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天空新人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179|回复: 0
收起左侧

逻辑重要却没人教,BBC这部纪录片一小时就能帮孩子完成...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4 名

发帖:NO. 22 名

在线:NO. 8 名

谢晓峰 发表于 2019-3-21 18: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逻辑重要却没人教,BBC这部纪录片一小时就能帮孩子完成逻辑启蒙典范英语 2019-03-18 16:13:42


逻辑是一件10个人听到9个人会头大的事情,大部分人觉得它高深莫测,殊不知,逻辑遍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说一句话,下班回家走哪条路;大到国际谈判,民族认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7门基础学科中的第二门,仅次于数学,《大英百科全书》把它列为五门基础学科之一。
然而,尽管逻辑思维如此重要,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却因其给人的高深印象而很少被重视。
接下来跟大家介绍的这部纪录片——BBC《逻辑的乐趣》(The Joy of Logic )却让小典头一次明白了逻辑到底是什么,逻辑的乐趣在哪里,并且终于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方式——看纪录片——给孩子讲清楚了。


此外,关于中国社会中“逻辑训练缺乏”带来的问题,我们也将和大家分享学者宋怀常的一篇文章,结合看纪录片,家长们也许能借此和孩子展开一些有深度的讨论。
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做出的选择,甚至是哪条路离家最近,这些事的背后都蕴含着逻辑学的原理。
BBC的纪录片《逻辑的乐趣》(The Joy of Logic)用生活中的例子,把逻辑的概念带到了我们的面前。


逻辑是什么?这部纪录片没有用枯燥的术语去讲解,相反,它讲了一个故事。
三个逻辑学家走进一个酒馆,侍者问:


三个逻辑学家是这样回答的:
第一个逻辑学家一脸懵,咕哝道:“我不知道。”
第二个逻辑学家也说:“我不知道。”
第三个逻辑学家却笑着回答:“我们三个人都要喝酒。”
为什么第三个人会做出这样的回答?我们的主持人,计算机科学家Dave Cliff教授做出了解读:
侍者问的是“你们仨都需要啤酒吗(Would you three like a beer)?”,关键词在于“you three”(三个人都)。
若是第一个和第二个人不想喝酒,轮到他的时候,只需要说“我不想喝酒”就可以了。然而,前两个人都没有给出否定性的回答,只回答了“我不知道(I don't know)”。这就意味着前面两个人都想喝酒,但由于是三个人依次回答侍者的问题,而且他们不知道后面的人是否想喝,于是就只能回答“我不知道”了。
而这个回答有两层寓意:
第一,轮到我回答了,我想喝酒。所以,我不能说“我不想喝酒”;
第二,我不知道后面的人是否想喝酒。所以,我不能说“我们三个人都(all three)想喝酒”。
轮到第三个人的时候,他明白了前面两人的意思,而他也正好想要喝酒,便做出了肯定的回复。


就这样,纪录片告诉了我们逻辑的概念:
逻辑不是知识,逻辑不生产知识,它只是给我们提供一套严谨的规则,用来组织和运用知识。
纪录片将深奥的概念融进了生动的故事中,这样的讲解易于孩子理解,也让小朋友能够迅速破冰,喜欢上这门新的知识。
虽然是给孩子看的,这部纪录片对逻辑学的讨论却并没有浮于表面。实际上它对这门学科的讨论相当深入:三段论(Syllogism)、布尔运算(Boolean operation)、悖论(Antinomy)、不确定性(Uncertainty)、不完全性(Incompleteness)……这些至为重要的逻辑概念,在短短的纪录片中都得到了讲解。
以三段论为例:
大前提:人终有一死(All men are mortal)。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一个人(Socrates is a man)。
结论:苏格拉底终有一死(Therefore, Socrates is mortal)。


为了讲解现代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布尔运算”,主持人Dave Cliff教授让孩子们集体“变成一台计算机”,并完成了3+2的运算……


全片对逻辑学中知识点的讲解是由一个又一个游戏构成的,爸爸妈妈们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把这些游戏的玩法记录下来,在亲子游戏中进行孩子的逻辑学启蒙,有爱又温馨。
此外,全片沿着历史的脉络,对逻辑学发展进行了梳理。
从亚里士多德到《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作者查尔斯·道奇森(Charles Dodgson),再到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先驱,《逻辑的数学分析》的作者乔治·布尔(George Boole);


从德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弗雷格(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和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再到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Alan Turing);


全片关于逻辑学发展史的论述系统、简明又不失趣味。在讲到三段论时,知道自己“终有一死”的苏格拉底发出了富有幽默感的哀叹。


尤为可贵的是,主持人Dave Cliff教授是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在他和众多专家学者的带领下,小观众们会爱上这门学科,也会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逻辑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纪录片介绍到这里,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篇简略版的相关书摘:中国人思维的五大逻辑缺陷!(书摘来自于《中国人的思维危机-中国教育扼杀了中国人的思维能力》。)
中国人思维的五大逻辑缺陷!
文|宋怀常
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7门基础学科中的第二门,仅次于数学,《大英百科全书》把它列为五门基础学科之一,可见逻辑学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逻辑学在中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逻辑学应该从高中开始正式学,而逻辑思维则应该从小就开始训练。
对逻辑学教学的忽视造成很多中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人们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思维习惯来思考,逻辑谬误无处不在。
在这里谈一些我观察到的中国人常见的逻辑缺陷。
一、概念模糊
概念(Concept)是思维的基本单位。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
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对于所讨论问题中涉及的概念要有一致的看法。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那么后面的问题就没法讨论了,讨论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
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几个人讨论马。
第一个人说,我见过一匹10000斤重的马。
第二个人说,我见过一匹10厘米长的马。
第三个人说,你们开玩笑吧,哪里有重达万斤的马?更不会有10厘米长的马!
第一个人回答道:“我说的是河马!”
第二个人回答道:“我说的是海马。”
正是因为他们对“马”这一概念理解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观点,这样的讨论又有什么意义呢?
再如,我们讨论美女的时候,一个人说这个女孩好漂亮,另一个人说长相一般,又有一个人说根本就是个恐龙嘛!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别,因为在他们心中,美女的标准是不同的。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讨论,这种争论是不会有结果的。


国际超模吕燕的相貌,东西方看法截然不同
所以,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争论,往往各说各理,谁都不服气。既然大家讨论的是不同的概念,根本不是一个话题,怎么会有结果呢?
经济学家陈志武在《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提出的很多条款都是笼统和模糊的,比如:
美国应该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
这句话作为合同协议条款怎么理解呢?什么叫“应该”?什么叫“更多”?什么叫“管理人才”?怎么样算“培养”?
每一项都是模糊的,是无法明确的,双方都难以执行,美国完全可以不认账,“应该”做的事情,不做也可以呀。
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可以用“经验不足”来作为借口,但其实是思维能力的不足造成的,缺乏严谨的法治思维,概念模糊。
而这些参加谈判的都是中国的精英、专家,连这些人的思维都是如此不清晰,更别说其他人了。反观美国提出的条款,则要明确、严密得多。
二、不懂集合概念
中国人的集体观念比较强,这就产生一个普遍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往往是批评个人就等于批评集体;批判集体就等于批评集体里的每一个人。
这就是“集合概念”错误。
实际上,我们说某个群体具有一个特点的时候,不代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这个特点。
比如说,我们说南方人善于做生意,这里的“南方人”是集合概念,但不代表每个南方人都善于做生意。
再如说山东人长得比较高大,这里的“山东人”也是集合概念,并不能证明每个山东人都长得高大。
同样,我在这里谈到中国人的思维缺陷,这里的“中国人”同样是集合概念,不代表每个中国人都是如此。
黎鸣先生写过《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等文章,很多中国人很不满,说按照黎鸣的观点,黎鸣也很愚蠢,因为他也是中国人。这种结论,反映的也是此类逻辑谬误。
三、类比推理,生拉硬扯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在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
比如谈到取消户口管制、自由迁徙问题,有人就说,那全世界为什么不能自由迁徙?美国应该打开国门,让外国人自由迁入。这种说法混淆了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的不同。
再比如,对于移民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中国人,或者经常批评中国现状的同胞,一些人常常用一句谚语来教育他们要爱国:“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但这种思维是有问题的,这个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孩子和狗是两回事情,国民和狗之间的差别则更大。狗不嫌家贫和母子关系、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没有什么可比性,硬把他们归在一类,其实是生拉硬扯。
再者,丑和贫都是没有道德内涵的词语,如果是一个虐待儿童的恶母呢,还能要求孩子爱她吗?如果养狗的是一个残忍无情的屠夫呢,狗难道不能嫌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流传久远的成语、谚语都是用类比的方式。如“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这些说法同样是有问题的,是不能把它们当成真理的。
无风也会起浪,印度洋海啸的浪大吧,不是风引起的;苍蝇也会叮无缝的蛋,只需给蛋抹上狗屎就行了,许多人正是通过造谣生事来诋毁别人的。
过多的类比说明一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不善于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论证,离开了明显的形象,他们便不会思考;不用类比,他们便不知道如何去说明一个道理。
四、非黑即白,二元思维
郎咸平一次在某大学演讲中说,我们的企业不要追求做大做强,一个大学高材生就问他:“难道要做小做弱吗?”
这是推论错误,不要追求做大做强并不一定就是做小做弱。这就是典型的二元思维、好坏人思维、非黑即白思维。


这种思维只看到了事物相反的两面或两端,忽视了其他方面或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情况,而其他方面可能很多,中间情况也往往是最普遍的。
二元思维是中国人常见的思维,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思维,是小孩就会的“好坏人思维”,很多中国人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思维还处在小学生水平。
在对待历史问题上,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比较明显,很多中国人把历史人物分成明显的好与坏两类,将好的神圣化,如孔子、孟子、唐太宗、诸葛亮等,似乎他们是没有缺点的完人;将坏的妖魔化,如一些奸臣、暴君等,似乎他们一无是处。
这种思维是片面的,没有认清人性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对待现代人同样如此,中国人很容易将某一地区、某一阶层或是某一职业的人妖魔化。
在二元思维下,政治思想界的左与右,也往往走向极端,我们的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教训。
五、乱立靶子,错误推理
我们在与人的讨论中有时会发现这种现象:你说的话明明不是这个意思,但某人却认为你就是这个意思,然后他根据这个错误的理解对你进行批驳。
显然,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攻击的其实是一个与你无关的观点。
对于这种行为,有人给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他自己树立了一个靶子,却说是别人的靶子,然后对着这个靶子进行猛烈的攻击。


按照一些人的逻辑,一个中国人,你夸日本好,那你就是汉奸;你夸美国好,你就是“鹦鹉”;你说中国不好,那你就是卖国贼。
毫无疑问,这些论断是有问题的,是没有道理的,夸不夸中国,夸不夸日美,和是不是汉奸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样的前提不能推出这样的结论。
现在经常有人谈中国与美国的差距,谈美国的优势,这时就有人反驳:“美国不是天堂。”
这个反驳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人夸奖美国,并不能证明这个人认为美国完美,这个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性。
有本很流行的书,叫《中国不高兴》,其中有一个观点:
“这次金融危机体现了美国社会从上到下的全面腐朽。”
这个推论同样是过于简单化,由一次金融危机并不能得出这个国家全面腐朽的结论。该书把金融危机的缘由归结于美国老百姓“不干活想住大房子”, 简直就是小学生的思维,简单得可笑。如果不干活就能住大房子,谁会不愿意呢?绝不是只有美国人会这样想。

典范英语,长期致力于推动并引领我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发展,强调回归英语教育的本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英语能力和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期望能与您共享。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主题推荐

    暂无主题推荐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7 05:17 , Processed in 0.376746 second(s), 5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