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消息二则
❶生难字
南渡.(dù) 芜.湖(wú) 摧.枯拉朽(cuī)
溃.退(kuì) 荻.港(dí) 锐不可当.(dāng)
泄.气(xiè) 督.战(dū) 歼.灭(jiān)
❷多音字、形近字
当(dānɡ)锐不可当
(dànɡ)当真 塞
(sāi)活塞
(sài)要塞
(sè)阻塞
溃(kuì)溃败
馈(kuì)馈赠
聩(kuì)振聋发聩
❸词语积累
①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②摧枯拉朽:枯,枯草;朽,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被迅
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③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④歼灭:消灭。
⑤击溃:打垮,打散。
⑥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及有巩固防御设备的据点。
⑦业已:已经。
❹作家作品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
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
想的主要创立者。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著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全集》等。
❺写作背景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但蒋介石仍
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
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 年 4 月
20 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
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
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
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 40 多万,解放了长江以南广大地区。这
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
放。在渡江战役进行中,毛泽东主席喜闻从前线传来的战事,
及时地先后写了本课中的两则消息,以告知全党和人民群众知
晓。
❻难点探究
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有什么特点?
面对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重大事件,作者举重若轻,挥动
如椽之笔,仅用 193 字就写出了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
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消息文
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势。消息以叙述展
开,其中穿插白描"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寥寥十二
字,就勾勒出了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壮阔场面,让人如临其
境,如见其形。
②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作者为什么按中、
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
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
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
西路军接着中路军叙述,合在一起,加以分析评论。最后说东
路军的激战,形势也推向了高潮。
❼主题解说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
顺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
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势不可
挡的气势,表达出作者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豪迈的气概。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❶生难字
诺.贝尔(nuò) 颁.发(bān) 遗嘱.(zhǔ) 巨额.(é)
渗.透(shèn) 定律.(lǜ) 仲裁..(zhònɡ cái)
❷多音字、形近字
属(shǔ)亲属
(zhǔ)属文 相
(xiāng)相关
(xiàng)相马
裁(cái)裁剪
载(zài)装载
❸词语积累
①颁发: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或授予勋章、奖状、证书
等。
②渗透:渗入,透过。也用来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
他方面。
③建树:树立,建立。也指建立的功绩。
④仲裁:又称公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第三者,
由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
争议的方法。
❹作家作品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他一生拥有 355 项专利发
明,其中炸药最为出名。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
大部分(约 920 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 5 份,
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 5 种奖金(即诺贝
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❺难点探究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的背景是哪一段?有什么作用?
是第四段。进一步介绍诺贝尔奖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
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让人们更详细地了解有关诺贝尔奖
的知识。
3."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❶生难字
凌.空(línɡ) 翘.首(qiáo) 屏.息(bǐnɡ)
一刹.那(chà) 酷.似(kù) 敦煌.(huáng)
潇.洒(xiāo) 绷.直(bēng) 眼花缭.乱(liáo)
轻盈.(yínɡ) 悄.然(qiǎo) 由衷.(zhōnɡ)
❷多音字、形近字
翘(qiáo)翘望
(qiào)翘尾巴 悄
(qiāo)静悄悄
(qiǎo)悄然
衷(zhōnɡ)衷心
衰(shuāi)衰败
裹(ɡuǒ)包裹
❸词语积累
①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
②翘首:抬头而望。多比喻盼望或思念之殷切。
③屏息敛声: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④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⑤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
杂,无法辨清。
⑥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
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⑦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⑧由衷:出自内心。
❹难点探究
文辞清新优美是这篇新闻特写的一大特色。请从修辞手法(尤
其是比喻)上谈一谈本文的这一特色。
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对照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形
象性、生动性,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仅一组跳水动作,
记者就用了 7 个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
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像轻盈的、笔直的箭"是明喻,"吕伟轻
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敦煌
著名的壁画"飞天"画的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记者则以"'飞天'凌
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
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❺主题解说
本文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整篇文章不过是记叙中国跳
水姑娘夺取桂冠的 1.7 秒,但是,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却在这
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❶生难字
澎湃..(péng pài) 桅.杆(wéi) 凛冽..(lǐn liè)
一丝不苟.(gǒu) 浩瀚.(hàn) 坠.毁(zhuì)
揪.着(jiū) 娴.熟(xián) 船艉.(wěi)
默契.(qì) 咆哮..(páo xiào) 惊心动魄.(pò)
紧绷.(bēng) 殚.精竭虑(dān) 镌.刻(juān)
❷多音字、形近字
着
(zhuó)着陆
(zháo)着急
(zhāo)高着
坠(zhuì)坠毁
堕(duò)堕落
契(qì)契约
锲(qiè)锲而不舍
❸词语积累
①凛冽:寒冷刺骨。
②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
虎。
③浩瀚:广阔的。
④娴熟: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⑤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
点。
⑥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⑦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⑧镌刻:雕刻。
❹难点探究
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
心情,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战机着舰是这篇通讯的主要事件,而人们的神态和心情是辅助
之笔,用以从侧面表现主题。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表
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氛
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侧面表
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❺主题解说
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次着舰并获得成功
的过程,这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
和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❻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
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
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
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
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
更系统。
5.藤野先生
❶生难字
烂熳.(màn) 绯.红(fēi) 油光可鉴.(jiàn)
发髻.(jì) 驿.站(yì) 芦荟.(huì)
解剖.(pōu) 和蔼.(ǎi)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 诘.责(jié)
杳.无消息(yǎo) 瞥.见(piē) 深恶.痛疾(wù)
❷多音字、形近字
颤(chàn)颤动
(zhàn)寒颤
畸(jī)畸形
崎(qí)崎岖
驿(yì)驿站
绎(yì)演绎
❸词语积累
①绯红:鲜红。
②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
可以照人。鉴,照。
③不逊:傲慢无礼。逊,谦逊。
④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⑤诘责:质问并责备。
⑥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⑦深恶痛疾:形容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❹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
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
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
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
草》,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等。
❺写作背景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
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
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
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部
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❻难点探究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
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应怎样
理解?
这是反语。"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之间本无因
果关系,作者却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加以强调,
深刻揭露了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谬论的愤慨和
抨击。"也无怪他们疑惑",写出作者在遭受凌辱后极为辛酸和
愤懑的感情,也是对日本"爱国青年"军国主义思想的揭露和嘲
讽。
②文中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有何作用?
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子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下使自己
的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不觉悟——这是造成
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
同时也是作者离开藤野先生的深层原因。
❼主题解说
这篇留日生活的"回忆的记事",以记叙藤野先生为中心内容,
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内在线索,深情地赞颂了藤野先生正
直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
风。

6.回忆我的母亲
❶生难字
佃.农(diàn) 韶.关(sháo) 仪陇.(lǒng)
溺.死(nì) 私塾.(shú) 迁徙.(xǐ)
和蔼.(ǎi) 妯娌..(zhóu li) 管束.(shù)
庚.子(gēng) 哭泣.(qì) 豪绅.(shēn)
衙.门(yá) 横蛮.(mán) 慰勉.(miǎn)
❷多音字、形近字
济(jì)周济
(jǐ)人才济济 碌(lù)劳碌
禄(lù)俸禄
辍(chuò)辍学
缀(zhuì)点缀
❸词语积累
①溺死:淹死。
②劳碌:事情多而辛苦。
③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④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⑤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⑥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⑦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
❹作家作品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卓越领导人。《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早期创作的记叙性
散文,记叙了作者母亲的生平,是朱德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
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典型。
❺难点探究
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文中的这些
事情来写?这些事件是如何被串联在一起的?
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
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在文章中,
这些事件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
优秀品质为纬线,把这些典型的事例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
应,结构严谨。
❻主题解说
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
了自己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
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7.列夫·托尔斯泰
❶生难字
髭.须(zī) 长髯.(rán) 黝.黑(yǒu)
一绺.(liǔ) 鬈.发(quán) 藏污纳垢.(ɡòu)
滞.留(zhì) 愚钝.(dùn) 陀.螺(tuó)
穹.顶(qiónɡ) 禁锢.(ɡù) 酒肆.(sì)
颔.首低眉(hàn) 侏.儒(zhū) 尴尬..(ɡān ɡà)
犀.利(xī) 锃.亮(zènɡ) 甲胄.(zhòu)
入鞘.(qiào) 粲.然(càn) 广袤.无垠(mào)
❷多音字、形近字
屏(bǐnɡ)屏气
(pínɡ)屏风
侏(zhū)侏儒
殊(shū)殊荣
诛(zhū)口诛笔伐
髭(zī)髭须
髯(rán)虬髯
鬈(quán)鬈发
❸词语积累
①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
草率从事。
②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③器宇:气概,风度。
④禁锢:束缚,限制。
⑤郁郁寡欢:形容心里苦闷发愁,指闷闷不乐。
⑥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
出。
⑦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⑧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⑨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⑩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⑪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
刻。文中指目光锐利。
⑫意趣盎然:洋溢着意味和兴趣。
⑬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足,值得。
⑭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
"袤"。
❹作家作品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传记《三作家》《同精灵的斗
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他的作品擅长细致的性
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描摹,被公认为
世界上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❺难点探究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
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
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
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就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知
识财富的主人,这句话与"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
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
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
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
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
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
苦。
❻主题解说
本文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
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8.美丽的颜色
❶生难字
简陋.(lòu) 燥.热(zào) 炽.热(chì)
沥.青(lì) 骤.雨猝.至(zhòu 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估.计(gū) 踱.步(duó)
幼稚.(zhì) 轮廓.(kuò) 荧.光(yíng)
❷多音字、形近字
挑(tiāo)挑选
(tiǎo)挑战 降
(jiàng)降落
(xiáng)投降
燥(zào)燥热
躁(zào)急躁
澡(zǎo)洗澡
❸词语积累
①炽热:温度高,极热。炽,(火)旺。
②骤雨:指的是时间不长的暴雨。
③猝至:突然到达。
④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
吸。
⑤吹嘘:夸张地宣扬。
⑥筋疲力尽:精神疲乏,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⑦估计: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
的推断。
⑧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⑨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❹作家作品
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的小女儿,
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著有《居里夫人传》。
❺难点探究
①居里夫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有了伟大的发现的?
工作条件:夏天酷热难当,冬天奇冷无比;棚屋狭小;无钱无
专门的实验室;无专门装置,无防毒烟罩,无助手。
工作强度:骤雨猝至,搬仪器;整天用跟人一样高的铁条搅动
沸腾的东西,累得筋疲力尽,玛丽充当工人的工作。
工作难度:从巨量的矿渣中分离出微量的镭元素。
②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笔录有何作用呢?
增强了文中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直接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
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性。
❻主题解说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提取镭元素的工作情景。全文以"极端的
艰苦"与"极大的快乐"贯穿始终,形象地表现出居里夫妇对于
"镭"的爱恋,以及由这种爱恋所带来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
的工作热忱。

9.三 峡
❶生难字
阙.(quē) 嶂.(zhànɡ) 曦.(xī)
襄.(xiānɡ) 溯.(sù) 御.(yù)
湍.(tuān)
涧.(jiàn) 属.(zhǔ) 转.(zhuǎn)
❷重点词语解释
①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②自非亭午夜分....(正午;半夜)
③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
④夏水襄陵..(升到高处;大土山)
⑤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⑥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⑦不以疾..也(此、这;快)
⑧素湍.绿潭(急流)
⑨绝
⑩飞漱.其间(冲荡)
⑪清荣.峻茂(茂盛)
⑫良.多趣味(甚,很)
⑬属引..凄异(连接;延长)
⑭空谷传响.(回声)
⑮哀转久绝.(断绝,消失)
❸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❹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哀转久绝.(消失)
绝.多生怪柏(极)
③疾不以疾.也(快)
君有疾.在腠理(小病)
❺古今异义
①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②或.王命急宣 或古义:有时
今义:表选择关系
③属.引凄异 属古义:连接
今义:属于
❻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③回清.倒影(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④良.多趣味(形容词作副词,实在,真)
⑤每至晴初霜.旦(名词作动词,结霜)
⑥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❼特殊句式
省略句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省略主语"三峡",即"三峡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省略主语"两岸",即"两岸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❽重点句子默写
①侧面描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文中与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
日还"相对应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总括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写高猿长啸声音特点的句子是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
❾重点句子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
子。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许多趣味。
④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高处的猿猴时常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凄凉怪异。
⑤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⑩作家作品
郦道元(约 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
朝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
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
水散文汇集。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在文中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出了三
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热爱之情。

10.短文二篇
❶生难字
颓.(tuí) 鳞.(lín) 与.(yù)
遂.(suì) 寝.(qǐn) 荇.(xìng)
❷重点词语解释
①五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②四时..俱备(四季)
③晓雾将歇.(消散)
④夕日欲颓.(坠落)
⑤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⑥实是欲界..之仙都..(人间;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⑧欣然..起行(高兴、愉快的样子)
⑨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⑩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院子里)
⑪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⑫水中藻.、荇.交横(均为水生植物)
⑬盖.竹柏影也(大概是)
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清闲的人;罢了)
❸一词多义
①盖盖.竹柏影也(大概,大约。用于句首,表推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来,表解说缘由)
②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到)
寡助之至.(极点)
③寻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
④书答谢中书.书(官职名)
答谢中书书.(书信)
⑤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和、同)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
❹古今异义
①四时.俱备 时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②晓雾将歇. 歇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
③夕日欲颓. 颓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萎靡
④沉鳞.竞跃 鳞古义:鱼
今义:鱼鳞
⑤念.无与为乐者 念古义:想到
今义:纪念,思念
⑥盖.竹柏影也 盖古义:大概是,原来是
今义:遮盖
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古义: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
❺词类活用
①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②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❻特殊句式
①倒装句
A.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即"相与于中庭步")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即"但少如吾两人者闲
人耳")
②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语"吾",即"吾解衣欲睡")
❼重点句子默写
①《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高峰入
云,清流见底。
②《答谢中书书》中赞美江南山水美景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
都。
③《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庭院中月光澄澈的句子是庭下如积
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豁达乐观又惆怅悲凉心境
的句子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❽重点句子翻译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猴、鸟雀此起彼伏的鸣叫
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③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
了。
④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光照进门里(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
⑤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还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⑦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夜没有月光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呢?只是缺少像我们
两个这样的"闲人"啊。
❾作家作品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
(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
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北宋著名的
文学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与黄庭坚并称"苏
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他与唐代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
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11.与朱元思书
❶生难字
缥.碧(piǎo) 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ɡ)
嘤.嘤(yīnɡ) 鸢.飞戾.天(yuān lì) 经纶.(lún)
窥.谷忘反(kuī) 横柯.(kē) 蔽.(bì)
❷重点词语解释
①风烟..俱净(烟雾)
②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从.流飘荡(跟、随)
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约数)
⑤水皆缥碧..(青白色)
⑥急湍甚箭..(比箭还快)
⑦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⑧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⑨负.势竞上(凭借)
⑩互相轩邈..(高;远)
⑪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⑫泉水激.石(冲击,撞击)
⑬泠泠..作响(形容水声清越)
⑭蝉则千.转不穷(表示多)
⑮鸢飞戾.天(至、到达)
⑯经纶..世务(筹划、治理)
⑰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
⑱疏条交映..(互相掩映)
❸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②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❹一词多义
①穷蝉则千转不穷.(形容词,尽、完)
欲穷.其林(动词,走完)
②绝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天下独绝.(绝妙)
③上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
④从
从.流飘荡(随着)
择其善者而从.之(听从)
从.先人还家(跟随)
⑤百一百.许里(实指,表示"一百")
猿则百.叫无绝(虚指,表示"多")
❺古今异义
①一百许.里 许古义:表约数,左右
今义:或许,赞许等
②经纶..世务者 经纶古义: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③鸢飞戾.天者 戾古义:至
今义:罪恶
❻词类活用
①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飘,向西飘)
②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③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④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⑤风烟俱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⑥负势竞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⑦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❼特殊句式
省略句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即"吾从流飘荡,任意东
西")
B.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即"急湍甚于箭")
❽重点句子默写
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③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视觉感受的句子是风
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④写山"奇"的句子是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⑤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
文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⑥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
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者,窥谷忘反。
❾重点句子翻译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烟雾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仿佛都在争
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热
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⑤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忙于处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
忘返。
❿作家作品
①吴均,南朝梁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好学有才。他通史学,
私自撰写了《齐春秋》。本文虽名"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
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实际上描写的是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
②骈文,是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是与散文相对的。其主
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讲究对仗工整,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
为"骈体",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
12.唐诗五首
❶生难字
东皋.(gāo) 徙倚..(xǐ yǐ) 落晖.(huī)
驱犊.(dú) 采薇.(wēi) 萋.萋(qī)
鹦鹉..(yīng wǔ) 征蓬.(péng) 萧.关(xiāo)
荆.门(jīng) 早莺.(yīng) 白沙堤.(dī)
❷重点词语解释
①东皋薄.暮望(接近)
②徙倚..欲何依(徘徊)
③长歌怀采薇..(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
④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平川、原野;分明的样子)
⑥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
⑦单车欲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⑧征蓬..出汉塞(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⑨长河..落日圆(指黄河)
⑩江入大荒..流(辽远无际的荒原)
⑪仍怜.故乡水(喜爱)
⑫水面初.平云脚..低(刚刚;低垂的云)
⑬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❸一词多义
使烟波江上使.人愁(让,令)
使.至塞上(出使)
❹古今异义
①相顾.无相识 顾古义:看
今义:照顾
②来从.楚国游 从古义:往
今义:跟从
③仍怜.故乡水 怜古义:喜爱
今义:可怜
❺重点句子默写
①《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诗中于恬静的景色中流露出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
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②《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
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中情景交融,抒发
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
使人愁。
③《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
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④《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
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⑤《钱塘湖春行》中写莺燕报春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
家新燕啄春泥。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
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❻作家作品
①《野望》的作者是王绩,号东皋子,唐代诗人。此诗描写了
隐居之地清幽、萧瑟、恬静的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
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②《黄鹤楼》的作者是崔颢,唐代诗人。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
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既抒写了人去
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了思乡之情。
③《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
以及在大漠雄浑壮美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
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④《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
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
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
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⑤《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
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