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于丹老师,让我脊背发凉! 广告狂人 2019-01-12 10:10:00
前些日子,王小峰写博客,提到我多年前采访于丹老师的事情。那个文章真不是虚构,是我的采访笔记,当时,于丹老师每回答一个问题,都引用古诗文,我用笔速记,回家怕忘了,就先整理出来诗词部分,随手贴到网上。不成想,那笔记成了一篇传颂久远的小文章。 采访于丹老师—— 记者:您做“《论语》心得”这个节目的时候,预料到它会这么火吗? 于丹:“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记者:您和易中天老师有什么相同之处? 于丹:子曰,人这辈子有三戒,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是三条。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还是三条。所以我讲的是歪批三国。 记者:你把《论语》讲得很通俗。 于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谁的江山马蹄声慌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周杰伦和孔子我都喜欢。 记者:这说法很新鲜呀。 于丹:司马迁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什么叫成一家之言?那就是写武侠小说。 记者:除了《论语》您还讲了庄子? 于丹: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记者:还打算讲什么? 于丹:“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如岩岩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卿欲弦歌,聊为三径之资”,“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记者:您这是讲魏晋,后面您打算讲什么? 于丹:后来的人就矫情,孟浩然写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多大的气魄呀,后面接着写,“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多卑微多谄媚呀! 记者:人家批评您书里有错误。 于丹:好读书求甚解那是拘泥。我最烦郊寒岛瘦了,三年得两句,拈断数根须,您有多少根胡子呀?敲和推有什么区别呀?李白写诗推敲过吗?他想一个地方,“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想上天,“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他要高兴,“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他如伤心,“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记者:您讲完孔子,庄子,魏晋,唐诗,然后呢? 于丹: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 于丹: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再见。 孩子们读点儿古诗总是好的。 今天早上,想着把这文章找出来,百度一搜,发现这文章居然变成了中学语文的一道考试题。有知识点梳理,还要求学生举一反三。 你们看了上面的笔记,做一下测验巩固一下知识点呗。 下面是记者采访于丹老师的节选,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记者:您做“《论语》心得”这个节目的时候,预料到它会这么火吗? 于丹: 记者:您和易中天老师有什么相同之处? 于丹: 记者:你把《论语》讲得很通俗。 于丹: 记者:这说法很新鲜呀。 于丹: 记者:除了《论语》您还讲了庄子? 于丹: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谁的江山马蹄声慌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周杰伦和孔子我都喜欢。 ②“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③ 司马迁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什么叫成一家之言?那就是熔天人古今于一炉,言一己之心声。 ④ 子曰,人这辈子有三戒,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是三条。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还是三条。所以我讲的是歪批三国。 ⑤ 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A.②④①③⑤ B.③④②①⑤ C.⑤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⑤
收藏
举报
举报文章问题
取消 确认
4,297 条评论
写下您的评论...
评论
- 磐石砺成的砥柱 6小时前
于丹 是百家讲坛的文化精英,是论语心得的最炫旗手,她曾经多少年一叶孤舟,苦旅在中华文化的海洋里。那孟春初融的溪边,那炎夏热烈的树下,那霪雨霏霏的秋夜,那白雪皑皑的冬天,都印满了她执心苦读的身影。她像陆游笔下的梅花,曾长久的孤独在驿外断桥边。也由此而衍生出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她在百家讲坛及文化上的成功,完美的诠释了一个学者如何才能把华丽转身发挥到极致,她用史诗般厚重的个性化语言,勾勒出了两千多年前厄于陈蔡之间的孔子。她把自己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恰到好处的杂糅进了一位远离我们的庄子。她以彭泽山岳般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来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古代哲人。她情愫高雅,笔锋老道,凝练挖掘了多少个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他把婚姻,家庭,个人、与古人之间紧丝慢扣,并能与时代脉搏一起律动。她赋予了每一份讲稿以史诗般的质地,当磐石静下心来夜诵于丹的作品,觉得我就在和落霞与孤鹜齐飞,觉得我就在和李白一齐飞流直下三千尺。虽然他在个人形象的把握上略显造作,充满了她自己的一厢情愿,那么自信,那么傲岸,那么拒人于三里之外。但她敢于直面头条洪水猛兽般的质疑和恶意攻击,而始终坦然面对那些压根就不懂文化的所谓文化人的刻意糟践。在她的眼里,诋毁和嫉妒是上苍赋予他的磨砺,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必修课程。因为前贤左宗棠早就耳提面命过她“能遭天磨大英雄,不遭人嫉必庸人”。她始终和从来都没有被头条汹涌的俗世舆论所裹挟,所吞没。她用一管喷薄命运之火的如椽之笔,仍旧继续挥洒着她作为一位女性和一个学者的崇高责任。她的气度让磐石肃然起敬。她端庄洗练的才华,凝聚着一股强大的中华文化的美感和立体感,壁立千仞,鲜有谁及。 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最需要的精神食粮。因此,磐石一直在内心深处给她设了一张举案齐眉的同桌,永远支持于丹老师一路前行。
回复 ⋅ 14条回复 96
- 高原苍茫雪 10分钟前
只能说这么多诗词记(关键是不提笔写对字)下来太厉害了。
回复 0
- 化_转 8小时前
于丹: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那于丹天天夸夸其谈,她是不是智者呢??
回复 ⋅ 21条回复 313
- 用户6238947339853 9小时前
真是难为了记者,还能记录下对于丹的采访内容,于丹的笔记者问,不是用心在真诚对话,而分明是古汉语文彩的浮夸卖弄和堆陈,令人生厌。
回复 ⋅ 20条回复 456
- 李延昭 7小时前
不管反对的人怎样说,于丹确是少见才女!妙语如珠,滔滔不绝,令多少须眉汗颜!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