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 诗歌鉴赏1.梅尧臣《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评价本诗“想象悠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①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②,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③荣,举酒一相送。 【注】①秀才:这里是即将参加科举的学子的泛称。②桂林:传说桂林是凤凰栖集之处。③桂枝:《晋书·邵诜传》“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及第为“折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动”字不仅写出心思的萌动,还表明门人出游的念头不断滋长,愈来愈强烈。 B.三四句实写落花飞举飘扬,充满生机,把门人游江西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 C.诗中用凤凰比喻门人,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同时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 D.本诗无华丽秾艳之语,通篇全都采用比喻,使诗含蓄蕴藉,更富形象性,增添诗情画意。 16.《宋诗三百首评注》评价本诗“想象悠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15.B 16.①诗歌首句以春草起兴,通过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畅想,表达了诗人对门人前途无限的美好祝福;②紧承首联,第三句以落花为比,形象生动地想象出门人漂泊江西的羁旅生活;③最后四句,诗人借典抒情,合理联想门人在江西的游学,既有作为老师对门人善自择居、慎于交友的谆谆嘱咐,又有对门人不负所学、施展抱负、早日折桂的美好祝愿。 【解析】15.本体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鉴赏能力。 B.“三四句实写落花飞举飘扬”分析错误,三四句意思是“又像随落花飘飞,像在梦中飞到了西江”,这是虚写,不是实写。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1)前两句“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意思是:游子之思像草木在萌芽,与春风一起摇曳。以春草起兴,春风一吹,草木都开始萌芽,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通过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畅想,表达了诗人对门人前途无限的美好祝福。 (2)三四句“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意思是:又像随落花飘飞,像在梦中飞到了西江。以落花为比,形象生动地想象出门人漂泊江西的羁旅生活;“西江梦”指想象中即将开始的江西游历生活。用“梦”形容游历生活,可以引起无穷联想:使人联想到欧阳秀才去江西后的行踪不定,生活的丰富多样、难以预测,使人联想到他醒里梦里对此日客居京中这段生活。 (3)后四句“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意思是:凤凰的巢就在那片遥远的桂树林,希望你不要与乌鸦同行。富贵之后不要忘记了我们,那就举起酒来算是给你送别。诗中用凤凰比喻欧阳秀才,是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诗人借典抒情,合理联想门人在江西的游学,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同时也是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举酒相送既是送别,也是祝愿他异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表达了对门人的殷切期待。 诗歌鉴赏2.林黛玉《杏帘在望》(2023.4.2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杏帘在望 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注】①《红楼梦》第十八回,元春省亲,令众人就大观园各处景观作诗。林黛玉代贾宝玉创作此诗,描写的对象是“浣葛山庄”(后改名稻香村)。②杏帘:酒店前悬挂的酒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笔触简洁,紧扣诗题,将题目分成两句吟咏,句法浑然天成,又格调老练。 B.颔联由8个名词意象叠加而成,表意空间开阔,与“枯藤老树昏鸦”有同工之妙。 C.颈联写景平实大气,动词运用精妙,一气而下描绘眼前所见、杏帘在望的田野景观。 D.尾联直抒胸臆,流露出来客对农庄生活幸福安谧,对太平盛世没有饥荒的赞美之意。 16.颈联构思精巧,运用不同方式营造意境,请试举几例并分析。 15.C 16.①“一畦春韭”精于细处,“十里稻花”则于大处描写,远近结合;②“绿”为描写色彩的静景,“香”为描绘味道的动景,动静相间,色味协调。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动词运用精妙”说法有误。句中“绿”“香”是形容词,而非动词。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诗歌颈联“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描绘了一幅在弥望无际的田野上,一畦畦韭菜于春风中长得翠绿欲滴,一片片稻田飘溢着阵阵花粉的清香,好像在预告一个丰收的年成的静谧祥和之景。 其中,“一畦春韭”是近景,是对小场面的具体刻画,方圆不超过几米;而“十里稻花”则是远景,是大处描写,唯有远观才能所得。因此,作者在这里采用了远近结合的写作方法。 诗句中,“绿”是作者眼前所见的色彩,且“一畦春韭绿”在短期内不会随事件场景变化,是静态描写。而“香”是作者鼻子所闻到的味道,而且,风吹才能吹来稻香,因此这里暗含了动景的描写。由此可知作者在这里通过动静相间,色味协调的方式营造了意境。 诗歌鉴赏3.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诗蕴含深情,宋诗寄寓哲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都是寄赠友人之作,不过李诗侧重抒写自我,而苏诗意在勉励友人。 B.两首诗中荷之枯萎与《离骚》中“唯草木之零落兮”,均有美人迟暮之意。 C.李诗以“重城”借指人事的阻隔,而苏诗以“傲霜枝”象征人的精神风骨。 D.李诗“秋阴不散”与苏诗“橙黄橘绿”色调上一暗一明,反映不同的心境。 16.有学者认为,唐诗常蕴含深情,而宋诗常寄寓哲理。请结合两首诗歌,对此进行简要分析。(6分) 16.(6分)参考答案:①唐诗常借意象、意境来抒发情感,如李诗借竹坞、秋阴、飞霜、枯荷等意象,描绘出凄清冷寂的秋日听雨图,含蓄深沉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②宋诗常借生活现象来阐发哲理,如苏诗描写秋冬季节有萧条衰败的一面,更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借此阐发人生虽有不幸也不应消沉,而应乐观向上的道理。[每点3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诗歌鉴赏4.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四首》“高壮”(2023.5.4)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5~16题。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 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注】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革职,“谪成伊犁”。经长途跋涉,到达嘉峪关感慨万端,写下此诗。严关:即嘉峪关,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嘉峪关高达百尺,巍峨耸立,隔断了天之东西,地理位置非常险要。 B.领联写高飞的楼阁,似与葱茏直立的秦树连结,城墙绵亘,似乎压低了陇上层云。 C.第六句描写的景色与“瀚海阑干百丈冰”相似,意在写大漠苍茫,条件艰苦。 D.尾联用“崤函之固”来作比,以崤函如同一颗小泥丸来衬托嘉峪关雄伟、险奇。 16.林昌彝在《射鹰楼诗话》中说林则徐“遣成伊型,出嘉峪关诗,风格高壮,读之令人唾壶击碎”。请结合全诗分析其“高壮”体现在哪里。(6分) 15.C 解析:第六句以大漠苍茫衬托嘉峪关的雄奇壮美,不是写条件艰苦。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等能力。 16.①诗歌意境阔大雄浑。雄关接天,飞阁与秦地树木相连,城墙压低陇地云烟,天山耸拔,戈壁苍茫。②情感格调高昂慷慨。诗人虽是万里谪戍伊犁,但本诗情感却毫无低沉悲观之意,而是洋溢着对雄关峥嵘壮观景色的赞美,和对国运的忧思。③用语雄健豪放。“百尺”“万里”写空间之高广,“千古”写时间之弘远;“斜压陇云低”“一丸泥”使用夸张:雄健豪放的用语及夸张手法使诗歌呈现出高壮的风格。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诗歌鉴赏5.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二首(其一)》和谐的画面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郊行书事二首(其一) 范成大 野店垂杨步①,荒祠苦竹丛。 鹭窥芦箔②水,乌啄③纸钱风。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④。 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注】①步:通“埠”水边泊船之处。②芦箔:插在河流或湖泊中间拦捕鱼蟹的苇栅。③乌啄:一作“鸟啄”,指乌鸦啄食祭品。语出张籍诗:“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④按无锡等地旧俗,新媳妇必须在清明时节与夫君一起去祭扫祖坟,俗称“上花坟”。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标题看,这是一首节日诗,寒食节正值春和日暖的时刻,作者漫步乡野郊外,写下了所见所感。 B. 诗歌开头写河埠边杨柳低垂,旅店清静,不远处古祠寂寂,苦竹丛生,奠定了全诗伤感的情感基调。 C. 颔联动静结合,运用白描式的叙写方式,生动表现出白鹭窥水的宁静画面和乌鸦啄食的动态景象。 D. 这首五言律诗风格平易浅显、语言清新质朴,就像一幅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的风俗画。 16. 范成大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展示和谐的画面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开篇将“野店”与“垂杨”、“荒祠”与“苦竹”等意象有机组合起来,描绘诗人在偏僻乡村所见风光,使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起来。②百姓家庭和睦融洽。颈联选取一个特写镜头,描写村民一家尊老爱幼、相互搀扶的生动画面,生动表现了百姓家庭的和睦融洽。③传统节日与丰收景象融为一体。颈联与尾联写诗人郊游之时正值寒食节日,见祭品之多、浓妆之女和老翁之醉,便联想到百姓生活五谷丰登、幸福安康,将传统节日与美好生活融为一体。(意思对即可)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奠定了全诗伤感的情感基调”错,全诗的情绪是平和愉悦的。故选B。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开篇将“野店”与“垂杨”、“荒祠”与“苦竹”等意象有机组合起来,描绘诗人在偏僻乡村所见风光,“野店”“荒祠”是人文景观,“垂杨”“苦竹”是自然景物,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颈联描写村民一家尊老爱幼、相互搀扶的画面,以小见大,表现百姓家庭和睦融洽。。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颈联与尾联写诗人郊游之时正值寒食节日,见祭品之多、浓妆之女和老翁之醉,便联想到应该是去年丰收,人民幸福安康,将传统节日与美好生活融为一体。 诗歌鉴赏6.苏辙《春日耕者》思想情感(2023.5.1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耕田老人辛勤劳作的形象,以及与孩子嬉戏玩耍,放飞风筝的情景。 B.首联是说,从开冻变松的土壤中感觉到万物生长之气,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 C.颈联妇子前来探看,直接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 D.五、六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做了铺垫。 1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13.C14.①对农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劳作的赞美;②为农家温馨与和睦生活感到高兴;③对王安石变法后政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批判、否定)。 【解析】13.本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直接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错误,应为“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