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与日本人比武,被老蒋通缉,毛主席点名让陈毅向他请教原创史海烂柯人2020-10-06 17:51:59
上世纪50年代,在怀仁堂的会议室里,主席当着众人的面,指着自己的脑袋感慨道:“没有叶剑英,我们这些人就没有这个啦!他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 受到主席盛赞的叶剑英,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带着崇敬与好奇,我们今天就来讲述下叶帅的故事。 与日本人比武的学生叶剑英(1897-1986),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梅县人。1917年,叶剑英考入云南讲武学校。这所学校的前身,是清朝末年创办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民国时,云南总督蔡锷扩大办学规模,改讲武堂为讲武学校。讲武学校师生,曾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叶剑英(1921年在广东)
由于蔡锷等人都曾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因而云南讲武学校也是仿照日本士官学校的那一套办法,全校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科,而叶剑英便是该校炮兵科第12期的学生。 当时,校方为了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开设了一门剑术课程。在授课的教官中,有一位十分孤傲的日本中尉。这位教官出身于武士世家,刀法和剑术都十分精湛,可惜此人素日好勇斗狠,经常拉着中国教官比武,并借以炫耀自己的武艺。 叶剑英考入云南讲武学校前,便十分喜欢剑术,而且自己的水平也相当厉害。在讲武学校期间,叶剑英也没有间断练习,常常一个人在僻静处挥剑苦练。 面对不可一世的日本教官,血气方刚的叶剑英暗自决定:一定要找个机会,好好煞煞他的威风! 云南陆军讲武学校
当时,同宿舍的学生金至顺也看不惯日本教官的作为,因而两人一拍即合。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叶剑英常常与金至顺练习对劈对刺,一心想提高自己的剑术,以便能够与日本教官一较高低。 直至半年后,胸有成竹的叶剑英向教官提出了比武的请求,而那位日本教官也随即答应了叶剑英的要求,并想着再次炫耀下自己高超的武艺。 比武当日,操场上挤满了前来观看的学生,而叶剑英与日本教官则在穿上规定的防护服后,开始了劈刀的比试。这是一场毫无保留、逼近实战的决斗! 两人战在一处后,操场上的学员连大气都不敢喘,只听到钢刀叮当作响的撞击声在回荡。在长达二十多分钟的对决中,日本教官用尽了浑身解数也未能占据上风。相反,叶剑英却越战越勇,直打得日本教官仅余招架之力。 《建军大业》叶剑英剧照
战至最后,叶剑英与日本教官的钢刀死死抵在一起,两人足足对峙了有两分钟,直到日本教官一屁股坐在地上认输。就在此刻,人群传来了喝彩声! 经过这次比武,日本教官对叶剑英这个学生心悦诚服,并按照武士道的习惯,将自己的武士刀赠送给了叶剑英。经过这一战,年轻的叶剑英算是为中国学生们赢下了精彩的一局。 老蒋钦点的“通缉犯”1926年10月,蒋介石再次命令北伐军围攻南昌。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叶剑英表现优异,让蒋介石大为欣赏,甚至特意亲自召见叶剑英,决定委以高官。 当时,蒋介石打算让叶剑英领导自己的嫡系1师,但叶剑英考虑到蒋介石的反动迹象越来越明显,还是婉言谢绝了。但之后蒋介石还是将俘虏来的孙传芳部改编为新编第2师,并坚持让叶剑英做了师长。 在建国粤军第二师任参谋长的叶剑英
叶剑英出任新2师师长后,并没有如蒋介石预想的那般,成为蒋介石的心腹,而是效仿苏联红军的编制,在军队中设立了党代表。由此可见,叶剑英向往革命的热忱一直都很高涨。 1927年,革命形势危急,蒋介石逐渐撕下了面具。关键时刻,叶剑英与进步军官们商议,决定率领军队反蒋,并亲自起草和签发了反蒋通电。 蒋介石听闻叶剑英的决定,气得拍案而起,一直高呼“要制裁叶剑英!绝不能便宜了他!” 就这样,叶剑英从蒋介石一心想拉拢的对象,成为了钦点的通缉犯。当时,蒋介石还秘密下令,派人潜入叶剑英的驻地吉安,伺机除掉叶剑英。
不过,由于缺乏经验和后援,叶剑英的新编2师很快被朱培德部包围缴械。直至最后关头,叶剑英才乔装出城,经过几番周折,安全抵达武汉,彻底摆脱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 截获张国焘密电,挽救了革命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北部的懋功地区会师。也正是在此前后,出现了南下与北上的分歧。按照6月26日两河口会议的决定,绝大多数领导都坚持北进方针,张国焘南下川康的提议被否定。 不过,张国焘始终没有放下南下的打算,而且一直按兵不动,加之前敌总指挥部政委陈昌浩也对张国焘唯命是从,使得张国焘南下的野心越来越大。9月9日,张国焘向陈昌浩发出密电,命令右路军南下,阴谋武装夺权。 长征时期的叶剑英
所幸,当电报送到陈昌浩面前时,恰好赶上陈昌浩正在召开右路军高级干部会议。送电报的机要人员见陈昌浩无暇接电文,便将电报先递到了陈昌浩旁边的参谋长叶剑英手中。 叶剑英接过电报,见是专门交给陈昌浩的,便想将其递到陈昌浩手中。不过,此时的陈昌浩正陶醉于在会场上高谈阔论,只顾着眉飞色舞地讲话,便又将电报随手交到了叶剑英手里。 此时,叶剑英仔细一看电文才知道,原来张国焘给陈昌浩下了一道“彻底开展斗争”的命令。叶剑英猛然意识到,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不过,沉着机智的叶剑英并没有声张,只是佯装上厕所,然后溜出会场,跑到了毛泽东处,随后又不动声色地回到陈昌浩身边。 由于叶剑英及时截获了张国焘的密电,使得中央有了准备。当夜,毛泽东等人连夜起身,前往红三团驻地,而叶剑英则坚持留下,打算伺机将直属队一并带离。 为了成功摆脱陈昌浩的控制,叶剑英以准备过草地的粮草为名,主动请求要去“打粮”。随后,叶剑英趁夜将队伍带出,成功率领着直属队同毛泽东、彭德怀在红三团汇合。 红军时期的叶剑英(右)
叶剑英的此次一连串的行动,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灾难性的悲剧。正因如此,建国后毛主席才会在怀仁堂盛赞叶剑英,称他救了党、救了红军。同样,周恩来在提及此事时,也提到: “如果没有剑英同志,那个局势就坏了。在关键时刻才显示出是同志嘛!” 毛主席让陈毅向叶剑英请教学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将帅们多半只会领兵打仗。然而,新中国的将帅们往往是文武双全的,叶剑英便是如此。 叶剑英喜欢唱歌,也擅长粤剧。1928年,叶剑英在苏联学习,当时便是有名的文艺分子。有一次,叶剑英在课间跑到树下唱起了粤剧《霸王别姬》,结果不知不觉间他身后聚集了不少同学在默默倾听。 当叶剑英唱完一段后,人群中突然有人喊到:“唱的好!再来一段!” 除了嗓子好,叶剑英还精通多门乐器,诸如扬琴、二胡等都是信手拈来。1942年,叶剑英回到延安,在王家坪带领着同志们将文娱活动搞得丰富多彩。 叶剑英在延安
由于条件有限,叶剑英便自己动手做乐器,然后亲自给大家做示范。在叶剑英的带领下,乐队、表演队都搞得如火如荼,还经常组织演出、搞音乐会。当时,叶剑英还经常指挥演唱,诸如《二月里来》、《黄河水》、《救亡曲》、《延安颂》等曲目,在各次演出中都很受欢迎。 当时在一位王家坪采访过的美国记者曾提到,“叶剑英在跳舞中反映了情趣与艺术的结合。” 不仅如此,叶剑英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也非常了得,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在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期间,叶剑英便常常与同学们切磋诗文,到了北伐时期,叶剑英在忙于军务的同时,依然笔耕不辍。后来,叶剑英和朱德、董必武、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经常相互唱和,切磋诗词。 毛主席非常欣赏叶剑英的诗词,甚至在给陈毅的信中强调:“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要向他们请教。”在主席眼中,陈毅要学习律诗,而叶剑英和董老便是陈毅要请教学习的对象。 毛主席和叶剑英在王家坪
叶剑英在诗词上的造诣,在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峥嵘岁月的洗礼。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叶剑英一直善于思考,勤于动笔,也正因如此,聂荣臻才会在为《叶剑英诗词选集》作序时称赞叶剑英是“当代中国诗坛泰斗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词,描绘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如今,老元帅们已离开我们多年,但他们为新中国和中华民族所作出的贡献,将会永远铭刻于炎黄子孙心中! 叶剑英元帅
收藏
举报
375 条评论
评论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2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