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结构是作文的骨架的话,那么,文采就是作文的肌肤。好的肤色,自然让人赏心悦目。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影响到给分。如何让作文有文采,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文字吧。
方法一:善用修饰(附加成分)
有的同学的作文,语言只有赤身裸体的主干,缺少修饰成分,自然缺乏表现力,如果恰当地以“定、状、补”加以修饰,语句就会顿放异彩。
如:傍晚,我打着伞走在路上,突然一位同学跑来说:“咱俩挤挤。”可以这样改:“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我一个人打着伞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从身后跑来一位同学,一下子抱住我的肩膀说:‘咱俩挤挤’。”这样,通过修饰,夜色茫茫,雨雾蒙蒙的景象和借伞者恳切诙谐的情态便跃然纸上,读来别有一番情趣。
方法二:巧用词语
鲁迅在《故乡》中有一个片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段文字用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作支持,将捕鸟的动作描述得准确传神。
我们在实际的写作中,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巧妙地借用某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故意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可使语句富有情趣;此外,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科技信息瞬息万变,新事物新名词不断涌现,我们在文中也可将其巧妙地加以运用,这样亦能幽默风趣。如整个假期,王强CALL我N次,我则躲了N+1次。新词语的运用,增强了作文语言的表现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作文也要用心思
方法三:叠字反复
叠字与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巧妙运用,可以给人以回环缠绵的感觉,令人回味。同学们不妨回忆一下朱自清的《春》。一位同学在《夏夜》中写道:“在炎炎的夏夜,月亮悄悄爬上树梢,在小小的院落里,几张白桌,一把竹椅,躺着一个小小的我,旁边坐着银发满头的奶奶,手里拿着把圆圆的蒲扇,在我身边轻轻地摇。”读后,在不知不觉中会感到一种轻柔舒缓的韵律美,清新自然,如临其境。
方法四:灵活运用句式
灵活运用句式可以避免一篇文章一个腔调,枯燥乏味。善于选择句式,变换句式,可以有效地添加文采,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不同的句式具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效果。在考试作文中如能灵活地运用各种句式,那么怎能不让你的文章拖曳多姿,熠熠生辉呢?其实,句式的变换我们在小学就已经学过了,如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等,当然,这里我们好要推荐用其他句式,如使用反面假设句,将已成事实的情况假定另一种情形,然后推算出结果。另外,还可以长句变短句,或者使用整句论述等。
方法五: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我们在小学就学过不少,灵活运用到作文之中,自然可以为作文增添不少文采。修辞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可以让文章变得变化多端,富有文采。
方法六:经典语段的运用
将富有文采的经典语段化用到作文之中,自然可以增添不少文采。古人的诗词中就有不少化用典故的例子,我们作文时同样可以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干巴巴地引用,可以加以变化,加以解释,要和文章整体风格一致。只有如此,才会浑身一体,如虎添翼,否则反而会让人觉得别扭,感觉只是在堆砌文字。
当然,为作文增添文采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在写作中不断总结和实践,有意磨炼,最终可能会写出文采斐然的作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