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分点突破:理解文言实词2022-09-14 09:40·老谢语文堂
一、专项练习
1.(2022·衡水市重点中学检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明帝永平十二年。初,平帝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建武十年,光武欲修之,浚仪令乐俊上言:“民新被兵革,未宜兴役。”乃止。其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他役,不先民急。会有荐乐浪王景能治水者,夏四月,诏发卒数十万,遣景与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
A.平帝时河、汴决坏 决:决口
B.民新被兵革,未宜兴役 被:遭受
C.兖、豫百姓怨叹 叹:赞叹
D.景虽简省役费 简省:减省、节省
【解析】 叹:叹息。
【参考译文】
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当初,在汉平帝时,黄河、汴水曾经决口,长久没有修复。到了建武十年,汉光武帝打算进行治理,浚仪县令乐俊上奏说:“民众新近遭受战争的创伤,不适合兴起徭役。”于是停止。此后汴渠水向东蔓延,面积日益扩大,兖州、豫州的百姓哀怨叹息,认为朝廷总是兴办其他工程,不先解救民众的困急。恰在这时有人推荐乐浪郡王景,说他有治水才能,夏季四月,汉明帝下令征发民工数十万人,派王景与将作谒者王吴修筑汴渠堤防,从荥阳东直到千乘的入海口一共一千多里,每十里地设立一座水门,使水门之间的水互相流动,不再有溃决漏水的忧患。王景虽然减省工程费用,然而所用钱财仍以百亿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以今准古,今之进士,古之文吏也;今之经学,古之儒生也。然其策进士,则但以章句声病,苟尚文辞,类皆小能者为之;策经学者,徒以记问为能,不责大义,类皆蒙鄙者能之。使通才之人或见赘于时,高世之士或见排于俗。故其父兄勖其子弟,师长勖其门人,相为浮艳之作,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也。何哉?其取舍好尚如此,所习不得不然也。若此之类,而当擢之职位,历之仕途,一旦国家有大议论①,立辟雍明堂,损益礼制,更著律令,决谳疑狱,彼恶能以详平政体,缘饰②治道,以古今参之,以经术断之哉?是必唯唯而已。
(节选自王安石《取材》)
【注】 ①大议论:国家重大决策等。②缘饰:文饰,这里指用文辞阐明。
A.苟尚文辞 尚:看重
B.类皆蒙鄙者能之 蒙鄙:愚昧浅薄
C.故其父兄勖其子弟 勖:勉励
D.损益礼制 益:好处
【解析】 益:增加。
【参考译文】
用现在(的用人标准)衡量古代,现在的进士,就是古代的文吏;现在的研究儒学经典的人,就是古代的儒生。可是现在策问进士,就只是拿文章句子、声律毛病等方面的知识(来考查),轻率地看重文辞,而这些都是本领不大的人就能做的事;策问研究儒学经典的人,只把记诵书本或应答问难当作能力,不要求(他们)通晓重要的旨义,而这些都是愚昧浅薄之人就能做的事。(其结果是)让那些学识渊博、通达事理的人有的被社会视为多余之人,那些出世高人、超凡脱俗的人有的被世俗排斥。所以,父亲、兄长就勉励他们的儿子或弟弟,师长就勉励他们的学生,都去炮制浮华艳丽失实的文章,用来迎合世俗喜好,从而获取社会名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朝廷用人取舍和爱好崇尚是这样,(为了做官而)修习的人就不得不这样。像这类人,如果处于(朝廷要)选拔的重要职位,在仕途上担任官职,一旦国家有重大决策,(需要)站在太学或帝王讲坛,增删礼制条文,更改法律条款,判决疑难案件,他们又怎么能周密、审慎、公平地处理政事,用文辞阐明治国之道,拿从古至今的典例参照处理,用经典中的方法做出判断呢?这样,他们必定无主见地附和别人罢了。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A.刚喻从盗者使反业 喻:教导,劝说
B.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文书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考证,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杜绝,防范
【解析】 檄:下令。
【参考译文】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县人。绍兴元年,邻州出现了盗贼,官吏全都逃走,顺昌县百姓听从廖刚的命令。廖刚劝说跟随盗贼的人回来从事自己的本业,接着其他盗贼进入顺昌,部使者下令廖刚安抚平定。廖刚派长子廖迟规劝盗贼,贼人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都散去。不久廖刚被召为吏部员外郎,他进谏说:“古代天子都有自己亲自率领的亲兵,用来防备意外,增强君主的威势。希望查考先前的制度,挑选精锐作为亲兵,平常就让他们作为护卫,行动作战时就让他们作为中军,这是增强君主权威,削弱地方实力的方法。”廖刚又进谏说:“国家已经达到艰难的顶点,现在正要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不是可以长久停留的地方。请营建建康,亲率六军前往作为固守的计策,以杜绝金人攻占的想法。”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疕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节选自柳宗元《宋清传》)
A.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 居:搜集,囤积
B.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已:停止,引申为“痊愈”
C.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券:借据,欠条
D.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 报:回报,报答
【解析】 报:偿还。
【参考译文】
宋清是长安西部药材市场上的人,他搜集出卖好药材。有从深山大泽来的采药人,一定把药材卖给宋清,宋清对他们很是优厚。长安的医生用宋清的药材配制他们的药方,便容易出卖,都称赞宋清。生疮害病的人,也都愿意到宋清那里买药,希望迅速痊愈。宋清总是乐于满足他们的要求,即便是没有带钱的人,他也都给予好药,积累下来的债券堆积如山,也从未前去讨取药钱。有素不相识的人从远处写来借据购药,宋清也不推辞。到了年底,宋清估计他们无力偿还,便把债券烧掉,始终不再提起。市中人因为他的行为与众不同,都笑他,说:“宋清是个愚蠢荒唐的人。”也有的人说:“宋清大概是个有道德的人吧!”宋清听到这些议论,说:“我不过是追求利润以养活妻子儿女罢了,并不是有道德。然而说我愚蠢荒唐,也是错误的。”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
(节选自《辽史·萧韩家奴传》,有删改)
A.其奴得善价鬻之 鬻:卖出
B.乃归直取牛 直:通“值”,价格,价钱
C.典南京栗园 典:典当,抵押
D.帝与语,才之 才:认为……有才能
【解析】 典:主管,掌管。
【参考译文】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他少年时好学,成年后到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开始出任官职。他家中有一头牛,不听驱遣使唤,他家的奴仆得到一个好价钱将它卖了。萧韩家奴说:“让自己获利而让别人受害,不是我想要的。”便退了钱取回了牛。统和二十八年,主管南京栗园。重熙初年,任同知三司使事。开泰四年,皇上跟他交谈,认为他很有才能,让他做自己诗文唱和的朋友。皇上曾经从容地问他:“你在京外做官,有特别的见闻吗?”萧韩家奴回答说:“我仅仅知道炒栗子:小的熟了,那么大的一定是生的;大的熟了,那么小的一定焦了。要让大栗小栗都熟,这才是尽善尽美。别的事我就不知道了。”大概是因为曾掌管栗园,所以借炒栗之事委婉劝谏。
6.找出画线句子中的关键实词,并将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李先,字容仁,中山卢奴人也。皇始初,先于井陉归顺。太祖后以先为丞相卫王府左长史。从元仪平邺,到义台,破慕容马粦军,回定中山,先每一进策,所向克平。车驾还代,以先为尚书右中兵郎。太祖谓先曰:“今蠕蠕屡来犯塞,朕欲讨之,卿以为何如?”先曰:“陛下神武,威德遐振,举兵征之,必将摧殄。”于是北伐,大破蠕蠕。
(节选自《魏书·李先传》)
陛下神武,威德遐振,举兵征之,必将摧殄。
译文:陛下英明神武,威势和德政震慑远方,发兵攻打他,必将摧毁消灭他。(关键词语:“神武”“威德”“遐”“举兵”“摧殄”)
【参考译文】
李先,字容仁,是中山卢奴人。皇始初年,李先在井陉归顺。太祖后来任命李先为丞相卫王府左长史。跟从元仪平定邺城,到义台,打败慕容马粦的军队,回师平定中山,李先每一次献策,军队所向都能攻克平定。皇帝回到代地,任命李先为尚书右中兵郎。太祖对李先说:“如今蠕蠕军屡次来侵犯边塞,我打算讨伐他,你认为怎么样?”李先说:“陛下英明神武,威势和德政震慑远方,发兵攻打他,必将摧毁消灭他。”皇帝于是北伐,大败蠕蠕军。
7.找出画线句子中的关键实词,并将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朱子奢,苏州吴人,从乡人顾彪授《左氏春秋》,善文辞。武德时,太庙享止四室,高祖崩,将祔主于庙,帝诏有司详议。子奢建言:“汉丞相韦玄成奏立五庙,刘歆议当七,郑玄本玄成,王肃宗歆,于是历代庙议不能一。且天子七庙,诸侯五,降杀以两,礼之正也。臣请依古为七庙。”于是尚书共奏:“自《春秋》以来,言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推亲亲,显尊尊,为不可易之法,请建亲庙六。”诏可。
推亲亲,显尊尊,为不可易之法,请建亲庙六。
译文:推广把亲人当亲人看待(亲近亲人),显扬把尊者当尊者看待,作为不可更改的礼法,请建祖庙六室。_(关键词语:“推”“亲亲”“显”“尊尊”“易”,第一个“亲”“尊”为意动用法,第二个为名词)
【参考译文】
朱子奢,是苏州吴县人,跟从同乡人顾彪学习《左氏春秋》,擅长写文章。唐高祖武德年间,太庙祭祀用的房间只有四室,唐高祖驾崩,要把死者的神位附祭于先祖的神庙,太宗下诏令让有关官员详细讨论。朱子奢建议说:“汉朝的丞相韦玄成上奏建议设立五庙,刘歆建议应当设立七庙,郑玄依照韦玄的说法,王肃取法刘歆的说法,于是历代有关太庙的意见不能统一。况且天子设立七庙,诸侯设立五庙,依次递减两庙,这是礼制的正道。我请求依照古制设立七庙。”于是尚书一起上奏说:“自从《春秋》以来,都说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二庙。意在推广把亲人当亲人看待,显扬把尊者当尊者看待,作为不可更改的礼法,请求建立六座宗庙。”皇上下诏同意这一建议。
8.找出画线句子中的关键实词,并将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复献文,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使辽,宴射,首中的。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给事中。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
(1)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5分)
译文:他的堂弟张克公弹劾蔡京,蔡京迁怒于张叔夜,搜罗他公务上的小过错,把他贬去监管西安草场。(关键词语:“从弟”“弹”“摭”“微过”“贬监”)
(2)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5分)
译文:叔夜两次上奏章请求拨给骑兵,与各位将领合力截断敌人归路,奏章没有回复。(关键词语:“再”“乞”“假”“并力”“断”“报”)
【参考译文】
张叔夜字嵇仲,是侍中张耆的孙子。因父荫被任命为兰州录事参军。向朝廷献上自己的文章,被授任掌管舒、海、泰三州。再次献文章,朝廷征召任用他起草诏书,赐他为进士出身,升任右司员外郎。出使辽国,在宴射中,首先射中目标。辽人惊叹诧异,要求看他用的弓,因为没有前例,他拒绝了,没有给。回国后,他画出辽国的山川、城郭、服器、仪范共五篇,上奏给朝廷。他的堂弟张克公弹劾蔡京,蔡京迁怒于张叔夜,搜罗他公务上的小过错,把他贬去监管西安草场。很久以后,他被召任为秘书少监,提升为给事中。升任礼部侍郎,又被蔡京忌恨,以徽猷阁待制身份再次出任海州知州。靖康改元,金兵南下,叔夜两次上奏章请求拨给骑兵,与各位将领合力截断敌人的归路,奏章没有回复。
二、综合练习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因问准曰:“今虏骑驰突,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皆虏境也。孰可为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行。”钦若至,未及有言,准遽曰:“主上亲征,非臣子辞难之日,参政为国柄臣,当体此意。”钦若惊惧不敢辞。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解析】 “入寇”是入侵之意,“时”作后句的时间状语,应在“时”前断开,排除A、D项。“王钦若/临江人”“陈尧叟/阆州人”是两个判断句,“临江人”和“阆州人”均为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B。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
B.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
C.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D.辎重,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
【解析】 C项,“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错误,闰月加于某月之后叫“闰某月”。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契丹军队南侵宋朝,面对强致,寇准坚决反对退避内地,提出应当严惩主张避战的大臣,并力促皇上御驾亲征。
B.寇准举荐主张避战的王钦若镇守天雄军,并告诫钦若:皇上决定亲征,臣子不可辜负圣意。钦若惊惧不敢推辞。
C.契丹军队屡次侵犯宋朝,先攻威虏、顺安军,又攻北平砦及保州,而后又合兵攻定州,均遭到宋军迎头痛击。
D.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解析】 D项,“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错误。根据原文“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可见并非宋朝皇帝主动议和,而是契丹主动议和。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5分)
译文:常常纵容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
(2)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5分)
译文: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
【解析】 注意以下关键词:(1)每:常常。纵:纵容,纵使。剽掠:抢劫掠夺。小:稍微。辄:总是,就。引去:撤退。徜徉:徘徊游荡。(2)货财:货物钱财。故事:先例,旧例。宜:应该。许:答应。
【参考译文】
九月,契丹大举入侵,当时因为契丹敌寇深入中原,朝廷内外都震惊骇怕,皇帝召集群臣询问应对策略。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驾临金陵暂避。陈尧叟是阆中人,请求皇帝驾临成都暂避。皇帝用这件事去询问寇准,寇准说:“不知道是谁替陛下筹划这两种策略?”皇帝说:“你姑且判断这两个方法是否能行,不要询问是谁出的计策。”寇准说:“我想要找到这个献策之人,斩杀他们,用他们的血涂鼓行祭,然后北伐中原罢了!陛下英明神武,将军大臣团结协作,如果陛下御驾亲征,敌人应当自己逃跑;不这样的话,用奇计来阻挠他们的阴谋,坚守城池来使他们军队疲敝,彼劳我逸,我方自然得到胜算。为什么要抛弃宗庙社稷,想要驾临楚地、蜀地?如果朝廷所在人心崩溃,敌人乘胜深入腹地,天下还可以再保住吗?”皇帝的心意就此才决定,于是问寇准说:“如今敌人骑兵奔驰突袭,而天雄军实际是我朝重镇,万一陷落,那么黄河以北的地区就都会成为敌人的地盘。谁能够来守卫天雄军呢?”寇准就把王钦若推荐给皇帝,并且说:“应该赶快召见他当面晓喻,授予他敕令,让他立即行动。”王钦若到了宫中,还没来得及说话,寇准就突然说:“主上亲征,不是臣子以困难而推辞之时,参政您是国家的重臣,应该能体会这个道理。”王钦若又惊又怕不敢推辞。闰月乙亥日,凭借参知政事的身份,王钦若做天雄军判官,兼任都部署。契丹国主隆绪和他的母亲萧氏派遣他们统领军队的顺国王萧挞览攻打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都打败了他们,斩杀了偏将,获取了他们的粮草辎重。又进攻北平砦和保州,再次被州砦兵打败。萧挞览与契丹国主以及他的母亲集合兵众攻打定州,宋兵在唐河抵抗,攻打他们的游骑兵。契丹于是在阳城淀驻军,号称二十万,常常纵容游骑剽掠抢夺,稍有不利就退去,徘徊犹疑没有斗志。这时,以前的将领王继忠向契丹说与宋朝和好的好处,契丹认为他说得对,派遣李兴议和。皇帝说:“我哪里想要穷兵黩武呢,只想要停止战争。如果你们答应沟通议和,立即就派遣使者。”冬季十月,派曹利用到达契丹军。十二月庚辰日,契丹派遣韩杞拿着议和文书和曹利用一起前来,请求合盟。曹利用说契丹想要得到关南的土地。皇帝说:“他们所说的归还土地的事极其没有道理,如果一定要求得到此地,我应当与他们决战!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也曾拿玉帛赐给单于,有此旧例,应该答应他们。”契丹依然觊觎关南土地,派遣他们的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拿着议和书再次来商议。皇帝没有答应他而离开。曹利用最终以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结成盟约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