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七上迎期末专项复习之五(《诫子书》、《语言二则》)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君子之行(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无以致远( ) (4)非学无以广才( ) (5)淫慢则不能励精( )( ) (6)险躁则不能治性( ) ( )(7)意与日去( ) (8)遂成枯落( ) (9)悲守穷庐 (10)将复何及(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3、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和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4、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6、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
(3)有闻而传( ) (4)求闻之若此(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4、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身亡所寄( )(2)因往晓之( )( )(3)天果积气( ) (4)若躇步跐蹈( )(5)舍然大喜( )(6)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3)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3、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4、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作怎样的评价? 参考答案:《诫子书》 1、(1)品行(2)内心恬淡,不慕名利(3)达到远大的目标(4)增长才干(5)放纵懈怠(修养性情)(7)消失(8)最终,终于(9)陋室(10)来得上 2、(1)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3)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4)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 3、D4、D 5、(1)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3)险躁则不能治性。6、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穿井得一人 1、(1)等到、(2)讲述、(3)知道、听说(4)像这样 2、(1)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常常有一人停留在外面。 (2)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3)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3、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杞人忧天 1、(1)同“无”,没有(2)于是,开导(3)果真,的确(4)你(5)同“释”解除消除。 (6)的人。 2、(1)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2)“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3)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3、文章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4、表明他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