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side边远:我不懂摇滚精神,但看这些电影不散电影2021-04-03 14:05:44
出品:视相Variety 策划:姜大噪 视觉统筹:霍老爷 运营:killer 边远平面摄影:杨毅东、狄儿童 艺统:大华 媒介支持:ONE一个、不散、电影贩 后记 1 能不能“在年轻的时候被叫去一起搞乐队”是对年轻与否、是对能否被一群人接纳的文化认同的一种检验。 而“能不能在分开10年后在一起重新创作”便是对人生这道阅读理解题的一次小的提问,Joyside这个乐队的名字就是一个回答,依旧站在快乐这一边。 前乐队吉他手辛爽在上个夏天因为《隐秘的角落》的导演身份,成了,当时他的岳父没看两集把电视关掉,成为了一时“爆梗”。 • Joyside《命不该绝》巡演 Joyside的复出可能没有大众意义上的爆火,大家记住的是穿着拖鞋上台,临时未按彩排音乐出场的五条人。 但,Joyside的可贵之处,或者对喜欢过他们的已经30+往上年龄的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存在,10年后复出的第一首歌《Not My Time To Die》后来大家叫它“命不该绝”,40岁也可以是一个开始。 2 这个片单可以说是我欠Joyside,欠边远的。因为早在一年前,《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开始录制前的我们先找到了School的老板刘非,那时候说完片单这个内容形式,二话没说就把乐队主唱边远拉进了群。 除了对乐队还是原生态的经纪模式感慨外,一下子少了很多距离。他们没有考虑你的平台能够带来多少流量或者转化,而是把这件事好不好玩作为唯一标准。 于是这个片单在我的电脑里放了一年两个月,这段时间找过好多媒体,现实是没有直接流量转化的内容,或者对商业化无用的这样一个东西,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要。这个过程我无法在和他们对接的群里说,抱歉无法推进。 在视相重新启动片单,有想过让边远重新说一说最近看到的电影。但在这一年多的等待中,逐渐把里边的电影看完,突然觉得我们的经历和电影的时效性不需要那么强,好的电影是可以跨越时空的,有缘看到就是缘分。 所以“时间客厅”的命名是赋予它的新生命,我们有很多时间可以“浪费”,用电影浪费在客厅里。 3 边远看过超过三遍的电影有一部叫做《大门》(The Doors),海报的背影和他很像,喜欢边远的人一定第一眼就能看出来。 电影围绕大门乐队主唱Jim,1971年他年仅27岁离开人世。在我眼里边远也是所谓对“偶像”或者精神力量的一种延续。 这也许不叫摇滚精神,也许不叫偶像。 但你看到边远一个肩高,一个肩低,蓬松的头发,紧身的衣服,喇叭裤。2001年成立到今年20年,你可以说边远,还是那个操行。 这样的状态让我想到了《牯岭街》里的Henry,一直穿着参军服装,肩披风衣,手捧着《战争与和平》。 • 《牯岭街》片场 另一部他看过三遍以上的电影也是大门乐队主唱很喜欢的诗人兰波的传记片,他也是很年轻就离开人世。 我们活过了这些岁数,也不用觉得愧疚,就像边远的歌词写道: Life, I used to know it well 生活,我曾很享受 I got so many stories to tell 我有很多故事值得讲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