
(1)代词。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 (《师说》)
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 (《劝学》)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知识和道理,作宾语) (《师说》)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公输》)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译时应省去。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⑥在表时间的分句中作状语,常与“也”字呼应,相当于“……的时候”。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自67高中学习(gaokao_67),配图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经编辑再整理。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7 13:46 , Processed in 0.212857 second(s), 5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