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蓝兰的花朵

天晴朗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473|回复: 0
收起左侧

【初中名著】朱自清《经典常谈》(“原文”之1-4章)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91 名

发帖:NO. 81 名

在线:NO. 51 名

白刃玄衣及 发表于 2023-3-3 23: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初中名著】朱自清《经典常谈》(“原文”之1-4章)[url=]简学园[/url] [color=var(--weui-FG-2)]2023-01-13 10:30 [color=var(--weui-FG-2)]发表于广东

《经典常谈》书籍简介


书籍简介作者有感于中国经典,未经整理,阅读困难,令一般读者望而生畏,于是在1942年以深入浅出的笔法,要言不烦,引介中国古代文、史、哲经典。凡13篇,见解精辟,亲切易懂,出版至今八十年,影响深远,是学子接触经史子集的入门指南。
数位绿色阅读,从百年千书开始一八四二年,鸦片战争,改变中国,也改变了中国的知识与学习视野,中西方的知识从此合流。一九九〇年,网络勃兴,人类进入数位世界。二〇〇八年,电子阅读器成为新的内容载体,知识走入云端,人类开启数位绿色阅读。当全世界都卷入风起云涌的数位阅读时,台湾还在为数位内容集结、转换而努力,为了加速绿色阅读来临,「百年千书,经典必读」计划应运而生。从1840年到1990年,这一百五十年历史时间内,是近代中国知识剧变的关键时刻,「百年千书」计划,挑出一千本影响深远,且现今读来仍有趣味、仍有阅读价值的书。将这千本书制成通用的电子书格式,以国际通用的电子书目录来散播,希望全球各地的华文阅读者,都能顺利阅读。从专家推荐,到网友票选,到选书委员精挑细选,这一千本的书单,只是一个起点,更是一个邀请。从下载、阅读这一千本电子书开始,台湾数位出版联盟希望引发每一位爱好阅读的人,也能开始想想影响自己的书单,从不同的角度来想究竟还有哪些书值得阅读,值得推荐。从这一千本书出发,我们希望华文电子书能够更为充实。台湾数位出版联盟 理事长 何飞鹏
《经典常谈》序言


朱自清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羣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份。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园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熹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又如清初人选注的《史记菁华录》,价值和影响虽然远在「四书」注之下,可是也风行了几百年,帮助初学不少。但到了现在这时代,这些书都不适用了。我们知道清代「汉学家」对于经典的校勘和训诂贡献极大。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的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似乎就是这番用意,但离我们理想的标准还远着呢。理想的经典读本旣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下手。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分儿。可是如果读者唸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孤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这部书不是「国学概论」一类。照编撰者现在的意见,「概论」这名字容易教读者感到自己满足;「概论」里好像什么都有了,再用不着别的——其实什么都只有一点儿!「国学」这名字,和西洋人所谓「汉学」一般,都未免笼统的毛病。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分别标明历史和语言,不再浑称「国学」,确是正办。这部书以经典为主,以书为主,不以「经学」「史学」「诸子学」等作纲领。但《诗》、《文》两篇,却还只能叙述源流;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的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全篇的参考资料,开列在各篇后面;局部的,随处分别注明。也有袭用成说而没有注出的;那是为了节省读者的注意力;一般的读物和考据的著作不同,是无需乎那样严格的。末了儿,编撰者得谢谢杨振声先生,他鼓励编撰者写下这些篇常谈。还得谢谢雷海宗先生允许引用他还没有正式印行的《中国通史选读》讲义,陈梦家先生允许引用他的《中国文字学》稿本。还得谢谢董庶先生,他给我钞了全份清稿,让排印时不致有太多的错字。                                                     

                                                            朱自清

一九四二年二月,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经典常谈》之第1章


《说文解字》第一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大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眞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作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1.;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用的。但仓颉造字的传说,战国末期才有,那时人并不都相信,如《易传·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我们知道,文字不断的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系辞》的话自然合理得多。

「仓颉造字说」也不是凭空起来的。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到了战国末期,政治方面,学术方面,都感到统一的需要了,鼓吹的也有人了;文字统一的需要,自然也在一般意识之中。这时候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好教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荀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一」是「专一」的意思,这儿只说仓颉是个整理文字的专家,并不曾说他是造字的人;可见得那时「仓颉造字说」还没有凝成定型。但是,仓颉究竟是什么人呢?照近人的解释,「仓颉」的字音近于「商契」,造字的也许指的是商契。商契是商民族的祖宗。「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可能因为这点联系,商契便传为造字的圣人。事实上商契也许和造字全然无涉,但这个传说却暗示着文字起于夏、商之间。这个暗示也许是值得相信的。至于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始见于《说文序》。「仓颉造字说」大概凝定于汉初,那时还没有定出他是那一代的人;《说文序》所称,显然是后来加添的枝叶了。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书。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但许愼《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 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所以现在相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爰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份还是《史籀篇》里的,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与「籀文」略有不同。这些是当时官定的标准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为《仓颉篇》。秦代那三种字书都不传了,汉代这个《仓颉篇》,现在残存着一部份。西汉时期还有些人作了些字书,所选的字大致和这个《仓颉篇》差不多。就中只有史游的《急就篇》还存留着。《仓颉》残篇四字一句,两句一韵。《急就篇》不分章而分部,前半三字一句,后半七字一句,两句一韵;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字,没有说解。这些书和后世「日用杂字」相似,按事类收字──所谓分章或分部,都据事类而言。这些一面供教授学童用,一面供民衆检阅用,所收约三千三百字,是通俗的字书。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愼,作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古文」是鲁恭王所得孔子宅「壁中书」及张仓所献《春秋左氏传》的字体,大概是晚周民间的别体字。许氏文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书中每字都有说解,用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现在我们要认识商、周文字,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都得凭这部书。而且不但研究字形得靠它,研究字音、字义也得靠它。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说文序》提起出土的古器物,说是书里也搜罗了古器物铭的文字,便是「古文」的一部份,但是汉代出土的古器物很少;而拓墨的法子到南北朝才有,当时也不会有拓本,那些铭文,许愼能见到的怕是更少。所以他的书里还只有秦篆和一些晚周民间书,再古的可以说是没有。到了宋代,古器物出土的多了,拓本也流行了,那时有了好些金石、图录考释的书。「金」是铜器,铜器的铭文称为金文。铜器里钟鼎最是重器,所以也称为钟鼎文。这些铭文都是记事的。而宋以来发现的铜器大都是周代所作,所以金文多是两周的文字。清代古器物出土的更多,而光绪二十五年(公元一八九九)河南安阳发现了商代的甲骨,尤其是划时代的。甲是龟的腹甲,骨是牛胛骨。商人钻灼甲骨,以卜吉凶,卜完了就在上面刻字纪录。这称为甲骨文,又称为卜辞,是盘庚(约公元前一三〇〇)以后的商代文字。这大概是最古的文字了。甲骨文,金文,以及《说文》里所谓「古文」,还有籀文,现在统统算作古文字,这些大部份是文字统一以前的官书。甲骨文是「契」的,金文是「铸」的。铸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再倒铜。古代书写文字的方法,除「契」和「铸」外,还有「书」和「印」,因用的材料而异。「书」用笔,竹、木简以及帛和纸上用「书」。「印」是在模子上刻字,印在陶器或封泥上2.。古代用竹、木简最多,战国才有帛,纸是汉代才有的。笔出现于商代,却只用竹木削成。竹木简、帛、纸,都容易坏,汉以前的,已经荡然无存了。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才见。一是「象形」,像物形的大概,如「日」、「月」等字。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二」(上)「二」(下)两个字,短画和长画都是抽象的符号,各代表着一个物类。「二」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上,「二」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下。这「上」和「下」两种关系便是无形的事类。又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也是的。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氵」(水)是形,「工」「可」是声。但声也有兼义的。如「浅」、「钱」、「贱」三字,「水」、「金」、「贝」是形,同以「戋」为声;但水小为「浅」,金小为「钱」,贝小为「贱」,三字共有的这个「小」的意义,正是从「戋」字来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我们的形声字最多。

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如「考」、「老」等字,又如「初」、「哉」、「首」、「基」等字;前者同形同部,后者不同形不同部,却都可以「转注」。同义字的孳生,大概是各地方言不同和古今语言演变的缘故。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如代名词,「予」「汝」「彼」等,形况字「犹豫」、「孟浪」、「关关」、「突如」等,虚助字「于」、「以」、「与」、「而」、「则」、「然」、「也」、「乎」、「哉」等,都是假借字。又如「令」,本义是「发号」,借为县令的「令」;「长」本义是「久远」,借为县长的「长」。「县令」、「县长」是「令」、「长」的引申义。假借本因有音无字,但以后本来有字的也借用别的字。所以我们现在所用的字,本义的少,引申义的多,一字数义,便是这样来的。这可见假借的用处也很广大。但一字借成数义,颇不容易分别。晋以来通行了四声,这才将同一字分读几个音,让意义分得开些。如「久远」的「长」平声,「县长」的「长」读上声之类。这样,一个字便变成几个字了。转注、假借都是用字的条例。

象形字本于图画。初民常以画记名,以画记事,这便是象形的源头。但文字本于语言,语言发于声音,以某声命物,某声便是那物的名字,这是「名」;「名」该只指声音而言。画出那物形的大概,是象形字。「文字」与「字」都是通称;分析的说,象形的字该叫做「文」,「文」是「错画」的意思3.。「文」本于「名」,如先有「日」名,才会有「日」这个「文」;「名」就是「文」的声音。但物类无穷,不能一一造「文」,便只得用假借字。假借字以声为主,也可以叫做「名」。一字借为数字,后世用四声分别,古代却用偏旁分别,这便是形声字。如「 」本象箕形,是「文」,它的「名」是「ㄐㄧ」。而日期的「期」,旗帜的「旗」,麒麟的「麒」等,在语言中与「「 」同声,却无专字,便都借用「「 」字。后来才加「月」为「期」,加「旗」为「旗」,加「鹿」为「麒」,一个字变成了几个字。严格的说,形声字才该叫做「字」,「字」是「孳乳而渐多」的意思4.。象形有抽象作用,如一画可以代表任何一物,「二」(上)、「二」(下)、「一」、「二」、「三」其实都可以说是象形。象形又有指示作用,如「刀」字上加一点,表明刃在那里。这样,旧时所谓指事字其实都可以归入象形字。象形还有会合作用,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表示一个意义;那么,旧时所谓会意字其实也可以归入象形字。但会合成功的不是「文」,也该是「字」。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是文字发展的逻辑的程序,但甲骨文里三种字都已经有了。这里所说的程序,是近人新说,和「六书说」颇有出入。六书说原有些不完备、不清楚的地方,新说加以补充修正,似乎更可信些。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这种字体究竟和小篆差不多。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扁方的,「敛笔」变为「挑笔」。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晋、唐之间,又称为「八分书」。汉初还有草书,从隶书变化,更为简便。这从清末以来在新疆和敦煌发现的汉、晋间的木简里最能见出。这种草书,各字分开,还带着挑笔,称为「章草」。魏、晋之际,又嫌挑笔费事,改为敛笔,字字连书,以一行或一节为单位。这称为「今草」。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这起于魏代。晋、唐之间,却称为「隶书」,而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眞书」。正书本也是扁方的,到陈、隋的时候,渐渐变方了。到了唐代,又渐渐变长了。这是为了好看。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大概正书不免于拘,草书不免于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最为适用。但现在还通用着正书,而辅以行、草。一方面却提倡民间的「简笔字」,将正书、行书再行简化;这也还是求应用便利的缘故。

【注释】1.《淮南子.本经训》及高诱注。2.古代简牍用泥封口,在泥上盖印。3.《说文·文部》。4.《说文序》。〔参考资料〕《说文解字叙》。容庚《中国文字学》。陈梦家《中国文字学》稿本。

《经典常谈》之第2章


《周易》第二

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八卦的道理。八卦及阴阳五行我们非常熟习,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份人的信仰,我们大部份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被这些道理支配着。行人不至,谋事未成,财运欠通,婚姻待决,子息不旺,乃至种种疾病疑难,许多人都会去求签问卜,算命看相,可见影响之大。讲五行的经典,现在有《尚书·洪范》,讲八卦的便是《周易》。

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另一个传说却说不是他自出心裁画的。那时候有匹龙马从黄河里出来,背着一幅图,上面便是八卦,伏羲只照着描下来罢了。但这因为伏羲是圣人,那时代是圣世,天才派了龙马赐给他这件圣物。所谓「河图」,便是这个。那讲五行的《洪范》,据说也是大禹治水时在洛水中从一只神龟背上得着的,也出于天赐。所谓「洛书」,便是那个。但这些神怪的故事,显然是八卦和五行的宣传家造出来抬高这两种学说的地位的。伏羲氏恐怕压根儿就没有这个人,他只是秦、汉间儒家假托的圣王。至于八卦,大概是有了筮法以后才有的。商民族是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他们先在甲骨上钻一下,再用火灼;甲骨经火,有裂痕,便是兆象,卜官细看兆象,断定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这便是卜辞。卜辞里并没有阴阳的观念,也没有八卦的痕迹。

卜法用牛骨最多,用龟甲是很少的。商代农业刚起头,游猎和畜牧还是主要的生活方式,那时牛骨头不缺少。到了周代,渐渐脱离游牧时代,进到农业社会了,牛骨头便没有那么容易得了。这时候却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筮法只用些蓍草,那是不难得的。蓍草是一种长寿草,古人觉得这草和老年人一样,阅历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所以用它来占吉凶。筮的时候用它的秆子,方法已不能详知,大概是数的。取一把蓍草,数一下看是什么数目,看是奇数还是偶数,也许这便可以断定吉凶。古代人看见数目整齐而又有变化,认为是神秘的东西。数目的连续、循环以及奇偶,都引起人们的惊奇。那时候相信数目是有魔力的,所以巫术里用得着它。──我们一般人直到现在,还嫌恶奇数,喜欢偶数,该是那些巫术的遗迹。那时候又相信数目是有道理的,所以哲学里用得着它。我们现在还说,凡事都有定数,这就是前定的意思;这是很古的信仰了。人生有数,世界也有数,数是算好了的一笔帐;用现在的话说,便是机械的。数又是宇宙的架子,如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1.,就是一生二、二生四的意思。筮法可以说是一种巫术,是靠了数目来判断吉凶的。

八卦的基础便是一、二、三的数目。整画「─」是一;断画「─ ─」是二;三画叠而成卦是☰或☷。这样配出八个卦,便是☰☱☲☳☶☵☴☷;干、兑、离、震、艮、坎、巽、坤,是这些卦的名字。那整画、断画的排列,也许是在排列着蓍草时触悟出来的。八卦到底太简单了,后来便将这些卦重起来,两卦重作一个,按照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里的卦数。蓍草的应用,也许起于民间;但八卦的创制,六十四卦的推演,巫与卜官大约是重要的脚色。古代巫与卜官同时也就是史官,一切的记载,一切的档案,都掌管在他们手里。他们是当时知识的权威,参加创卦或重卦的工作是可能的。筮法比卜法简便得多,但起初人们并不十分信任它。直到《春秋》时候,还有「筮短龟长」的话2.。那些时代,大概小事才用筮,大事还得用卜的。

筮法袭用卜法的地方不少。卜法里的兆象,据说有一百二十体,每一体都有十条断定吉凶的「颂」辞3.。这些是现成的辞。但兆象是自然的灼出来的,有时不能凑合到那一百二十体里去,便得另造新辞。筮法里的六十四卦,就相当于一百二十体的兆象。那断定吉凶的辞,原叫作繇辞,「繇」是抽出来的意思。《周易》里一卦有六画,每画叫作一爻──六爻的次序,是由下向上数的。繇辞有属于卦的总体的,有属于各爻的;所以后来分称为卦辞和爻辞。这种卦、爻辞也是卜筮官的占筮纪录,但和甲骨卜辞的性质不一样。

从卦、爻辞里的历史故事和风俗制度看,我们知道这些是西周初叶的纪录,纪录里好些是不联贯的,大概是几次筮辞并列在一起的缘故。那时卜筮官将这些卦、爻辞按着卦、爻的顺序编辑起来,便成了《周易》这部书。「易」是「简易」的意思,是说筮法比卜法简易的意思。本来呢,卦数旣然是一定的,每卦每爻的辞又是一定的,检查起来,引伸推论起来,自然就「简易」了。不过这只在当时的卜筮官如此。他们熟习当时的背景,卦、爻辞虽「简」,他们却觉得「易」。到了后世就不然了,筮法久已失传,有些卦、爻辞简直就看不懂了。《周易》原只是当时一部切用的筮书。

《周易》现在已经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但早期的儒家还没注意这部书。孔子是不讲怪、力、乱、神的。《论语》里虽有「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话,但另一个本子作「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4.;所以这句话是很可疑的。孔子只教学生读《诗》、《书》和《春秋》,确没有教读《周易》。《孟子》称引《诗》、《书》,也没说到《周易》。《周易》变成儒家的经典,是在战国末期。那时候阴阳家的学说盛行,儒家大约受了他们的影响,才研究起这部书来。那时候道家的学说也盛行,也从另一面影响了儒家。儒家就在这两家学说的影响之下,给《周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这些新解释并非在忠实的、确切的解释卦、爻辞,其实倒是藉着卦、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这种新解释存下来的,便是所谓《易传》。

《易传》中间较有系统的是《彖辞》和《象辞》。《彖辞》断定一卦的涵义──「彖」就是「断」的意思。《象辞》推演卦和爻的象,这个「象「字相当于现在所谓「观念」。这个字后来成为解释《周易》的专门名词。但《彖辞》断定的涵义,《象辞》推演的观念,其实不是真正从卦、爻里探究出来的;那些只是作传的人附会在卦、爻上面的。这里面包含着多量的儒家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象辞》的话更有许多和《论语》相近的。但说到「天」的时候,不当作有人格的上帝,而只当作自然的道,却是道家的色彩了。这两种传似乎是编纂起来的,并非一人所作。此外有《文言》和《系辞》。《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系辞》发挥宇宙观、人生观,偶然也有分别解释卦、爻的话。这些似乎都是抱残守阙,汇集众说而成。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说卦》推演卦象,说明某卦的观念象征着自然界和人世间的某些事物,譬如干卦象征着天,又象征着父之类。《序卦》说明六十四卦排列先后的道理。《杂卦》比较各卦意义的同异之处。这三种传据说是河内一个女子在什么地方找着的,后来称为《逸易》;其实也许就是汉代人作的。

八卦原只是数目的巫术,这时候却变成数目的哲学了。那整画「─」是奇数,代表天,那断画「─ ─」是偶数,代表地。奇数是阳数,偶数是阴数,阴阳的观念是从男女来的。有天地,不能没有万物,正和有男女就有子孙一样,所以三画才能成一卦。卦是表示阴阳变化的,《周易》的「易」,也便是变化的意思。为什么要八个卦呢?这原是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但这时候却想着是万象的分类。干是天,是父等;坤是地,是母等;震是雷,是长子等;巽是风,是长女等;坎是水,是心病等;离是火,是中女等;艮是山,是太监等;兑是泽,是少女等。这样,八卦便象征着也支配着整个的大自然,整个的人间世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卦是复合的,卦象也是复合的,作用便更复杂、更具体了。据说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一班圣人看了六十四卦的象,悟出了种种道理,这才制造了器物,建立了制度、耒耜以及文字等等东西,「日中为市」等等制度,都是他们从六十四卦推演出来的。

这个观象制器的故事,见于《系辞》。《系辞》是最重要的一部《易传》。这传里借着八卦和卦、爻辞发挥着的融合儒、道的哲学,和观象制器的故事,都大大的增加了《周易》的价值,抬高了它的地位。《周易》的地位抬高了,关于它的传说也就多了。《系辞》里只说伏羲作八卦;后来的传说却将重卦的,作卦、爻辞的,作《易传》的人,都补出来了。但这些传说都比较晚,所以有些参差,不尽能像「伏羲画卦说」那样成为定论。重卦的人,有说是伏羲的,有说是神农的,有说是文王的。卦、爻辞有说全是文王作的,有说爻辞是周公作的;有说全是孔子作的。《易传》却都说是孔子作的。这些都是圣人。《周易》的经传都出于圣人之手,所以和儒家所谓道统,关系特别深切;这成了他们一部传道的书。所以到了汉代,便已跳到六经之首了5.。但另一面阴阳八卦与五行结合起来,三位一体的演变出后来医卜、星相种种迷信,种种花样,支配着一般民众,势力也非常雄厚。这里面儒家的影响却很少了,大部份还是《周易》原来的卜筮传统的力量。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

【注释】

1.二语见《易传.系辞》。太极是混沌的元气,两仪是天地,四象是日月星辰。2.《左传》僖公四年。3.《周礼·春官·太卜》。4.《古论语》作「易」,《鲁论语》作「亦」。5.《庄子·天运篇》和《天下篇》所说六经的次序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到了《汉书.艺文志》,便成了《易》、《书》、《诗》、《礼》、《乐》、《春秋》了。【参考资料】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古史辨》第三册上)。李镜池《周易探原》(同上)。余永梁《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同上)。
《经典常谈》之第3章


《尚书》第三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所谓记言,其实也是记事,不过是一种特别的方式罢了。记事比较的是间接的,记言比较的是直接的。记言大部份照说的话写下来,虽然也须略加剪裁,但是尽可以不必多费心思。记事需要化自称为他称,剪裁也难,费的心思自然要多得多。

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商代甲骨卜辞大部份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金文也还多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份其实也是「辞」。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1.,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却变成诘屈聱牙的古语了。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份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份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数,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的看。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有称为「谟」2.的。这些辞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有的是后代史官追记;当代史官也许根据亲闻,后代史官便只能根据传闻了。这些辞原来似乎只是说的话,并非写出的文告;史官纪录,意在存作档案,备后来查考之用。这种古代的档案,想来很多,留下来的却很少。汉代传有《书序》,来历不详,也许是周、秦间人所作。有人说,孔子删《书》为百篇,每篇有序,说明作意。这却缺乏可信的证据。孔子教学生的典籍里有《书》,倒是眞的。那时代的《书》是个什么样子,已经无从知道。「书」原是纪录的意思3.;大约那所谓「书」只是指当时留存着的一些古代的档案而言;那些档案恐怕还是一件件的,并未结集成书。成书也许是在汉人手里。那时候这些档案留存着的更少了,也更古了,更稀罕了;汉人便将它们编辑起来,改称《尚书》。「尚」,「上」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4.。「书」,上加一「尚」字,无疑的是表示着尊信的意味。至于《书》称为「经」,始于《荀子》5.;不过也是到汉代才普遍罢了。

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秦始皇烧天下诗书及诸侯史记,并禁止民间私藏一切书。到汉惠帝时,才开了书禁;文帝接着更鼓励人民献书。书才渐渐见得着了。那时传《尚书》的只有一个济南伏生6.。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诏烧诗书的时候,他将《尚书》藏在墙壁里。后来兵乱,他流亡在外。汉定天下,才回家;检查所藏的《书》,已失去数十篇,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他就守着这一些,私自教授于齐、鲁之间。文帝知道了他的名字,想召他入朝。那时他已九十多岁,不能远行到京师去。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错来从他学。伏生私人的教授,加上朝廷的提倡,使《尚书》流传开去。伏生所藏的本子是用「古文」写的,还是用秦篆写的,不得而知;他的学生却只用当时的隶书钞录流布。这就是东汉以来所谓《今尚书》或《今文尚书》。汉武帝提倡儒学,立五经博士;宣帝时每经又都分家数立官,共立了十四博士。第一博士各有弟子员若干人。每家有所谓「师法」或「家法」,从学者必须严守。这时候经学已成利禄的途径,治经学的自然就多起来了。《尚书》也立下欧阳(和伯)、大小夏侯(夏侯胜、夏侯建)三博士,却都是伏生一派分出来的。当时去伏生已久,传经的儒者为使人尊信的缘故,竟有硬说《尚书》完整无缺的。他们说,二十九篇是取法天象的,一座北斗星加上二十八宿,不正是二十九吗7.!这二十九篇,东汉经学大师马融、郑玄都给作过注;可是那些注现在差不多亡佚干净了。

汉景帝时,鲁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去拆毁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得着「古文」经传数十篇,其中有《书》。这些经传都是用「古文」写的;所谓「古文」,其实只是晚周民间别体字。那时恭王肃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并且将这些书都交还孔家的主人孔子的后人叫孔安国的。安国加以整理,发见其中的《书》比通行本多出十六篇;这称为《古文尚书》。武帝时,安国将这部书献上去。因为语言和字体的两重困难,一时竟无人能通读那些「逸书」,所以便一直压在皇家图书馆里。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先后领校皇家藏书。刘向开始用《古文尚书》校勘今文本子,校出今文脱简及异文各若干。哀帝时,刘歆想将《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及《古文尚书》立博士;这些都是所谓「古文」经典。当时的五经博士不以为然,刘歆写了长信和他们争辩8.。这便是后来所谓今古文之争。

今古文之争是西汉经学一大史迹。所争的虽然只在几种经书,他们却以为关系孔子之道即古代圣帝明王之道甚大。「道」其实也是幌子,骨子里所争的还在禄位与声势;当时今古文派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不过两派的学风确也有不同处。大致今文派继承先秦诸子的风气,「思以其道易天下」9.,所以主张通经致用。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古文派不重哲学而重历史,他们要负起保存和传布文献的责任;所留心的是在章句、训诂、典礼、名物之间。他们各得了孔子的一端,各有偏畸的地方。到了东汉,书籍流传渐多,民间私学日盛。私学压倒了官学,古文经学压倒了今文经学;学者也以兼通为贯,不再专主一家。但是这时候「古文」经典中《逸礼》即《礼》古经已经亡佚,《尚书》之学,也不昌盛。

东汉初,杜林曾在西州(今新疆境)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非常宝爱,流离兵乱中,老是随身带着。他是怕「《古文尚书》学」会绝传,所以这般珍惜。当时经师贾逵、马融、郑玄都给那一卷《古文尚书》作注,从此《古文尚书》才显于世10.。原来「《古文尚书》学」直到贾逵才眞正开始;从前是没有什么师说的。而杜林所得只一卷,决不如孔壁所出的多。学者竟爱重到那般地步。大约孔安国献的那部《古文尚书》,一直埋没在皇家图书馆里,民间也始终没有盛行,经过西汉末年的兵乱,便无声无臭的亡佚了罢。杜林的那一卷,虽经诸大师作注,却也没传到后世;这许又是三国兵乱的缘故。《古文尚书》的运气眞够坏的,不但没有能够露头角,还一而再的遭到了些冒名顶替的事儿。这在西汉就有。汉成帝时,因孔安国所献的《古文尚书》无人通晓,下诏征求能够通晓的人。东莱有个张霸,不知孔壁的书还在,便根据《书序》,将伏生二十九篇分为数十,作为中段,又采《左氏传》及《书序》所说,补作首尾,共成《古文尚书百二篇》。每篇都很简短,文意又浅陋。他将这伪书献上去。成帝教用皇家图书馆藏着的孔壁《尚书》对看,满不是的。成帝便将张霸下在狱里,却还存着他的书,并且听它流传世间。后来张霸的再传弟子樊并谋反,朝廷才将那书毁废;这第一部伪《古文尚书》就从此失传了。

到了三国末年,魏国出了个王肃,是个博学而有野心的人。他伪作了《孔子家语》、《孔丛子》11.,又伪作了一部孔安国的《古文尚书》,还带着孔安国的传。他是个聪明人,伪造这部《古文尚书》孔传,是很费了心思的。他采辑羣籍中所引「逸书」,以及历代嘉言,改头换面,巧为联缀,成功了这部书。他是参照汉儒的成法,先将伏生二十九篇分割为三十三篇,另增多二十五篇,共五十八篇12.,以合于东汉儒者如桓谭、班固所记的《古文尚书》篇数。所增各篇,用力阐明儒家的「德治主义」,满纸都是仁义道德的格言。这是汉武帝罢黜百家,专崇儒学以来的正统思想,所谓大经、大法,足以取信于人。只看宋以来儒者所口诵心维的「十六字心传」13.,正在他伪作的《大禹谟》里,便见出这部伪书影响之大。其实《尚书》里的主要思想,该是「鬼治主义」,像《盘庚》等篇所表现的。「原来西周以前,君主即教主,可以唯所欲为,不受什么政治道德的拘束。逢到臣民不听话的时候,只要抬出上帝和先祖来,自然一切解决。」这叫作「鬼治主义」。「西周以后,因疆域的开拓,交通的便利,富力的增加,文化大开。自孔子以至荀卿、韩非,他们的政治学说都建筑在人性上面。尤其是儒家,把人性扩张得极大。他们觉得政治的良好只在诚信的感应;只要君主的道德好,臣民自然风从,用不到威力和鬼神的压迫。」这叫作「德治主义」14.。看古代的档案,包含着「鬼治主义」思想的,自然比包含着「德治主义」思想的可信得多。但是王肃的时代早已是「德治主义」的时代;他的伪书所以专从这里下手。他果然成功了。只是词旨坦明,毫无诂屈聱牙之处,却不免露出了马脚。

晋武帝时候,孔安国的《古文尚书》曾立过博士15.;这《古文尚书》大概就是王肃伪造的。王肃是武帝的外祖父,当时即使有怀疑的人,也不敢说话。可是后来经过怀帝永嘉之乱,这部伪书也散失了,知道的人很少。东晋元帝时,预章内史梅赜发见了它,便拿来献到朝廷上去。这时候伪《古文尚书》孔传便和马、郑注的尚书并行起来了。大约北方的学者还是信马、郑的多,南方的学者才是信伪孔的多。等到隋统一了天下,南学压倒了北学,马、郑《尚书》,习者渐少。唐太宗时,因章句繁杂,诏令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高宗永徽四年(公元六五三),颁行天下,考试必用此本。《正义》成了标准的官书,经学从此大统一。那《尚书正义》便用的伪《古文尚书》孔传。伪孔定于一尊,马、郑便更没人理睬了;日子一久,自然就残缺了,宋以来差不多就算亡了。伪《古文尚书》孔传如此这般冒名顶替了一千年,直到清初的时候。

这一千年中间,却也有怀疑伪《古文尚书》孔传的人。南宋的吴棫首先发难。他有《书稗传》十三卷16.,可惜不传了。朱子因孔安国的「古文」字句皆完整,又平顺易读,也觉得可疑17.。但是他们似乎都还没有去找出确切的证据。至少朱子还不免疑信参半;他还采取伪《大禹谟》里「人心」、「道心」的话解释四书,建立道统呢。元代的吴澄才断然的将伏生今文从伪古文分出;他的《尚书纂言》只注解今文,将伪古文除外。明代梅鷟着《尚书考异》,更力排伪孔,并找出了相当的证据。但是严密钩稽决疑定谳的人,还得等待清代的学者。这里该提出三个可尊敬的名字。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璩,着《古文尚书疏证》,第二是惠栋,着《古文尚书考》;两书辨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眞相毕露。但将作伪的罪名加在梅赜头上,还不免未达一间。第三是清中叶的丁晏,着《尚书余论》,才将眞正的罪人王肃指出。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这以后等着动手的,便是搜辑汉人的伏生《尚书》说和马、郑注。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绩也斐然可观;不过所能作到的,也只是抱残守缺的工作罢了。伏生《尚书》从千年迷雾中重露出眞面目,清代诸大师的劳绩是不朽的。但二十九篇固是眞本,其中也还该分别的看。照近人的意见,《周书》大都是当时史官所记,只有一二篇象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商书》究竟是当时史官所记,还是周史官追记,尚在然疑之间。《虞、夏书》大约多是战国末年人托古之作,只《甘誓》那一篇许是后代史官追记的。这么着,《今文尚书》里便也有了眞伪之分了。

【注释】1.「雅言」见《论语·述而》。2.《说文)言部:「谟,议谋也。」3.《说文》书部:「书,着也。」4.《论衡·正说篇》。5.《劝学篇》。6.裴駰《史记集解》引张晏曰:「伏生名胜,《伏氏碑》云。」7.《论衡·正说篇》。8.《汉书》本传。9.语见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上。10.《后汉书·杨伦传》。11.《家语》托名孔安国,《孔丛子》托名孔鲋。12.桓谭《新论》作五十八,《汉书·艺文志》自注作五十七。13.见眞德秀《大学衍义》。所谓十六字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伪《大禹谟》里,是舜对禹的话。14.以上引顾颉刚《盘庚中篇今译》。(《古史辨》第二册)15.《晋书·荀崧传》。16.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四。17.见《朱子语类)七十八。【参考资料】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序例》及卷三十六《伪孔安国序》。顾颉刚《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辨》第一册)。

《经典常谈》之第4章


《诗经》第四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1.,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藉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眞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2.。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3.,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样,老板叫作太师。那时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那时的社会有贵族与平民两级。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所搜集的歌儿自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平民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他们搜得的歌谣,有些是乐歌,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乐才好用。合乐的时候,往往得增加重叠的字句或章节,便不能保存歌词的原来样子。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佚,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4.。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志)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春秋时通行赋诗。在外交的宴会里,各国使臣往往得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很像现在的请客点戏,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这可以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将一章中一两句拉出来,就当前的环境,作政治的暗示。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宴晋使赵孟于垂陇,赵孟请大家赋诗,他想看看大家的「志」。子太叔赋的是《野有蔓草》。原诗首章云:「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子太叔只取末两句,借以表示郑国欢迎赵孟的意思;上文他就不管。全诗原是男女私情之作,他更不管了。可是这样办正是「诗言志」;在那回宴会里,赵孟就和子太叔说了「诗以言志」这句话。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5.,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7.,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8.。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9.;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10.。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

但春秋时列国的赋诗只是用诗,并非解诗;那时诗的主要作用还在乐歌,因乐歌而加以借用,不过是一种方便罢了。至于诗篇本来的意义,那时原很明白,用不着讨论。到了孔子时代,诗已经不常歌唱了,诗篇本来的意义,经过了多年的借用,也渐渐含糊了。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的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眞是变本加厉了。

毛氏有两个人:一个毛亨,汉时鲁国人,人称为大毛公,一个毛苌,赵国人,人称为小毛公;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他们都是以史证诗。他们接受了孔子「无邪」的见解,又摘取了孟子的「知人论世」11.的见解,以为用孔子的诗的哲学,别裁古代的史说,拿来证明那些诗篇是什么时代作的,为什么事作的,便是孟子所谓「以意逆志」12.。其实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倒是说要看全篇大意,不可拘泥在字句上,与他们不同。他们这样猜出来的作诗人的志,自然不会与作诗人相合;但那种志倒是关联着政治教化而与「诗言志」一语相合的。这样的以史证诗的思想,最先具体的表现在《诗序》里。

《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好像总论,托名子夏,说不定是谁作的。《小序》每篇一条,大约是大、小毛公作的。以史证诗,似乎是《小序》的专门任务;传里虽也偶然提及,却总以训诂为主,不过所选取的字义,意在助成序说,无形中有个一定方向罢了。可是《小序》也还是泛说的多,确指的少。到了郑玄,才更详密的发展了这个条理。他按着《诗经》中的国别和篇次,系统的附合史料,编成了《诗谱》,差不多给每篇诗确定了时代;《笺》中也更多的发挥了作为各篇诗的背景的历史。以史证诗,在他手里算是集大成了。

《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上。《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说风是风化(感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着教化作用解释的。照近人的研究,这三个字大概都从音乐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便是各国土乐的意思。雅就是「乌」字,似乎描写这种乐的呜呜之音。雅也就是「夏」字,古代乐章叫作「夏」的很多,也许原是地名或族名。雅又分《大雅》、《小雅》,大约也是乐调不同的缘故。颂就是「容」字,容就是「样子」;这种乐连歌带舞,舞就有种种样子了。风、雅、颂之外,其实还该有个「南」。南是南音或南调,《诗经》中《周南》、《召南》的诗,原是相当于现在河南、湖北一带地方的歌谣。《国风》旧有十五,分出二南,还剩十三;而其中邶、鄘两国的诗,现经考定,都是卫诗,那么只有十一《国风》13.了。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商颂》经考定实是《宋颂》。至于搜集的歌谣,大概是在二南、《国风》和《小雅》里。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14.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毛传》只在有兴的地方标出,不标赋、比;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毛传》标出的兴诗,共一百十六篇,《国风》中最多,《小雅》第二;按现在说,这两部份搜集的歌谣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

【注释】1.《吕氏春秋·古乐篇》。2.英美吉特生《英国民歌论说》。译文据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歌谣》章。3.「土鼓」、「篑桴」见《礼运》和《明堂位》,「苇籥」见《明堂位)。4.今《诗经》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5.《卫风·淇澳》的句子。6.《论语·学而》。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的句子;「素以为绚兮」一句今已佚。8.《论语·八佾》。9.「思无邪」,《鲁颂.駉》的句子;「思」是语词,无义。10.《论语·阳货》。11.见《孟子·万章)。12.见《孟子·万章)。13.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14.《周礼·大师》郑玄注。【参考资料】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辨》第三册下)。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同上)。朱自清《言志说》(《语言与文学》)。朱自清《赋比兴说》(《清华学报》十二卷三期)。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谁来看过你
此贴被TA们浏览了473次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6 10:59 , Processed in 0.268207 second(s), 5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