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宏宇
(纹银)
都听过或者读到过“纹银”多少多少两这样的话吧。
(一)啥叫“纹银”?啥叫“散银”?就是上面铸有官方规定的纹饰的银锭。不同分量的银锭,纹饰的形制和大小也不一样。
纹饰,代表着官方甚至皇家的金融信誉,银锭的“成色”和“分量”,是以纹饰为标准的,而不以其本身的“物理属性”为标准。
举例:一枚有纹饰的“官银”,“标称”为“足十两”,即“九成以上纯度的十两”,您上秤量量看,最多也就七两五,甭管什么秤,只要不是假秤,怎么秤都超不过八两去。随便拿一枚出土的古代银锭,用现代科技分析其含银量,恐怕也都不会真的达到“九成足”也就是含银比例90%。
可是,其实只有七两五的“十两纹银”,就可以兑换十两甚至更多的“散银”!这就是“官方金融权威”!
“散银”指的不是影视剧里表现的那样花生米那么大到葵花子那么小的不规则形状的黑乎乎脏兮兮的“碎银子”,而是指没有“官纹”的“私银”,哪怕“百两大锭”,也是“散银”!
影视剧里那些黑乎乎脏兮兮的花生米葵花子们,就便真的是“银”,理论上也是不能“充作钱”的。比如,拿那样的散碎银子去交税,在很多朝代的绝大多数区域,都是不可以的。一般来讲,正规的商家,也不会收那样的银子。影视剧里看到吃饭住宿拿那种散碎银子付账,不是完全不可能,但通常只适于两类情形。
第一类是店家本身并不正规,乡村野店,甚至黑店,是会收那样的银渣子的。
第二类是“可以欺客”的“大店”。这样的“大店”,通常跟官方交往深厚,甚至干脆就是官家的,他们收散碎银渣子,但条件苛刻。比如一两纹银核对一千铜钱,而银渣子核对一千铜钱,就须三两甚至更多。
(散银)
(二)银子究竟是怎么花费的?不管什么店,您拿纹银也好,私银也好,只要是银锭,给多了人家找赎的时候,都不会给较小的银锭或者银渣子,而是给铜钱。其实,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影视剧里不是经常见吗——豪侠消费罢,怀里摸出一大锭银元宝,啪地放在桌上,抬屁股就走人,根本不等找赎。
这个情况本身是“对”的。但影视剧的“表现用意”不对。
影视剧想用这样的情节,表现付钱的人“豪爽”,很可笑。
其实,不是付钱的人豪爽,而是通常情况下,根本就不应该用银锭直接消费。换句话说,用银锭直接消费,某种意义上,是违法的。也就是说,付出银锭,商家有权拒收,也有权不找赎。您拍了银锭出来,非要人家找赎,人家可以拒收,不服,可以一起去“见官”!
所以,如果穿越回古代,揣着银锭,最好别直接去消费,先找到官家设立的“兑坊”或者没有“兑坊”的话直接上衙门,把银锭按“官价”汇兑成铜钱再去消费。不然,消费时候直接付银锭,弄不好,银锭会被没收,再弄不好还可能被拉去见官,吃一顿板子,乘时光机再穿回来的时候,屁股疼得就坐不下去,得站着啦。
(铜钱)
这好像说得不靠谱啊,不能用银子付账,那《红楼梦》里的“月钱”怎么是发银子,几两几两的……
几两几两的,您看见谁领了银子么?倒是看见丫头婆子们耍钱游戏时候提着一串串铜钱了,对吧。
没错,“月钱”是按“银两”计量的。“东西两府”是“公府”,有权“铸存”、“发放”叫作“府银”的银锭。“发放”不仅对府里仆人,更针对“邑庄”的服务者,甚至可以“发付”到所在地方政府担保的钱庄。因为他们的爵位高于地方政府,又有“府银之权”,所以地方政府必须买账。另外,他们也有“自家”钱庄,就是薛家的钱庄。薛家是“皇商”,也就是有“国级授权”的“倒爷”,享有皇家授予的金融信誉。不过,拿银子去他们那儿汇兑铜钱,他们是要收“火耗”的。
啥叫“火耗”?
收了碎银、银渣子,要汇集在一起,重新熔铸成银锭。熔铸是个活计,要有人工、场地、设备、燃料,还有熔炼过程中的工艺损耗,所有这些成本加在一起,是为“火耗”。
一般,官方(包括官方授权的钱庄)收取的“火耗”大约是2~3成。即:拿去10两碎银,最多只能按“纹银”7两或8两汇兑铜钱。而实际上,“火耗”的比例,是跟经营规模、熔铸工艺这些因素有关的,不是“一刀切”,平均来看,并到不了2~3成那么高的比例。多出来的部分,就是熔铸环节的“利润”。熔铸再“通官”,就还有一层“实银”和“纹银”分量“差额”的利润。
就拿《红楼梦》举例——“月银”的“游戏”,是这么玩的——荣宁两府把“府银”切割成碎银,十两切成十块,切割时散落的渣子留下,大约半两到一两,余下九两左右,按10份每份1两,发付“月银”。但这种碎银法律意义上不能直接用来消费,得拿去钱庄汇兑成铜钱。于是,领了“月银”的人,就拿着其实不足1两的银块儿,去钱庄汇兑。钱庄是薛家开的,沾亲,给面子,仍10份每份按1两收购,扣3成“火耗”,按“纹银”七两,给汇兑者10份每份700枚铜钱。所得九两多“实银”扣除5钱,余者拿去熔铸,得7两5钱银锭,錾以“官纹”,即为“纹银10两”,可汇兑铜钱1000枚。熔铸和流通的成本核算大致100枚铜钱。这样一圈下来,1000枚铜钱除去100枚铜钱的熔铸和流通成本再扣去汇兑出去的700枚铜钱,还余200枚铜钱,再加上汇兑时先扣下的5钱碎银,就是钱庄的“利润”。那5钱扣除的碎银,跟两府高层发放切割时“损耗”的5钱到1两,稍加积累,就可以再铸出新的“多出来”的银锭;积累到一定程度,再由钱庄和两府的“财务管理人”分享……
(三)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的“代币”流通国我们国家有色金属矿产并不富裕,金、银这样的贵金属,矿藏就更少,而且多是“深层贫矿”,采集成本高,熔炼价值低,投入-产出严重失衡,银还凑合能持平,金则呈现“倒挂”!
再早期,比如商周时代,采矿和冶炼技术比较低下,更不能广泛、有利地获得金银,所以就以其实也并不易得但相对获得成本低的青铜作为货币。
青铜也不是纯铜,主要物质配比是铜八锡二,长期绝氧后再遇氧,会迅速产生表面氧化,呈现青绿色锈迹。因为这种材质的器物,大多是考古挖掘所得,挖掘过程中,那个迅速的表面氧化就完成了,看上去青煦煦的,所以就叫“青铜”。而其实,如果不绝氧的话,那东西“自然暴露”的氧化速度会比较慢,生出青煦煦的锈迹之前,呈现略带红润的亮黄色金属光泽,视觉上甚至比黄金还要美观!
在青铜被当作货币的时代,货币不是后来的“外圆内方”的扁平的“钱”,而是形状不是非常规则的大小不同的“块块”。大的有铸成马蹄状的,叫作“马蹄金”;小的有铸成贝壳状的,叫作“金贝”。外圆内方的“钱”,是“秦币”。秦统一后推行统一货币,全天下都使用“秦币”,后来流传下去,其他形制的“刀币”、“布币”(像铲子的钱币)等等,就都成了“文物”,丧失了流通属性。
“刀币”、“布币”和“秦圆币”盛行的春秋战国时代(东周),钱币已经不是青铜质地,而是掺和了其他易得金属并且不易氧化的“混铜”,含铜量小于青铜,制造成本比较低。
秦汉以来,因为资源统一调配、生产力相对集中等原因,“铸钱”技术进一步提升,成本进一步降低,“袭秦制”的外圆内方“铜钱”,就成了官方规定的货币。从制作成本看,已经具有了“代币”的属性。而同期世界上其他完整的经济体,都陆续流通起了“金币”。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国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代币”流通国。
但是这个看似“先进”的状态,其根源却是贵金属资源的匮乏。
要不是秦的统一和后来汉对统一的维护和有力延续,我们的货币量会低得多,流通会很差,那样的话,生产力的发展,也会被大大延误。
仅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这片土地,就势必要去走“大一统”的道路。
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出现了“集中货币”的需要,这才开始采用银作为“集中货币”。
那已经是隋唐时期的事了。
唐宋及至后来的明清,相关文学作品里,才有“银两”的说法。再早,比如《三国演义》,只会见到多少多少“钱”或者多少多少“金”的描述。所说的“钱”,就是指具有“代币”属性的铜钱;“金”指的是“可用于铸币的铜块”,通常还是传统的“马蹄金”形制,是按重量计量的。“一金”就是“一斤”,“斤”是重量单位,不同朝代不同地域,实际数额不同;“一金”核对多少“钱”,也就相应不同;但差距不是很大。
以“银”为“集中货币”以来,同样主要是由于资源和成本的问题,“银两”原则上由国家控制,并不完全切实按分量折合,“纹银”也就应运而生了。
“纹银”和“实银”在分量上的差距,也可以认为是一定程度的“代币”。
同期,世界上主要其他经济体,由于国际贸易的需要,约定俗成地形成“金本位”,即以黄金作为“基本货币”的金融法则。直至今天,国际上也没有正式摒弃“金本位”,各国的“金融”的“实底儿”,还是“黄金储备”。
但是,我们国家的黄金实在太少!
在“钱”和“银质集中货币”的体系之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程度,远高于可怜兮兮的“黄金储备”。当我们被西方殖民者用炮舰轰开国门时,人家要我们拿出黄金赔偿,我们拿不出,只好给“集中货币”的白银。于是,西方列强,承认了“清国”的“银本位”(“银本位”的国家不止“清国”,但为数很少)。当然,这个“承认”,是要“付出代价”的。西方资本者的算盘,打得比《红楼梦》里的的盘剥者们精明、狠恶得多,清国的“银本位”,在西方的“金本位”面前,不知被盘剥、克扣了多少。这个没有数据,不敢瞎说。稍稍比喻一下:西方商人,在非洲,用一根几十公分长的玻璃三棱镜,就能换走一船象牙!一船象牙做成工艺品卖到东方,换取十船的精美瓷器和丝绸,到欧洲可以交易出至少五十船的尼龙制品和玻璃制品,再到非洲,可以换到足以挤满腾空船只的青壮年男女,拉去“新大陆”卖做奴隶,从奴隶农庄所有者那儿换来金币,再用“抢钱价”跟“清国”汇兑“银两”、采购丝绸和陶瓷,再运去欧洲……就tm这样,对“清国”还是贸易逆差,于是,tmd他们开始卖给“清国”鸦片……
恩格斯说:资本自从来到世上,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恩格斯他爸,就是资本家,曼彻斯特的。这话从怹老人家嘴里说出来,怕是不假!
几乎是被逼迫着,“我大清”拿着“银本位”,进入了“国际金融”。民国建立后,早期仍沿用“银本位”,并更进一步向西方列强妥协,发行银元。同期,西方已普遍使用纸币。
银元也是一种“代币”,并不是”足银“,但含银量很高。
民国发行的银元主要有三种:袁世凯头像的“袁大头”最早,含银量最高,“代币”性质最弱。后来还有孙中山头像和蒋介石头像的,含银量就降下来了,“代币”性质增强,但发行量都很小,几乎等于没流行起来就被纸币冲击了。
我们是最早的“代币”国家,近代以来却被西方“冲击”着实行“银本位”,再被“冲击”着普及了纸币,进程上反而落后了。这也是挺耐人深思的历史悖论。
【作者简介】刘宏宇,常用笔名毛颖、荆泓,实力派小说家、资深编剧,北京作协会员。著有《管的着吗你》《往事如烟》《红月亮》等多部长篇小说。主笔、主创多部影视剧本,其中《九死一生》(30集谍战剧)、《危机迷雾》(38集谍战剧)已在央视、北京大台播出,《婚姻变奏曲》(30集情感剧)、《阿佤兄弟》(电影)已拍摄完成。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