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试题汇编
10.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共同道德规范。2012年,全国妇联等单位提出了“新孝道行动标准”。请你从下列“新孝道行动标准”和《论语》选文中各选一条,说说二者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3分)
新孝道行动标准(部分)
1带着妻小常回家 2共与父母度节假
3父母生日共同办 4亲给父母做做饭
5沟通父母解心结 6关爱父母说出口
7督促父母做体检 8聆听父母聊往事
9能和父母共锻炼 10常为父母拍张
《论语》选文
第一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第二则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第三则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行动标准”选择第条 《论语》选择第则
相通之处:
10.答案示例一:
“行动标准”选择第9条 《论语》选择第一则
相通之处:孔子认为,“孝”表现为不让父母为自己的身体担忧(或关爱父母身体健康)。“能和父母共锻炼”既表现自己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也表现为对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答案示例二:
“行动标准”选择第8条 《论语》选择第二则
相通之处:孔子认为“孝”表现为侍奉父母不仅要满足衣食所需,还要心存孝敬之意。“聆听父母聊往事”就能体现子女对父母内心的尊敬,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
答案示例三:
“行动标准”选择第6条 《论语》选择第三则
相通之处:孔子认为“孝敬”父母难在保持愉悦的神色,不仅在心里“敬”,也应该表现在外表和语言上。“关爱父母说出口”是希望子女能在语言态度上表达对父母的爱意,让父母领会。
评分标准:共3分。对应1分,解说2分。
13.下面是《论语》中的五则语录,其中都谈到了“学”,请你说说这五则语录是从哪些方面谈论学习的。(3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③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④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
13.(2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境界(评分说明:每个要点 1分,答出两点即可)
11.下面是《论语》等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礼”的论述,请你将《论语》中有关“礼”的论述挑出来(只填序号),并用一句话说明其中讲述的道理。(4分)
①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③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④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⑤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论语》中关于“礼”的论述:
道理:
11.②④⑤ (2分。答对1个,得1分)
(道理)答案示例:“礼”是治国之本,守礼重在“和”“俭”。(2分)
11.下面是《论语》等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礼”的论述,请你将《论语》中有关“礼”的论述挑出来(只填序号),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中蕴含的道理。(4分)
①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②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③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④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⑤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中关于“礼”的论述:
道理:
11.①②⑤ (2分。答对1个,得1分)
(道理)答案示例:“礼”重在内心的仁德、真诚、庄重和恭敬。(2分)
7.下列语句均摘自《论语》,请从中选择一句,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理解和获得的启示。(3分)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选句 理解:启示:
7.评分标准:语句理解正确1分,启示1分,联系生活1分
10.下面是《论语》中的六则语录,请将符合“君子”特质的选项挑出来。(只填序号)(3分)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③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④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⑤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答:
10. (3分)①③ ⑥(每个1分,全选不给分)
12.《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以下四则是孔子对君子应该具备的理想人格内涵的阐述,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及认识,概括出三点你认为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品质:、、。(3分)
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②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③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④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 答案示例:(3分,每点1分)重视学习,善于结交朋友,有错必改;克制物欲,修养道德品质,博学多识;先做后说,胸怀坦荡,与人和谐相处。
10.下面是《论语》中关于 “孝”的两则语录。比较一下,说说它们共同强调了什么?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去做。(4分)
(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0.答案示例:
强调了孝敬父母不仅是养他们,给他们物质上的享受,最重要的是要敬重他们,面对他们要面色恭敬、谦和。在生活中,我准备每天尽量都以笑脸面对他们,吃饭让他们先动筷子,有了矛盾后,先顺从他们的想法,再解决问题,做事之前,先与他们商量,努力做到真正的尊敬他们。
(共4分。共同点2分,具体做法2分)
1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请结合孔子这句话谈谈你对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的祥子的看法。(4分)
答:
15.答案示例:我觉得祥子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他的行为不值得提倡。由孔子的话,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因为想要获得富贵、摆脱贫贱而采用不符合仁德的办法。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的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甚至出卖朋友。这就违背了孔子所说的仁德,所以此时祥子的做法是不对的。
(共4分。“看法”2分,“结合”2分)
5.阅读《论语》中的选篇,回答问题。(3分)
(1)下面是《论语》中论述孝道的四则语录,请你将论述内容与《礼记·祭义篇》一致的一则语录挑选出来。(1分)(只填序号)
《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段话是说,真正的孝,首先要有爱,有爱才会对父母有愉悦的容色。
①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③子日:“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④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联系《论语》所述的相关内容和《礼记·祭义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理解“孝”的现实意义。(2分)
5.(共3分)(1)(1分)答案:②
(2)(2分)答案示例:孝,除了要做到内心的尊敬,态度上也不要给父母脸色看。例如,生活中,我们虽然知道父母很辛劳,应该孝顺他们,但有时却向他们发脾气,这不是真正的孝。孝顺父母,应该内外兼修。
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你的理解将下面几个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信”是儒家的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和国家立足的根本—— ① ;“信”是人际关系的纽带—— ② ;“信”还是做人的准则—— ③ 。
A.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B.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言必信,行必果
E.民无信不立
F.信则人任焉
答:①②③
8.答案: ①C E ②A F ③B D
评分:本题3分。每个选项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