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苏童往往与莫言、余华等并列,被视为1980年代先锋小说的代表。
莫言在评价苏童时说:“苏童成为有最多粉丝的一个作家,尤其是女粉丝多。我们羡慕他的文学成就,也羡慕他赢得了那么多芳心,这是我们感到没有办法的。”
苏童的帅气还被马未都、余华所承认。
1985年的一天,马未都看到一篇来稿《一个白洋湖男人和三个白洋湖女人》,“我一看,这人叫苏童。那时候也没电话,我就写信说‘苏童你好,你的稿子有点意思,你来找我一下’。后来苏童来了,他长得很英俊,是个美男子。我年轻时长得不好看,一看到英俊的男人气不打一处来。
此前有粉丝称赞余华帅,余华回答:“那是因为你没有见到苏童。”
苏童年轻时候的照片
17岁时年轻英俊的苏童来到北京读大学,写诗不成开始写小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并被莫言形容为“当代文学重镇”、“在世界文坛拥有地位”。
01苏童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是正经科班培养出来的作家。那时的北师大中文系云集了四方怀揣文学梦的青年,苏童17岁考上,更被誉为天才。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同学间疯狂传阅。
他20岁开始发表作品,22岁时成为文学杂志《钟山》最年轻的编辑,26岁时便以一部《妻妾成群》轰动文坛,更由此打开海外市场。
苏童曾经说过,他写作《妻妾成群》是受了青年诗人丁当的一句诗的灵感触碰:“男人有一个隐秘的幻想——妻妾成群”。
《妻妾成群》是一部渗透着传统因素的先锋派作品。苏童借旧中国特有的封建家庭模式做小说的框架,一个男人去了四个女人做太太。但作者关心的不是一个男人如何在四个女人间的周旋,也不是如何控制她们,而是关心四个女人怎么会把她们一起拴在一个男人的脖子上,并且像一个濒临枯萎的滕蔓在稀薄的空气中相互绞杀而争夺那一点点的空气。
苏童小说手稿
在这部作品中,苏童语言的清冷逐渐表现出来,他把眼光望向死亡,例如“她每天走到废井边总是摆脱不了梦魇般的幻觉。她听见井水在很深地层翻滚,送上来一些亡灵的语言,她真的听见了,而且感觉到井里泛出冰冷的瘴气。湮没了她的灵魂和肌肤。”像这样的描写书中还有很多,作品中始终充盈着这种浓重的却十分明显的死亡气息。
评论者说这部作品是新历史小说中最致的作品之一,说它具有“宽和精神,濡湿的气息,绮丽的梦幻,温婉的性格。”
02苏童为大众所接受,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影视传播。《妻妾成群》发表两年之后,张艺谋由此改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次年更是得到奥斯卡提名。
大红灯笼高高挂
他的作品一直深受广大电影导演的喜爱,无论是从其语言描写、意象塑造上,苏童的小说中随处可见电影特质。他的《妇女生活》被改编为电影《茉莉花开》,获得了上海国际电影节金奖;《米》被改编成电影《大鸿米店》;《红粉》被改编为电视剧。
《妇女生活》一开篇就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很适合电影表现:“汇隆照相馆座落在街角上,漆成桔红色的楼壁和两扇窄小的玻璃门充分显示了三十年代那些小照相馆的风格。橱窗里陈列的是几个二流电影明星的照片和精心摆设的纸花。”
色彩化语言也是构成苏童小说意象的一个重要因素。苏童在作品中习惯运用鲜艳的红色来抒情:“去年冬天我和你们一起喝了白酒后打翻一瓶红墨水,在墙上画下了我的八位亲人。我还写了一首诗想夹在少年时代留下的历史书里。那是一首胡言乱语口齿不清的自白诗。诗中幻想了我的家族从前的辉煌岁月,幻想了横亘于这条血脉的黑红灾难线。有许多种开始和结尾交替出现。最后我痛哭失声,我把红墨水拼命地往纸上抹,抹得那首诗无法再辨别字迹。”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031980年代,马原、洪峰、格非、残雪、余华、孙甘露、苏童等作家以冷酷、尖锐、滴血的笔锋打下了一个先锋派天下,让整个文坛为之侧目。但时至今日,先锋派的风光不再。
有人说,苏童背叛了先锋。苏童回答"外界有一种评论,说我反叛了先锋,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一个作家只有不停地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断地推翻自己,才能越走越远。"
从先锋走出,苏童之后的作品《河岸》《黄雀记》仍然是时代文学巨作。
有评论家说:“苏童是一个安静的写作者,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平静的心情,平静的生活,他自称是“老农”,像菜农一样种自己的地,把菜提到市场上去卖。正因为苏童总是保持着一种静气,使得他的作品也变得平静,使他获取了一种飞跃现实、超越日常生活的跃动和鲜活的想象力,使他对人性、人心、人情能做更深的开掘,有更多的发现。”
著名作家格非说:“毫无疑问苏童是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大师、巨匠,代表了短篇小说最高的程度”。
苏童用作品,平淡却深刻的向我们讲述了人生的道理,他的作品之所以能被我们所热爱一方面是他的语言功底,另一方面,也由于他能看到一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人以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