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战斗,解放军历史上的迂回穿插。原创 风去了无痕D 2020-10-12 11:50:46
传统拳术中,有一段交手打人口诀,这样说道:
与人交手要推详,身体从容不用忙。
破敌全凭一双眼,直来定要侧手防。
他拳闪过须忙进,腋下轻舒难扺挡。
要使短打克长手,贴身靠肋是良方。
这意思就是:凡有敌凭借身大力猛,气势汹汹而来时。要想打倒这样的人,硬碰硬的对撞,肯定是不行的。
那该怎样打倒他?
就要靠眼明手快、不慌不忙,闪过他的迎面猛攻,急绕他侧面,以横破直,从侧面击打他的肋骨与腋下,只要时机能把握住,定可以将之一击而倒。
世间万物各有不同,其之原理相通。
打人是这样打的,用在打人上,叫以横破直。
而打仗,实际也是这样打的。用在打仗上,就叫迂回穿插,绕到敌人侧后去,从敌人侧翼发起攻击,打垮敌人。
能用“以横破直”打人的,可称武林高手。
因为能做到闪过对方直拳,再绕至其侧面击打的,理论上简单,实际真想在拳腿横飞的实战中做到,那是数年如一日,千日训练之功。
而能用“迂回穿插”去打仗的,必是智勇双全的名将与训练有素的强军,二者缺一不可。
只因为,你首先要避过敌军视线,才能出其不意的绕到敌军侧翼,然后实施突然打击。
这样打仗,对指挥员的能力、对时机把握,以及执行迂回穿插任务部队的纪律严明、训练水平高低与否,那都是有严苛要求的。
迂回穿插,是解放军历史上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但这却不是解放军的首创,正确的说,这是一种中国式的战斗打法。远程奔袭、迂回穿插,自古就有,但非强军与名将而不能为之。并非所有军队,都能运用“迂回穿插”去打仗的。
孙子曰:军争百里,必蹶上将军。
训练不足,纪律不严明的军队,让他作长途迂回奔袭,跑着跑着,敌人还没见着,在强行军过程中,就能把部队给跑散掉了。
明末,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明军各路总兵援京师,就在急行军过程中,许多部队跑着跑着,兵就散掉了。
这就是中国文贵武贱之后的严重后遗症!
军功如贱役,军士如贱奴,不知为何而战,我凭啥要拼了命似的跟着跑?
而在汉唐先秦时代的中国。在军功封爵制度激励下的虎狼之师,军功就是改换门庭、荫及子孙的人生重大追求,拿命去换也值。这样的军队会在强行军中跑垮了?那是决不可想像的!
由此,汉唐军队能以二万人作万里远征,扬威绝域。而宋与明代,百万大军拿着先进武器,仍也守不住家门。就是这道理。
所以,自古能实施远程奔袭、迂回穿插的军队,军人荣誉感非常重要。有了荣耀感,才能有纪律严明,从而战斗欲望高涨。
而这些东西,光靠棍棒与军法,那是不行的。
得让官兵们先明白了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然后方能斗志昂扬,不畏生死的去战斗。
唯有着高度荣誉感的军队,才会有高度自觉性,才能在艰苦环境中、以最坚定的决心去作战。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先诱敌军深入,然后实施远距离迂回穿插,先截断了冒进之敌的后路,然后对敌发起总攻围歼。这就是中国式的战斗!
三十八军一一二师的335团,为了切断敌退路,轻装疾进,昼夜兼程。一天一夜,十余小时急行军120里山路。
没有顽强的战斗作风,这是怎么也做不到的。
部队哪怕轻装,负重最轻的步枪手,身上三十斤重的枪支、弹药、手榴弹、工兵锹、水壶等,那是决不可丢弃的,又在山道行军,所以一天急行120里,那是奇迹。
而解放军从建军起,就擅长以铁脚板创造奇迹的。
- ”11号战胜40号。”革命战争年代,战火中锤炼出来的解放军百战劲兵,能背负枪弹,眯着眼晴,边行军、边打瞌睡。待枪声一响,立即精神抖擞,全成了小老虎!
从红军初创时期,在历次反围剿中,红军就靠一双铁脚板,屡屡以机动迂回,跳出包围圈,再在机动中抓住战机,伺机吃掉敌人一部,粉碎敌军围攻。
长征中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靠得就是两条腿。
解放战争中的外线作战,大踏步前进、后退,诱敌深入,围歼74师等等。以弱制强,胜利全在于一双铁脚板不停的机动,并在机动中抓住战机。
然后,在朝鲜战场上,让天下第一强敌们见识到了他们闻所未闻的战斗方式。
“敌人智勇双全、并且吃苦耐劳。”这是双方经无数次战斗后,美陆军对志愿军的评价。
(历史照片)横城反击战中,志愿军某部向敌后穿插。
莫非解放军的脚真是铁做的?
当然不是!任谁的脚,都是肉做的!
只有真正明白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军人,才有钢铁一样的战斗意志,并激发出能摧毁一切敌人的战斗精神。
所以,在机动中歼敌。抓住战机,用迂回穿插消灭敌军。
从红军到解放军都能打这样的仗。而同时期的国民党军队,就是知道了怎么打,他们也打不了。
其他各国的军队也打不了。就因为彼等,一没有文化传承,二则缺了钢铁一样的战斗作风。
作风来自于传承。传承,是很重要的!
用迂回穿插,在机动中歼灭敌军,这在中国历代战争中,这样的经典战例数不胜数。从战国时的”围魏救赵”开始,与敌军硬碰硬打仗,就成了中国兵家的下下之策。
让敌军动起来。或迂回到敌军背后去,从侧翼给敌人致命一击;或者在机动中设伏,歼灭敌人。
这样的仗,就成了中国历史上那些古今名将们的首选战法。
那些史上著名的大战,迂回穿插是无处不在的。
教科书上都有的”围魏救赵”就不讲了,讲两个典型迂回穿插的古代战例。
西汉名将周亚夫平七国之乱。- 周亚夫以正兵坚守,拖住敌军主力。轻骑迂回,断敌粮道使敌恐慌自溃的战术,三月时间,扫平了叛乱。
吴楚七国叛乱,叛军数十万众,气势汹汹而来,长安震恐。
周亚夫率汉军主力紧守关隘要道,挖深沟、筑坚垒。任七国联军如何动作、挑战,汉军主力就是坚壁不出。
是汉军战斗力打不过七国叛军吗?
绝对不是!
- 承袭了军功封侯制度,并以六郡良家子为主体,勋贵子弟为骨干的西汉中央禁卫军主力,是一支朝气蓬勃、求战欲高涨、人人知道为谁而战,立功心切的天下一等强兵。
但是,纵然强兵在握。周亚夫仍要以最巧妙的战术、花最小伤亡代价、去击败强敌,而不是硬拼伤亡。
这永远是一位名将对士兵的责任,也是对兵法的理解与追求!
为此,周亚夫连皇帝的诏书也一概不理。只是坚壁谨守不战,让叛军进退两难。
然后,派遣弓高侯韩颓当率精锐骑兵实施远程迂回,一直穿插到了叛军的后方,袭击叛军的辎重运输队,焚毁叛军设在后路上的一座座防御空虚的辎重粮草屯集点。
- 一顿不吃饿得慌。一天没饭吃,军中就会恐惶四起。二三天不吃,虎狼之士也会作鸟兽散。打仗,自古以来,就是打的后勤。
当七国叛军正张牙舞爪时,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粮草辎重没及时运上来,粮道、后路已经让朝廷的骑兵给切断了。
这下可了不得,七国大军立即军心不稳,数日后,纷纷垂头丧气的拔营退走。
可哪儿还能那么容易走!
早已在营垒里憋得胸中像火烧的汉军悍卒们,战鼓如雷、大举出击,吴楚七国大军,一役崩坏,溃不成军。
三国夷陵之战。刘备发举国精锐伐吴。
东吴大将陆逊认为,刘备亲领的蜀军主力,久经大战,不可与争锋。于是,命吴军扼险坚守不战,与蜀军相持。
两军对峙了八月之久,陆逊忍着吴军诸多勋臣宿将的”畏战惧敌”嘲笑,坚持不战方略,意在用时间消耗蜀军的锐气,使蜀军渐生懈怠。
当陆逊抓住了气候与风向变化规律后。
分派精兵数十队,人执一束茅草及引火之物。迂回濳行至蜀前军营寨外,约定时间,同时发动火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火烧连营。
大火烧起。东吴大将、江陵都督朱然率兵五千,从别道迂回,击破蜀军前锋后,勇猛突进,一直穿插到了蜀国大军的后方,一举切断了蜀军的后路。
(朱)然別攻,破备前锋,断其后道,备遂破走。
《三国志.吴书.朱然传》
东吴军以精兵迂回、纵火攻击,一举而让刘备的伐吴大军全盘崩溃。
打开突破口后,就组织突击队一直往里猛插,不与沿途之敌纠缠,一直打到敌军后方,去搅乱敌军的五脏六腑。
这样的打法,与解放军的战术何其相似。
所以,解放军历史上的迂回穿插,实际是中国兵法的传承与创造性的发挥。这是他人无法复制的、中国式的战斗。
(图片来自网络)以此向解放军,致敬!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