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查看: 596|回复: 3
收起左侧

[教师修养] 于漪研究|于漪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18-12-24 22: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于漪研究|于漪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原创 语文清话 2018-12-22 08:44:12
语文清话
语文的边界
就是世界的边界
编者按: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于漪老师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在100名受表彰者中,于漪老师是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于漪老师对待课堂教学一丝不苟,用10-20个小时备一堂课是常有的事。于漪老师的课堂到底有什么“秘密”?她究竟怎样教文,怎样育人?本文从教学法的角度剖析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让我们看到一代名师的风范!
于漪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江苏省泰州中学 董旭午
几十年来,于漪在中学语文教坛上默默地耕耘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础训练、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的同时,于漪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高尚人格的培养,用自己锲而不舍的行动证明了语文教育的巨大功能;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声情并茂地熏陶、感染学生,激发情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上讲究综合效应,不搞单打一,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情操陶冶为一炉,追求“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形成没有风格的风格,不求特色的特色。最近,于漪又强调指出:“中学语文是教文育人。中学语文的基本任务是教文,它的终极目标是育人。”鉴于这句话,结合自己几年来学习于漪的体会,下面就于漪语文教育的创造观谈几点浅见。
一、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于漪语文教育的出发点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早在中学时代,在许多优秀语文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于漪便立下了这样的志向: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教师。从此,她便把全部身心都交给了学生,交给了语文教育事业,她就像一支燃不尽的红烛,用自己的心灵谱写了一曲红烛之歌。
于漪老师常讲: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优美的心灵,培养他们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要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就应该主动了解学生,走入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教学实践中,于漪找到了一整套了解学生的途径和方法。途径有课内了解和课外了解,直接了解和间接了解,个别了解和集体活动中了解。方法是一听二看三问,并进行材料跟踪。于漪之所以这样做,其宗旨就在于突出教文的终极目的 — 育人。育人的目的有二:一是解决教书不教人的恶习;二是避免用形而上学的观点认识学生。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代青年的思想、行为、道德、兴趣,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渗透着时代气息。他们有振兴中华、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发进取的宏图大志;他们敏于思索,善于质疑,对社会、生活和人生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富于想象,好奇心强,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现代化产品、未来社会等都极为关注和神往;他们崇尚民主、平等,独立意识强,不愿受一些现成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对自我个性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当代中学生也有明显不足,如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不强,情感脆弱,意志品质差,艰苦奋斗意识淡薄,个人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等。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对当代中学生的这些共性不能不作深入了解,不但要了解他们的共性,而且还要把握他们的个性差异,以便对症下药,保护和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同时,我们无法回避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既要从审美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训练他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又要看到学生一旦具备了很强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又将在良好的道德素养的驱动下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个过程可表示为:人文—语言—人文。孔子强调要“因材施教”,那么,不深入了解学生,我们又怎能实事求是,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的个性发展呢?审视一下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老师上课要讲什么,学生常常在事先无所知,这已不是什么个别现象。一句话,师生间连起码的交流(为学习而进行的)都做不到或做不好,更何况那些“多余”的师生交流了!于漪的经验告诉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是一名人文工作者,应该把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充分挖掘出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但在教学中,学生又不可能是纯被动的知识和道德的接收器,而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灵魂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处处留心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深入、全面、完整地了解学生,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自己的言行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共鸣,增强感染力和号召力,提高教学效率,练就一双“识质”的慧眼,有的放矢地培育、塑造可爱的学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精彩的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话无疑在强调教师走入学生心灵的重要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必须努力争取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只有心中有学生,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读好书,长真本领,做真正的人。也只有真诚地向学生打开心扉,用真情感化学生,吸引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才有可能做到教真书、育真人。这些问题,很值得那些醉心于构建“法”和“论”的探索者们深思。
二、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感世界
古人云:“诗言志。”又云:“文以载道。”语文教师的本领就在于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挖出情来,探出“道”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溢满哲理和道德的情感世界,声情并茂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细水长流地进行滴灌、渗透。于漪老师是从以下五个方面为学生创造情感世界,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和渗透的。
(一)由文入情,由情入理,揭示文章蕴含的至情深意
好文章必然是作者情动于中、言溢于表的产物。所以,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必须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充分领会文章的至情深意,启发引导学生步入文章所蕴含的那个至真至美的情感世界。于漪在讲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对文章的首段就是这样处理的。
她首先启发学生思考:文章为什么不直接写马克思逝世了,而是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来表达?经过思考、讨论,学生明白了“停止思想”更能突出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伟大思想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他“停止思想”,就意味着一盏多么明亮的智慧之灯熄灭了,人们悲痛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说马克思“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则会更含蓄而深沉地表达出恩格斯对失去战友的无限悲痛,突出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自己的伟大导师的衷心爱戴和崇敬之情。这种感人肺腑的真挚情感深深地融于看似平淡的语言之中,使学生充分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对马克思这个伟大人物的崇高评价和似海深情。试想,教学中如果我们不像于漪那样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段朴实无华的语言,而是蜻蜓点水似地一带而过,或冷冰冰地分析一通句子间的层次关系,又怎能深深领悟到这朴实无华的语言里所饱含的深情呢?又怎能令学生激动,而情不自禁地去咀嚼、体味呢?
(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
于漪一再强调:一篇好文章总有一些言简意赅、言近旨远的关键词句,教学时要注意抓住这些词句,引导学生重锤敲打,使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如杨朔的《荔枝蜜》里有这样两段话:
老梁说:“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个月。”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又是多么高尚啊!
教学时,于漪老师抓住“颤”这个字让学生推敲:“颤”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禁一颤“?”颤”后流入笔端的是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经过推敲、启发、讨论,学生明白了:这个“颤”字是对“辛勤酿就百花蜜,留得香甜在人间”的小蜜蜂的赞颂,是对小蜜蜂短暂的生命所显示的意义和价值的感悟。紧接着,作者发出一串感叹:“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这样一推敲、锤打,小蜜蜂的高尚情操、作者的真挚情感一下子得到了升华,形成一个极富感染力的冶人性灵的场,深深打动了学生,充分显示出饱含真情的语言的魅力,净化了他们的心灵,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变换提问角度,选择最佳发问点,激荡学生的情感
《七根火柴》中写无名战士牺牲时曾这样写道: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为了显示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让他那无私忘我、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崇高思想激荡学生的心灵,于漪老师在设计教案时曾三易自己的发问点。先打算问:这儿对无名战士进行了怎样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觉得不行,因为这样发问抽掉了感人的内容,只是在写作技巧上兜圈子,苍白无力,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于是又换了一种问法:无名战士牺牲前说了什么话?有怎样的动作?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这样问虽比前一问有了些进步,但仍不够感人。于是最后问:无名战士留给人间最后的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最后的动作是什么?这些语言和动作显示了他怎样的心灵?怎样的精神?与一般人相比,他的伟大之处在哪儿?这样一问,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就生动地矗立在学生眼前了,感情的潮水顷刻间便涌上心头,学生就充分感受到了无名战士无私忘我的精神。这种极富情感的问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然会在强烈的情感的激荡下反复咀嚼,认真思索,加深对无名战士崇高思想和作品主题的理解。教学中,我们经常对学生进行提问,设计问题时不妨像于漪老师那样多想几种问法,比较出最佳发问角度,激发学生情趣,陶冶其性灵,培养其思维能力。
(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渲染气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漪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十分重视这一点,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教学时常采用听录音、朗诵、配乐朗诵、口头描述等方式引导学生目看文字,耳听音响,口述佳景,心游四方,使学生进入文中所描绘的意境并受到感染。当今,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发达了,音像教学手段已很普及,我们更应该精心设计,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声、形、色为学生创设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形象生动的情感世界,从而使学生倍受感染,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在单位时间内更多、更快、更好地获得知识,得到语言和思维训练,同时也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试想,一练到底、一问到底、一讲到底的课堂又怎能与这样多维立体的课堂相提并论呢?
(五)增添情感浓度,激发学生情感
于漪老师很注意利用非授课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情操陶冶。例如,她很善于利用背景说明、作者介绍等环节,抓住适当时机,联系学生实际,扩展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启迪、情操上的陶冶。她在讲授《荔枝蜜》一文时,就曾联系杨朔的生平和高尔基给儿子的信,让学生明白“给”永远比“拿”更愉快的道理。于漪老师强调,在进行联系、扩展时要注意两个问题:①联系点、扩展点要选好,不能硬装,一装就假,一假就起反作用;②不要联系学生某一问题、某一缺点教训一番。就这个问题,笔者也想强调两点:①不但要选好点,还要选好量,要恰到好处;②联系、扩展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好语文,培养能力,不可舍本求末。
三、为学生设计一个兴趣世界
于漪老师曾指出:“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如果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更新与变化,就可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总是采用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受到压抑。”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于漪老师是这样做的。
(一)课上得要有新鲜感,不要总是一副老面孔
原全国统编初一教材的散文单元共有四篇课文:《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在教学时,于漪老师调整了课文的顺序,做到四篇课文四种教法。教《春》时,紧扣文章细描细绘的特点,逐节朗读、吟诵,体会语言的优美。教《海滨仲夏夜》时,则紧扣住一个“变”字,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怎样描写活动中的景物;并用比较法,比较泛写春景与集中笔墨写仲夏之夜海滨的差别,让学生明白横式组材与纵式组材的不同。教《香山红叶》则采用请学生讲读的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向导”游香山,抓住记游的线索,请学生讲听到“老向导”说了些什么,看到了哪些美景,与“老向导”接触后有哪些感受,在读读讲讲中理解文章主题,体会“景美—人美—时代美”的构思特点。教《济南的冬天》则抓住“温晴”这个文眼,让学生朗读、理解和体会作者是如何扣住“温晴”精选景物的,又是怎样融情于景、于字里行间的。眼下,篇篇一法、堂堂一面的课太多了,又怎能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来?事实上,每篇文章的内容、写法,以及它在整个教学安排中的地位都不尽相同,这本身就决定着课型不能总是一副老面孔。只有深刻理解每篇文章的内容和特点,十分清楚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实事求是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构思的匠心,我们才能保证课课有特色,堂堂吸引学生,精干高效地上好每一节课,彻底摆脱无向无序的被动局面。
(二)课要上得有趣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于漪老师总是说,要想方设法把课上得有味道,让学生学得愉快、活泼,品味其中的甘美。她上课时十分重视运用直观演示、开拓想象、制造悬念、展现情境、激发情感、讨论答辩等手段,为学生设计一个可观、可感、可参与、可想象的充满情趣和美趣的趣味世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语文,发现规律,形成能力。
(三)课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
关于这个问题,一些教育专家常常喻之为“摘苹果”,要尽可能让学生跳一跳再摘,而不是伸手就摘,或怎么跳也摘不到。于漪曾说:“有些课文浮光掠影学一学,学生认识不到其中的奥妙,常常兴味索然。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深究底里,见自学时之未见,闻自学时之未闻,学习积极性就大不相同。”人们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因而,教学时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巧妙设计问题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跳一跳去摘苹果,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疑能生趣。教学中一定要在质疑激趣上多下些功夫。
(四)课要有时代活水,使学生有所感奋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课文是过去的作品,其内容和写作背景离我们的现实生活都很远,教学时教师往往需解说作品内容、介绍时代背景,以再现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让学生进行整体感悟,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技巧打下铺垫。但是,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有时反而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我们适当把时代活水引入课堂,使学生有新鲜感,激发他们的情趣,积极与老师配合,把课上好。于漪老师在教《少年中国说》一文时就是这样处理的。当时,正值建国 35 周年大庆,她让学生口述国庆阅兵、游行、放礼花的场景,用这激动人心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学生振奋不已之际,转向历史回顾,进行鲜明的对比,点明当时凡有爱国心的人都在寻求拯救民族危亡的道路,指出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我们可以想象,这样引时代活水入课堂,自然会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会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当前,我们正处在深化改革、信息膨胀的时代,理所当然应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将时代活水科学地引入语文课堂,把我们的课上得更精彩,更具时代气息,更受学生欢迎。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充满情趣、美趣,且又很富实效的兴趣世界。这个世界是她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真善美的人格为学生编织的。她让自己的学生在这个世界里健康快乐地成长,收获知识,收获美德,收获成功。
四、为学生开启一个思维世界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取得综合效应,思维方面应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果忽略这一点,学生不认真进行思维训练,读,就有口无心;看,浮光掠影;说,不得要领;写,内容干瘪,词不达意。”于漪老师的这段话无疑在强调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也只有通过人文途径激发、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语言和思维训练之后,学生才会成为具有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的大写的人。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由生疑到质疑再到解疑的循环反复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让他们勇敢地跨入思维的世界,敢于生疑、质疑,再去努力释疑,在思维中获得知识和规律,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和自尊。在教学实践中,于漪老师是这样为学生打开思维世界的。
(一)激疑
常言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漪老师深明这个道理,在教学中她抓住了这样三个环节: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在讲授新课之前,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做到三看一査一提问。三看即看课文,看注释,看课文前后编者设计的思考与练习的题目;一査就是査字典、词典及有关工具书;一提问就是让学生提出自己阅读时不清楚、有疑问、不会解答的问题。②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启发学生动脑思考。③抓住矛盾加以展示,激发学生思考。这里,笔者强调两点:①激疑不是一问到底,更不是浅层次上为质疑而质疑,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满腔热情地去激发,要精要巧,要富有人情味,要恰到好处。②激疑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不可千篇一律,使学生丧失兴趣。
(二)辨疑、析疑
教师启发学生生疑、质疑后,还要善于为学生设置辨疑、析疑的条件和气氛,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比较、分析、判断、推理,最后达到析疑、释疑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于漪老师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指导学生辨疑、析疑。
1. 注意调动学生“仓库”里的旧知识,温故知新,启发学生用旧知识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如教《藤野先生》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实在标致极了”这句话中“标致”一词的含义,于漪老师让学生列举了很多与“标致”相关的同义词、反义词,最后,学生认为用“丑陋”“难看”还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感情,应该用“恶心”,而且还要加上“实在”,以表达作者对醉生梦死的清朝留学生的极端厌恶之情。这样做,既活跃了思维,加深了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2. 灵活地运用各种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因此,利用比较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是大有可为的。古今作品之间,中外作品之间,同一作者的作品之间,同一体裁(或题材)的作品之间,以及文章的遣词造句、选材构思等都可以通过比较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使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在教学实践中,于漪老师就常采用各种比较法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或指导学生采用纵向比较法,促使学生对作品进行垂直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充分挖掘作品丰富的内涵;或引导学生采用横向比较法,不同体裁比较,换词换句比较,有无比较,在比较鉴别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可供比较的因素很多,关键是我们能否善于发现和利用。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要能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教材又只是个“例子”,要充分运用好这个例子,比较一法是不可不用的。
3. 鼓励创造精神。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讲究点拨、诱导,但有一点是十分忌讳的,那就是牵着学生鼻子转,请君入瓮。真正的教师是允许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的创造精神的。针对这一点,于漪老师曾举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教《变色龙》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多变的表象背后掩盖着的谄上压下的不变的本质,她画了一条波浪线(指表象)和一条直线(指本质),结果有位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波峰、波谷间不能等距离,前后振幅应有变化,因为当奥楚蔑洛夫知道那条小狗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巴结拍马的心更急切了,频率应加速。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后,于漪老师立即进行肯定、表扬、鼓励,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三)重点突破
所谓重点突破,即指教学时使好、中、差的学生都积极进行思考,攻克思维训练中的重点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于漪为我们提供了三点经验:①要在难易程度上做文章。要求我们认清学生的差异,使思维敏捷的、迟钝的都开动脑筋,有所进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要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②变换训练方式。灵活机动,让学生有新鲜感,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③注意加温。学生每有一点进步,一定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真心实意地进行表扬、鼓励。
有人说,于漪是一座大山,大山里面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语文教育的经验和理论。本文试图从上述四个方面对于漪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综述,难免单薄。好在我们还年轻,还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借鉴于漪的经验,吮吸她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实践她的语文教育理论,在她的精神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本文选自王荣华主编的《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于漪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18年10月第1版。本文原题为“论于漪语文教育的创造观”。
主编:王荣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10
ISBN:978-7-100-16579-2
开本:32
定价:39.00元
目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3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4 名

发帖:NO. 15 名

在线:NO. 35 名

静静的读你 发表于 2020-7-8 22: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我就偷偷地路过,不留下一丝云彩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7 名

发帖:NO. 7 名

在线:NO. 35 名

光头人1 发表于 2024-5-27 0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哥回复的不是帖子,是寂寞!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3 名

发帖:NO. 3 名

在线:NO. 29 名

常务管理员 发表于 2024-9-30 16: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有节操!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7:54 , Processed in 0.225614 second(s), 6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