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语文说明文训练精选题(15) 一、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为何说“霜打的青菜分外甜”? ①古诗里说“繁霜降兮草木零”。可你知道吗?我国民间还有句俗语叫“霜打的青菜分外甜”,意思是说被霜打过了的青菜口感甜甜糯糯。这是为什么呢? ②霜降来时,气温更低,地表露水凝结成霜。霜是近地面的水汽在温度很低时的一种凝华现象,也就是水汽的结晶。结霜有个重要条件:气温要逼近0℃。 ③民间俗称的“打霜”就是霜冻,一般出现在晴朗的月夜。在天气晴朗的晚上,大地像被揭了被子一样,气温急降,散热很快。这时靠近地面的一些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面、树叶和泥土上,形成薄薄的一层白色晶体。在寒冷季节的清晨,我们出门就可以发现周围很多事物都有一层霜的结晶覆盖着。 ④霜打后的青菜能吃出清甜口感是有科学依据的。首先,青菜中含有芥子油苷类物质,这类物质通常是有苦味的,我们会在青菜中略微尝到。但霜降等降温天气的到来,会延缓青菜中芥子油苷类物质的合成。同时,霜降是在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发生的,冬季夜间的低温使青菜的呼吸作用减弱,青菜为了抵抗寒冷,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就会更多地在植株内积聚,青菜里的淀粉在植株内淀粉酶的作用下,经水解作用变成麦芽糖酶,又经过麦芽糖酶的作用,变成葡萄糖。葡萄糖很容易溶解在水中,于是青菜就有了甜味。另外,在低于4 ℃的霜降天气里,青菜会因为受冻造成细胞损伤,细胞膜破裂,细胞内的糖、氨基酸等物质也会外渗出来,形成了甘甜、软糯的口感。所以说,霜降后的青菜口感更好。在生活中,好吃的霜打菜就有芥菜、萝卜、大白菜、小白菜、莴笋、生菜、上海青等。 ⑤被霜打过的水果也别有滋味,最有特色的莫过于秋天的红柿子。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中医认为柿子具有清热润燥、养肺化痰、止渴生津、健脾的功效。在泉州,对于霜降吃柿子就有“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这样的说法。霜打之前的柿子硬邦邦的,又苦又涩,难以下口;被霜压过之后的柿子红似火,尝起来甜腻可口。摘下一只剥开,吮吸着那甜蜜蜜、软滑滑、凉丝丝的柿子汁,这就是霜降赋予的美味。 1、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划线词语“逼近”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画线句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的妈妈只知道“霜打的青菜分外甜”,但不知道原因,请你结合选文,向你的妈妈简要说明其中一种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A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本文第①段末尾以设问句引 出下文,第②③④段具体地说明“霜打的青菜分外甜”的原因,第⑤段列举了“被霜打过的水果也别有滋味”的例子,来说明霜降赋予食物的美味。 2、(4分)①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霜打的青菜分外甜”的原因的说明。②内容上:引用古诗、俗语,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可读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4分)不能。 “逼近”的意思是“靠近”,如果删除,意思就变成了气温要达到0 ℃ 才会结霜,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4、(4分)①作比较。将“霜打之前的柿子”和“被霜压过之后的柿子”作比较,突出强 调了柿子被霜打过之后尝起来甜腻可口的特征,也进一步证明了“霜打的青菜分外甜”这 一说法,增强了说明效果。 ②打比方。将“被霜压过之后的柿子”比作“火”,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经霜的柿子颜色饱满光亮的外在特征。 5、(4分)示例:妈妈,您知道经过霜打的青菜为什么更好吃吗?因为青菜中含有带苦味 的芥子油苷类物质,霜降等降温天气的到来,会延缓青菜中芥子油苷类物质的合成。这是 经霜打的青菜格外好吃的原因之一。 二、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性格古怪的“淘气包”:东北冷涡去 ①春季北方的沙尘天气、7月华北的暴雨、8月东北夏季的低温,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天气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指挥官”——东北冷涡。东北冷涡是个什么涡?它的“脾气性格”如何?它又是如何“指挥”上述那些天气现象的?除了“调皮捣蛋”引发沙尘、暴雨、低温,它还做了哪些“好人好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 像个电风扇? ②东北冷涡中的“东北”说的是其位置:北纬40-50度,东经110-125度;“冷”指的是存在于对流层中、上层(距离地面5000 米左右)的冷性气柱,它是一个冷性闭合低压环流系统;“涡”指的是逆时针旋转形成的低涡。东北冷涡中心气温明显低于四周,并且一边移动,一边“甩”出一股股冷空气,与当地的暖湿气流交汇就会产生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甚至出现温度骤降、白昼如夜等天气变化。 是个“慢性子”还爱“打架”? ③东北冷涡一年四季均可见,在夏季的活跃度最高。中国平均每年夏季有8个以上的东北冷涡造访,影响天数接近40天。可以说,没有东北冷涡的东北夏天,是不完整的。 ④东北冷涡不光“调皮”,还很“磨人”。它是个“慢性子”,出现时,就如同一把巨伞,笼罩着某一地区,短则三五天,长则能“赖”十余天不走。例如2012年6月,东北冷涡一连21天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东北冷涡虽然“出生”在东北,但其影响绝不限于东北。它体形硕大,是夏季冷空气的重要源头。除了自己“淘气”,还爱和其他天气“打架”。例如2013年,东北冷涡与蒙古气旋、副热带高压发生严重“冲突”,使得吉林省暴雨频发、连日不绝。 ⑤梅雨期和华南前汛期的降水量和东北冷涡这个“淘气包”也存在密切关系——在东北冷涡势力强大的年份,它能“引导”北方冷空气南侵,与暖湿气流在梅雨区“交战”,导致梅雨量偏多,而东北冷涡弱年梅雨量则偏少。 东北冷涡是个“坏小孩”吗? ⑥东北冷涡带来了这么多灾害,那它是个“坏小孩”吗?当然不是!它带来的降雨能滋润土地,它的多变能让天空蔚蓝如海。比如每年5月中旬,东北大地农作物播种后,到6月正是需水季节,东北冷涡能带来丰沛降水,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⑦东北冷涡带来的连续降雨还能“洗刷”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东北冷涡虽然总是“淘气”,偶尔还会“打架闹事”,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天气系统。 (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1、本文标题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语“以上”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北冷涡”虽不是个“坏小孩”,却是个“淘气包”它会引发冰雹、沙尘暴、暴雨、低温等天气。对这些灾害性天气,在生活中我们如何防范?(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生动形象地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东北冷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4分)不能删去,“以上”起限制作用,说明中国平均每年代夏季有超过8个“东北冷涡”造访。去掉后就是说只有8个,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以上”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4分)举例子和列数字,举东北冷涡盘踞21天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东北冷涡是个“慢性子”的特点。 4、(4分)示例:我们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根据天气增减衣物;发生灾害性天气时,减少出行或者不出行;出行要注意安全,防止高空坠物。 三、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立夏就是真正入夏了吗? ①2022年5月5日,立夏。 ②说是“立夏”,但或许一些人体感上并不会觉得炎热,因为全国大部分地区还不是气候学意义上的夏天。这一天,常常只有福建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已经达到气候学上的立夏标准,即平均气温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22摄氏度——通常来说,全国大部分地区可能距该标准还有少许差距。 ③明明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天,为何这一天在二十四节气里会被称为“立夏”? ④这要从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说起。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古人最终形成了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知识体系,并以此指导实践。虽然古人对世界的经验认知和现代的科学标准之间有一些差距,但最终它们在时令变化方面却精妙贴合,且与农时、物候紧密联系,显示出现代统计学的意义。 ⑤就说立夏,此时北半球随着太阳高度角的抬升,气温明显回升,昼长夜短更加明显。顾名思义,“立夏”之后,春天结束,夏天开始。自此,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北移,江南正式进入雨季。 ⑥其实,二十四节气中有很多反映季节、气温、降水、天气现象等的节气,像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季节的变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的变化,白露、寒露、霜降反映天气现象。至今,二十四节气仍对现代气候学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⑦比如,小满节气时,北方的大麦和冬小麦灌浆饱满,南方江河水满;芒种节气时,我国南方主汛期已经开始,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这段时间天气最是变化莫测,高温天气、对流性天气频发。小暑节气的标志就是“出梅”和“入伏”,即长江中下游梅雨季节终结,伏早天气开始;大暑则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华北一带已经进入俗称“七下八上”(即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主汛期,是华北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时段,再加上气温高,“桑拿天”成为这个时段的“标配”。针对夏季的气候,各地需适时开展防汛备汛等相关工作,百姓生活宜注意防暑降温。 ⑧“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四季之夏,是大自然最热情洋溢的季节。让我们走近它、读懂它,感受夏季的独特之美。 1、下列说明方法本文没有使用的一项是( )(3分) A.列数字 B.列图表 C.举例子 2、第⑥段划线词“很大”不能删掉的原因? (4分) 二十四节气仍对现代气候学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语段,它可以放在哪两段之间,并说明理由? (4分) “夏李6个节气跨越3个月,人们由此认识了金年最热的季节。并可以根据节气提示的气候规律,适应高温潮湿天气进行作息,加固堤坝防范洪涝灾害。安排衣事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项是( )(4分) A.2022年5月5日立夏,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还不是气候学意义上的夏天。 B.因为二十四节气显现出现代统计学的意义,所以与时令变化方面精妙贴合,且与农时、物候紧密联系。 C.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华北一带进人主汛期。 D.小满节气时北方的大麦和冬小麦灌浆饱满,南方江河水满。 1、(3分)B 2、(4分)“很大”是“非常大”的意思,起强调作用,强调了二自十四节气虽然是古代智慧但对现代气候学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如果去掉则不能起到强调作用。 3、(4分)应放在⑥⑦段之间。第⑥段结尾强调二十四节气对现代气象学的借鉴意义,而本段承接此意描述作息、农事安排等借鉴行为,而第⑦段是对本段的举例子。 4、(3分)B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