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的名字“重耳”是什么意思?与他耳朵无关,而与这有关原创2022-04-29 20:18·叶话文史
原创:唐封叶|叶话文史公众号
说起晋文公重耳,虽然他只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诸侯霸主,但因为他一生较为传奇——遭陷害在国外流亡十九年最终逆袭称霸天下,又得益于《东周列国志》等演义小说的传播,他在中国也能算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物,不亚于很多帝王。但是要问大家晋文公的名字“重耳”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来历,人们可能就一头雾水了。这也不怪大家,因为先秦古籍中从没解释过这个问题。
因为“重耳”这个名字确实有点古怪,中国人又喜好探究个“万事由来”,所以很多人也试图去解释。不过他们大多是本能地“望文生义”,又根据“耳大有福”的传说,去猜测做了霸主的晋文公是不是有什么耳朵大、耳垂双重之类的生理特点,一些网文甚至戏称晋文公重耳为“四只耳”。但很遗憾,先秦史书上只记载晋文公有“骈胁”也即肋巴骨长得紧密的的毛病(《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并未记载晋文公身体的其他部分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之处,说明他耳朵应该长得比较正常,不是大耳垂肩或耳垂分瓣。
又有人根据《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七回所写的“公子重耳连肋重瞳,天生奇相”,说晋文公重耳本名应是“重目”,后来可能嫌“重目”不好听,就改成了“重耳”。但这种说法更不值一提:首先,眼睛跟耳朵完全是两回事,为什么“重目”不好听就要改成“重耳”?其次,先秦书籍从没说晋文公是“重瞳”,《东周列国志》只是明末的小说,作者冯梦龙生活的年代距离春秋时代足有2000年,晋文公“重瞳”的说法根本不足为信。
看到这,诸位看官肯定要问,既然你说晋文公重耳的耳朵正常,眼睛也不是“重瞳”,那你来解释一下他为什么要叫“重耳”呢?唐封叶也不卖关子了,直接告诉大家——记载了两周诗篇的《诗经》中就有答案。
《诗经·卫风》中的《淇奥》篇,自古至今公认是赞美西周末期、春秋初年的卫国国君卫武公的。该诗共三章,“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名句就出自第一章,不过我们这里要说的是第三章: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音义同“积”)。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注意第三章中加黑的“重较”一词。这“重较”是什么意思呢?古书记载,周秦汉时期马车车厢有四面围栏,其中左右两侧围栏,因为会被乘车的车左(主人)和车右(保镖兼修车工)倚靠,所以被称作“倚”或“輢”;而为了方便乘车人抓扶,左右倚上常会加一个把手,类似车厢前侧的轼,这把手就叫做“较”。因为较有左右两个,所以叫“重较”;又因为两个较在车厢两侧,类似人的两耳,又叫做“重耳”。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重耳”就是指古代车厢左右两侧围栏上的两个把手!
那晋文公的爸爸晋献公为什么给自己的这个儿子起名为“重耳”呢?史书上虽没有相关记载,但笔者唐封叶认为,这应该是源于周代贵族士人有用车马上的部件做名字的命名习惯。
比如:晋文公手下的一个卿大夫叫先轸,“轸”本是指车厢下面由四条木头构成的底框,也有解释说是车厢的后侧厢板;晋灵公时期有一个救下了赵盾的武士叫灵辄,春秋后期卫出公也名辄,“辄”是指车厢两侧围栏即“较”上向两边外翻出的部分,作用类似现在的挡泥板;齐桓公时齐国有大夫鲍叔牙,“牙”指车轮子的外围圆框;春秋中期秦国有大夫士雃,又名刘轼,“轼”大家最熟悉,指车厢前侧围栏上的扶手;春秋末年晋国卿大夫赵简子名叫赵鞅,战国时期为秦国变法的商君名叫公孙鞅,“鞅”指马拉车时套在马颈上的皮带子;战国时有儒学大师孟轲,“轲”指用两段木头拼接而成的车轴……
结语:晋文公的名字为什么叫“重耳”,古书中没有解释,但说他耳朵大或耳垂分瓣是没有任何史料依据的;周秦汉时期,马车上的部件也即车倚上的两个抓手合称“重耳”,当时贵族士人有用马车部件命名的习惯,晋文公的名字理当来源于此。
本号探究历史隐秘,解读古今掌故,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