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寻古轘辕关,在嵩山深处遇见与世隔绝的人#自驾在路上#原创地球旅客2020-10-25 13:49:55
古轘辕关
被遗忘的雄关,被遗忘的人出登封城,沿207国道往西北方向走,过少林寺,大约再往前2公里就来到了太室山和少室山相接的垭口,垭口以西,山势陡然下降,并以巨大的落差迅速过渡到了一片广袤的平原上。 站在视野开阔之处,朝太阳落山的方向望去,洛阳城层层叠叠的高楼依稀可见,这便是洛阳盆地。 洛阳盆地,摄影©孤城
207国道从嵩山上蛇形而下,延伸进了盆地深处,这段曲折的山路就是有名的嵩山十八盘。 十八盘虽弯多路险,却是由洛阳通往豫中和豫东地区的一条捷径,故而自古以来都是商旅要道和兵家形胜。
被弃置的老十八盘,摄影©孤城
川流不息的新十八盘,摄影©孤城
东汉末年,中原大乱,汉灵帝为确保京师安全,在洛阳四周设置了八座雄关,分别是函谷关,伊阙关、广成关、大谷关、轘辕关、旋门关、孟津关和小平津关,并置八关都尉,统领八关军务。 这八座关隘中最为险要的轘辕关就处在十八盘的制高点。 洛阳八关示意图,制作@孤城
隋唐之交,在洛阳篡位自立的王世充派侄子王仁则驻守轘辕关,王仁则依托天险在嵩山下筑起了一座轘州城,这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后来成了李世民围困洛阳时一块难啃的骨头。 公元621年四月廿七日夜晚,一群身怀绝技的少林僧人潜入城内,说服守城军官打开城门,并生擒主将王仁则,城外的唐军趁机攻入,轘州城破。 这就是“十三棍僧助唐王”的故事,艺高人胆大的少林僧人为唐军入主洛阳立下大功,也助推少林寺成为天下第一名刹。 十八盘下的村落,摄影©孤城
我们曾多次路过十八盘,也知道轘辕关就在附近。不过我们一直听说的是“轩辕关”。甚至长期以来,都把“轘”字误解成“轩”的繁体字,这就导致我们在找寻轘辕关时,更加困难的一个原因。 另外,“轘”读“huàn”,是指古代的车裂酷刑。轘辕,则是弯曲险阻的路。 虽然与少林寺咫尺之遥,轘辕关却丝毫没有蹭到少林寺的热度。在十八盘附近,既没有路标导引,也没有任何指向轘辕关的痕迹。只有几个关闭的武校,空荡荡的建筑参合进岭口的冷冷清清。 我们依照网络地图的标记沿着十八盘再往下走了一截,到一个大弯处下车,路旁有一段像是有人走过的小径,被荒草野树遮蔽,仅能大致分辨出路径所在。我们擅自猜测,大约是古关太落寞了,无人造访才导致这样的麻烦。于是一人捡了一根枯枝,披荆斩棘磕磕绊绊地往里面走了好一阵,才发现是一条死路…… 无奈,我们又返回大路上,可是到处上下来回走,都不像有路的样子,研究了半天也没理清头绪,太阳又很快落山了,天一黑,这满是大货车呼来啸去的山路就让人心里发虚。 某地图上的标注也写错了(lll¬ω¬)
所以第一次寻找轘辕关,没找到。 第二天我们又去找,有地图还找不到地方的事情,还不常见。 这一次我们沿着十八盘一直往下开,一路上也没见着任何雄关的迹象,开到最下面的平地上,眼看越来越远了,而且关隘大多居高临下,我们肯定是错过了。在经过一截玉米地时,远远看见了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我们判断这么小的娃娃,旁边应该有大人。于是就下车往玉米地里走,果然一个老伯闻声走了出来。我们问他:“您知道轩辕关在哪里吗?” 他说他不清楚什么轩辕关,不过知道有一个古老的石头门。 我们连忙说就是那个东西,在哪里? 他指着我们来时的路,说就在那里,路口有一个石碑,还插着一面黄旗子,看到黄旗子就是了。 我们便沿着上山的路慢慢开,果然不出五分钟就看到了一个路口和石碑,不过这石碑是倒在地上的,已经碎成两半了。我们不由得感叹道,怪不得找不到,原来是在地上躺起。 可是这条路指向了一个靠山的村子,地势也比较低,我们半信半疑地把车开进去,果然没多远就开不动了。正好路边坐着一位正在抽烟的大叔,这次他听说过“轩辕关”了,他指着十八盘的顶端说:还在上面……
在进入十八盘以前,有一个向西边岔开的路口,旁边的林子里有不少石碑,路边的崖壁上也插着黄色的旗子,条件吻合,这应该就是了吧。 我们把车停在路边,朝着里面走去,快走到头时,遇见了一位尼姑。 在嵩山遇见出家人并不奇怪。人说,嵩山七十二峰,峰峰有寺院,虽说如今大部分寺院都凋敝了,但出家人的数量依然可观。 与其说我们遇见了一位尼姑,不如说她也正在期待遇见我们。 她站在一处建在陡崖旁的小瓦房门口,等着有人经过。这么偏僻的地方要有人经过实在很难,所以她看到我们的时候,就赶忙招呼起来。 原来她想请我们帮她一个忙。我们就跟着她过去,在一个很大的山洞洞口,她拜托我们把一条写着“爱国爱教”标语的横幅挂起来。 我们走进山洞看了看,最里面供奉着一尊泥塑菩萨。菩萨的旁边放着被褥类的生活用品。 我们帮她挂好横幅后,她很高兴,介绍说这洞叫黄龙洞,就在前两天她还亲眼看到一条黄色的大蛇从洞里窜出去,说完又拉着我们去参观她接泉水用的水池房,那是她日常用水的来源。 水池房的房顶立着一尊洁白的菩萨雕像,有好几米高,像是这里有过轰轰烈烈的宗教仪式,但又被放弃了一样。看过水房后,她又钻去旁边的地里摘了一把金银花送给我们,金银花闻起来异常清香,这是她自己开垦的一小块地,除了金银花还种了一些蔬菜。 我们说谢谢,她就不住地说“阿弥陀佛”。她又无意提起,她在这里住了七年多了。听闻这话我们一脸惊奇。不由得又扭头看了看她住的地方,就是那个山洞,晦暗,幽深,一个人长久地在这种地方待着,该是多么大的决心。
“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过了以后我们才在想,也许这就是真正的隐士生活。 但当我们一心向她打听轘辕关在哪里时,她说她哪里都不去,也就不知道。告别这位老尼后,我们开始漫无边际地闲走,坎坷不平的土路上没有车辆,更没有人。唯有山林之中传来一阵一阵的木鱼声和诵经声,仔细找又找不到在哪个位置。 古人认为天地之中是嵩山,看来大家都喜欢来嵩山修行。 就在木鱼声里,我们把无人机放上了天,终于用航拍的视角把轘辕关从群山遍野里找了出来。至少在镜头里,我们看到一条小路从十八盘岔开,一直延伸到了一处关口模样的地方。 不过现在赶过去已经来不及了,太阳马上又要落山,我们站在一块巨石上,眺望远方的洛阳城,直至晚霞落幕,华灯初上。 通往轘辕关的路,摄影©孤城
第三天,肯定不会再找错了。 尤其看到那条其实巨显眼的岔路时,我们既感动又诧异。为什么会错过这么多次呢?因为这条路刚好在一个大回环的中间,坐在车上时,目光总是紧盯着下一个转弯,这就是我们不断错失这条路的原因。好在这次我们是走着过去的。 最初那位老伯指的路是最准确的,岔路对面有一个石碑,但已被一人多高的灌木和杂草掩盖了,黄旗子也是有的,只是不太鲜艳。 沿着这条路向上走大约一刻钟,轘辕关的关门厚重而清晰地显现在眼前。 轘辕关(西面),摄影©孤城
轘辕关透露出的古老气息不是因为沧桑,而是源于遗忘。关门上方的关楼早已坍塌,不知何时,人们在上面盖起了几间瓦房,修成了一座简易的道观。但说是道观也太片面了,不如说这里形成了一个小众的修行圈,我们经过的声响,引得房子里百无聊赖地走出几个人来,看样子有僧人也有道士。
轘辕关(东面),摄影©孤城
登上关口旁边的山坡,向历史深处回望。此刻,轘辕关西向洛阳,遥望着那座古老的城市,它未曾见过洛阳的繁华,也不知道千年一瞬,沧海桑田,还以为自己依旧担负着扼守要冲的使命,由此不敢轻易倒下。 实际上,眼前这座轘辕关重修于清乾隆年间,那一次重建也许是这座古老关口最后一次被历史热切地挽留,随后它就一直静默在两山壑口,居高临下,独自眺望。 俯瞰轘辕关,摄影©孤城
穿过轘辕关,眼前豁然出现一片平整的麦田,麦田尽头是少室山庞大的山体,四面青山围起来一方玲珑又不失辽阔的小天地。 再往前走了一段路,两头奶牛正在一个微型的草原上里漫不经心地吃草,一只小土狗跑过来,对着我们吠个不停。 一开始就吸引我们注意的,不是牛,也不是草原,而是更远处的两个小姑娘。一个八九岁,一个十一二岁,她们正坐在草地上,捧着碗吃饭。旁边则是塑料布搭成的粗糙棚子,她们就住在这里。 群山合围的小天地,摄影©孤城
我们互相看了很久,直到她们对我们也产生好奇,并主动走过来以后,我们也向草地里走过去。两个小姑娘的衣服都有些脏了,她们的眼睛却十分清澈,那明亮的眸子,比牛的眸子都还亮堂。 大点的女孩头顶上挽着一个发髻,那样式完全是古时候的装束,让她俩给人的感觉更加扑朔。 她们两个都不说话,只是盯着我们打量,在这种地方,恐怕一年四季都难见到生人吧。很快棚子里钻出一个男人,他的衣着破旧,如同流浪多年。当然他也清楚这一点,他叫我们拍照的时候不要拍到正脸,因为他今天穿的衣服不好看。 他告诉我们他在这里开荒,准备种玉米。旁边有一块地种了油菜,现在已经结籽了。 大概是看着有父亲在,两个女孩也靠拢过来,时不时地冲我们笑。说种玉米的时候,男人拿着锄头垦出一道浅沟,两个女孩则跟着他身后帮忙撒种,小狗也跟过来,在脚边来回追逐。 种玉米的一家三口,摄影©孤城
我们的疑问很多,但只问了一句:“你们是从哪里过来的?” 他说从开封来的。有朋友说这里有块荒地,他就过来了。就算我们不多打听,也不难想象,他是如此的贫困,可能没有落脚的房子,甚至没有老家,像无根的浮萍四处飘荡。 我想他可能也不用手机,因为他的眼睛和那两个小女孩一样透彻。在那堆塑料棚外面,有一块太阳能板,他说能勉强发电,照个灯。我们还问他有没有电视机,其实想从侧面打听他们跟外界的联系有多少,他说有,就是坏了。 我能想象很多可能,唯独不明白的是,他是怎样拖着那么多的家什,带着两个小孩,还有两头牛,从开封来到这里的?他们走到十八盘,找到那条被废弃的路,像是钻进嵩山的秘密之处,在看到轘辕关的那一瞬间,他们有没有感到一丝困惑…… 我最关心的还是两个小姑娘,于是问起她俩上学的情况,这位爸爸不好意思地说:“山下面就有学校嘛。”他说得有些含糊,两个女孩也把头低下去,我猜她们可能没有上学。山下什么都没有,只有倒闭的武校。 我们又聊起用水的问题,男人说只能骑摩托去山下运水。这样的生活就更艰难了,要浇灌这么大块地,不知要运多少趟水,假设还一直不下雨的话…… 我们打算离开的时候,一群鸡仔被放了出来,在草地上到处啄来啄去。轘辕关那头的人瞅见有人造访,也忙不迭地赶了过来。我们越走越远,山谷之间原本生出一丝热闹的意思,又如雾气一般很快就消失了。 茫茫的山野里又只剩下隐蔽没落的轘辕关,和以山为家的人互相取暖。
沿着古道往下走,没多久就回到了公路上。 天晚了,连少林寺那边的游人也少了。我们的车停在十八盘,所以不得不再走回去。天气不冷,但轘辕关的凉意似乎渗透在身体里一时半会儿还来不及散去,晚霞和昨天的一样绚烂迷离,无边无际。 等我们到家,烧壶水,沏好一杯热茶,看着窗外的街市流转起五光十色的霓虹,或许那位尼姑正点着油灯,捻着念珠,喃喃地诵读着经书。两个小姑娘应该已经拴好了牛,钻进她们的棚子里,坐在被露水沾湿的床边,手电忽闪忽闪地亮了,照着她们孤独又费解的脸庞。 我们不断设想,以至于不敢睡去,不敢想象对于那些与世隔绝的人,长夜是否都显得残忍。 轘辕关,继续被遗忘吧,忘记有人在逃离尘世,有人因尘世而无处可逃。因为忘记,有时也是世界的余热和包容。 关注地球旅客,好文章不错过! 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录 ⬇ 更多好文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收藏
举报
141 条评论
评论
- 我心永恒My18天前
触动心灵的文章!人生在世,有人隐居山林,有人向往城市喧嚣~这一切都是生活的选择吧! 再个轘辕关是洛阳偃师市府店镇境内的古关隘,十八盘也是在偃师府店境内。如果作者下次再来的话联系我,我请你们品尝府店美食。[赞][赞] 回复 ⋅ 13条回复75
- LUOYANG用友17天前
第一次听说还有一个新十八盘一个老十八盘。现在这个207国道走的是新的还是老的? 回复 ⋅ 1条回复2
- 田天源18天前
是游记还是散文啊?少林寺周边还散落着那么多的故事! 回复 ⋅ 1条回复5
- 阳光灿烂9177917天前
探幽寻古,穿越千年。既有一千多前的关隘,也有现实中类似于千年前方式生活的尼姑、男人及女孩。城市与乡村,繁华和原始,只不过几十公里的距离,却仿佛差了一千多年的时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仍从作者的游记中感受到震撼。 回复7
- 常湜122小时前
新老十八盘,轘辕关,都是地处偃师佛光通往登封嵩山北麓的名胜古迹!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3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