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司马光俩顶尖文人,在酒宴上互相对骂,比泼妇还泼妇 原创 读史 2019-01-14 21:35:45

文:安静的风 读史专栏作家
王安石与司马光, 一个是1019年出生, 一个是1021年出生。 一个是青年才俊, 一个是才高八斗。 俩人年龄相当,又都倾慕对方的才学和人品,恰好,又在一个部门上班。很自然,俩人成为了好友。 那时,俩人的友谊成为了一段佳话。 这人也怪, 官越当越大,脾气也越来越大,相比之下,心胸却狭窄了。 互相欣赏的好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俩人不见面了倒,见了面,便彼此傲视对方。 一句话,不服。 说起俩人关系的破裂,还是包拯包大人惹的祸。 
有一次,洛阳牡丹花开, 包大人在自己家里整了一个派对。 除了王安石和司马光滴酒不沾,其他官员个个善饮。 他俩的酒量是, 不喝正好, 一喝就多。 于是,俩人相约,盛情难却,只喝一囗。 席间,包拯敬酒。 据说,包拯是海量,千杯不醉,跟李白有一拼。 包拯举杯来到司马光面前,司马光皱着眉头,憋住气,一仰脖,干了。 大家轰然叫好, 痛快! 轮到王安石时,王安石百般不喝,包拯有些尴尬,脸色有点黑。 见王安石执意不饮,众人顿觉扫兴。 包拯也悻悻的回到席位。 
司马光见王安石没喝,便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说好的,就喝一口,你怎么不喝,耍我啊。 司马光“啪”地一声,放下酒杯,便喋喋不休地骂起王安石来。 王安石也不是善茬,见司马光骂他,也毫不客气的回骂司马光,并且把司马光祖宗十八代都翻了出来,骂了个遍。 就这样,俩人相互对骂。 常言道: 打人没好手, 骂人没好口。 俩人越骂越不像话,完全没有了斯文。 群僚目瞪口呆,没想到事情会变成如此这般。 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 大家索性坐在那,听着俩人精彩的对骂,也算开了眼,长了见识。 一个聪明智慧的人,一旦动怒,开了骂戒,真是比泼妇还可怕。 一场酒宴,变成了骂战,包拯的脸更黑了。 从此,俩人结怨更深。 王安石因不吃敬酒,不通人情,得了一个“拗相公”的称号。 经此一骂,司马光也没给人留下好印象,他忠厚宽容的形象,在人们心里也大打折扣。 为此,苏东坡给司马光起了一个“司马牛”的绰号。 两败俱伤。 
晚年时,两位昔日好友才相互谅解。 王安石曾对侄子说,司马光是个忠厚长者,为人谦虚,是你们的榜样。 司马光夸赞王安石文章好,品德高,功大于过。 巧合的是,俩人在同一年离世。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