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天空新人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查看: 461|回复: 1
收起左侧

[专题解读] 写作小秘诀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9 名

发帖:NO. 9 名

在线:NO. 2 名

弹剑相思 发表于 2019-3-20 16: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中国江苏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你的语文老师不会告诉你的写作小秘诀(14):写出“反作用”  阿培读写 2019-03-09 14:31:33
【温馨提示】阅读此文前,请先阅读《植树的牧羊人》一文。
我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读到了作者对“如何完成一个好故事”的分析。他认为“预测法”,可能是故事创作中最有用的工具。他将一个故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发展——影响——反作用。对于新闻记者来说,一般会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作为即时资讯,这样当然就可以了。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事件,如人物特写,则需要写出“影响”及“反作用”。
“影响”是指写作对象对周围人或“我”的影响(正面或负面);写作对象如何受周围人的影响(正面或负面)。
“反作用”是“影响”的延续,指其他人对写作对象的行为和态度产生的反应,最好是一种行动;写作对象如何回应环境、周围人对他的影响,同样用行动说明。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初中语文统编新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叫《植树的牧羊人》,这篇真实感人,为作者带来巨大声誉,被改编成绘本和动画短片的文章,居然是一篇虚构的小说。看过文章的读者都不愿意相信,甚至有人专程跑到作者描述的地方去寻找这位“植树的牧羊人”。
这一切都基于文章带给读者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的多方面剖析,我们留待后文去阐述。这里只谈谈此文是如何运用“影响”和“反作用”的。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这样写道:
关于人物特写的指导,要强调的是行动与反作用。没有了这种向导的提醒,记者很可能迷恋于一个滔滔不绝的写作对象,结果整篇文章都是对方的夸夸其谈,言之无物。这样的话,即使是一个迷人的特写对象,也会令人厌烦。
很显然,《植树的牧羊人》,不但没有令人厌烦,还令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首先作者笔下的老人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人,少了作者和人物的夸夸其谈,作者在虚构这个人物时肯定有所思考。
作为文章写作,作者在好几个地方都可以结束全文,读者也不会感到不自然。
如只写第一次见面,可以这样结束:“此后,因为我辗转各地,再也没有见过他,但他……却至今难忘!”
或者写到第二次见面,也行。写出几年后再见他时,那个地方产生的变化。也足够吸引人。作者却并没罢休,直至“反作用”。所以他成功了。“反作用”中“行动”表现的段落如下:
《植树牧羊人》片段

有意思的是,选入课文时,这个重要的段落被编者删除了。这个片段不仅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而且正如前文所说的,以行动说话,少了作者和写作对象令人厌烦的“夸夸其谈”。
这样的写作技法,对学生写人作文有什么启示呢?
一是不要急于从人物的某一闪光点引申开来抒发你“受到的震撼”,会显得过于做作不真实;二是虽然作为文章的收束,适当的议论很重要,依然要谨记,多呈现事实,少说废话。《植树的牧羊人》一文的结尾是这样的:
这个男人告诉我们,只靠身体力行和蕴藏的品德,便能将荒地变成沃土。 艾尔则阿·布非耶,1947年逝世于法国巴农的安养院。


你的语文老师不会告诉你的写作小秘诀(15):写好双向互动  阿培读写 2019-03-10 23:52:45
最新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讲述的是——一名黑人钢琴家,为前往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个粗暴的底层白人做司机。在一路开车南下的过程里,截然不同的两人矛盾不断,引发了不少争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一起共渡难关。行程临近结束,两人也慢慢放下了偏见......(绿皮书,是一本专为黑人而设的旅行指南,标注了各城市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餐馆)
绿皮书

这算是一部公路喜剧片,有许多笑点,也很令人感动。影评留给影评家们,我们只从中撷取能为我们写作所用的小秘诀。成功的电影定然是一部好的叙事作品,肯定有其与构筑一篇文章的相同之处,不管是宏篇巨著,还是豆腐小文。这部电影的两个人物,黑人博士音乐家和白人司机,在六十年代的美国,这样的组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是可以预见的,在两个月的共同经历里,两个肤色迥异身份悬殊的人,相互影响,互为改变。这对写惯了师长对自己的爱,习惯了接受单向传递的中小学生来说,是会有所启发的。
我们来看一篇考场高分作文——
考场高分作文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得高分,是小作者并不是单纯地写邻居老奶奶对我的关爱,还写了妈妈和我如何回报这种关爱。这种双向的表达,使文章的意蕴显得异常丰富。
要知道人际关系都是双向互动的。只是在我们的小文章里往往有所忽略,或者说我们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习惯了无条件地接受别人对我们的爱。如果你能在文章中写出这种爱的回馈,你便不俗。
有很多类似的优秀电影都阐述了这个为文之道。如《海蒂和爷爷》《蝴蝶》《遗愿清单》等电影。
不管作文还是做人。都请记得这种双向互动。晚安!



你的语文老师不会告诉你的写作小秘诀(16):别平铺,可直叙  阿培读写 2019-03-12 17:24:10
别平铺,可直叙

评价一个人的文章平铺直叙,肯定不是好话。不过文章大家王鼎钧先生告诉我们说,平铺确实不好,直叙却非恶评。所谓平铺就是所写事件没有起伏,水平如镜、没有一点波澜;直叙是按着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来写。为什么人们将“直叙”也当作文章的批评用语呢,因为直叙容易写成流水账。
其实,直叙是最基本的文章写法,我们不必没学走先学飞,连基本的方法都还没有掌握,却要炫如何“迂回曲折”,往往是不会成功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善用“直叙”。直叙用得好的文章其实很多,前面举到过的课文《植树的牧羊人》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叙事诗《木兰诗》是直叙,陶渊明《桃花源记》是直叙。那为什么同是直叙,有的是经典,有的成了流水账呢?
这当然在事件本身。比如“上学路上”,你可以从背起书包出家门,一路走一路看,一直写到校门口,那可能就成了平铺,是“流水账”;如何你写途中看到了什么吸引你的人事景物,结果忘记了时间,迟到了,那就不同。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好的直叙得有——起落、详略和表里。也就是说如果能具备这些条件(小文章能表现其中一个条件足矣)那就大胆用直叙。我们还以电影《绿皮书》为例,因为《绿皮书》就是直叙,从旅程开始,一路向南,直至行程结束,回来。整个经历是一个大起大落。其间穿插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起落,大起落详细,小起落简略。
行程中的起落,我们罗列几条:
  • 托尼(白人司机)捡了路边礼品店掉在地上的玉石,被博士(黑人音乐家)认为是偷窃。
  • 托尼买了一桶炸鸡,劝博士一定要尝一尝。
  • 托尼为博士争取到了演奏用的斯坦威钢琴。
  • 博士教托尼写有文采的家信。
  • 博士动用关系化解了因托尼打警察而被扣警察局的困境。
  • 托尼“贿赂”警察解救了博士。
  • 博士虽受邀请却不能用白人卫生间、化妆间和餐厅。
  • 在拒绝了最后一次演出后,博士在黑人酒吧弹奏钢琴,托尼开枪吓走小偷。
  • 圣诞夜博士和托尼一家欢聚。
绿皮书

看过电影的同学,不难理解里边的起落和详略。那什么是表里呢?表,是指人物事件的外在表现,最直接显性的呈现。里,则是指能引起读者想象和推论的地方。如博士拗不过托尼吃了炸鸡,吃完了鸡,骨头怎么办?托尼潇洒地把骨头扔出窗外,博士也不自然地照做。结果,当托尼顺手把可乐杯扔出窗外后,博士笑容消失,命令托尼倒车把杯子捡回来……(因为塑料杯不可降解,动物吃了会致命)——不能为了达成一致而放弃最基本的原则。类似这样引发我们思考的地方很多,这便是一部电影的里,有这样的里,才是这部电影获奖的原因。
有的同学说,我没机会看这个电影。那就拿《桃花源记》分析一下,看看它的起落、详略和表里,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你的语文老师不会告诉你的写作小秘诀(17):换一种表达  阿培读写 2019-03-16 18:36:25
组合

语言的表达或许真有天赋的存在。不过,语感最强的人,真要写好文章也需要要实实在在的实践和练习。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所以喜欢一位作家,肯定不是他说了我们也会说的话,而是他把我们想说却不知道怎么说的话表达出来了,他的表达既是新奇的,又让人产生共鸣。简简单单的语词,在高明的作家笔下,总是那么摇曳生姿。这告诉我们,要让语言更有魅力,得突破常规(人云亦云),换一种表达。
还记得《绿皮书》中博士教托尼写家信的情节吗?
托尼这样写家信:
亲爱的德洛丽丝,我见了镇上所有的文化人,所有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但你了解我的,我插不上话。我会吹吹牛,我写信的时候,正在吃薯条。我觉得我有点儿渴了。我把袜子洗了,然后放在电视上晾着。我应该带上熨斗的……
博士说,你到底要表达什么?托尼说,我很想念她之类的。博士说,但你信里没写。应该这样写:
亲爱的德洛丽丝,当我想你时,我想起了爱荷华州美丽的平原。我们之间相隔的距离,使我意志消沉,没有你的时光和旅程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与你相爱是我所做过的最轻松的事,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在我活着的每一天,我都会深深地感觉到。遇见你的那天我就已爱上你,今天我爱你,余生也会继续爱你。吻孩子们!
《绿皮书》

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一是口语的表达,一是书面语(文学性)的表达。我们的语文学习主要学习的就是书面语的表达。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托尼的妻子收到信后,知道一定是博士教的,但读完仍然十分感动。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还记得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时候,网友们提炼出了一种“舌尖体”,比如“我在嗑瓜子”,舌尖体是这样说的:
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果壳。
网友们当然有“恶搞”的成分,不过仔细一读,这种遣词造句上的讲究,确实增强了语言的厚度和韵律。
换一种表达,实质上追求的是文学性语言的陌生化效果,在中小学作文中如何尝试运用呢?
一,可以从小处着手。如成语的位置互换。“三心二意——二意三心”“天崩地裂——地裂天崩”“语重心长——心长语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等等,调换位置,便有了不同的滋味。(有时小文章中偶然出现一两个英文单词,或是方言俗语,也有这样的效果。)
二,从名家名文中学习语言的变异组合。如“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诗歌的语言,完全可以活用到中小学生抒情浓郁的记叙文(散文)中。如语言大师老舍的《骆驼祥子》,其中可学的地方很多,试举一例,看看红字部分的用法:
《骆驼祥子》

三,加强修辞的生动运用。如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句子,“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人问它。”整齐的句式,反复和拟人的运用,增强了萧红小说散文化的程度,也增添了温情的色彩。“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以听觉写嗅觉的通感。“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睛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鲁迅《药》)这是夸张。不多举例,大家在阅读中细加体会,遇到撞击你心扉的句子,请咂摸咂摸。
老师常叫你摘抄好词好句,什么是好词好句,这就是。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主题推荐

    暂无主题推荐
来自- 中国江苏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75 名

发帖:NO. 210 名

在线:NO. 76 名

九一张政 发表于 2020-3-23 09: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好贴,学习了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沙发 2020-3-23 09:36:36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2000 个字符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20:04 , Processed in 0.327798 second(s), 5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