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屡教不改的学生有时候还真没办法
做过老师的应该会感受很深,几乎每年都会遇到这类奇葩学生,经常犯错屡教不改,上课不听讲捣乱,学习不认真成绩差得要命.理论上对于这类学生有很多方法和方式,例如谈话,叫家长等,这些也只能停留在理论上;然而实际上,这些方式是不起作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老师打学生的情况发生这么多,体罚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作为老师,这类学生不管嘛对不起老师这个名字,管吧什么方法都试过,而且风险巨大,一不小心家长来学校闹,要说别的好方法,还真没有!老师并不是万能的,对这类学生,但凡有办法,学校就不会存在那些问题学生了,都通过教育给改变了,所以单单靠老师来教育孩子肯定是作用有限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问题学生并不是一天两天产生的,而是长期放任的结果.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其中家庭方面是重要的原因,一般一个问题学生都伴随着问题父母或者家庭,这句话虽然算不得全对,但还是有参考意义的.要解决这类问题学生的方法之一就是与其父母沟通,说清原委,共同努力;当然在小孩子年龄小的时候作用会大一些,孩子年龄一大,到了初中或者高中,家长也是很难去改变孩子或者完全没有办法的.所以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类学生,家长老师教育都没用,只能叹气了.这类学生可能只有入了社会,让社会去教了.
当然,上面所讲可能偏向消极,但现实情况就是如此的.有时候并不是老师不管不教,而是老师也没有办法.那些理论上的方法老师试过了千万遍,没有作用,况且精力有限,能有效果的极少.
2
犯错的学生分为两种,一种是能教育过来的,前提是在家长的配合下;另一种是冥顽不化的,这种学生就俩字:放弃。教育孩子的方法无非两种,说服教育和体罚教育。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言传不如身教。你要求孩子的行为的前提是你首先得做出榜样,比如说要求孩子诚实这个问题,你能告诉孩子们老师辅导材料有多少回扣吗?不能,你做不到,但是我就做了。比如班级劳动,你能和孩子们一起干吗?不能,但是我能。所以,我的学生犯错了,我该骂骂,该打打,象对待我儿子一样。什么叫不许体罚,是我们老师没做到位。孩子们都很懂事,知道什么样的行为该骂,什么样的行为该打。除了体罚,方法太多了,随便举几个
1.批评警告 我们最常用的是批评教育,可是,说实在的,批评教育真的不太管用啊,很多同学,根本不在乎老师的态度,不像咱们小时候,老师皱皱眉,我们就开始问自己哪儿错了,他们管你高兴不高兴啊,批评全当耳旁风。但是还是有同学管用的,有的同学本身就是好学生,不小心犯了错,批评教育还管用的。对于好好说话不听的,你可以这样说:叫你妈来,我和她聊聊天!
2.家长到校 批评教育是第一阶段,管用就好,不管用的话,进入下一个模式:家长到校。大部分学生还是挺怕这一招的,被家长骂不说,关键是太丢人。家长来了,我们也要注意态度,不要上来就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先说优点,稳定家长情绪,取得共识,然后再重点说缺点,让家长感受到咱们老师是为孩子着想,愿意配合学校的工作。 这个方法还是有作用的。但是如果遇到比孩子还不懂事的家长,就起到反作用了。
3.陪读。 有的孩子大缺点也没有,就是小缺点不断,尤其管不住自己,说话,乱动,东张西望,手里抠持小东西,一说他,也知道自己的问题,但就是改不了。可以考虑让家长陪读几节课,让家长看看孩子的问题,然后,让家长自己出个主意,共同教育孩子。
4.停课。如果在学校犯了比较大的错误,比如打架斗殴,抽烟喝酒 ,翻墙外出,这些比较大的错误,为了起到一定的惩戒作用,可以考虑停课,停课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三天,走的时候,给他布置作业,记住咱们的目的是让他反省改正错误,而不是泄愤。
5.同吃。有的孩子的错误是在学校餐厅犯的,比如浪费食物严重,吃饭大声喧哗,制止不了,这些情况,可以让家长到校陪他一起吃饭,目的不是让家长看着他吃饭,而是起到惩戒作用,让他以后改正。
6.同睡。孩子有的错误是在就寝的时候犯的,比如夜里不睡觉大声喧哗,吵架,卫生总是打扫不干净,就可以让家长晚上陪孩子睡一次,或者让家长晚上到寝室帮助维持就寝纪律,起到惩戒作用就可以了。
7.教孩子打扫卫生。有的孩子不会打扫卫生,有的孩子不愿意打扫卫生,班级总是因为他扣分,你教了无数次,就是不管用,那么就可以让家长到校,让家长教教他怎么打扫,他一定会用心学习的,来两次保证他能记住。
3
作为教育者,对待犯错的学生应有几心。
一是爱心。社会只所以给予教育者崇高的评价,就因为未成年人是在不断犯错误中,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通过教育者有爱心的指导或引导,和学生年龄的渐大的不断自我纠错,不断构建自己正确三观。
二是有耐心。学生是未成年人,大错少犯,小错不断,但作为教育人,不能只盯着其身上的过错,还要不断发现其闪光点。同时,学生某些方面的过错,是需要时间的过程去纠正,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不能急于求成。
三是有责任心。这本身就是教育者自身必须的职业素养。
同时,要慢慢培养学生的集体感,荣誉感,成就感,积极争优上进感。并配之于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或者开展一定次数有家乡参加的活动。
4学生犯错,心中必虚
。
一是怕家长知道,挨打挨骂;二是担心老师批评,另眼相看。
老师要是知道学生犯错,而且错误不大,暂时可以不去批评,请他或她帮忙做一件事,事后先对其进行表扬,表扬过程中指出学生错在哪里,怎么去改,一旦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而且错在哪里,一般是会及时改正的。
还有一种情况,明知学生犯了错,佯装不知,等放学后带着学生回家,说是家访,在家长面前多提孩子在校好的表现,让家长知道孩子在进步。之后单独将学生叫出来,指出其错误所在,让学生感到自己在父母面前挣回了面子,很容易让其接受批评教育。
要注意的是,学生犯错,老师切忌在学生面前或课堂上对其进行批评,学生一旦失去了颜面和自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再想教育就难了。对于屡教屡犯的学生,老师可以配合家长一起教育,关键是要引起家长对家教的重视,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挤时间督促和管教孩子,不要把责任全部推给老师。
要知道,孩子的一生,是家长生命的延续,孩子都教育不好,岂不悲情?
学生犯错了,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这有5个办法!
很多所谓的惩戒措施实际上都是教育措施,并不以实施惩罚为目的。以下列举的一些措施,无论是出发点还是措施本身,都体现了“帮教”的特点,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一、公开谴责
“公开谴责”制度是从其他领域借鉴过来的,指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谴责一些不良行为。公开谴责主要是班主任利用其话语权在班级里表明立场和态度,对不良现象予以警示和教育,一般不附加其他处罚措施。公开谴责分点名与不点名两种情况,后者多一些,因为很多时候不用点名学生也都心里有数。
二、诫勉谈话
“诫勉谈话”也是从其他领域引进的做法,适用于矫正轻微违规行为的一对一的教育,时间为5到20分钟。在谈话过程中,班主任要明确指出学生的错误,要求其改正。
这种处理可以配合其他处罚措施进行。在诫勉谈话时,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交流思想,听取学生的意见,但主要是指出学生的问题并提出改正建议。
班主任经常和学生进行类似的谈话,对这样的谈话赋予正式名称之后,就更加严肃,就成为一种正式的惩戒方法了。
三、换个环境
学生有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会显得非常兴奋,对教师的提醒和警告置若罔闻,或者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影响集体,但依然不能控制。对这种基本没有恶意的违纪行为,可以采取这种处理方法,一般不附加其他处罚措施。班主任也没有必要发火或者说上一堆大道理,让学生换个地方冷静下来即可。
四、通知整改
“通知整改”是指,对违纪的同学不立即实施处罚,而是发一张“整改通知书”,告诉学生,他哪里做得不好,需要改进,给他改正的机会和时间。必要时,通知书也可以让家长签字。
在下发整改通知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予以核实、认定,发整改通知的意见可以由班主任、科任教师或班委会提出,但最后有班主任的签字才比较正规。书面整改通知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下发整改通知,执勤班委要有记录、跟进,对改进情况要作出评价。如果还是无进展,班主任再做进一步处罚。为保证效果和严肃性,只有情况比较严重时才发整改通知,一般情况下口头提醒即可。
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完美的,必须多种方式配合使用。
五、为班级做一件好事
学生犯了错误,不仅对自己的成长不利,也给其他人制造了麻烦。为了弥补错误行为造成的损失,可以采取让犯错学生为班级做好事的方法,以实际行动取得大家的谅解。这样,学生有了“立功赎罪”的机会,集体也因此而受益。
这种方法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效果不错,所以也最常用,一般与诫勉谈话组合使用。
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班主任自己要心态平稳,既不要急躁或过度焦虑,也不要视而不见。要运用规则,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只要学生明白自己的过错在哪里,在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之后改过来即可。
关于惩戒教育,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 第一,惩戒不能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是底线。“伤害身心健康”的行为除了不当的体罚,还包括用语言或肢体语言羞辱学生,令学生当众出丑、难堪,侵犯学生的隐私权等。
✤ 第二,惩戒必须公平、公正。公平就是不偏不倚,“两个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一定会受到同等程度的处罚”。公正就是对学生的惩戒不仅要公平,更要正义、合理。只有正义,才能引人向上向善。
✤ 第三,惩戒方式必须是学生能够接受或承受的。
✤ 第四,应该给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惩戒方式。
✤ 第五,惩戒应该与其他教育措施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