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关羽被杀,钟繇高兴地写下这件奏章,成为小楷的开山鼻祖原创 曾祥耙 2020-06-06 17:57:56
楷书自春秋时期萌芽(如《齐侯壶》),至东汉末年,楷书已趋于成熟。楷书由汉隶蜕变而来(还有另3种说法是楷书从章草出之说;楷书从行书出之说;楷书从古隶出之说;大多数学者认为楷书从汉隶出)。东汉末年,钟繇整理隶书为小楷,将小楷法度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贺捷表》便是钟繇小楷的开山鼻祖之作。
《贺捷表》,又名《戎路表》,小楷,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 《宣和书谱正书序论》云:“降及三国魏钟繇者,乃有《贺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原文】
臣繇言:戎路兼行,履险冒寒。臣以无任,不获扈从,企仰悬情,无有宁舍。即日长史逯充宣示令,命知征南将军运田单之奇,厉愤怒之众,与徐晃同势,并力扑讨。表里俱进,应时克捷,馘灭凶逆。贼帅关羽,已被矢刃。傅方反覆,胡修背恩,天道祸淫,不终厥命。奉闻嘉憙,喜不自胜。望路载笑,踊跃逸豫。臣不胜欣庆,谨拜表因便宜上闻。臣繇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建安廿四年闰月九日,南蕃东武亭侯臣繇上。
《贺捷表》虽是楷书,还保留较浓的隶书笔意。用笔仍有隶书波挑、波磔笔法的痕迹。此作瘦劲而多有异趣,结构微扁而姿态蹁跹,颇得“势巧形密”之趣。通体结构、用笔皆无明显的程式化特征。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迹,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书体由隶向楷转变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贺捷表》与20世纪以来出土于古楼兰遗址的魏晋文书残纸的相同书体最为接近,在写法上吻合一千七百年后考古发现的曹魏、西晋人的笔体真迹,是现存钟繇书作中最能体现钟书风格的作品。钟繇的字以书写自然,风格古朴,以及章法结字的茂密幽深著称,具有古雅之美。
钟繇所处的汉末三国时期,正是中国文字从隶书向楷书交替转变的时代,他的小楷用笔方法一拓直下,改变了蚕头燕尾,明显地消减了隶书用笔的波磔之势,改变了隶书尚扁尚平的体势,从章法上改变了隶书行距窄字距宽的布局,结构疏朗宽博,体态扁方,字的重心偏低,用笔已改方为圆,自然古朴,虽然还不成熟,但显示出一种新鲜的楷书体态和气息,有一种意趣盎然的天趣,自有妙不可言之处。后世评钟繇书法有“瘦劲”“天然”“古雅”三大特征。与王羲之、王献之小楷相比,钟繇书法显然具有更为驳杂的笔法和体势的变化,也给人更多的回味余地与审美想象空间。
楷书起源于西汉,成熟于东汉及三国魏时期,钟繇改造隶书,创造了楷化的新体,成为楷书形成过程中关键的第一人,钟繇传世的著名作品《贺捷表》《宣示表》《力命表》《荐季直表》都是小楷,《贺捷表》被称为正书之祖,钟繇也被称为小楷鼻祖。由于钟繇的垂范,正书在士大夫阶层流行起来,从而形成了新的书法时尚,这就是后人津津乐道并且仰慕风从的“魏晋风韵”,钟繇不仅在书法史上堪称宗师高祖,对于汉字演变,特别是楷书的创立、发展与流变都举足轻重。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