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夜 本篇字数不计,时间不计。
今天是大年三十,这一天好像是最期盼的了,大家都卯足了劲向这一天赶,现在终于来了,心里喜悦是肯定的。
随手找了找本论坛关于过年的帖子,竟然只有两篇,一个是学生的作文,一个是这篇作文的回复,其实就是一个帖子了。看了这个帖子,不禁哑然失笑,现实里,多少小孩过年就是这样吃吃喝喝就过去了呢。帖子如下:
[08 七年级和阮蓓蓓] 过年了 作者:七(7) 许丽华
关于年夜饭,你知道多少呢? 一、所煮的饭必须把蒸子(专门蒸饭的木具)装得满满的,还要漫出来,表示今年的丰收,寓意明年也要如此的丰收。 二、所炒的菜必须是双数,如6菜2汤,8菜2汤,10菜2汤等,表示好事成双、吉祥如意。 三、必须有鸡有鱼,据说,通过鸡可以了解明年的运势;鱼的话就是寓意年年有余(鱼)。其实过年应该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可以做,下面的文字,先了解过年的几个习俗:
习俗一:贴春联
贴春联
贴春联是必有的习俗之一,春联的红色代表了喜庆,春联的文字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的祝愿,贴上春联就是为了渲染过年的热闹气氛,也为了抵挡年兽的袭击。
习俗二:剪窗花
窗花也是表达过年喜庆氛围的一种,也是大大的红色,只是与春联不同的是窗花样式丰富多彩,主题新颖多变,展现了我们每个时代的变化,也表达了我国手艺人的巧夺天工。
习俗三:年夜饭
年夜饭
年夜饭是在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吃,是各家各户阖家团圆的聚餐晚宴,能在这一天聚齐是幸福的体现,是父母的殷切盼望,所以年夜饭在一年中非常重要,而且年夜饭菜式多样,表现了你在旧一年的功成名就,也表达了你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习俗四:看春晚
看春晚是近现代的流传下来的习俗,春晚本是一项综艺节目,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每年春晚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项习俗,虽说春晚总是被人们说越来越不经看,但是人们还是非常关注春晚的动态。
看春晚
习俗五:守岁
守岁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完年夜饭,然后点起家里的蜡烛或油灯,围坐在暖炉旁一起闲聊等待新年的12点来临,一起通宵守岁,一起除旧迎新,一起把就不好的东西送走,一起迎接美好的未来。
习俗六:放鞭炮
放鞭炮这点在春节过年期间每天都要燃放,以哔哔啪啪的声音迎接新年的到来,惊吓走不好的事物,而且放鞭炮能够创造出喜悦的气氛,让我们的年过得更有趣味。
放鞭炮(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习俗七:拜年
拜年可是大年初一的重要习俗,拜年前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拜年要准备好吉利的吉祥话,还要遵循各种各样的拜年方式,这样才能获得大大的压岁红包哦!
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在传说中,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了年兽,所以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 正月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 “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 ” 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此外,还要喝一种素菜汤,这种汤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种蔬菜做成的。 正月初七,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新年到正月十一,人们吃的食物中大多丰富且多油,因此,十二这天开始,人们开始饮食清淡,清肠润燥。更重要的是,由于三天后将是元宵节,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家里将会买灯笼,搭灯棚等。 正月十三,元宵节的准备还在继续。在中国南方,这天要欣赏灯笼,络绎不绝的中国人会在这天去城隍庙赏花灯。而这仅仅是元宵节的序幕。除了传统的红灯笼外,还有许多不同样式的花灯。灯展通常从今天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正月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式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大人和孩子都喜爱解决这些问题。 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在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关于春节的习俗还有更多更具体的,链接如下:
过去的年好像总是比现在的年更有意思更让人怀念,回忆过去小时候过年的场景,8090后: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回忆!
小时候过年的老照片
上世纪20年代,为迎接春节,北京街头买年货的人们。
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改公历1月1日为“新年”。1914年,经袁世凯批准,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图为上世纪40年代,南京夫子庙,逛庙会的人们。
1928年,国民政府表面上完成了统一。此时,政府认为新旧历并存会“贻笑列邦”,欲彻底废除旧历,以显示其“革命”的决心。于是不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政府各个机构都要正常上班。图为上世纪40年代,春节期间踩高跷的人们。
1928年5月,国民政府内政部提出《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案》,规定“除国历规定者外,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图为上世纪40年代,过年时,长辈给孩子们发红包。
直到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才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图为上世纪50年代,香港,春节时舞龙的孩子们。
1938年,河南扬集的鞭炮市场。爆竹声中一岁除。关于爆竹的传说很多,其中之一是:很久以前,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会出现一种叫“年”的猛兽,为了吓退这种猛兽,人们便燃放鞭炮。
1950年,北京迎来新中国的第一个春节,那年毛主席年画,非常受欢迎。
四代同堂一大家子围坐一起,过春节 。
放鞭炮似乎是过年时,男孩子们小时候最期待的事儿。
新中国成立之初,春节期间的文娱节目被涂抹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各厂矿机关都要举办文艺晚会,郊县文化馆则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演出。图为1956年春节,房山县水电发电,村民们在听收音机。
1956年春节,侯宝林、郭启儒,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说相声。
没有礼堂,天做顶,石头做椅,怎样的环境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欢庆春节到来时的喜悦。
1954年春节,河北省晋县五区刘靳庄的两位农村小姑娘快把秋千荡得和树梢头一般高了。
过年贴窗花自是不能少的,那时候窗花都是家里手巧的人剪的,小孩子喜欢的不得了。在被雾气染得白茫茫的窗户上,贴上红红的窗花儿,过年的气氛,别提有多浓!
过年,当然要包饺子了。老人包着饺子,孩子在旁边跑跑跳跳,好奇的还会上去学着捏上几个不成形的“怪饺子”,全家人乐呵呵地包饺子,满心期待着饺子下锅后的香味儿扑鼻,这估计就是最有过年氛围的画面了。
大跃进期间,“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为普遍的共识和宣传口号,煤矿、水利工程、机关部门是贯彻得最为彻底的行业。图为1959年,南京市燕子矶公社书记春节到农家拜年。农家正在贴具有时代特色的春联。
五六十年代,人们这样向父母拜年:“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图为1959年,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一家人。
五十年代过春节,几斤肉、一只鸡、一条鱼,加上点青菜、豆腐,已经够一家人吃几天的了。图为1959年,台江食杂公司,卖年糖年饼的摊位,这些商品只有在春节期间才有的卖。
1959年,河北省徐水县商庄人民公社社员用笙、笛等民间传统乐器吹奏乐曲,喜迎春节。
1954年春节,河北省唐山解家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女孩陈小翠正在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
1954年,在朝鲜前线某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一起欢度胜利后第一个春节。这是欢度春节的集会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表演化装高跷。
1956年春节前夕,四川省双流县彭镇供销合作社的流动推销小组把大批年画及文具用品送到农村。这是彭镇乡第一高级农业社的社员们正在购买年画。
游戏。1956年春节,北京市宣武门外牛街的杨老太太正在看小孙女们游戏。
1958年春节,北京市宣武区留学路副食品商店出动流动售货车送货上门,为居民服务。
集体性是六十年代春节的特征。单位发票看电影、操办游艺会、团拜,街道统一发票证、购货本,组织打扫卫生。图为1960年1月,北京厂甸,人们在春节市场中选购年货。
1960年1月30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春节环城赛跑,人们从天安门广场开始跑起。
1967年,国务院发出了“今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中国自此进入“革命化的春节”。图为文革期间,广东省罗定县扶合公社旗垌大队革委会在解放军支左人员帮助下,举办了“破旧立新迎春节”妇女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直到1980年,春节放假制度才全面回归。
1961年春节,北京逛厂甸庙会的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大串糖葫芦。
1961年春节,人们在江苏省南京夫子庙花灯市场上选购花灯。
给老人拜年,1960年春节,河南省郑州市区古荥人民公社幼儿园的孩子们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演出小节目,给老人拜年。
婚礼。春节是结婚的好日子。1957年春节,辽宁省沈阳风动工具厂的工人鞠复海(新郎)和俞凤仙(新娘)在婚礼仪式上接受朋友们的祝贺。
1960年春节,辽宁省沈阳市郊五三人民公社社员刘乃庚一家在写春联、贴年画,喜迎春节。
挂花灯。1961年春节,人们在江苏省南京夫子庙花灯市场上选购花灯。
70年代。孩子们在弄堂里放着炮仗,那时候鞭炮的种类也变多了,孩子们玩得也更尽兴了!
年夜饭也从以前的素菜为主变成了有鱼有肉的各样菜式。菜虽没有现在多,没有现在的花哨,但满口都是年味儿!
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的消费主题依然是“排队”。要想吃一顿稍好一点儿的年夜饭,对大人小孩都有许多要求:好身体、好耐心、早起床等。图为1984年春节前夕,居民在杭州市章家桥菜市场前排队买菜。
1983年春节,江西省南丰县农民业余采茶剧团的演员正在化装,准备为农民演出。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物质逐渐丰富起来,图为1982年春节期间,特级售货员张秉贵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糖果组柜台服务。
1980年,北京,农民踩高跷来迎接春节。旧时,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组织,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正月十五正式上街,十八结束。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
如今,每逢春节,数以亿计的人们从工作地回到家乡,就是为了跟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图为1983年,张海迪在山东聊城家中和父母姐妹包饺子过新年。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之意。
1985年春节期间,山西省原平县的农民在表演《骑驴赶集》。
1986年春节,吉林长白山区二道白河一户农民在家门口燃放爆竹。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晚,从此,看春晚成为中国人过春节的又一个传统。春晚主持人的面孔也一直是人们春节期间的热门话题。图为1992年,央视春晚彩排现场,主持人赵忠祥、倪萍和杨澜(左)。
1985年春节,庙会上演员表演数来宝。
1985年春节,辽宁营口农民的节目表演。
1985年春节前夕,湖南省益阳市大桥农贸市场各种农副产品十分丰富,平均每天成交额达4万多元。这是蔬菜区一角。
1986年2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郝建秀(中)和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罗干(右一),到北京崇文门菜市场慰问商业职工,和他们一起站柜台买年货。
1987年1月,春节前夕,北京农展馆举办农副产品展销会,人们排长队买江西产的四特酒,经过长时间排队,这几个年轻人终于买到了。
八十年代,冰箱、洗衣机、电视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图为1988年2月初,随着春节的临近,在武汉中心百货大楼,前来选购电视机的人群挤满了大厅。
吃穿之外,便是民俗。北方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几乎每天都有特定的风俗。而逛庙会则是北京旧时过年的主要习俗。图为1985年北京地坛庙会上。
很早开始,小品就成为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主打节目。图为1996年,央视春晚彩排现场,小品演员赵丽蓉和巩汉林,他们当年表演的小品名为《打工奇遇》。
彩色版,你还记得小时候的年味么
芝麻糖、糖粘,每个都香甜粘牙,春节前的集市上满满都是,老人们总会提前买好,备着过年时祭祖、上供,当然这些最终都要落到小朋友的嘴里。
这就是传说中的糖瓜儿,就是“二十三糖瓜粘”里用来粘住灶王爷嘴的甜甜的糖瓜,有白色的有黄色的,黄色的要比白色的好吃太多,浓浓的香气,是麦子的味道吗?
春节前各家都会做一锅年糕,金色的黄米面,甜甜的枣子,厚厚实实地撒上一锅!送亲戚送邻里送朋友。
那时候过年,做豆腐是必须的!自家的黄豆,自家点,浓浓的豆香味,放在院里冻起来,过年时候各色菜都可以用豆腐来做。
新年到、新年到 穿新衣、戴新帽 包饺子、蒸年糕 打灯笼、放鞭炮 这是我们小时候的一首儿歌 那个时候对于“年”的盼望很多很多 所以过年就成了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事情
也许 我们儿时的好多回忆已变得渐渐模糊 但那些关于儿时过年的记忆碎片却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清晰… 也许就是因为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于我们来说才那么珍贵 每一个关于儿时过年的符号都能牵动我们的心…… 鞭炮
还记得小的时候每逢过年 不管自己敢不敢放鞭炮 都会早早的吵着让爸妈买 看着绚丽的礼花 听到清脆的响声 儿时的心中总是会有说不出的喜悦……
还记得那种小鞭炮吗? 儿时过年的时候 路边总会有一个卖鞭炮的小摊子 大年三十还会摆到中午一点 几个孩子凑凑身上的钱 买些小鞭炮和花炮 就足够我们玩上一下午了…… 听着“噼里啪啦”声… 放爆仗时一个人是没什么意思的 要和小伙伴们一起 走一路放一路 直到现在 还能在梦中听到那伴随着爆仗炸响而传遍山谷的“咯咯”的笑声…… 新衣服
小的时候,对于我们来说 过年最开心的事情应该就是有新衣服穿 小伙伴们互相会炫耀 小脸上洋溢着快乐和幸福…… 而如今 购置新衣已经成为我们的家常便饭 那种纯真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
喜欢小朋友们羡慕的目光 那几天会格外地爱干净 穿着新衣服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怕会弄脏一点点 也会惦记着算好时间 在开学的时候能再穿上已经洗干净的新衣服 去学校里臭美一番…… 新衣总是会买大一号 小学的时候 叔叔送我一件红色的棉衣 上面还有一个可爱的小人 平时妈妈都要买大一号的衣服给我 那是唯一一件大小合适的新衣服 记得那年穿了好多次 但第二年就没法穿了…… 春晚
那个时候春晚是最辉煌的娱乐盛典 时间一到 每家每户都会坐在电视机旁守着 生怕错过一个好看的节目 而如今 它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围坐在电视机旁,从8点到12点 那会儿的春晚 一年就这么一次 载歌载舞,说学斗唱 每年除夕夜晚八点全家人一起围在电视机前 一起开开心心地看到十二点 然后一起到院里伴着四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燃起新年的鞭炮 迎来新的一年……
小时候总是睡着看春晚 自打我记事时候起 就有春节联欢晚会了 那个时候还小 印象深刻的不是什么节目 而是自己从来就不能熬夜将春节联欢晚会看完 往往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那些年的春晚还是倪萍阿姨主持的,喜欢她有点山东腔的普通话,喜欢她总是笑,她才是人们春晚的记忆。一家老小围坐在小小的电视机前,听着相声、看着小品、吃着糖果、嗑着瓜子,等待着十二点钟的饺子,零点的第一声炮仗,一起守岁。
那时候春晚还有陈佩斯和朱时茂,那时候的小品《吃面》,现在看都让人捧腹大笑。
压岁钱
记得儿时过年走亲戚的时候 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长辈拜年 因为一定会有压岁钱可以拿 小手接过红彤彤的小红包 心里甭提有多开心了 而如今 那个时代不在了 发红包的人已经换成了我们……
压岁钱塞进口袋的感觉真好 大年初一早上起来就开始兴奋了 平时不爱跟大人打招呼的我们 现在见了谁都不怕 因为总会有压岁钱塞进口袋 几天下来,俨然成了个小富婆……
压岁钱从我的手指滑向妈妈的手掌 记得小时候得了压岁钱 母亲总是第一时间要过去 说是给我放着,怕小偷偷走 我那时还小,最怕小偷 所以每次都原封不动地交给她 可放着放着,就被花掉了…… 年夜饭
小的时候你有没有在家人准备年夜饭的时候 偷偷去厨房偷东西吃呢? 应该很多人都会在吃饭之前就吃得很饱了吧… 而如今 大家都怕准备年夜饭麻烦 更多地选择去酒店 慢慢的那种浓浓的年味淡了很多……
腊月杀猪,绝对是重头戏。养了一年的猪,终于要出圈了。整头猪一半分出去,一半留着自己吃,一部分冻起来,新鲜的猪肉炖上一锅,总之猪肉香混着柴火味儿就让人觉得年来了。
春节前的半个月,各家婆婆媳妇就开始蒸馒头、蒸花馍,为了款待春节来的亲戚们。一锅一锅热气腾腾的白胖馒头,好像要把这一年的馒头都在这几天蒸出来一般。
枣馍也是各种形状,刺猬、蝴蝶、兔子、石榴……然后总是做一个巨大无比的花馍,祭祖、上供可全靠它们呢。
手巧的人还会将馍上色,姹紫千红,娇艳的很!
酸三色糖,想必大家都有记忆,红黄绿三色,其实就是酸酸甜甜的一个味道,硬得很,虽然没啥特殊的香味,但总觉这就是见证旧时春节的糖。
还记得那时候集市上的麦芽糖吗?一直搅啊搅,从黄色变成了白色,忍不住尝一口,真甜!
除夕当天,孩子帮着爸妈挂灯笼,贴春联,把院里张罗的红红火火。
现在城市里都是高楼单门,再也没有人买一副关公和张飞的门神,贴门上了吧。但是在旧时的春节,自家左右两扇门上,总是少不了秦叔宝、尉迟恭或是关云长、张翼德。他们正义的化身,总是横眉怒目,让人不敢造次。
初一一大早,拜年队伍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那时候的拜年是这样的,男女分开,一波一波地去邻家、亲戚家拜年,进门就高喊“xxx,给您拜年啦!”主人应声出门,拿着糖、烟、瓜子花生,把大家让进屋里,好一阵的寒暄客套。
那时候串亲戚,提着蛋糕、糖果走在村头巷尾,热络地聊着家长里短。妇女们帮忙做饭做菜,男人们就喝酒侃大山,孩子们收完压岁钱后各自散去,买糖、放炮……满屋子的人,满屋子的欢声笑语。
春节里孩子们一起在炮皮里寻找未被点燃的小鞭炮也是一种乐趣,找到后欢欣雀跃,生怕被别的小朋友抢了去。
正月十六也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老人小孩都要早早起床,出门“游百病”,寓意一年中健将康康。这一天每家每户的门上都插着柏树枝,柏树长青是百木之长,有着正气、长寿、高尚的寓意。十六晚上,各家各户烧起火堆,将柏树枝叶点燃,大人小孩都要在火堆上跨越过去,因为正月十六是头牙,烧柏叶表示新年新气像,包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至此,春节就慢慢淡去了,人们也带着美好的期待开始了新的一年。
当然,像我,年纪大了一点,却开始害怕起过年了。
现在的我,害怕过年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也过春节呢?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过春节呢?
目前过春节的,主要是一些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深远的亚洲国家,例如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都把春节列为了法定假日。剩下的就是生活在其他国家的华人自己过春节了。
韩国韩国是一个非常遵从传统的国度,春节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为基础的节日,是祭祖祈愿家庭平安的一天。韩国春节的传统风俗有很多,有岁妆、岁画、福笊篱、 赶夜光鬼等等传说。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有祖先祭拜、岁拜、德谈、“掷木四”和跳板等习俗。中国人春节都要吃年糕,韩国人春节也有专门讲究吃的食品,统称为 “岁餐”。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料理是“米糕片汤”。
越南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 花、年粽、春联、爆竹了。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 格。
新加坡农历春节即将来临,在华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 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牛车水各个中国传统式的店铺里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好不热 闹!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过春节习俗与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菠萝),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拜年时,喜欢带一些橘子,进门送给主人,橘与“吉”谐音,象征大吉大利。
印度尼西亚印尼华族庆祝春节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一般是全家聚餐,年轻人喜欢在宾馆饭店,但老年人喜欢把儿孙叫到身边,在家里吃年夜饭,叙叙家常、发发红包,其乐融融。在大餐馆和星级酒店的餐厅团聚,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能欣赏传统的舞龙、舞狮及武术与民族歌舞表演。
春晚大约是很多人守夜的最常见的方式,很多人家都是围聚在电视机前度过了这一年最后的几个钟点,迎来了新的一年,2019春节晚会节目单,先睹为快: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