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查看: 272|回复: 0
收起左侧

[随身听 知识 经历和感悟] (转贴)常见MD型号及稀有MD音质取向介绍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93 名

发帖:NO. 79 名

在线:NO. 78 名

陈晨 发表于 2023-2-4 10: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转贴)常见MD型号及稀有MD音质取向介绍 摄行天下 2018-08-24   |  14349阅读  |  14转藏



已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本来不想开这讲的,由于音质是十分主观的东西,如果擅自评价,很容易遭到大家炮轰,不过对于新手来说知道什么样的声音适合自己,什么样的机器的声音合适自己还是十分渴望的,所以恕本人斗胆,开设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性争议的课程,本人尽痢观的评价,不带感情色彩,首先声明,由于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客观性,本人只阐述其音质取向,不会象大部分音质测评那样行文文笔流畅,用词精挑细选,修饰天花乱坠。。。SO。。。可能会比较机械化。。。SO。。。请大家谅解。。。SO。。。开始吧。。。SO。。。(SO你个头啊,叫你继续SO!<暴打>)
第一编:  SONY
本人听过最早的MD是R50,再老的MD没听过,R50之后基本大部分MD都听过。(有些型号没听过,不过猜都猜得出来,电路设计都一样嘛)
根据SONY的音质表现和声音取向本人将SONY的MD从R50开始直到NE810划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声音醇厚型
有R50,R5ST,R55。。。此类MD声音分辨率高,高频上限听感柔和(上限不高)全频十分饱满----高频相对现在的MD圆润,中频十分饱满,低频厚实,听感相对现在MD“模拟”味道更浓些,不是那么冷冰冰。。。即使搭配838声音也不会硬。。。这些MD代表着SONY较高的音质水平,此类机器刚开始从ATRAC蜕变到ATRAC3。。。SONY为了标榜ATRAC3格式的优秀音质,在设计这部分MD时对于其运放部分投入了很多,毕竟优秀的运放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音源的缺陷,况且,ATRAC3格式的音源已经十分优秀。。。此类机器我觉得搭配的耳塞范围比较广,即使搭配838也能出好声
这里我说一些我的看法:
关于曾经有些坛友说“R5ST音质优于R50”,其实两者音质作为随身听来说是完全相同的,但R5ST有个DECK,DECK上音频输出由于功率足够大,音质更优秀些,但单独使用随身听比较的话两者音质完全相同
第二部分:声音平衡型
有R90,R70,R900,R909,N1等。。。此类SONY的MD声音解吸度十分高(个人觉得比N10还高,N10那解吸度是“假高”,这类是真高),声音放得开,速度感比起R50这代MD也恰倒好处,高频高而不刺,低频不温不火,但十分准确,质感十分好。中频相对R50这类来说比较平淡。。。相对于R50这类重质感厚度的机器,R900这时代的MD整体平衡性十分到位。R900心片由于使用0。18工艺不光播放时间提高许多,而且细腻度更佳,比 R90明显细腻。R90其实归进这档满勉强的,它声音不如它前辈醇厚,解析没它的后辈R900强。。。姑且放在这里。本人一直觉得R900是款十分经典的机器,其体积,播放时间,音质是历史上平衡得最好的机器。。。(当然也包括首批产的R909)
这里我要说的一些关于争议的问题:
1。N10的解吸度和R900的解吸度谁高的问题:
本人认为N10的解吸度是假的,做出来的,※的是拔高高频,衰减中低频,来突出高频的清晰度,这就给一些并不真正懂得评判机器音质的人造成分辨率高的假像,其中低频被严重拖后,造成中低频解析严重地低,不光声音薄,声音比起R900之类的毫无立体感可言。而且听感舒适度比起R900之类低太多,听9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用R900听下来两个小时不到,没任何不爽,听N10下来,不说听的过程中那音质不爽,听好后耳朵也累。。。
2。关于R900的G PROTECION和40秒防震版本的音质不同。
后者音质比前者更舒展,前者声音更冷,至于为什么本人不知道。
3。关于R909在SP下音质和R900SP下音质
两款机器音质完全一样,但SP下R909有TYPE R功能理论上会更好,但本人觉得SONY在WALKMAN上用的TYPER严重有水分,远没MD DECK上那样的效果,事实上R900和R909的SP本人很很很。。。难区别。
4。关于R909的音质差异
R909在初次投产和之后扩大量产内部使用的一些元器件被更换过,理论上音质会有退步,但本人没比较过,不好说。。。只是觉得“应该”,“理论上”。。。
5。N1和R909的关系
N1运放设计和R909相同,但元器件使用不同,N1声音比起R909清晰度有减少,但很小,声音更舒展,软绵绵些。
R900是本人最喜欢的MD,不光本人,许多一路上玩下来的SONY MD FAN都认为R900是SONY十分经典的一款机器
也是SONY最先使用聪明棒的机器,旁边是AWIA的F90
从这个时候开始,SONY开始慢慢掏空AWIA,挖AWIA的人
乘AWIA经济困难的时候,提供自己的设计给AWIA让AWIA放弃对开发投入资金
从而挖走AWIA开发人员
现在SHARP很识趣,从不使用SONY的OEM,宁愿缺少产品线(象NET MD)也要坚持自己开发.
(据说SONY曾经提供N910和NE410的OEM给SHARP,SHARP没有接受)
而二线MD厂也决不用SONY的OEM
日本电子企业界都清楚地看到SONY慢慢侵吞AWIA的整个过程
SONY在日本电子企业界由于那事件被灌以"卑鄙的施与者"称号
所以KENWOOD宁愿花更多的钱用SHARP的OEM
N1是MD史上里程碑之做。。。当年北美索尼发布N1时号称要“SWEEP MP3,LET IT VANISH”(赶尽杀绝MP3)的尚方宝剑
也是由N1开始从此有了扁平电缆噩梦。。。在N1推出前R909没有扁平电缆问题,但之后生产的R909还有部分R900都有问题,可能和变更设计和材料有关。
和N1音质完全相同的S1
S系列的MD属于SONY推向北美的运动型MD。
体积硕大。。。十分不符合亚洲人审美观
不过它的防震水平可不是一般有G PROTECION MD能比的
防震,防摔,防水(确切地说是防水溅,绝不是能潜水)
第三部分: SONY周年纪念MD N10开创的"失败中的失败"
首先声明,本人所称“失败中的失败”是围绕本主题,仅指“音质”,N10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是十分成功的
N10之后的MD,从NET 到 单方,再到NE系列,音质都一个样的“烂”
失败之处:和上代MD比较音质的大幅降低
其实,随身听这东西随着发展----利润的降低,体积和播放时间不断上升的要求,为推广,成本需不断降低的要求,使用整和心片技术等等
任何随身听,象卡带机,CD机,都有个历史音质最好的时期,之后慢慢下降。。。
但N10的出现让MD的音质的下降不是“慢慢”,而是个很大的断层。。。
可能陈斑竹又要站出来批评那些攻击N10的帖子了
我不知道陈斑竹是怎么审视N10的,可我凭着天地良心可以十分确定地说N10声音是垃圾!
1。高频假----被可以增加电平的高频来给菜鸟造成声音分辨率高的假像
2。中频干----中频最重要的是饱满,毫无饱满度也言
3。低频瘦----低频的劣质也算本人难得能在MD上得到领教,低频量感小得比美国总统布什的心眼还要小!也不用谈任何低频余震了。。。
有些据称是DX的人说:“N10低频还是有优点的,比如响应速度快,云云。。。”
简直是P话!!低频瘦到这程度还想怎么拖泥带水??!!这话就象个瘸子说:“我走路有条不紊,从不操之过急。”
4。噪音大----用过N10的人都知道N10的背景噪音的厉害程度
由于其本底噪音只有在播放乐曲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开机停止,甚至暂停的时候都没有)
所以造成很多人以为是音源不好,居然还出现了“用U※※录音就会有噪音”的说法
事实上,SS1。5录音没有任何噪音。而即使用光纤录音,噪音一样也存在。
在使用N10之前用过MD的都能明显感受到N10的噪音
所以本人对于那些整天说SONY纪念版本音质怎么怎么纯净的人,实在不知道他们纯净的标准是什么!
失败中的失败之处:居然还彻底败给MP3!
说说声音风格和SONY比较接近的IRIVER吧,高频勉强和IRIVER的IFP系列打个平手
中频差不多,低频败的一塌糊涂,无论是弹性,下潜还是立体感。
整体音场N10横向延伸(被增大的高频电平所至),IFP横向没N10宽,但比N10立体。就是纵向也有延伸。。。
和IFP系列比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和IHP系列的差距了。。。
(本人听过的MP3范围十分小,就IRIVER,IPOD和ZEN还有IAUDIO的一款,感觉IRIVER的声音风格偏向SONY一贯作风,平衡,高解吸
所以就用IRIVER和N10比一下,IAUDIO的风格偏夏谱
IPOD不好说,都不象。。。
ZEN的音质是最好的,高频比IRIVER的IHP系列还要优秀,低频略输。。。不说了,又偏题了,打住)
N910:
使用和N10同样的电路的N910
(那些看了拆机集成电路板表面照片不同就说N10电路比N910复杂,本人实在懒得去反驳)
910和N10音质听说稍微有点差别
(本人没感觉到,反正本人对SONY现在的机器都不会认真的去听,实在没胃口。。。)
但差别绝对不象有些人说的那么明显。。。
他们电路唯一不同在运放的二及输入电压转换整流器上。。。
N10是电池是3。7V,N910是1。2V或者是1。5V(在使用干电池时)
N10在使用干电池还是3。7伏,※干电池补充LI电池电量再通过LI电池输出给机器。
NE810:
除了音质因素,本人其实十分喜爱这台机器,附带SIMPLE BURNER软件,比用SONICSTAGE录CD简单多了
而且NE810是数字放大,理论上应该比N10好,但实际效果半斤八两
E10:
比N10噪音还要恐怖的E10,虽然SONY音质退步得让人愤怒,但SONY的工业设计水平实在让人赞叹,左边是MZ-2P
NE410:
和NE810一样,只能通过U※※录音,省去MIC,LINE IN,OPT和ATARC编码心片
其他都和R系列一样,我个人觉得NE系列的都十分漂亮,音质就那个样。。。
顺便补充一下,E720,E10,NE810乃至今后的NH1用的数字放大器的芯片都是这个。。。
象不像是二手电子城的便宜拆机货?
本人觉得十分讽刺,用了这个音质照样差,其实SONY自己也知道,多这么快便宜货的成本远比对运放部分使用优秀材料来的低。。。而且还多个卖点
一分价钱一分货,用了这块号称先进数字放大的MD音质还是。。。WHAT A SAD。。。
第二编:SHARP
本人以上也声明过,由于本人曾经还是MD FAN的时候是偏爱SONY风格的,所以SHARP的机器听的没有SONY那么多,那么系统,就不划分历史上SHARP不同时代音质版块了。就从我听过的 SHARP机从老的开始介绍到新的,这里我要谢谢我的一个好友,最近写这文章,我从他那里借来一些SHARP的机器又听了一下,以前他是个SHARP MD FAN,以前还跟他激烈争论过,不过他现在也对MD提不起兴趣了。。。结婚了嘛。。。呵呵
1。MT77 也就是MT877
和R900一个时代的产物,SHARP第一款支援MDLP。高、中音的分析力明确,三种不同程度的低音加强功能亦圆浑有劲,不开低音效果最好,开了后低音稍有浑浊,延时,但还是要比MT770好。声音偏高分析力,但不是很冷,也没后期SHARPMD那么暖和。音质和R900基本持平。。。R900更舒展些(本人更喜欢R900风格)
2。MT770
和R909同一时期的产品,声音风格十分暖和,低音在开启后十分凶猛,不过质感差了满多,
中频也十分优秀,比较贴近耳朵,人声※后
高频和SONY那时期的MD相比比较逊色,感觉有高频瓶劲。。。
听流行比较适合,听交响或NEW AGE或室内小品演奏,本人感觉不是R909的对手。
不过听流行实在过瘾,比909也薄不少,所以是部很受欢迎的机器。
PS。。。线控虽然拿在手上感觉象玩具,但十分漂亮。
3。MT880
SHARP第一款NET MD,失败的作品,性能,外观差N1实在太多太多。音质和MT770完全相同。
4。DR7
虽然同期SONY已经推出N10,十分轰动,SHARP推出的DR7没有NET实在让人汗一把,但DR7的音质确实比N10好太多,不是一个档次的机器。声音分辨率十分高,和R900基本一个档次的分辨率,但DR7高频轮廓更清晰,声音一反SHARP MT系列的暖色调,十分冷。DR7和DS8音质理论上一样,但DR7的输出更强些,8+8MW。DR7的各个频段以及音场已经彻底超过同期SONY任何 MD,这个时期SONY和SHARP音质不象之前,也没什么好争议的了。
PS1。DR7实物比照片漂亮很多。
PS2。最近听说有批DR7有问题,好象是光头的问题,好象买DR7出问题的朋友也不少,所以想买DR7的要小心。
PS3。本人对SHARP引入四及耳塞不已为然,数字放大确实有效果(比起SONY E10和NE810的冒牌数字放大好多了,真搞不懂为什么SONY用了数位放大居然还有那么多噪音),但四及耳塞实在是做秀,世界上再HI END的耳机也是用三及的,在随身听上来个四及实在可笑。而且原配的四及耳塞声音平平,还不如换副888解吸度更好(不过,听了A8后再听888,就感觉没什么分辨率了,本人也强烈感觉到,不过没宠坏耳朵前888还是随身听里一副十分经典的耳塞。)
5。DR80
SHARP反击SONY NET MD的第二款产品,设计思路有点想R5sT。。。样子也十分漂亮。最重要的是传输速度不再象MT880那么乌龟。本来以为SHARP会在DR80推出后占上风,可想不到SONY授权SHARP生产NETMD,SHARP做出来投放市场没多久,SONY HIMD就要出来了。实在让人为SHARP,PANA这样的MD生产商难过。。。毕竟NET MD的所有专利被SONY独占,他们至多是SONY摆下的MD棋盘上的几颗棋子。SHARP看到SONY推出HIMD肯定一肚子苦水,胸闷到FAINT。
回正题。。。DR80的音质理论上和DR7应该相同,不过本人没听过,这次也没拿到DR80来听,听那个玩SHARP机的朋友说声音比DR7还要硬。。。解析还是和高的,声音有点紧。因为没听过DR80,我就不啰嗦来误导群众了。。。
第三编:PANASONIC
PANASONIC本人听过的还要少,就介绍一款很不错的吧。从R900年代开始,大部分PANA的音质都不好。
MJ88,松下98年初推出的机型,到现在E10推出,过了6年至今仍是历史上第四薄的MD~!!!过了六年啊,至今仍是第四名,足可见松下的精工水平。它的身材纪录也是直到2002年底才被松下自己的MJ95打破,其记录居然保持5年,堪称随身听历史上的奇迹。外型超级漂亮,本人有幸在大三的时候听过它,声音绝对不是PANA一贯的那种有气无力的风格,清晰度,饱满度十分出色,低频质感也绝对不是其他PANA的机器能比的。可是这机器实在太老了,连MDLP都不支持。但绝对是松下历史上的名作。MJ88当年在日本推出,销量比当时SONY所有单方销量的总和还要多!!!
于HIMD的"CM音质提高说"的看法
SONY推出HIMD确实是历史上的进步,但我觉得其局限性还是很大的。
首先,其支持的移动硬盘的文件种类就极其局限,只有WORD,PP,EXCEL等MS的文党文件,还有就是支持JPG,但这些都是用软盘或者U盘可以高定的东西。而真正需要大容量介质支持的象电影,流动媒体的文件,HIMD却不支持!
其次,有些网友说HIMD支持PCM,由于PCM是无压缩,就此认定音质必然性地超过MP3,我觉得十分可笑,至少是以篇盖全的观点!其实影响音质的绝对不是一个文件质量的问题。其中有许多复杂的因素综合决定随身听的音质表现。PCM的音质强于MP3这只是理论上的,那你说DISCMAN的音质好还是MD 的音质好?这里我说的是听感,目前绝对是DISCMAN烂!!为什么相对于CD文件五分之一大小甚至十分之一大小的ATRAC格式在MD上放来要比 DISCMAN还要好许多??就这点可以说明绝对不是文件的流通率来决定音质的表现!!
其实音源达到一定水平后影响音质的就只有内部心片的设计问题了,象译码,运放等,以前有个报道说英国皇家声学院里的专业鉴听师经过系统测试,证明在SP模式下,只用MD当转盘,MD,CD接到同样的末端译码器,试听后听感和CD的无压缩格式音质完全相同,所以有必要用这么大的数据流通量么?随身听就是随身听,用耳机就是耳机,别人孳生皇家鉴听师都不能听出个所以然你有什么能力听出来??!!人家可是为B&W,SOUNUS FABER甚至是BERMESTER这样的上百万的喇叭鉴听的!!!可能有人会反驳我说,那为什么还有推出DVD AUDIO,SACD?其实象DVD AUDIO这样通过提高采样率和单位数据流通比特率的做法,只有在10万以上的音响上音质相对于CD的提高才能“感受”到,有时还不是“听”到!!我这里为什么用“感受”而不用“听”,因为那些超过人耳极限的声音耳朵是不可能听到的,你说你听到了,实际上只是你的身体感受到来自空气的强烈湃阵。而在随身听上用耳机,耳塞,你除了耳朵还能用什么感受音乐??所以我认为,文件的信息量只要达到一个量,这个量是人所能在随身听上感受的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在随身听上不存在任何意义。提高数据流通量绝对没有提高编码算法和译码算法来的重要!!!
所以对于随身听改进算法,译码,运放电路设计才是正路,而不是提高文件的数据流通量,这种提高你能听出多少!以说根本听不到!这种做法用在随身听上我认为是历史的倒退!!!SONY这次在HIMD里支援PCM绝对不是为了提高音质,更多的是种给外行人所显示的多一个卖点罢了。就像是R909的TYPE R号称SP下音质的提高,但有R50播放好么?N10支持TYPE S,号称LP2音质的提高,有R909播放LP2好么?没有好的运放,什么都是纸上谈兵!!以上的例子可以说明,在达到一定的音乐信息量后,决定音质的最大因素是运放的设计,之后是译码,这时候再来提高数据流通量简直是“姚明穿增高鞋”!
当然我看好NH1的音质表现,毕竟是SONY首款HI MD,首款支援ATRAC PLUS的MD,就象当年R50开始支持ATRAC3的时候,SONY很有可能为了标榜ATRAC PLUS的优秀音质而比较注重HIMD的音质表现,应该会比N10这类的TRASH音质强很多-----本人估计。
我觉得SONY应该象APPLE一样建立一个网络销售模式的音像店销售数字音乐,然后给这种数字音乐以封闭的格式,这样才是真正的出路。我只能说SONY 的传统唱片业的经营方式的理念已经渗透进他的血液,这实在是件十分可悲的事情。去年全年SONY唱片已经亏损3亿多美金,SONY如果还是不能接受无形的音乐销售流通模式,那大家拭目以待今年新力唱片的业绩吧。。。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谁来看过你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72次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0:45 , Processed in 0.281750 second(s), 4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