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陈钟梁 | 肤浅:不属于我们新一代——课堂教学大赛之听课漫笔 语文报社 2019-04-26 10:39:43
2006年7月28日至7月30日,作为大赛评委组组长,陈钟梁老师聚精会神地聆听了“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18位选手的参赛课。本文着重谈三个赛课者与听课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肤浅:不属于我们新一代 ——课堂教学大赛之听课漫笔 本文刊发于《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27期 一 本届大赛的参赛篇目中文言文有10篇,现代文有8篇,文言略多于白话,符合当前高中语文教材实际。
大赛间隙,不少教师问我:“为什么教文言文,课比较容易出彩,而教现代文,课一般比较平淡?”我想,大概教文言文,要解决的问题更多的是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而教现代文,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是学生知得深与知得浅的矛盾。从课堂教学论角度审视, 后者显然比前者难度大。当然,要教好一篇经典文言文,也并不那么容易,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积淀。
文言文教学,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叶老曾说:“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我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无论是对待诗歌还是散文,都应当有教师的范读,甚至领读。
天津选手程滨老师执教屈原的《离骚(节选)》,在讲解到诗文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时,即兴吟诵,并告知“这是一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教的”。可惜他只学会了“调”,而少了点韵味。沈阳选手景影老师以她甜美的嗓音、和缓的节奏,字正腔圆地诵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只是这个“情”字未能传出。记得半个世纪前,我在中学念书时,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师,用他沙哑的嗓音,带着浓厚的苏北家乡味十分动情地诵读了《陈情表》这篇古文。当他把“陈情表”三个字一字一字地送到在座所有学生的耳畔时,整个教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读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时,声泪俱下;而读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时,更是泣不成声。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仍记忆犹新。
我一直认为诵读课文比制作课件难多了,它需要的不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执教者内在的修养。这方面,语文教师都应当多下点工夫。
二 在18篇参赛篇目中,有一篇18世纪末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写的散文《美腿与丑腿》。文章短小、浅显,似乎一读就懂;却有不少教师反映:实在太难教了。我忽然想起叶老当年讲过的一句话:“难,就难在它的不难上。”
其实,教学这一篇课文的关键在于问题要提得准、提得好,突破一点,带动全文。“美腿与丑腿”无非是一个比喻,人、物、事,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其美的一面,也有其丑的一面。作者通过这个比喻要引导读者讨论的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呢?——一个当时人们还十分生疏、如今人们已非常熟悉的问题,即苦与乐的分野在于人自身的心灵是否健康。
通读全文后,可以让学生去寻找一下作者在描绘那些患有心理痼疾的人的种种表现时运用了哪些成语。学生会很容易发现有“怏怏不乐”“格格不入”“吹毛求疵”“根深蒂固” “怨天尤人”“郁郁寡欢”……真是既具体又生动。如果需要再增添一个成语, 我想应该是“耿耿于怀”。美国有句谚语说得好:“记住它而烦恼,不如忘记它而微笑。”可惜,心灵不健康的人,道理上明白,具体生活行为中却做不到。
几位同行私下议论,倘若译者不用深深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成语表述,那好端端的教学契机岂不丢失了?倒也无妨,果真如此,为什么不能采取逆向的方式处理呢?让学生根据译文的意思找出相关的成语来表达,不是同样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吗?
在《美腿与丑腿》一文中,有两类句式很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一类是转折复句。常言道:“但是”后面做文章。作者的思想、观点往往在“但是”后面吐出。在这篇短短的议论性散文中就不乏这类句子。例如,“天才所写的诗文,里面有美的方面,但也总可以找到若干瑕疵”,“这种恶习实际上虽然只是一种态度,一种心理行为,但是它能造成终生的严重后果”。从文章学角度分析,因为有了“但是”,议论才显得更加周密,更加辩证。同时,“但是”还起到承上启下、过渡衔接的作用。另一类是假设复句,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 “如果”“假使”“倘若”等。以结尾一段阐发题目中“美腿”与“丑腿”比喻的深刻含义为例,就有“如果对他的丑腿比对他的好腿更为注意,他就有所疑忌。如果此人只谈起那条丑腿,不注意那条好腿,这就足以使我的朋友决定不再和他作进一步的交往”,“如果他们希望能受人敬爱而自得其乐,他们就不可再去注意人家丑腿了”。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去掉以上几个句子中的“如果”,让句子不复存在假设特性,看一看句子的结构及意义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几年已经很少能看到语文课堂上有句子或句群的教学了。其实,句子很重要,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单位,它下联词语,上联篇章,是必不可少的枢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精辟地提出了“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的观点,如果脱离了“字”和“句”,社会意义、人文精神就只能飘浮在空中,无处着落。
最后,可以要求学生把结尾一段文字仔仔细细地读一遍。这短短几行字里,前后共出现了九个“他”,两个“他们”;请学生一一指出这里的 “他”和“他们”分别指代什么人。如果学生不满意这段译文,也可以自行修改,使之更加通畅好读。
三 语文课, 就其本质意义而言,就是读书课。
教学鲁迅先生的《药》,从钱理群先生提出的“看”与“被看”的观点切入,完全可以做到既出新意,又有深度;但必须要引导学生仔仔细细阅读课文。“被看者”是夏瑜(学生可能联想到秋瑾),“瑜”,是一种美玉,瑕不掩瑜。从取名上,就可以看出他出身于一个读书人家庭。而从夏四奶奶上坟时手提的那只“破旧的朱漆圆篮”上,又不难看出原来夏家家境还比较宽裕,只是如今“破旧”了,败落了。清末民初首先觉醒起来的一批有志之士,大多出身于这样的中等小康之家、读书世家。列宁说过,“文盲总是远离政治的”。夏瑜在牢中劝阿义造反,铮铮有声地喊出了:“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是中国维持了两千多年统治的封建王朝在彻底灭亡前夕,一个先觉者的呼声——民本思想的启蒙,民本思想的唤醒。尽管这一切仅仅处在雏形状态,但毕竟具有不可抗拒的生命力!而这一点,执教者却忽略掉了。此外,夏瑜觉得“阿义可怜”,又体现了他悲天悯人的博爱胸怀,这与孙中山的思想也是有所衔接的。文章对夏瑜虽没有正面描写,却从侧面的细节之处把这一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表现了出来。
如果不能展现出“被看者”的清醒,又如何能透视出“看客” 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呢?不过,概括他们的共性易,分辨出他们之间微妙的差异却难。超越时代、忘却自我的人,往往被社会上的庸人、俗人认为是疯了,夏瑜不也是如此吗?而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爷三个人说“疯了”这句话时,前后的次序,说话时的表情、语气、音量都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他们三个人不同的年龄、身份、性格所决定的。
辨词析句,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离开了辨词析句,又何以能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呢?
语文教学需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但千万不能让“拓展”“迁移” “相关链接”掩饰了自身对文本理解的肤浅。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能够让学生读懂一些文字背后的沉重意义,读出一些句子内在的沉重感情,就很不简单了,完全没有必要再补充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教学《药》时,不能不告诉学生,鲁迅先生在小说中通过对众多看客扭曲的心理、麻木的精神状态的描写与批判,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国民性格之弱点,以引起社会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身上的民族精神,更多地表现为民族反思。鲁迅的作品,不论是小说,还是杂文,总能给读者精神上以巨大的震撼力。因此,教学鲁迅的作品,课堂上应当形成一种凝重的氛围。为此,就不宜在下课铃声响起前,再随意地举一小例:某名城一位白领女子跳楼,竟引来了数百“看客”的围观。这样整堂课的意蕴就受到了损伤,过于泛化、浅化了。哲学家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不知这句名言可否套用在语文教师身上?初教者不知道怎么教,是因为他没有教过;而教了多年以后更不知道怎么教,是因为他已经教了多年了。这里前后两个“不知”有着本质意义的区别。前者的“不知”是幼稚,后者的“不知”,不是幼稚的高潮,而是成熟的开始。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凡艺术,都有类似的性质,绘画、书法、雕塑、弹琴、歌唱……凡进入者不都有此体会吗?“愈来愈不会教了”——这是每一位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的语文教师,都必然要走过的一段苦难历程。
作者简介
陈钟梁,(1937年—2011年),广东番禺人。语文报社老报人、著名语文教育家、全国中语会原任副理事长。陈钟梁上世纪50年代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曾执教中学语文多年,系我国第一代特级教师。曾先后担任区教研员、光明中学校长、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海峡两岸“同文异教”课题研究专家顾问等职,并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人民教师。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3人回答
|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