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水煮鱼

Maxx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查看: 350|回复: 0
收起左侧

杨万里最具童趣的七首诗,读起来清新活泼,一秒带你穿...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1 名

发帖:NO. 23 名

在线:NO. 18 名

划过指尖的烟云 发表于 2019-4-12 20: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杨万里最具童趣的七首诗,读起来清新活泼,一秒带你穿越回儿时  飞花令中读诗词 2019-04-08 19:04:40
说到杨万里,我们会想到他是南宋著名诗人,会想到他是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会想到“诚斋体”,更会想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这些著名的诗句。


但是很多人喜欢杨万里,却是因为他的童趣。 比如下面这6首童趣诗,语言浅显易懂,读起来清新活泼,一首诗宛如一幅画,让你不自觉的置身其中,一秒回到儿时:
1、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诗人看到在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竹篙,停下船桨,张开了伞。没有下雨却张开伞,让诗人倍感疑惑,后经观察、思考,恍然大悟,原来“不是遮头是使风”,诗人悟到了两个小孩之所以没下雨也张开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
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2、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3、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前两句写景,美丽的景色吸引了蝴蝶,儿童看见了急忙追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中,与花“合二为一”,使得儿童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花。
最后“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4、
《送客归至郡圃残雪销尽》
三日东风入万家,草间残雪不留些。
儿童道是雪犹在,笑指梅花作雪花。
东风吹,春天到,残雪已经不多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诗中“笑指”两个字表现了儿童对于自己的发现的惊奇,虽然错把梅花当雪花,但丝毫不影响孩子们内心的欢愉之情。
整首诗给我们描绘了诗人眼中充满童趣的一个画面,孩子们得意笑着的神情立刻铺在了我们的眼前。


5、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此诗写的是桑茶道中所见的儿童牧牛情景,展现了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前两句写的是自然界景物,都充满生气和动态,第三句写到了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呼呼大睡、一动不动。
轻快的诗歌节奏在这里仿佛停了下来,放慢了速度。然而,情绪上的顿挫,是为了推出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童子的牛在哪儿呢?牛儿吃着吃着,已经挪到了柳阴的西边去了。这样一静一动,和谐自然。这里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


6、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
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7、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诗人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这儿以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在这两句中也得到生动的显示。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主题推荐

    暂无主题推荐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2 01:55 , Processed in 0.305829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