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TVB公布了2018年十大收视最高剧集,引进自内地的《延禧攻略》夺得年度收视冠军,港陆合拍剧《宫心计2深宫计》获得第三。
论宫斗剧的鼻祖,那还是十几年前TVB的《金枝欲孽》。如今大陆剧在香港走红,成为了香港电视剧这十多年来式微的缩影。

从《金枝欲孽》到《延禧攻略》
TVB曾经是港剧的代名词。对于70、80、90后的人来说,它是无法抹去的经典记忆,曾经深深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又不知何时起,TVB收视一再下滑,无论是产量、质量还是影响力都已不复当年。“港剧已死”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很多有很多95后、00后,不知TVB为何物。
一切都预示着TVB剧辉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还有多少在看港剧?那些年看过的经典,你还记得多少?
01
TVB,全称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它的开播可追溯到1967年。
一年后,TVB自制了第一部剧言情剧《梦断情天》,收视红火,自此走上了自制电视剧的不归路,琼瑶的《烟雨蒙蒙》和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都曾被TVB改编成言情剧。
除了言情剧,TVB在70年代还“开发”出了独具本土特色的“家族剧”。
第一部TVB百集长剧是《狂潮》,家族剧、时装剧的奠基之作,主演是当时还没走红的周润发,导演叫王天林,王晶的父亲。

周润发后来主演的时装家庭剧《家变》《网中人》,家族恩怨和剧情冲突让观众看得欲罢不能,他和汪明荃也迅速跻身一线行列。
第一部TVB金庸剧是1976年的《书剑恩仇录》,风度翩翩的郑少秋成为武侠剧的代言人,也开启了TVB武侠剧的热潮。

紧接着,TVB开拍第二部金庸剧《倚天屠龙记》,男主角还是郑少秋,汪明荃饰演赵敏,刚刚获得港姐最上镜小姐的赵雅芝凭借周芷若一角一炮而红。
TVB的古龙武侠剧《陆小凤》《绝代双骄》也大热,刘松仁和郑少秋,一个古龙剧一个金庸剧,双双坐稳了武侠小生的当家地位。

刘松仁扮演的陆小凤
TVB的崛起和辉煌,还得益于背后的两个造星系统。
第一个是主办无线艺员训练班,成为TVB最好的人才储备方式。
后来赫赫有名的港星,早年几乎都是从TVB的艺员训练班毕业的,比如汪明荃、陈玉莲、翁美玲、周海媚等一代名伶;男星中则有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梁家辉、刘德华、刘青云、吴镇宇、任达华、欧阳震华……
不仅是演员,后来很多著名的导演、编剧和监制,都出自无线艺员培训班。比如大导演杜琪峰,早年曾是无线台的艺员、杂工和龙套。
现在看来,无线艺员培训班就像是“香港明星的黄埔军校”,撑起了华语影视圈的半壁江山。

第二个是举办“香港小姐”选美和“新秀歌唱大赛”选秀,成为热门话题的同时也为TVB挖掘了众多颜值担当。
比如我们熟悉的赵雅芝、邱淑贞、李嘉欣、梁小冰、李绮虹、蔡少芬、佘诗曼、郭可盈、郭蔼明、陈法蓉、胡杏儿等等。
八九十年代港姐选美出道的女星们,很多成为了TVB的当家花旦,她们奉献了众多优秀作品,刻画了许多经典荧幕角色。那时的繁花争艳,真可谓“一曲红绡不知数”。

1991年香港小姐前三甲
如果说当年的港姐是明星制造机,那么当年的TVB就是造星梦工厂,无数演员因为TVB剧的角色而走红,无数人想踏上TVB这条星光大道。
02
到了八十年代,邵逸夫砸重金在电视业,推动TVB成功上市,又兴建清水湾电视城,拍摄规模迅速扩张。
那也是TVB蓬勃发展的十年,佳作频出,收视飘红,影响力遍及两岸三地,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看TVB的连续剧。
1980年,一部《上海滩》万人空巷,引发轰动效应。

同年,刘松仁和汪明荃的《京华春梦》家喻户晓,很多年轻人可能更熟悉它的大陆版本,《金粉世家》。
同是民国剧,谢四哥和汪明荃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也风靡一时,“阿姐”汪明荃成为了TVB的“镇台之宝”。
不过,八十年代最热的TVB剧当属武侠剧,那也是“无线五虎”最好的时代。

1982年,TVB集中人力物力开拍台庆剧《天龙八部》,所以这个版本无论是主角还是绿叶都光芒四射。
那时候,梁朝伟刚考进培训班,刘德华刚签约TVB,还是个配角;而黄日华还不是乔峰,而是小和尚虚竹。

一年后,黄日华变成《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周星驰只是剧中一个宋兵乙,欧阳震华演了两个路人甲,梁朝伟演一个渔民,只有一句台词;刘德华最惨,演一个侍卫,连台词都没有。

跑龙套的周星驰
当然,也是那一年,《神雕侠侣》创造了空前的收视狂潮,让刘德华和陈玉莲这对cp大红大紫。

曾经的渔民甲梁朝伟,很快凭借努力和天赋,因《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一角而成名。

在翻拍的《倚天屠龙记》里,梁朝伟才23岁,围绕在他身边的几位女主角,黎美娴、邓萃雯、邵美琪、曾华倩也全在20岁上下,已经能挑起TVB的大梁。

1985年的《杨家将》将TVB的辉煌推到了顶峰。
这部剧里,无线五虎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共同出演。虽然只有短短的五集,却是TVB史上的一段佳话,演员阵容除了五虎,还有曾华倩、汪明荃、赵雅芝、周润发等明星加盟。

那一年的TVB台庆盛典上,周润发、刘德华和梁朝伟三大影帝同台表演小品,逗得台下的邵逸夫笑到合不拢嘴, 那是TVB最好的年代。
五虎时代并没有维持多久,刘德华因为不堪忍受TVB的长约而转入电影圈,汤镇业因为翁美玲的去世而一蹶不振,苗侨伟在八十年代末转战商圈,梁朝伟也在拍摄《侠客行》后离开无线……
五虎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八十年代武侠巅峰的结束。今天我们怀念的不是五虎,而是那段做武侠梦的时光。
03
虽然老将离巢,但90年代的TVB却进入全盛时期。
当时,港片产量过剩,盗版横行,香港电影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深谋远虑的邵逸夫将精力转到发展无线电视产业,真正成为华语电视界的霸主。

李小龙和邵逸夫
在邵逸夫的率领下,TVB剧全面开花,综艺和选秀影响力空前;剧集制作方面,有时装剧、古装剧、武侠剧、职业剧、刑侦剧……
那时的TVB就像一个全才,各种领域各种题材,样样拿得出手,部部都是经典,每一部都能捧红几个小生花旦。
职业剧又可以细分到各行各业,有律政、警务、医疗、消防,甚至有厨师、交通、保洁业等等,哪一行都能成为TVB鬼才编剧们的创作灵感,上演了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故事。

八十年代的路人甲欧阳震华,在九十年代凭借经典律政剧《壹号皇庭》咸鱼翻身,随后的警匪剧《陀枪师姐》系列,古装喜剧《醉打金枝》,年代悬疑剧《洗冤录》,时装剧《美味天王》等等,欧阳震华以“居家好男”形象成为红火的师奶杀手,被誉为TVB的收视福将。

《壹号皇庭》还捧红了另一位师奶杀手陶大宇,他在《刑事侦缉档案》扮演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神枪手小生,风靡全港。

近年来,《离婚律师》《心术》《急诊科医生》等律政、医疗题材成为国产剧的热门。但说得直接点,类似题材20年前TVB早就玩过了。
1998年开播《妙手仁心》系列,集结了吴启华、林保怡、马浚伟、苏永康、张家辉等师奶杀手,成为医务剧的一座高峰。

那时候TVB的当家花旦也是个个貌美如花,演技在线。比如冷艳的邵美琪和蔡少芬,甜美的宣萱和周慧敏,美艳大方的关咏荷和郭蔼明……

1989年《义不容情》获得成功,让家族恩仇剧在九十年代迎来鼎盛期。
TVB的编剧擅于将家族恩怨、豪门情仇、商场风云融为一体,剧情跌宕起伏,酣畅淋漓。
1990年的《大时代》,1992年的《我本善良》,1994年《笑看风云》……TVB以平均两年一部的速度创造经典,每有家族剧,无线台明星云集,观众大饱眼福。
还记得《大时代》里的“五美”吗?丁家五父子也是个个高颜值。


戚其义监制的“天地三部曲”《天地男儿》《天地豪情》《创世纪》,更是把家族剧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尤其是《天地男儿》这样强大男主阵容,今后怕是再也看不到了吧。

除了这些职业剧、家族剧,九十年代也是TVB金庸剧霸屏的时期。
“金庸御用监制”的李添胜,自称“每一部金庸小说都读过几遍”,他在TVB翻拍的金庸剧部部红火,至今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最佳。
遥想当年,94年张智霖版《射雕英雄传》,95年古天乐版《神雕侠侣》,96年吕颂贤版《笑傲江湖》,97年黄日华版《天龙八部》,哪一部不是雄霸荧屏?

尤其是97版《天龙八部》,它在1999年引入内地后,所向披靡,出现了近20个地方卫视抢播的盛况,成为许多90后最深刻的童年记忆。

从1997年开始,TVB每年举办“台庆颁奖典礼”;1999年,TVB又斥巨资迁入将军澳影视城,一切如火如荼开展……
同年,TVB集中人力物力,耗资1.5亿港元拍了一部《创世纪》。这部港剧里史无前例的鸿篇巨制,群星闪耀,荡气回肠,划下了时代句点。
那时候很多人都以为,一个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

04
可以说,整个八、九十年代,TVB都是亚洲娱乐界的一颗耀眼明星,不仅聚集了红遍两岸三地的明星,经典作品也层出不穷,同时还是日韩追捧和模仿的对象。

TVB三十周年台庆时,邵逸夫身边的明星
然而,千禧年之后的故事并没有如愿展开。
那时候,亚视已经逐渐没落,香港电视TVB一家独大。在没有外界收视压力的环境下,TVB却高层内斗不休,剧集质量不但没有跟上时代,反而不断下降。
这一时期,武侠剧逐渐没落,TVB只能开辟新的类型,经典屈指可数。
2000年的《十月初五的月光》,刷新香港电视收视纪录,TVB这回主打年代温情,感人至深,情感剧中的经典。

2001年的《寻秦记》,TVB穿越剧的鼻祖,据说黄易当时对把自己的作品拍成电视剧,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古天乐扮演项少龙。
事实证明他很有眼光,这也是古天乐继《刑事侦缉档案IV》成为TVB最年轻视帝之后,第二次获得最佳男主角。

2003 年的《冲上云霄》,TVB又开辟了职业剧里新的航空业,吴镇宇、马德钟、陈慧珊、叶璇的型男靓女组合足够吸引眼球,也让很多少男少女怀揣着一个航空梦。
2004年的《金枝欲孽》,TVB成功让宫斗戏复苏,也让在圈内闯荡多年的林保怡和黎姿捧得最佳男女主角奖杯。
《金枝欲孽》是新千年之后TVB位数不多的经典之一,它的内涵和境界不是宫斗,而是人性的挣扎。这一点是如今很多宫斗戏学不来的。

在那之后,TVB延续了黎姿、蔡少芬、陈豪的阵容,趁热打铁拍了类似题材的《胭脂水粉》和《火舞黄沙》,但远没有《金枝欲孽》的经典。
2008年,正当红的TVB当家花旦黎姿,在拍完台庆剧《珠光宝气》后宣布息影,现在看来更像是无线台走向衰落的一个标记。

后来的《溏心风暴》系列、《巾帼枭雄》和《宫心计》有所回暖,但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就拿TVB曾经最引以为傲的家族剧而言,虽然后来还有各种“风云”(《酒店风云》《岁月风云》),但观众已经找不到当年《笑看风云》和《创世纪》的震撼感。
慢慢的,TVB的电视剧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曾经“造星梦工厂”的神话不再,优秀的演员纷纷离开,TVB青黄不接,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05
要知道,TVB最辉煌的时候,即使不是资深的剧迷,也能熟悉港剧里的那些千年绿叶,背得几句千年不变的台词段子,甚至认识那些知名演员的幕后配音工作者。
一部好的剧集,有主角的光芒,也有配角的奉献。TVB的辉煌,还有赖于一批出色的绿叶演员兢兢业业的付出。
他们,都曾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面孔。
比如陈鸿烈,他是96版《笑傲江湖》的左冷禅,也是《金枝欲孽》里孙白杨的父亲,他的反派形象个个深入人心。

比如关海山,当过的配角无数,不论黑道大佬、帮派掌门还是警界高层,都是一副一代枭雄的霸气模样。

比如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刘丹,他是刘恺威的父亲,杨幂的前公公,他也是《上海滩》里的冯敬尧,《射雕英雄传》里的洪七公,《天龙八部》里的马副帮主。

射雕里的周伯通和洪七公
比如罗君左,他在TVB里一直走谐星路线,包不同、说不得、桑结喇嘛这样的金庸剧小角色他都演了一个遍。

《鹿鼎记》里阴险的桑结喇嘛
比如李国麟,数十年的演艺生涯中,曾出演过无数经典剧集,其中《天龙八部》里可爱的鸠摩智国师让人印象深刻。

再比如这位朱咪咪,喜欢港片和港剧的人一定见过,她曾在众多TVB剧中扮演胖嘟嘟的师奶形象,但很少人知道,她年轻时却是美人胚子,做过歌手,拿过歌唱大奖。

周星驰和朱咪咪
这份“千年绿叶”的名单还很长很长……
当年风华正茂的前辈演员,如果多已退出演艺圈。甚至这几年来,很多TVB绿叶先后离世。
2006年关海山病逝,陈鸿烈和王伟也先后因病去世;2010年,51岁的罗君左也走完了重病缠身的一生。

曾遭三度截肢的罗君左
除了绿叶配角,在TVB还曾有一群“看不见的影帝”,国语配音员。
很多人非粤语地区的观众,观看TVB还需要国语配音的帮助。而资深的港剧迷肯定也发现,青黄不接的不仅是荧幕上的演员,背后的国语配音也陷入了每况越下、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比如已经离开TVB多年的黄河,他的代表作便是97版《天龙八部》乔峰的国语配音,但他本身是一名高音歌唱家;他的夫人曾是《金枝欲孽》里安茜的国语配音。
比如TVB国语配音组资历最老的于小华,代表作是95版《神雕侠侣》小龙女的国语配音,她从演员转到幕后,对角色塑造和台词节奏有深刻的理解。

于小华和“小龙女”李若彤
当年的资深剧迷甚至一听角色声音就知道是谁的配音;如今新一辈的国语配音员缺乏生活经历和磨炼,则少了一些自然和神韵。
在TVB,不管是什么剧情,什么场景,只要有人不开心,总会有那句经典的劝说:做人,最重要是开心啦。



下班归来,不论多晚,总有一个人问一句:你饿唔饿,我煮碗面俾你。



还有一句,小时候听到还不以为意,到了一定年纪才明白是真理:一家人最要紧是齐齐整整。

还有比如:
警察了不起啊!
你知不知道我可以告你妨碍司法公正?
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
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将会成为呈堂证供!
虽然有些梗已经烂大街,但我们听到这些台词还是产生莫名的亲切感,这大概也只有TVB能做到了。

06
如今,“香港小姐”已是门前冷落鞍马稀,TVB也不再是造星梦工厂。
无线五虎已成往事,现在的TVB新人多面临戏路单一、难挑大梁的尴尬。
前年,古天乐、刘恺威、古巨基、吴家乐四人的合影在网络流传,引发回忆杀。
这四人加上缺席的何远恒,曾经在90年代被当做“无线新五虎”推出力捧。可惜,最终与理想效果相差甚远,现在谁还记得吴家乐、何远恒呢?

过度压榨员工薪水等原因,让一批著名监制和编剧被迫辞职,曾经红极一时的温兆伦、罗嘉良、吕颂贤、江华、关咏荷等等,也从新千年开始纷纷离开TVB。
2010年之后,TVB的“花旦荒”、“小生荒”越发严重。佘诗曼和蔡少芬后来在内地风生水起,徐子珊和陈法拉也选择了离开。
陈键锋与TVB断绝关系,“中流砥柱”马德钟、郭晋安等纷纷北上,林峯、吴卓羲和黄宗泽等新一代小生纷纷离巢。

在《使徒行者2》里,许绍雄的欢喜哥笑到了最后。
许绍雄是出了名的绿叶王,当等到《使徒行者》翻身做主角时他已经66岁,距离他参加第一届 “无线艺员训练班”,已经过去了43年。
欢喜哥的故事,只是年过半百的TVB“中年危机”、“人员老龄化”的一个缩影。

老去的TVB已经很难出精品,反观大陆剧,制作水准判断上升,动辄就是几千万的投资;内地近几年的热门剧,如《琅琊榜》《甄嬛传》《欢乐颂》,从制作到演绎,都远远把TVB甩在了身后。
这也就不难理解,《延禧攻略》成为去年TVB的收视冠军。
体制落后、内斗不断和香港娱乐文化的减弱,都是TVB这艘巨型战舰沉没的“帮凶”。
离开邵氏、进军内地之后的TVB战舰,也并没能华丽转身。翻看现在的港剧人气榜赫然发现,今天大家最爱看的TVB剧,竟然全是多年前的经典。
有多少人,现在只能反反复复观看这些经典剧集,重温曾经的旧梦与情怀?
07
可是,老去的又何止是TVB呢?
2016年4月1日零时,香港亚视打出“有缘再见”,节目自此停播,宣判香港首家电视台的死亡。

亚视和张国荣一样,选择了4月1日。曾经陪伴香港人成长的亚视,破产了,结束了它59年的历史。
亚洲电视本港台,简称亚视(ATV),八九十年代是ATV的鼎盛时代,甚至无线TVB与之相比还稍逊一筹,曾经风靡全国的《大侠霍元甲》便是亚视的经典之一。
亚视死了,但香港人似乎无动于衷。就像它的老对手TVB一样,时代抛弃它时,连声招呼也不打。
有媒体说,亚视和TVB在过去十几年间的转变,正是香港影视文化产业的缩影。不仅是TVB,整个香港影视文化产业都在衰落。
香港流行乐坛,影响力自四大天王之后逐渐减弱;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也一去不返,2003年的《无间道》更像是一次回光返照。
无论怎么回避,都无法改变一个时代与我们不告而别的事实。
刘青云曾说,他一直不敢再看自己演的《大时代》,可能是因为他觉得那时的演技还太嫩太青涩。

然而,嫩和青涩是多么美妙的名词啊。那一年,蓝洁瑛还是那个“靓绝五台山”,戴圆框眼镜的刘青云还是一枚妥妥的小鲜肉。
如今我们再去重温这些经典,再去翻阅这些演员的人生,难免有“人生如戏沉浮不定、英雄迟暮朱颜辞镜”的感慨。
只不过,我们与他们一起见证过TVB的辉煌,在人生记忆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便是岁月最温柔的馈赠。
向那个经典的港剧时代说一声再见吧,也是时候对自己的青春芳华道一声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