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余秀华及她的新作《对话》,感受其令人耳目一新的诗意原创2021-09-28 01:52·白马侃诗文
前些年吧,读余秀华的诗歌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种寻寻觅觅,半戏谑半认真的心思去读,想找一种来表达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贴近很契合我们生活的诗歌。后来发觉,在她的文字里,读着读着就会让心情沉静下来了,也渐渐地有了一种肃然起敬的心意—— 这是一位真正的诗人,无关其他方面。首先,她有一颗干净的心,她的作品也在表达一颗干净的心。其次,她有用文字准确表达爱与憎的能力。再者,余秀华作为诗人,也需要正常的生活,而她是真正依靠文字作品来实现在生活上自给自足的诗人。作为一位有着坚强独立意志的诗人,她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一位诗人要靠诗歌与文章生存下去,这需要一定基数的读者群体,更需要他拿出自己出色的作品来赢得读者的承认。在当代十年间,除了余秀华以外,还真的很少见有这样的诗人,当然小说作家除外。从余秀华诗集的畅销度来讲,她确实是一位在广大读者心目中认可的实力诗人。
她写对爱情的渴望往往夹杂着卑微的内心:“如果给你寄一本书 / 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 / 关于庄家的 /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这是她在网络上广为传诵的经典诗行。她的诗歌很多是对她生活过的那片乡村土地上的事物的反复咏叹和白描,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世烟火味道。
她把自己坚强地对抗前夫家暴自己的情形写入诗行:“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这是她曾经的劫难和困惑。她把这一份份沉重挑起来,执笔变成块垒:“多年来,我想逃离故乡,背叛这个名叫横店的村庄 / 但是命运一次次将我留下,守一栋破屋,老迈的父母 / 和慢慢成人的儿子”。
当然,那片土地仍然是厚德载物的大地,给予了她许多能触及的美好事物:“恰巧阳光正好,照到坡上的屋脊,照到一排白杨 / 照到一方方小水塘,照到水塘边的水草 / 照到匍匐的蕨类植物。照到油菜,小麦”。
时至今日,诗人余秋华仍然笔耕不辍,佳作频出。这些作品大多发表在她的自媒体平台账号上。今天我们来一起欣赏她的一首近作。
《对话》
他在篱笆边,一声咳嗽,火苗般挂在牵牛花藤上
春天在荒原那头,与她隔着一个招呼
真的,不知道他怎么到这里的,一场雨水还挂在
马车上。如果是坐火车
却看不到经过隧道时他脸上的夜色
她搅动勺子,玻璃杯被碰响了一下
没有谁听见,除了她
他又咳嗽了一声,拨动了一下火苗
春天在荒原那头,与她隔着一个手势
一只黄鹂在女贞树上,呼唤一朵云落下来
他不知道她是个哑巴
把春天裹进心里了,就不会说出来
爱情永远是诗歌的主题, 现代诗歌更不例外。还记得唐诗《长干曲》里描写两位憨厚无邪、朴素天真的男女对话诗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以男女对话入诗,别有一番情趣,特别是青年男女们的对话。哪怕只用白描来剪裁成诗,都会令人对美好纯洁的人心多了无限同样纯净美丽的遐想。余秀华最近写的这首题目为《对话》的小诗也同样栩栩生动。它充满了对青春里萌动的爱意的感触。余秀华的这首小诗并不以白描来展现青年男女对话,它是通过一系列的外在可视的形象,运用比喻或暗示或联想,来烘托出诗中陷入爱河的两位主人公。也就是说,余秀华这首诗运用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一些手法,来表达出男女心理上那灵犀一点通的情感上的微妙。
这首诗全诗共5节,整体采用2行、3行、2行、2行、3行的布局,显得精巧别致。第1节的两行诗写出男生女生在爬满牵牛花的篱笆边赴约的情形。这是很浪漫的事。诗人用了春天、牵牛花两个意象来象征爱情和美好,用火苗来比喻男生故意对女生打招呼时的包含了炽烈激情的一声咳嗽。这女生应该能听得到,但她说不出来,因为她是一位哑女。春天在荒原那头,与她隔着一个招呼。这招呼应该是一声轻轻的问候:你好。诗人用荒原来比喻这一道沟通的障碍。这一节诗需要读者读完整篇才能明白诗人运用象征手法来勾勒出的约会男女的神态。
第2节诗写的是男生一路赴约的兴奋之情,不管风尘仆仆,还是风雨无阻。 诗人通过对那男生来赴约时的神采,对他怎么来的猜测,烘托出男生内心压抑不住的阳光。马车已经是古老的事物了,这是诗人想象中的物事——为了美丽的约会而穿行于泥水中的马车,尽管慢腾腾的。而火车是现代生活中的物事,奔赴千里,穿越千山万水,在诗中也只是爱情的载具。诗人拿出一快一慢、一古一今的事物作对比,烘托出爱情里的男子特有的坚定执着与真心无悔。
第3节通过写女生饮茶水的姿态来展现出她稍带羞怯的神态。一位女生和男生坐在篱笆旁的桌子边共饮。她慢慢地搅动杯中的芳茗时,勺子碰响玻璃杯的声音只被她一个人听见,或者说她认为只有她一个人能听得见,可见她的动作多么轻微。这轻微的动作所展示出的内心又是多么的温柔美妙。这一节同样用了烘托和暗示的手法。
其实那男子也一样听到了勺子和玻璃杯碰撞的声音,这诗意就象征着两颗心的碰撞,仿佛只用轻轻的叮当声就可以代表二人内心的对话。所以才有了第4节里那男子的又一声故意咳嗽。这一声咳嗽是对女子那镯子与玻璃杯碰撞的声音的回响,同样是男子内心火苗一般的渴望之思的再现。诗人又写道:“春天在荒原那头,与她隔着一个手势”。这手势就是左右两手的食指和拇指拼成的爱心吧。
诗的第5节更是运用象征手法来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在充满温馨浪漫氛围里的花下男女的神态:“一只黄鹂在女贞树上,呼唤一朵云落下来”。黄鹂宛转动人的呼叫,云朵无声而明丽的羞涩,都体现出爱情男女的某些特质。女贞树的花很香的,它的花语也如其名,代表永远不变的爱。这里用来暗示的就是两人爱情的坚贞。读了最后两句,我们才能渐渐明白诗人在第1、2、4节里每节最后一行写的含义。而第5节最后一行所表达的哑女的爱,正是全篇的灵魂,读后令人心震颤。这就是一场无声胜有声的对话。
纵观余秀华这首诗,与以前的诗歌相比,在技巧上掺入了象征主义元素,而摒弃了其音乐性,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这是诗人创作上的进步。
诗友们喜欢余秀华这首作品吗?欢迎讨论交流。欢迎关注白马侃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