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667|回复: 0
收起左侧

[诗歌阅读]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讲解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18-11-6 12: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农药猴三棍 2018-10-15 20:43:00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讲解
古诗词是古典文学长廊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阅读古诗词能增长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制订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并作出了“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及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的规定。为此,中考语文对古诗词的考查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考查默写,往往放在试卷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另一部分则放在“阅读理解”中进行考查,题量一般为2~3题,分值在5分左右。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后一种情况,即对古诗词阅读理解的考查。

中考对古诗词阅读主要考查:①对诗段或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②对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③对诗句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④说出自己对作品中情境和形象的体验的能力;⑤再现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进行扩充性描写的能力。
从题目的呈现方式来看,中考古诗词阅读考查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选作题等几种。
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饱含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主题,语言精练,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所以,我们在解答古诗词阅读题时,应当遵循其体式的特点和题目的要求来作答。下面就用典型例题“现身说法”,探寻中考古诗词阅读各类题型的答题策略。
一 内容概括类
【典题引路】
例1.(2017 甘肃兰州)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指体悟道理。④更:经历。
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湍上急流、的金城美景。
例2.(2017江苏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送日本国僧敬龙①归
韦庄
扶桑②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③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①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②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③与师谁:“师”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
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
  

例3.(2017 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山 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
  

以上三道题都主要考查对诗作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但它们考查的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例1主要考查的是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例2主要考查的是对诗句中的特定词语所指内容的理解能力;例3则主要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技巧探究】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一先要细心地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指向,即弄清楚题目要求理解概括的内容所指,是某一句或某几句,或者是某句诗中的某个词语,或者是全诗,等等。然后根据这一指向,联系文本的标题、作者及提供的注释等辅助信息进行阅读揣摩,获取答题所需的相关信息,最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并运用题目所规定的语言形式加以表述。题目若对答题语言形式没有特殊要求,则简洁明了即可。譬如:例1,在填空题的题于中给出了“晴空万里”和“湍上急流”两个四字短语,这显然暗示了作答的要求,即要用与其相似的四字短语对第二、四两句诗所描写的内容进行概括表述。例2,引诗的注释信息十分重要,作答时必须借助注释中提供的信息加以推测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解。例3,作答时则需要联系题目“山雨”(事件)以及题干要求“两幅”(数量)等信息阅读全诗,并由诗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一夜”与“平明”切入,抓住体现景物特征的词语进行概括。
(例题参考答案:例1.积水连山 城头残月 例2.“东更东”:东面还要往东。运用叠词,
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例3.示例:一是描绘了一幅星月皎洁、无云无雷的静谧的山间夜景图,是雨前之景;二是描绘了一幅天明时山间溪水暴涨、湍急流动的图景,是雨后之景)
二 情感理解类
【典题引路】
例4. ( 2017湖南岳阳)阅读徐俯的《春游湖》,回答问题。
春游湖
[宋]徐 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①水开。
春雨断桥②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①蘸:zhàn 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5. ( 2017江苏淮安)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四两句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例6.(2017 山东德州)阅读。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料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以上三道题都是考查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其中,例4是从全诗的角度来设题的,例5是从诗中的某些句子来设题的,而例6则一反常规,不要求归纳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是要求找出表达诗人情感变化的词语并探究其变化的原因,不仅设题角度新颖,而且考查的能力层级明显提升。
【技巧探究】
解答这类题时,首先通读全诗,了解全诗的大意。即使如例5般要求归纳诗歌三、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也应如此。因为作品中的情感是具有整体性的.或者说是前后一脉,酝酿发展变化着的。然后,抓住诗歌中意象的特征,并由之进行“体验式联想”,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置身于诗歌的情境之中,揣摩诗人的心理感受和思想情感。最后,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将感受和情感加以表述。譬如:例4,首句采用疑问的语气(“几时回”),表达了对双燕突然出现的惊喜之情;第二句写被夹岸桃花盛开且水花相映的美景所吸引的喜悦之情;第三、四两句,写出了波折迂回,正当为水涨桥断所阻无法尽游兴之时,却于柳荫深处一只小舟悠然而至,惊喜之情便跃然纸上。对全诗内容有了这样一个大致的了解,解答此题就不是难事了。例5,虽然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第三、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但要想准确理解“落红”和“护花”的寓意,就得结合前两句诗所交代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处境等信息进行揣摩。例6,要想准确地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就得通读全诗,而探究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更是需要深人地研读全诗,然后才能调动平时的语言知识积累到诗句中捕捉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兴长”和“惆怅”),并通过诗中的意象以及对结尾句的理解,明确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景美和思乡)。
(例题参考答案:例4.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即惊喜之情。例5.对新生命的赞美;呵护新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例6.示例:“兴长”“惆怅”。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 技巧赏析类
【典题引路】
例7. ( 2017江苏连云港)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例8. ( 2017四川眉山)课外古诗词赏析。
宴 词①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②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③,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①宴词:宴会上所作。②畎(quǎn):田间小沟。③催去掉(zhào):催促船儿离开。棹,长的船桨。
如何理解“桃溪浅处不胜舟”?结合写法作简要赏析。



以上两道题主要考查的都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对中考学生来说,这是一种较高的能力层级,因此试题往往设置得比较浅易,一般主要考查析字词(例7)或赏句子(例8)的能力。
【技巧探究】
作答这类试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要求,看其是要求析字词,还是要求赏句子。如果是前者,则先要弄清楚这个词语的本义是什么,然后再将其放到诗歌的具体语境中去理解,进而品味其语境意义,以及对诗人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所起的作用;如果是后者,则要先明确诗句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比喻、拟人、夸张,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虚实结合、化虚为实,等等,然后联系全诗内容,尤其是诗句所在的语境,即前后诗句的内容,来加以思考。“赏句子”试题答案的呈现方式一般为“解释诗句大意+明确表现手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好处或作用”。
[例题参考答案:例7.描绘了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更加开阔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例8.桃花溪太浅,怕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此诗句运用了反衬一手法,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重。(或:化虚为实的手法,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赋予重量感,写出了愁之深重。或:夸张手法,将“离愁”夸大,担心溪水浅,载不动,进而写出离愁之深、之多)]
四 形象体验类
【典题引路】
例9.(2017浙江金华)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小雨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诗人写出了小雨的独特形态,并赋予它人的心思。请你化身小雨,用第一人称描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


以上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诗歌所描写形象的体验感悟能力。由于其能力层级要求相对较高,这类题在中考中出镜率不是很高。
【技巧探究】
作答这类题目的前提是认真地研读全诗,要能够真正地理解诗歌的意思,以及诗人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之上,根据题目要求,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感悟品味。值得注意的是,答题时千万不能浅尝辄止,得一忘二,导致答案不全面而失分。例9就是证明,试卷给出的参考答案说明就是“该题分层赋分”,赋分层级分别为:第一层:只关注小雨某一方面的形态或心思,如“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我不能下得太大,也不肯全无”“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美”等。第二层:关注到小雨的形态或心思,但没有指出两者的关系,如“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不能下得太大,也不肯全无”“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美”“我不能下得太大,也不肯全无,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美”等。第三层:不仅能关注到小雨的形态或心思,还能指出两者的关系,如“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美,于是,我虽然下得不大,但也不肯全无,细细疏疏,形成一幕珠帘,挡在诗人眼前,让他欣赏我的美”。可见,“小雨”的形态、心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只答出其中一点或两点,都会被扣分。
(例题参考答案:例9.示例: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美,于是,我虽然下得不大,但也不肯全无,细细疏疏,形成一幕珠帘,挡在诗人眼前,让他欣赏我的美)
五 意境再现类
【典题引路】
例10.(2016 江苏苏州)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魔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以上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诗句意境的再现能力。换句话说,它既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又考查了对诗意的二次表达能力。所以,作答这类试题时,先要能够准确地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努力用准确、生动、形象、简洁的文字将自己对诗句及其意境的理解表达出来。
【技巧探究】
作答这类题的前提是能够准确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但是,用语言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并不等同于简单的翻译,它还要求对诗歌的意象、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正确解读,还要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具体描述时,还一定要语言优美。这类题在中考中较受青睐,答题关键是找出关键意象及其特点,若题干还要求给出评价和鉴赏,答题时还需要在描述画面景象的基础上,概括景物所营造氛围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分析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例题参考答案:例10.示例:战马奔腾,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惊不已)
总之,对于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总的备考理念仍是:对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不但要熟练背诵,而且要能理解、会运用;对教材上的其他古诗词篇目,也要熟读,以利于积累,培养语感;积累古诗词鉴赏的知识要点,掌握相关的名词术语;通过训练,强化答题规范,培养正确的答题习惯。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8 14:45 , Processed in 0.256833 second(s), 5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