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走向共和1-8集观后感 游吟诗人Asik 2018-10-03 19:37:59
1、跟李鸿章学说话、学办事。。世上很多事情,其实是人际关系,先将尴尬的气氛用闲聊缓和后,再渐入实质内容
身居庙堂,危乎高哉,谨言慎行,才是根本
很多想法,想都不要想,更不要说了
内与李莲英、醇亲王打交道,外与各国交涉,各方面处理的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故能八面来风,风雨飘摇,权胄掣肘,清流物议之中往往能办成事情
为了所谓的自尊,蒙受了多大的损失
2、水师和颐和园费用上,李鸿章卖官鬻爵,任天下人唾骂,虽然好气魄!然权宜之计,天下之事,因此日渐其坏。
3、【李鸿章借钱】都向一家借,借少了你是他孙子,借多了他是你孙子。
4.张之洞说:个人毁誉,何足道哉,李鸿章说“汉阳铁厂之存亡,关乎国之气运”政见虽有不同,但目的一致,可谓惺惺相惜
5、皇帝又称寡,孤独,风光背后,责任重大,个中滋味实非凡夫臆测
6、慈禧60大寿挪用水师款项,日本天皇从内府拨钱建设水师。故前者失却大好河山,后者开拓万里波涛。殷鉴不远,后人应戒!
7、袁世凯23岁朝鲜总督,顺利完成任务的同时不忘温柔美人,且磊落豁达,泰然若素
8、盛宣怀:后辈不敢有违礼制
张之洞:杏荪拯危救难有什么使不得【豪杰仁仁自然风流,均非迂阔】
9、筹办汉阳铁厂,教训颇多,失误不少,然一代仁人志士,为了不使之倒闭,通过黑道白道、坑蒙手段、卖文筹款,真可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之晚清版本
10、张之洞请盛宣怀管理汉阳铁厂,起死回生。庄子所谓: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豪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
商人之力量,灵光微现,已经令张香帅大吃一惊,哈哈哈哈!
11、李鸿章派盛宣怀帮助张之洞盘活汉阳铁厂,张之洞投桃报李,筹银一百万两与北洋水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来而不往非礼也,高手过招,高风亮节,酣畅淋漓,堪称佳话!
当时虽然已是国运衰退,乱象纷呈,但暮色之中仍然可见士人之一股精气神在,光辉不减反増,令后人敬仰!
12、留元气于闾阎,而后邦本可固。可谓科举之灵魂。翁同龢所言,事关国家抡才大典,我辈倘不出以公心,他人更复何言!
正是此种精神之大护法!
13、张謇、康有为,一桀骜狂妄,一沉稳平实,虽一时荣枯不同,但青史流辉,弄潮浪头,皆是时代健儿,不可以一时之得失衡量比较。
14、李鸿章机警,发现黄瑞兰欺诈,眼力毒,处处战战兢兢。
北洋水师处处乱象,显示必败征兆,可知国家精气凋亡,纵是擎天栋梁也是独木难支,聊作裱糊匠而已。
15、丁汝昌被弹劾,汗如雨下,李鸿章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一番训斥,豪气干云,酣畅淋漓,语重心长,感人至深。
16、李鸿章斩黄瑞兰,可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相媲美,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才,须有杀伐决断,铁面如山之刚毅。
杀一人,赦一人,奖一人,激一个,看李中堂整顿人心军风,酣畅淋漓,真是大手笔,始信政治家之风采飞扬,亦有庖丁解牛之化境。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为官者不可不戒。
李鸿章半生戎马,一生沉浮滔天骇浪之中,处变不惊,毁誉安之若素,是真淡定,真从容,见过大世面,见过真英雄,方能有此大气魄!可谓深得曾国藩之真传
17、康有为一股大野龙蛇之气概,直冲霄汉,亦是千年未有大变局时代激荡下之特殊产物。陆九渊诗云:昂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坐而悟道,你将这道悟清了吗?只有悟清了这道,才能放手去干,要想尽破藩篱,首先要悟彻诸天,将这上下五千年之旧学一律摧毁之,廓清之,日日以救世为心,刻刻以救世为事。。。。可知康有为虽然要大变动,但精神内核,仍然与旧时精神一脉相承。
要干事,就要一步一步的来,更何况我们要干的是经天纬地的大事!
18、醇亲王之死,感慨富贵到头其实无味。其临终让儿子背诵的一段话让人经行:“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
若问此理是若何?儿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自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儿孙祸也小,些许财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19、西有英国、东有日本。一百个李鸿章也难挽救败局。福泽谕吉《脱亚论》“既然如此,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与坏朋友亲近的人也难免近墨者黑,我们要从内心谢绝亚细亚东方的坏朋友。”
20、日本天皇,学勾践卧薪尝胆,水师超过北洋前,日食一餐,激励国家忠勇之气,其国家精神之凝聚,令人慨叹。慈禧一餐有118道菜,犹说无处下箸,可见奢靡之风入骨,暮气沉沉,以小克大,以弱胜强,一败一胜,由此可知。大清朝就是在报菜名的贯口中逐渐消亡的。
国民忠勇之气流于青楼红灯之区,国家捐躯之志铭于枕席之间,日本此种变态之现象,不可怪罪于百姓,实为政治家之挑唆也。
21、翁同龢虽精忠体国,但见识远不如伊藤博文、福泽谕吉等人,因此不知觉之中,贻误大事,此为读书人之诫。并且与奸商李光昭交往之中,被欺之以方,可见应需要谨慎,人只要有弱点,就能找到道儿,李莲英指点庆王爷如何搞定翁同龢,名在利前,可见好名与好利其本质一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李鸿章被李莲英吃闭门羹,可叹人主没有进取之心,奴才更是胆大妄为,虚与委蛇,误国不浅矣。
翁同龢作为清流领袖,不知实干之人举步维艰,参见北宋狄青之事,殊为可叹
22、慈禧太后,驾驭臣子之手段实为高明,观其对李鸿章的态度,可谓明查秋毫,恩威并用,可惜囿于眼界,终于误国。“事办的好坏本来没有什么,人你得跟对了”慈禧太后房中悬挂匾额“荣景无外”,下句为 富贵在心,可惜依旧奢侈浪费,可叹
23、光绪帝对李鸿章说的话语重心长,堪称明白人,事做的好坏、对错尚且不是第一等,最重要的,是要做!清流物议正有此弊病。
24、恭亲王和李鸿章的对话,可谓曾经历经人间风浪,今为世外高人,如此方能境界恢弘,不落小乘。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