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二月河传 在长安 2018-12-15 17:54:08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乙酉岁(1945)生于昔阳,彼时烽火方殷,天下板荡,凌生父母皆从大军征战,其父曰:吾辈随师辗转,为何?为解放也。遂以解放名之。
幼时随父母行中原,二月,至陕州太阳渡,彼时夕阳在山,黄河奔腾,若万千金矢其发,染巨涛如火,怒啸东往,凌生见之,窃曰:“吾一生当如此河,奔腾广大,浩荡庄严。”后著书说清圣祖,遂自名二月河。
天下定,家南阳。兄妹皆入行伍。凌生亦为健儿,驻晋阳。荷干戈,事杂役,构军舍,掘深穴,其间艰劳不足言。然性好读书,每至于夜,健儿倦卧,凌生不眠,掩灯读书。无何,军中诸书皆焚,凌生大恐,火中夺书,其书曰辞海。
既藏书荡然,乃索之闾里,得聊斋,乃夜抄半部,其渴读如此。
读书多,蕴积厚,发而为文,军中皆知文名。
戊午岁(1978),解甲,归南阳,归来如何?乃为小吏,循职守本而已。擢拔迟迟,功业区区,又思读书,乃读石头记,揣摩久之,乃为文,投学士冯其庸,冯公曰:“后生文笔恣肆,多奇瑰,为学士之文则野,为小说之文则佳。”凌生亦许之。
某岁,红学诸贤会,席间忽然曰:惜哉康熙,于经史乐术皆通,天下亦称治,然无人为之著述。凌生闻,起曰:吾可为之。若壮士赴阵,然众人皆笑,以为此子矜夸而已。
彼时,凌生年三十七。
既发愿为康熙立传,乃矢志于斯。昼则公事,夜则著书,凡康熙生平,正史杂稗,无不网罗,钩玄稽沉,访旧探远,无不至矣。当时身无左右,儿女缠膝,乃至于携眷行公署。居斗室,书籍铺地,伏身研揣,恐汗染书卷,以巾裹臂。至于历长夜至曙,常事也。
每至于困,则以烟炙腕,斑斑累然。
凌生曰:嗟乎,吾既发愿做康熙传,如匹夫行大漠,不知其了期,难望其边际,踽踽独行,风沙迷面,几于不免。
历诸般苦,三年,康熙大传成,百五十万字,浩若江海。清圣祖一生功业,皆在书中。又异于正史,细节处丝丝不漏,若古人眉发皆见。凌生以常人处写帝王,其书玄烨少年,与祖母相依,既见君王之术,又不失少年心性,即之可亲,远望俨然。乃置一血肉康熙于吾辈心腹。 此书大兴于东土,又为剧,亦风从。
凌生曰:清朝君王,最怜胤禛,雍正苦也,岂能无传?
又再书雍正传,若再行大漠,再历诸苦。雍正苦,凌生亦苦。
当时世人皆称道康乾,以为治世也。然于四阿哥,多贬否。以为此君刻毒,残贼无仁,或曰为吕四娘所刺。凌生为书则不然,以为胤禛勤劳天子,明肃敏达,承康熙而来,启乾隆于后,天下因之而丰,吏治当时无俩,所谓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也。
雍正传见,复风靡南北,有唐生为胤禛一角,状其忧苦勤勉,深中人心。
计四年,雍正、乾隆皆成,所谓三部曲也。
凌生之书说清帝,皆众生熟稔之人,熟稔之事,然皆能道众生难及之处,难言之妙,故天下奉之若宝,有读书处,当时必有凌生帝王传。
初,诸人不重凌生,至帝王传成,皆曰:不意此子有此成也。凌生亦自嘲曰:他人以才成书,吾以力成书。
然凌生有才也。
凌生志决力竭,日书万字,青丝皆坠,乃病,不舍,伏案为之。
既毕三帝传,世间罕闻凌生事,他事亦不足记。戊戌岁末,凌生往矣,年七十三。
此前两月余,金庸亦辞,年九十四。世间称道康熙者,皆在此二公之书,一曰鹿鼎记,一曰康熙大帝。虽一为侠客,一为正剧,然玄烨之立,此二公之功也。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