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十八岁凭借《你好,忧愁》一举成名的法国女作家萨冈去美国拜会她心目中最伟大的诗人田纳西·威廉姆斯,很意外地见到了另外一位美国女作家。萨冈用她一贯的细腻敏感的笔触写下了当时的印象:“在他们身后,还有一个高大、瘦弱、身穿短运动裤的女子,她深邃的蓝眼睛里流露出迷茫的神情”,“世界上所有的诗歌和阳光都无法唤醒她蓝色的眼睛、沉重的眼皮和瘦削的身体。只是,她仍然保留着笑容,那种从未消失的孩童般的欢笑”。这个笑起来很疲惫和迷茫的女人就是当时美国最优秀的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当时的麦卡勒斯,因为丈夫不久前自杀身亡,自己孤苦无依的生活在尘世上,多亏了田纳西等好友的陪伴,他们才能一起欢笑,一起承受这种作为被抛弃者、被排斥和蔑视者、象征和废弃物的生活——当时美国所有艺术家和社会边缘人的生活。
可能是造物弄人,似乎尘世上的所有的不幸都被麦卡勒斯承受过了。时隔几年之后的1959年,麦卡勒斯正在创作她的小说《没有指针的钟》,但是经过了两次手术的身体已经接近崩溃,虚弱、无力,视力开始模糊,许多人甚至认为她已经不可能完成她的写作了。但是,正像麦卡勒斯小说中一贯的主题,她要牢牢的抓住生命。所以一旦身体有所好转,她就坚持坐在打字机前,用健康的右手打字;身体不好的时候,她也会口述给她的秘书。上天给了她太多的不幸,但是也给了她坚强的意志和敏锐的记忆力,她的想象力近乎完美——也难怪,当身体被囚禁在床上或者轮椅上的时候,也只有是灵魂是自由的,自由的可以翱翔于大千世界的任何角落,尤其是人心。1960年12月,麦卡勒斯写信告诉她的朋友,她的书已经写完了,而她的精神也完全被抽空了。
《没有时针的钟》以这样黑色的句子开头:“死就是死,总是一样的,但是每一个人却都有自己的死法。在J·T·马龙看来,死就是简简单单、平平常常地开始的,所以有一段时间,他把生命的终结与一个新的季节的开始混同起来。”能用这种口气谈论死亡的人不是惺惺作态,就是禁受了无尽的尘世的苦难的人。死亡变成了每天都要面对的生活,和四季的轮回,春夏秋冬的变化,时光的流转已经无关。对麦卡勒斯这位孤独的猎手来说,她终其一生所捕获的猎物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多争取点的时间,不是去为了苟活人世,忍受无尽的苦难与孤独,而是紧紧的抓住自己的生命,完成自己作品。《没有时针的钟》依旧是麦卡勒斯一贯的风格,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故事发生在一个与麦卡勒斯出生地相类似的南方小镇。小镇沉闷、单调、病态,冬天短暂而寒冷、天空阴郁,夏天冗长而炎热、日光刺眼。在这样的地方行走,会感到周围绝对没有生命存在。小镇上药房的老板马龙先生查出了自己患上了白血病,这种死亡的气氛从开篇第一句贯穿到了结尾。
是的,马龙死亡的阴影是这本书的一个背景和氛围,而不是主题。陆续出场的人物有八十多岁的前众议院的议员福克斯·克莱恩法官,他的孙子十七岁的高中生杰斯特以及和他同年的黑人朋友舍曼。在我看来,这两个孩子才是书中的灵魂:杰斯特想要追寻他的父亲约翰逊当年自杀的真相;而舍曼这个孤儿一直渴望找寻的是自己的母亲。虽然书中对老法官着墨最多,但也不过是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和陈述者的面目出现的。在老法官惊心动魄的回忆中,白人男孩杰斯特和黑人男孩舍曼之间有了种神秘的联系,他们所探寻的真相最终也一一被揭开:杰斯特的父亲,一个有着正义感,渴求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的律师在为舍曼的父母辩护失败后,绝望自杀。十几年后,这个小镇上依然如往,老法官克莱恩就是那个整日想让让时钟倒转的人,固守着南北战争前的传统不放,无时无刻不渴望恢复当年的种族不平等制度。而黑人舍曼得知父母死亡的真相后,为了跟白人对着干,最后被炸死在家中。几十年的光阴流转,对这个南方枯燥的小镇而言,仿佛没有什么变化,环境如此,人心依然如此。为什么总有一股死亡的气息弥漫在周围?有人说麦卡勒斯的小说总是弥漫着一种寸草不生的孤独感,对这部小说而言,倒不如说弥漫的是一种寸草不生的死亡气息。
但是总有一些让人觉得温暖的段落。杰斯特得知舍曼被炸死的消息后,愤怒的灵魂止不住,准备替舍曼报仇,在飞机上杀死小镇上的居民萨米,可是最终有些内心的东西阻止了他:“因为在那一刻,怜悯的种子,在悲伤的促使下,已经开始开花。”是怜悯拯救了萨米,也拯救了杰斯特。《没有指针的钟》出版后,田纳西·威廉姆斯曾评价说,这本书有麦卡勒斯的道德境界、崇高的精神和对孤独的探索的心灵的深刻理解,正是这些品质才使她成为美国最伟大的作家。其实还有一种品质田纳西忘记了,那就是一个孤独者的怜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