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文心》:揭秘学习语文的很多误区(有音频) 作家苦旅 2019-04-19 15:16:08
原创: 丹妮娜 作家苦旅 3月3日
前言 最近和一个网友闲谈,他说很是感谢他的高中老师,如果没有这位老师,而今他也不会阅读那么多好书。他的话让我回忆起我的初高中生活,记得那时我还是学习委员,可语文成绩一直不好,作文写作也表现平平,因而语文老师常嘲讽到”不知你怎么当上学习委员的?“其实那时,我确实是误打误撞当上学习委员的,那并不是什么香饽饽,没有任何的福利,所以我常说我这学习委员,更像是义工。 其实说那么多,我只想说明两个问题,一则我的语文成绩并不好,二则我的语文老师的教学方式很有典范性,即上语文课只是抄抄生词,记下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作文就是背模版。现在回忆起那段学习时光,都觉得无趣。 有幸的事,我最近阅读了一本书,它向读者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不一样的语文教学方法,读罢此书,我想有些教学观念是值得现代老师思考的,当然相应的,有些学习方法,是值得中学生学习的。当然也希望唤起普通读者的信心,写作文不等同于文学创作,学历低不等于写不出好文章。 《文心》:揭秘学习语文的很多误区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专讲读和写的书,设定的拟想读者是中学生,也包括教学环节另一端的中学教师,最初登载于《中学生杂志》,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曾多次重印。 全书以故事经营,具有戏剧性和情景教学的优点,在囊括“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陈望道序语)的同时,也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氛围,书中讨论的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今天重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据“写在前面”整理) 语文作为一门小中初学生的学习必修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值得引起注意的。由于本书通过教学故事化的方法很为客观而直观地反映了上世纪30年代的老师授课及学生学习情况,所以此文主要是做重点梳理,将书中的精华呈现给读者,以期读者对此系列书籍引起重视: 《文心》(夏丏尊 叶圣陶合著)语录及随想
- 这些文章(《登泰山记》、《秋夜》鲁迅著)本来不为你们(刚跨入初中的大文和乐华)写作的,是他们写述自己的经验的东西。
- 慢慢地来。你们(大文和乐华)是小孩,是现代人,所读的却是写记着大人或古人的经验的文章。照理,大人的经验要大人才会真切地理解,古人的经验要古人才会真切明白。你们非从文章中收得经验,学到大人或古人的经验程度不可。
- (背景:枚叔为帮大文和乐华解读《秋夜》带他们在院中观看秋夜)鲁迅所写的是晚秋的夜,所以文中表现出萧瑟的寒意,凋落的枣树,枯萎了花草,避冷就火的小虫,都是那时候实在的景物。他对这些景物,把自己的感想织进去,就成了那篇文章。
- 景物是外面的经验,对于景物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
- 外面的经验是差不多人人共同的,最容易明白。内面的经验却各人不同。
- 也许比你们多懂一点。真能够懂得的怕只有作者鲁迅自己了。
- 他们(指文章的作者)不但是大人而且都是文人,他们只写自己的内外经验,并不预计给你们读的。
- 你们能懂多少,就懂多少,从文字里去收得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
- 你们不久就要成为大人了,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将来才不至于落伍。
-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 依自然的顺序,一定是先有内容,后有题目。
个人笔记: 《文心》中的国文教学当时还没有针对初中生的统一适用教材,所学的内容都是任课老师自行选择的,初一开学之初就让学生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和鲁迅的《秋夜》,难度的确大。在今天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文中都不见这两篇文章。我读书时是在高中学习到姚鼐《登泰山记》,学习时好像并太懂。今苏教版初中课文第九册吧选用了鲁迅先生的《雪》,不少学生龇牙咧嘴,读不懂,好在是选读。 但今天文本中的绝大多数文章还是成人和古人的作品,学生学习在人生的经验上自然是不足的,也就是说学生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和文本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由于教师都是成人,教材内容相对固定,教学自是轻车熟路,往往自以为是,忽略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断层。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必须以学定教。 对主要辅助用书《教学参考书》,教师亦要理性对待。苏教版的教参厚厚的一本,打起架来足以当武器使用,对大多课文,教参分析备细,唯恐有疏漏。但文可定篇,而义不可凿定。因此,教参中特别是带有的政治色彩的分析,我们觉得牵强附会甚至繁琐可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正如《文心》中曾做过中学语文教师的枚叔所言:“也许比你们多懂一点。真能够懂得的怕只有作者鲁迅自己了。但是鲁迅虽能真懂,却也无法解释给你们听哩。”这里的无法解释当指文章,尤其是诗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再把教参奉为圭臬,照搬照抄,岂不荒谬。 在教学上,虽然有三维目标,但我们习惯于在条分缕析中致力于让学生懂。从《文心》中传递的思想来看,这并非重中之重。让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阅读的兴趣,乐读,读而悟,在生活中读,读出生活。让学生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灵活的语文思维方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毕竟是一辈子的事,何必力求速成呢? 让孩子具有语文读和写的能力,为孩子的未来考虑。 (此文转自博客)
丹妮说:以上笔记主要记录了《文心》里前几篇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写作内容的两种经验(外部和内部经验),以及写作即生活本身两个问题。然其实其它章节也值得引起注意: 1.“字”的词性,同样的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或不同的句子中可以是名词,助词,形容词,或动词; 2.作文时,承接和转折处最应该注意。原文是这么说的“承接和转折的地方弄错了,那就把一段的意思搅糊涂了。”(这个在细节上容易犯的错误,我在评论往期来稿文章时也常见到。) 3.书的分类,读书要有的取舍,原文是这么说的“古人的所谓读书,差不多就是读经书。现在你们的读书是为了养成各种身心能力,并非为了研究古籍,目的与古人大异,经书原可不读。” 4.读书时,了解知(知识)与情(情感)与意(意欲)的关系。文字是心的表达,也分三类。这里需注意的是“情意如不经知识的驾驭,就成了盲目的东西。”(把这点提出来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以前存在“杀到东京去”的口号主义,而今也有盲目跟随的大众,这都是不顾知识所导致的后果。) 5.对“诗”的理解,“我们读田园诗时觉得有兴趣,知识一种头脑的调剂,这情形和都市的有钱人故意花了钱到乡间去旅行一次一样。老实说,只是一种消遣。”(这点为什么提出来,主要是由于部分读者对诗的偏见,《文心》中指出“切不可说关于田园的词类高雅,是诗的,关于工厂的词类俗恶,不是诗的。诗的所以为诗,全在有浓厚紧张的情感,次之是协调的韵律,并不在乎辞藻的修饰。”其实有关于诗和田园,我也有过误解,比如,会根据偏好来评诗,比如,也追逐过田园生活,其实,现在看来,都是不存在的,从未夯软过一方土地的人向通过土地生活是很难实现的,切误把消遣当理想,也请不要忘记消遣,终生忙碌,凡事,需要一个度。) 6.对“印象”的理解,“我们不要平平板板记述走过哪里,达到哪里,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提到这点,主要针对游记而言,但不限于游记,除了说明文字和议论文字,都有两法,一种是平平板板记述,一种是“印象的描写”。之前平台发表了一篇文《推稿 | 蒋新玲:<岳麓书院游记——冬日秋行>(游记)》(往后会有此文的推荐,是一篇很不错的文),此文里就运用到印象描写,因而读者能在文本活动中移情,犹如作画一般向我们画出了景色,平台老师骆勇还特意给此文写了评论“品评游记《岳麓书院游记》:在文本生成活动中移情”) 注:理解“印象”:即少用“美丽呀”“悲痛呀”等词汇,因为它们都是空洞的形容,对于别人没有什么感染力。多描写怎样美丽,怎样悲痛的。 除此之外,还有“书法”,“语感”,“语调”等篇章值得去思考。这里便不再多列举。
丹妮谈叶圣陶:对叶圣陶第一次注目,是因为《潘先生在难中》,灰色知识分子形象仍令我记忆犹新;第二次注目,是因为《隔膜》这部短篇小说集,其实放到现在,人与人之间存在隔膜,这个观点仍旧成立;第三次注目,是因为《稻草人》这本童话故事,具有开创性的人物总容易被人记住,虽说《稻草人》更多的运用到革命现实主义的写法,童话故事和社会现实息息相关,这可能违背了孩童为教学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但放在国家危在旦夕之际的时代里,却有着一定意义;第四次注目,是因为《倪焕之》这本长篇小说,在我看来,这是一本被遗漏的好作品,之前在《百书推荐》里也有重点说起,“倪焕之”是大革命前后时期的教师,也是一个变革家,他的失败是有很大的历史原因的,当然也有个人原因,其实这样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即使放到90年后的今天,仍旧具有意义;当然,第五次注目,则是因为今天的这本书——《文心》。文心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作者既是教育家,也是作家,更是时代里的宠儿,现在的教师大多出生于师范专业,写书对他们来说很是遥远,创新更是遥不可及,绩效工资,以及随大流的性格让他们随波逐流,保持着我在前言里提到的教学方法“即上语文课只是抄抄生词,记下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作文就是背模版”,因而我想文心系列书籍不仅仅值得献给学生,也值得献给老师。 (此文最早发于公众号,作者丹妮娜,也是创号人,愿在工作之余用自媒体的方式宣传文学以及大文化类慢学理念。)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