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一生娶过三房太太,只有第二任妻子朱玫为他生了两男两女四个孩子,其余人皆无所出。
两个儿子都十分像他,长子査传侠是脾性像,次子查传倜是长得像。
遗憾的是,査传侠在他19岁那年,选择了轻生。
闻讯,金庸泣不可抑。他强忍悲痛,远赴海外亲自接回了儿子的骨灰。
査传侠为什么自杀?有书君认为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为情所困,爱而不得,直接导致了査传侠的自杀
当时,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上学的査传侠,有一个十分出色的女朋友。两人情投意合,分外甜蜜。
可女孩性格过于开朗,身边时常围绕着许多异性朋友,还动不动就单独跟其中之一出去约会。
査传侠遗传了父亲的性格,把爱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自然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
他强烈要求女友立马和别的男生断绝往来,但却遭到了女生的拒绝。因为他确实十分喜欢女孩,所以,哪怕内心万般痛苦,仍是不想与女友分手。
可是,査传侠的一再退让,并没有换回女友的善解人意。
一天,二人又在电话里吵了起来,挂了电话后,査传侠觉得满心疲惫。他怎么都想不通,自己那么爱她,她为什么就是不肯对自己好一些呢?
爱而不得的痛苦,将他逼到了一个没有出口的牛角尖里,带着对感情的绝望,他选择了自缢轻生。
女友听说他自杀的消息后,后悔不已,这才坦白,自己身边那些所谓的异性朋友,其实都是家里的亲戚。
她故意跟他们出去约会,只是因为喜欢看査传侠为她吃醋的样子。
然而,因为沟通不善,査传侠自觉女友只是玩弄于他,对他并没有真情实感,一时心如死灰,竟选择了轻生。
女孩子幼稚的试探,成为了送男友入鬼门关的推手,也是十分讽刺。
二、彼时正逢父母大闹离婚,更加剧了査传侠对人生、对未来的绝望
査传侠是金庸和朱玫的第一个孩子,虽然在他出生时,家里的经济条件有些拮据。
可夫妻二人携手创业时的琴瑟和鸣,给予了査传侠对婚姻生活的最美好向往。
他性格敏感,内心浪漫,父母之间的爱意绵绵,可以说是他对爱情萌芽的范本。
可惜,就像金庸先生晚年回忆时说的那样,婚姻之外的爱情就像吸毒,你明明知道那是不好的,可你根本抗拒不了那样的诱惑。
金庸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妻子朱玫也一样,是个十分要强的女人。朱玫这样的性格,在共渡难关的日子里,是金庸身边最好的助手。
可随着困难一一解除,没有了一致对外的矛盾,两人“强强联合”的性格就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可调和的龃龉。
正在这时,性情婉约的林乐怡出现在了金庸身边。年轻女孩毫不掩饰的崇拜取悦了金庸沉寂许久的心田,爱情这颗蒙尘已久的种子有了发芽的势头。
朱玫接受不了丈夫的精神出轨,提出了离婚。
査传侠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
父母的离婚,对他而言,不仅是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还让他对爱情的期待一朝崩塌。
他试图劝说父母不要离婚,可母亲心如死灰,父亲又态度坚决,这让他痛苦到了极点。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爱到了骨子里的女友又不懂事地跟自己大吵特吵,査传侠瞬间觉得自己的人生失败极了。
父母离婚遇上女友不忠,击败了査传侠最后一丝对未来的渴望,双重打击之下,他选择了一死了之。
三、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査传侠的性格缺陷才是他自杀的最根本原因
在金庸的四个孩子中,査传侠是遗传金庸天赋基因最多的一个。
他四岁时就能背诵全本的《三字经》,六岁时可以背诵《增广贤文》全文,人人都说朱玫给金庸生了个“小神童”。
受家庭氛围熏陶,査传侠自小就对小说有浓厚的兴趣。看的书多了,査传侠的身上渐渐带上了一股书生独有的忧郁气息。
11岁时,他随堂交了篇作文《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让班主任老师大惊失色,性格的忧郁初露端倪。
14岁时,他的文章里已经开始出现诸如“人生大苦,了无意味”这种话。看过文章的人提醒金庸,一个14岁的孩子这样说话是不正常的,可金庸没当回事,他觉得儿子这是“早慧”的表现。
若放在当下,听到孩子这样说话,恐怕没有几个父母会像金老爷子一样心大,最起码也要送他去看一看心理医生。
可时代不同,再加上文人思维影响,査传侠隐藏在性格里的厌世情绪并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
这样的性格,逐年酝酿,渐渐根植在了査传侠的身上。可它就像个定时炸弹,不爆炸只是时机未到。
所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査传侠敏感多情,但却消极厌世,承受不住家庭、情感的双重打击。
父母离婚、女友不忠只是他自杀的导火索,性格上的缺陷才是他自杀的最根本原因。
如今,金庸先生离世,父子二人终于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也是一种安慰吧。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