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查看: 410|回复: 0
收起左侧

[案例提升分析] 读《祝福》解读鲁迅写作密码,跟着大师学写作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19-3-10 23: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读《祝福》解读鲁迅写作密码,跟着大师学写作 原创 饼子啃书 2019-03-04 17:07:27
通过思维方式上看作家,我一般会把他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理性思维类型,一种是感性思维类型,我发现人是一个很奇怪的动物,在人身上,感性与理性是很难调和的两项特征,一般感性强的作家小说、诗歌写得好,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看着一个虽然是不全面,但却是一个具有鲜明色彩的世界;一般理性强的作家写杂文、文学理论比较好,他们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理性思辨的能力,他们可以把单一的事件进行理性的归类概括,从而找出现实世界里任何“剧情”与其他剧情的相似之处。


我们从其能力特征来看,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自然调和起来是非常的难,以此,我们来看鲁迅,虽然研究鲁迅的人很多,但有些似乎都带着不同深度情感而出发,最后归于情感而结束,最后得出的结论大多就是伟大的。而出于实用的角度,在此我还是希望带着理性的心态,真正的从他的作品中挖掘到我们想要的文学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鲁迅就是这样一个既可以保持理性,又可以随时利用感性抒写的作家,因此我们对于他的成就解读,不如对其作品的解读更具有意义。
很多人喜欢写作,但不喜欢读书,都知道读书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事,而写作,如今是可以直接投稿变成一种劳动变现行为,因此很多人想绕过阅读的过程和经历,而直接进入写作阶段,我在此是持非常怀疑态度,我始终认为阅读是写作爱好者无法绕过的必经之路,今天我们通过对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的解读,来分析鲁迅的创作特点,从而获得我们写作的启发。
  • 关于理性与感性的写作参与思考
我们在鲁迅的最早期小说里看到“吃人”的批判,当时鲁迅对于写小说应该还处在探索期,当时的那篇《狂人日记》还带有明显的理性特征,纯理性角度是写不好小说的,因此很多人对鲁迅的杂文印象深刻,那简直就是笔杆子当枪杆子用的效果,在《狂人日记》里的第三小节里最后那段内容: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这“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这两个字是“吃人”!
在这篇小说里其实是理性与感性不协调的,上面我挑出的这段内容,你会发现很像他的杂文,因此这篇小说相对他的其他作品来讲,自然就不能算是一篇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价值的小说,为什么理性太强会影响小说的文学艺术价值?因为理性指向的是实用价值,文学艺术的指向是超实用的,因此在鲁迅的杂文里更多的是体现其思想性,而在小说里虽然表现出其思想价值,但我们应该尊重其首先具有的文学价值。


不管文学理论里对于理性与感性的解释有多么的复杂,其实归结为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理性的思考,引领的文学艺术创作往往是具有狭隘的视角,并且倾向于主观的说教,而感性的视角往往就是一个作家感性所感知的世界,它不具有以说教和意识形态为主导,因此具有一定的超功利特性,就像过去,意识形态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比如口号,快的几年一换,慢的也不会超过二三十年,而艺术性超功利的感性思维,却关注的是一些普世的、人道的、真善美的永恒性价值,这些承载会影响很长时间。
  • 关于《祝福》的文学艺术思考
当到了鲁迅创作《祝福》的时候,理性的说教内容已经完全没有了,甚至连自己的情感也被深深的隐藏起来,他以第一人称视角的“我”看到祥林嫂的人生命运,却并没有产生主观性的悲悯情感表达,而是一种冷冰冰的看世界的眼神,然而恰恰是以这种方式,才具有了比《狂人日记》更有深度的艺术价值。
对于祥林嫂的死,作者通过了各层的礼教对人的戕害,造成了祥林嫂的灵魂逐渐的熄灭了生命之火,最后作者描述说,只有通过她的一双眼睛才能确定她还活着,可见这种戕害的深度与过程的残忍程度,各层的礼教本身表现出了一种矛盾让祥林嫂走任何一条路都是绝路,比如夫权是要祥林嫂守贞,而族权又要把祥林嫂嫁给贺老六,最后连阎王爷这里的神权,也要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她劈成两半才算完成她再嫁的惩罚。


在这篇小说里,如果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肯定这篇小说的文学价值,因为对于礼教的批判是理性化的,只有在写礼教与神权的多重错位的矛盾,才是作者进行了文学的艺术化处理,但这显然还不够,我们会发现作者对于一些主要事件的过程都给特意的遮蔽了,而仅仅保留了第一人称“我”所看到的,这个视角看到的内容其实极其有限。
作者是淡化了故事情节,放弃了全知视角叙述,完全不同于我们看过的那些以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的方式来写的小说,情节在作者的作品中已经基本的退出去了,如果大家对外国文学熟悉的话,在卡夫卡的作品里会看到这种情节退出的艺术特征,故事情节以前是我们小说的主要内容,在他们这里却刻意的被遮蔽,在鲁迅的多篇小说里都有这种现象。
如《孔乙己》的窃书和被打的情节都是主要情节,但却被作者隐藏,祥林嫂的死也是被隐藏的,《风波》里七斤的辫子被剪的情节也是被隐藏的,那作者在剩下的这些内容里主要想表现的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们隐去情节,剩下的表达都是指向我们读者的感受,一种情感的被错位而引起的读者的心理反应,可以说这种写作发方式是不同于我们常规的情节表达方式。


这种错位的感受在祥林嫂这里就表现的是夫权、族权与神权的矛盾错位,让祥林嫂无法做出一个可以避免矛盾的选择,无路可走,不再嫁,婆婆不同意,再嫁就是不贞,神权和夫权不同意,于是就只有自己拯救自己,怎么拯救,就如今天我们的人这样,都不相信这些就可以了,然而祥林嫂毕竟不是当代人,她信了,她就必然走向悲剧的命运结局,同时作品里描写的节日与祥林嫂的死,形成了一喜一悲的反差,表现出了一种节日与命运悲剧的错位
这样的故事如果以理性的方式那就是通过杂文的方式告诉我们,如果进行艺术加工,就像《祝福》这样以祥林嫂的方式告诉我们,而通过艺术化的小说,我们要理解就需要用感同身受的联想体验,同时这种体验往往更能触动我们的灵魂,这就是小说艺术的魅力,当然杂文也有艺术性,只是艺术更多的表现在文本结构与思想的结合,小说的艺术是给予我们一种立体化的联想体验。

透过鲁迅的作品,我们看到理性在小说里的应用,同时看到这种对于情节的淡化,用情节退出,读者感受来代替的参与小说欣赏方式,带来的更为直接、鲜明的艺术体验,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文:饼子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8 11:10 , Processed in 0.216947 second(s), 4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